学术投稿

子宫石的X线、CT表现

李家言;梁继军

关键词:肌瘤, 钙质沉着症,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子宫肌瘤是成年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石为子宫肌瘤发生退变,瘤体完全钙化、硬结而成,临床较少见.本文报道本院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石的X线、CT表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扭转运动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LVto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4例AHCM患者与21名健康志愿者行二维超声检查.获取左心室短轴二尖瓣环水平、心尖水平二维图像,应用STI软件测定左心室短轴心底水平、心尖水平心肌旋转角度峰值及达峰时间、旋转速度峰值;测定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Ptw)、达峰时间、左心室舒张期解旋减半时间(HTU);计算舒张期解旋率(Untw R);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差异.HTU分别与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E)、舒张晚期峰值(A)及E/A值行相关分析.结果 AHCM组左心室短轴心尖水平心肌收缩期旋转角度峰值和旋转速度峰值均较对照组增加,达峰时间延长(P均<0.05);AHCM组左心室整体Ptw及扭转速度峰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均<0.05);AHCM组舒张期HTU较对照组延迟,Untw R降低,解旋速度峰值减低(P均<0.05).AHCM组HTU与E/A值呈负相关.结论 AHCM患者在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时,心尖部旋转及左心室扭转运动增强,Untw R降低.STI可敏感地反映出AHCM患者的心肌功能变化.

    作者:肖杨杰;任卫东;王晓冰;陈昕;马春燕;李楠;刘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SonoVue用于诊断腹部病变的价值及安全性

    目的 评价应用SonoVue行超声造影对腹部病变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8月-2009年2月所有应用SonoVue接受腹部超声造影的患者共204例,男149例,女55例,评价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204例患者接受233例次的腹部超声造影,明确诊断215例次,诊断准确率为92.27%,与常规超声(62.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次(0.43%)发生了严重并发症:过敏性休克.结论 SonoVue在腹部各实性器官病变的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相对安全,但也存在着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

    作者:李春伶;高永艳;马秀珠;董继红;陈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Gd-DTPA对不同器官质子3.0T MR波谱预扫描的影响

    目的 探讨Gd-DTPA对头部、肝脏及肾脏在体3.0T单体素PRESS序列质子MR波谱(MRS)匀场线宽(LW)与抑水率(WS%)的影响.方法 使用GE Signa Excite HD 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头颈联合相控阵线圈采集头部波谱,8通道相控阵线圈采集肝脏及肾脏波谱.执行波谱常规自动预扫描程序,记录LW及WS%指标后进行波谱采集,然后注射Gd-DTPA,完成常规扫描后重新执行预扫描程序记录上述数值.采用配对样本符号秩和检验比较注射Gd-DTPA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注射Gd-DTPA后,头部波谱(T_+=12,T_-=66,P=0.02)及肝脏波谱(T_+=0,T_-=45,P=0.007)WS%均变差.肾脏波谱匀场(T_+=0,T_-=435,P<0.001)和WS%(T_+=0,T_-=435,P<0.001)均变差.结论 对于三个器官,Gd-DTPA均负性影响WS%;Gd-DTPA对肾脏的匀场影响大,对头部及肝脏波谱采集匀场影响较小.推荐在注入Gd-DTPA前采集肾脏实质波谱.

    作者:谭绍恒;梁长虹;郑君惠;徐莉;张忠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背向散射积分技术评价大鼠原位肝脏移植病理损害

