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颞下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特点与临床应用研究

王璐;阮彩莲

关键词:颞下, 锁孔, 显微, 解剖
摘要:目的:研究颞下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为临床颞下锁孔手术入路提供解剖依据与支持.方法:对6例国人成人尸头模拟颞下锁孔入路手术进行显微解剖,对各重要结构及间隙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观察显露范围和解剖关系.结果:颧弓至小脑幕缘、脑干和前床突的短距离分别为(42.3±4.7)mm、(42.8±2.5)mm和(59.8±6.1)mm.颞骨岩部扩大磨除前后的显露面积有显著差异(P<0.05).颞下锁孔入路可以清楚的显露海绵窦外侧壁结构、鞍侧区、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和垂体柄,磨除颞骨岩尖部可显著增加岩斜区结构显露.结论:颞下锁孔入路对于海绵窦外侧壁,岩斜区及鞍侧区手术具有良好显露效果,入路直接,损伤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卒中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中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的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1).循证医学证实,脑卒中康复治疗是降低致残率有效的方法.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加速脑卒中患者的恢复进程,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成本,节约社会资源[2].脑卒中引起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心肺功能障碍及排泄障碍.患者往往是以一两个功能障碍为主伴有其他多系统的功能障碍[3].本文从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作者:王海霞;教传华;冯淑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护理健康教育5+1联动干预在骨外科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健康教育5+1联动干预在骨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骨外科入院的240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法,观察组采用护理健康教育5+1联动干预法.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状态-特质焦虑得分有所下降,但是差异不明显.观察组干预后状态-特质焦虑得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主观幸福感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健康教育5+1联动干预可有效消除或纠正骨外科患者的焦虑与疼痛症状,增进医患和谐相处,提高主观幸福感.

    作者:王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护理与康复

    目的:探讨膝关节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护理方法及康复指导.方法:对18例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制定全面详实的康复计划.结果:患者膝关节稳定性较术前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正常.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和有计划的康复锻炼,大程度地提高了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作者:孙红霞;何小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公立医院医生角色冲突情况及管理——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为例

    目的:通过测量医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角色冲突情况,分析其原因,并在医院管理层面提出疏导及解决医生角色冲突的建议.方法:采用角色冲突联合量表对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15个临床科室的110名医生进行量表测量.结果:我院被测医生的角色冲突平均值为4.99,98%的医生感受到了中高度角色冲突,共有7个因子促成我院医生角色冲突.结论:通过对我院医生角色冲突因子分析发现,医院可从角色期望、工作资源配置、医生工作认知等方面减少医生角色冲突.

    作者:李茂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慢性创面患者按随机原则分组,30例行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VSD组),30例行传统常规换药(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平均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疼痛和满意度.结果:VSD组平均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疼痛度低于对照组(P<0.01),VSD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创面,加快了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床位周转率,减少了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及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钱晓玲;杨雪梅;房琴;狄天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三种唇腭裂修复术对唇腭裂患者语音恢复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三种唇腭裂修复术对语音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5例唇腭裂患者,随机分为反向双Z术组、咽后壁瓣成形术组、腭因肌瓣术组,观察吹水泡时间、软腭抬高角度α0、腭高点与咽后壁的短距离d(mm)、语音清晰.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吹水泡时间、软腭抬高角度α0、腭高点与咽后壁的短距离d(mm)、语音清晰度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特征(P>0.05).结论:手术方式是恢复唇腭裂患者语音的佳选择,三项检查是评价腭音闭合不全的有效手段.

    作者:高运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Chevron截骨治疗中度拇外翻是否保留拇收肌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Chevron截骨治疗足拇外翻术中切断拇收肌和保留拇收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Chevron截骨治疗拇外翻畸形31例39足,术中拇收肌切断组15例20足(A组),保留拇收肌组1 6例19足(B组).结果:A组: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闻夹角分别改善(16.7±2.0)°、(5.1±0.7)°,第一跖趾关节功能评分提高(44.4±4.4),术后1足拇趾背内侧出现麻木,2足拇趾外侧麻木,1足出现跖骨头坏死,1足出现截骨端延迟愈合;B组: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夹角分别改善(17.1±1.5)°、(5.6±0.8)°第一跖趾关节功能评分提高44.0±3.9,1足拇趾背内侧出现麻木.两组比较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夹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跖趾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evron截骨治疗中度足拇外翻术中切断拇收肌和保留拇收肌的临床疗效相近,但是术中切断拇收肌存在并发症增加的风险.