    目的 应用背向散射积分(IBS)技术评价原位肝移植(OLT)后大鼠肝脏病理损害.方法 32只SD大鼠,40只Wistar大鼠,按不同处理方法分组.建立SD-Wistar OLT模型,分为4组:对照组:8只未予药物干预;CsA组:8只给予环孢素A 30 mg/(kg·d);SIN组:8只给予青藤碱40 mg/(kg·d);CsA+SIN组:8只给予青藤碱40 mg/(kg·d)+环孢素15 mg/(kg·d).正常组:8只Wistar大鼠,为空白对照.术后4天、10天测量肝脏的IBS值[峰-峰强度(PPI),平均强度(AII),强度标准差(SDI)],术后10天处死大鼠取肝脏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4天AII对照组和SIN组较正常组、CsA组、SIN+CsA组增高(P<0.05);CsA组、SIN+CsA组高于正常组(P<0.05).术后10天组间AII对比:CsA组、SIN+CsA组、SIN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PPI、SDI术后4天、10天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肝移植后肝脏病理损害程度与IBS呈正相关(r=0.814,P<0.01).结论 测定移植肝脏的IBS有助于判断移植肝脏损害的程度.

    作者:蔡振刚;刘晓黎;高晓军;蔡叶萍;王忠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正常前列腺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经直肠超声实时弹性成像

    目的 观察正常前列腺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经直肠超声实时弹性成像(TRTE)的特征.方法 对77例BPH患者及17名男性正常志愿者行TRTE检查,获得弹性图像后,采用弹性评分5分法进行分析,同时测量前列腺两侧移行区应变率比值、两侧周围区应变率比值及移行区与周围区的应变率比值,比较各个区域的硬度比.结果 BPH组和正常前列腺组的前列腺弹性评分均为1~2分,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52).前列腺移行区应变率比值差异(P=0.9793)、周围区应变率比值差异(P=0.8986)、移行区与周围区的应变率比值差异(P=0.5233)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RTE能够提供正常前列腺和增生前列腺组织的硬度信息.

    作者:马麒;方军初;单玉喜;阳东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上颌切牙管解剖及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观察上颌切牙管正常解剖及病变的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108名健康志愿者(正常组)及65例切牙管病变患者(病变组)的MSCT资料.结果 正常组切牙管MSCT表现:根据其鼻腔侧开口的形状分为双孔型(37.04%)、短小骨嵴型(33.33%)和单孔型(29.63%);根据冠状面MSCT表现分为管状(59.26%)、Y形(37.04%)和锥形(3.70%);根据矢状面MSCT表现分为管状(84.26%)、锥形(14.81%)和梭形(0.93%).正常组切牙管鼻腔侧、口腔侧开口的横径分别为(4.67±1.31)mm、(3.51±0.8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切牙管长度为(10.71±1.95)mm,男(11.51±1.97)mm,女(9.91±1.58)mm,存在性别差异;切牙管后壁与硬腭夹角为(118.51±9.44)°;前壁上、下口至牙槽骨前缘的垂直距离分别为(9.29±1.26)mm和(7.12±1.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变组切牙管MSCT表现:病变累及切牙管主要表现为4种类型:增宽(47.69%)、狭窄(46.15%)、变短(3.08%)和中断(3.08%).结论 MSCT检查及其图像后处理可以清楚显示切牙管,有助于在种植牙和整形外科手术中避免切牙管的损伤,并可早期发现切牙管病变和指导治疗.

    作者:姜滨;王振常;鲜军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分级诊断囊性肾癌的可行性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分级诊断囊性肾癌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囊性肾癌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评估指标包括囊隔数目、囊隔或囊壁厚度、有无实性结节以及囊壁、囊隔或结节处血供情况.根据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进行Bosniak分级并统计其诊断符合率.结果 常规超声声像图表现:2个病灶内未见分隔,8个见少量分隔,14个见多条分隔;5个囊壁或囊隔厚度≤1 mm,19个>1 mm;7个病灶内见实性结节;11个病灶的囊壁、囊隔或结节处可见彩色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声像图表现:8个病灶内见少量分隔,16个见多条分隔;1个囊壁或囊隔厚度≤1 mm,23个>1 mm;9个病灶内见实性结节;所有病灶的囊壁、囊隔或结节处均可见造影剂灌注增强.Bosniak分级示Ⅲ级15个,Ⅳ级9个,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与常规超声相比,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囊性肾癌的血供和复杂的内部结构,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分级可用于诊断囊性肾癌.

    作者:蒋珺;陈亚青;朱云开;周永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低频超声辐照微泡造影剂增强米托蒽醌对乳腺癌细胞的毒性作用

    目的 观察超声辐照微泡造影剂对米托蒽醌杀伤人乳腺癌细胞MCF-7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MTT法检测米托蒽醌对MCF-7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计算其24 h的IC_(50)值.将对数生长期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分为单纯米托蒽醌组(D组)、超声+米托蒽醌组(U+D组)、超声+微泡+米托蒽醌组(U+M+D组)、空白对照组(C组).以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用药各组细胞内米托蒽醌的含量,采用透射电镜观察MCF-7 细胞形态学特征.结果 米托蒽醌对MCF-7细胞的IC_(50)值为2.87μg /ml.各组细胞经处理后培养24 h,细胞活性率C组>D组>U+D组>U+M+D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用药各组细胞内米托蒽醌的含量为U+M+D组>U+D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可观察到MCF-7 细胞凋亡的典型形态学改变.结论 低频超声辐照可促进化疗药物进入肿瘤细胞内,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而低频超声辐照微泡可进一步增强该效应.

    作者:董虹美;王志刚;冉海涛;李攀;钟世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右膝软组织内脉管瘤1例

    患儿女,4岁,右膝肿物2年,活动或压迫后增大伴疼痛.体检:右膝局部可触及一约5.1 cm×4.2 cm类圆形包块,质软,轻压痛,局部皮温、皮色正常,无肿胀,关节活动可.实验室检查正常.

    作者:韩嵩博;袁慧书;马永强;邵宏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正常小儿髋臼盂唇3.0T MR影像特征

    目的 应用3.0T MR研究正常小儿髋臼盂唇MR影像特征及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53名4天~14岁正常小儿髋臼盂唇MR表现,按年龄分成4组:0~3岁(A组),4~7岁(B组),8~11岁(C组),12~14岁(D组).对所有小儿均行3.0T MR髋关节轴位及冠状位扫描.结果 ①盂唇的形态分为三角形、扁平形和缺如型三种,其中三角形常见,占78.29%.②不同年龄组以及髋臼盂唇不同部位间的形态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三角形在D组以及髋臼盂唇前部的构成比高.③髋臼盂唇内的稍高信号常见于前部.结论 正常小儿髋臼盂唇的形态和信号强度具有年龄和部位特征性的变化规律.

    作者:孙冬梅;潘诗农;卢再明;郭启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多排CT鉴别诊断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与囊性肾瘤

    目的 探讨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ESTK)与囊性肾瘤(CN)的多期螺旋CT表现特点,以期提高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盲法回顾性对比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MESTK和6例CN患者的螺旋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ESTK和CN均表现为肾脏内单发的边缘规则多囊性肿块.其中MESTK Bosniak Ⅲ型5例,Bosniak Ⅳ型1例;6例CN均为Bosniak Ⅱ型.6例MESTK均为囊实性肿物,肿瘤内均可见数量不等的实性成分,间隔平均厚度为0.93 cm,而6例CN均表现为完全囊性病变,囊壁未见实性成分,间隔平均厚度为0.23 cm.增强扫描,MESTK的实性部分和CN的囊壁均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延迟强化.结论 多期螺旋CT扫描可为MESTK和CN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肿瘤有无实性成分是鉴别两者的重要CT征象.

    作者:郎宁;刘剑羽;杨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胎羊脐带血管和肝内静脉超声引导穿刺取血的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胎羊脐带穿刺术(CC)取血和肝内脐静脉穿刺术(IUVS)取血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晚孕胎羊20只,随机分为CC组和IUVS组,于超声引导下进行CC和IUVS,计算其穿刺取血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IUVS取血1次、3次以内和5次以内成功率分别为32.00%、68.00%和84.00%,明显优于CC组成功率(分别为15.00%、40.00%和75.00%,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两者相当(P>0.05).结论 IUVS是可供选择的较为理想和方便的孕胎血管的介入路径.

    作者:吕国荣;李伯义;胡诗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综合影像学评价中华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

    目的 评价多排探测器螺旋CT(MDCT)、磁共振成像(MRI)、单光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SPECT)对中华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的显示效果.方法 中华小型猪6只,接受MDCT扫描1次后,在前降支近段放置Ameroid环,当日行MDCT、MRI扫描.术后第2、27天再次行SPECT,28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CAG)、MDCT、MRI,后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 2只实验猪饲养中死亡,4只完成实验.病理显示3只实验猪有心内膜下梗死,1只无梗死.CAG显示3只实验猪狭窄>50%.MDCT的动脉期减低区域、MRI的首过减低区域以及SPECT的减低区域均与TTC染色显示的梗死区域一致.MDCT测得术后28天的ESV高于术前与术后当日(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RI测得EDV术后28天高于术后当日(P<0.001),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CT测得的SV、EDV均值均高于MRI(P均<0.05);二者测得的ESV与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术后当日、术后28天左心室前壁动脉期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74,P=0.011).结论 MDCT动脉期、MRI首过灌注、SPECT显示的左心室前壁灌注减低与TTC染色梗死心肌相对应.心肌缺血后CT值减低.

    作者:唐翔;吕滨;赵世华;唐跃;吕凤英;方纬;陆敏杰;鲁锦国;陈雄彪;蒋世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CT灌注成像血管表面通透性评价急性脑梗死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中血管表面通透性(PS)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方法 对30例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患者行脑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成像(CTA),比较患侧与健侧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PS]的差异,分析梗死侧血管通透性增高表现.结果 急性脑梗死灶核心区与健侧正常脑组织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周围脑组织与健侧脑组织CBF和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TP和PS呈延迟和增高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治疗后在行常规CTP后延迟30 min平扫,可见梗死区域内高密度对比剂外渗改变,其PS值高达(9.20±1.43)ml/100 (ml·min).结论 CT血管PS血流动力学指标可用于脑梗死继发出血或脑出血转化的监测,指导临床溶栓治疗.

    作者:戴峰;高歌军;卢万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诊断肾盂癌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诊断肾盂癌的潜在价值.方法 对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盂癌患者的常规超声及CEUS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观察肾占位大小、回声、边界、有无彩色血流信号.CEUS观察肿块的增强时相和增强方式,包括肿块的增强、消退时间和灌注表现.结果 本组22个肿块直径范围1.5~8.5 cm.常规超声显示扁平样肿块7个,不规则团块样肿块15个;伴同侧肾脏积水11例.5个肿块内发现较丰富彩色血流信号,9个仅周边少量彩色血流信号,8个未显示彩色血流信号.CEUS显示皮质期22个肿块均增强;同步增强8个,缓慢增强14个;达峰值呈低回声18个,高回声3个,等回声1个;实质期快速消退20个,同步消退1个,缓慢消退1个.常规超声和CEUS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3.64%(14/22)和81.82%(18/22).结论 CEUS可改善肾盂癌的血供显示,提高诊断率.

    作者:黄备建;季正标;袁海霞;金赟杰;李超伦;王文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全方向M型超声与二维应变评价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一致性

    目的 探讨全方向M型超声与二维应变技术对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径向收缩不同步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对30例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和28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同时行全方向M型和超声二维应变分析.选取全方向M型超声测定的左心室12节段收缩期运动位移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_m-12-sd)和大差值(T_m-12-dif)、二维应变技术测定的左心室12节段径向收缩期应变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_(SR)-12-sd)和大差值(T_(SR)-12-dif)作为左心室内不同步指标.以正常对照组各测定指标的均数加上2倍标准差作为单侧97.7%上限值.心力衰竭组各测定指标大于该值判定为存在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对两种方法评价心力衰竭组左心室不同步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心力衰竭组左心室12节段的T_m-12-sd、T_m-12-dif、T_(SR)-12-sd与T_(SR)-12-dif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0.001);T_m-12-sd与T_(SR)-12-sd,T_m-12-dif与T_(SR)-12-dif对心力衰竭组左心室不同步的检出结果有一致性(Kappa值:0.661、0.733).结论 全方向M型超声与二维应变技术对左心室径向运动同步性的评价结果一致,两种技术均能评价左心室径向运动同步性.

    作者:叶振盛;郭薇;陈顺琼;戴莹;严诗;谢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 比较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CA)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方法 连续选取60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平均体重指数(25.30±3.15)kg/m2,心率≤65次/分]行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根据患者体重选择管电流(400 mA/500 mA);对照组30例[平均体重指数(25.40±3.00)kg/m2,心率≤65次/分]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管电流650 mA.分别计算两组的平均有效剂量(ED),以12 cm作为标准扫描长度计算标准化辐射剂量(ED_(标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段的显示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平均ED分别为(5.97±1.04)mSv和(26.25±2.36)mSv,经标准化后,ED_(标准)分别为(5.49±0.45)mSv和(23.77±1.64)mSv.两组平均ED及ED_(标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研究组ED_(标准)较对照组减少76.62%.两组图像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6,P=0.235).结论 前瞻性心电门控较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明显减少辐射剂量.

    作者:马延贺;于铁链;李东;李锋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聚乙烯醇颗粒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聚乙烯醇颗粒(PVA)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肝癌患者行TACE术,术中先使用碘化油化疗药物混合乳剂栓塞肿瘤血管,再用PVA颗粒超选择性插管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肿瘤缩小程度、治疗有效率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术后1周及1个月时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I)水平,记录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期.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肿瘤直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其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80.00%、90.00%、95.00%、95.00%,AFP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1周AST、ALT、TBILI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1个月时AST、ALT、TBILI均恢复为术前水平.随访时间12~32(19.8±7.0)个月,疾病进展时间为(17.0±6.8)个月,总生存时间为(19.3±7.0)个月.结论 PVA颗粒作为永久性栓塞材料,在肝癌TACE中栓塞效果明显,但术中需超选择性插管到肿瘤供血动脉内进行栓塞治疗.

    作者:陈俊伟;朱康顺;孟晓春;何可可;钱结胜;沈敏;黄文薮;单鸿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宽景超声成像诊断股四头肌肌腱及髌上囊撕裂伤1例

    患者男,23岁,摔伤8 h,右膝上部肿胀,疼痛逐渐加剧,不能屈曲,触之有波动感而入院.X线片示右股骨下段及髌骨未见异常.彩色多普勒宽景成像:右髌骨上方股四头肌深部韧带部分断裂,局部探及80 mm×67 mm×23 mm血肿.

    作者:连娟;陈永超;王璨;杨艳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平静呼吸状态下MSCT评价上气道狭窄

    目的 观察平静呼吸状态下应用多层螺旋CT判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狭窄的价值.方法 应用16层螺旋CT对63例OSAHS患者分别行吸气、呼气、平静呼吸状态下的上气道扫描,对比分析不同呼吸时相下软腭的状态及腭后区、舌后区咽腔狭窄处的大小,并与多导睡眠监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在不同呼吸时相中均有出现悬雍垂远端上翘、软腭上抬及运动伪影等情况,其中呼气时相出现的机会较多.平静呼吸时相的腭后区小面积小,三种不同呼吸时相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02,P<0.05),其中吸气时相的腭后区小面积与平静呼吸、呼气时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呼气时相与平静呼吸时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舌后区小面积于不同呼吸时相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呼气时相和平静呼吸的腭后区小面积均与LSaO_2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00和0.511(P<0.05).结论 当患者不能配合或者呼气时相出现不利于测量的因素时,平静呼吸状态下的上气道MSCT扫描是评价上气道狭窄的较好方法.

    作者:高萍;李五一;金征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