    作者:李晓明;郭东辉;石国君;袁福禄;张洪相;韩广普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痴呆护理体会

    老年痴呆症,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痴呆是一种常见的智能障碍综合征,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疏导、饮食调养、行为照料、智力训练等多方面的护理,对延缓病情,维持病人的认知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能够起到积极作用.2003年5月~2012年12月,我们对120例中、重度住院的老年痴呆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护理,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闫金鑫;贾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运动平板试验Duke评分对冠心病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运动平板试验Duke评分(DTS)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4例胸痛患者行运动平板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依据DTS进行冠心病诊断的敏感度为93.4%,特异度为68.3%,Duke评分和SYNTAX评分呈明显负相关.结论:DTS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提供参考并可对冠心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作者:邹文;王丽华;刘荣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子宫输卵管X线影像造影诊断不孕症应用探讨

    目的:探索子宫输卵管在进行X线造影诊断的时候所呈现出的影像学的表现.方法:选择2009~2011年进行X线造影检查的73例患者的资料.通过对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扫描图像进行分析,进而讨论X线对于诊断患者的不孕不育症所呈现的影像的表现.结果:在就诊的7 3例不孕不育症的患者中,单侧输卵管通畅者10例,约占13.7%;双侧输卵管通畅者8例,约占10.9%;子宫畸形2例,约占2.7%;单侧输卵管积水5例,约占6.8%;双侧输卵管积水9例,约占12.3%;单侧输卵管阻塞并积水25例,约占34.2%(其中不完全梗阻并积水11例,占输卵管总数的15%,完全梗阻并积水14例,占输卵管总数的19.2%);双侧输卵管阻塞并积水14例,约占19.2%(其中不完全梗阻并积水9例,占输卵管总数的12.3%,完全梗阻并积水5例,占输卵管总数的6.8%).结论:X线对于患者子宫输卵管的检查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吴美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应用价值进行探析.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科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具有,心肌致密化不全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0名患者(心肌致密化不全组)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其超声心动图的特点与另外的70名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心肌致密化不全组的超声心动图的测试如下:左心房内径为(39.23±5.34)mm,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为(65.39士7.61)mm,左室射血分数为(0.46士0.12),心肌非致密层厚度与致密层厚度比为2.65±0.25.结论:超声心动匿对诊断心室肌致密化不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申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鼻内镜下等离子切除腺样体及扁桃体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等离子切除腺样体及扁桃体手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即儿童鼾症)患儿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6例OSAHS患儿在全麻下行经鼻内窥镜等离子切除腺样体及扁桃体术,术前进行充分细致的准备,术后予以仔细观察及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并给予良好的健康指导.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患儿症状消失109例,减轻6例,其它主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改善.结论:积极正确的护理措施,对儿童鼾症术后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韩瑞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角膜缘肿瘤美容手术与临床分析

    报告了我科近十年收治的34例(34眼)角膜缘肿瘤的临床、病例资料和治疗情况及美容手术等.且就角膜缘好发肿瘤的原因、部位、临床表现、病理、美容处理原则及转移进行了讨论.

    作者:薛劲松;王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探讨新型儿科医患关系的方法与对策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融洽医患关系,达到医患双方建立信任合作的互惠双赢局面.在临床工作中,精湛的医疗技术是医护人员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应根据不同患儿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共同战胜疾病.

    作者:贾建珍;陈立清;郝智华;王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遵义市12岁儿童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遵义市12岁儿童口腔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龋病的基本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根据调查现状的特点,分析龋病和各种因素之间的关联,为儿童口腔疾病预防和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检查表》,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遵义市城乡12岁年龄组儿童840名,使用CPI探针和平面口镜检查恒牙牙冠龋病情况.随机的对一半调查对象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t检验、X2检验和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恒牙患龋率为17.93%,龋均0.34.患龋率在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3,P>0.05),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2,P<0.05);城市儿童龋均高于农村,龋均在城乡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P<0.05),在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P=1.00<0.05).频繁的食用可乐等饮料或者甜食,生活在城市,睡前食用甜食,过去12个月内有过牙痛或不适症状等,都与儿童的患龋率有很大的相关性.结论:遵义市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和行为有待改善,可以通过加强儿童和家长的口腔健康行为的宣传力度,增强儿童龋病的预防工作,促使儿童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

    作者:王晓明;程华刚;石兴莲;王鹏;李元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对策

    目的:总结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9例,观察其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不良反应:血液性毒性3例,非血液性毒性17例,其中水钠潴留6例,胃肠道反应7例,皮疹2例,转氨酶升高2例.结论:临床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应严格掌握药物的用法、用量,用药期间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常规及消化系统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及时发现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做出相应的处置.

    作者:李娥;寇雪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脉管性疾病包括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两大类,其来源主要是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1].血管瘤是新生儿常见的血管良性病变,占全身血管瘤病变60%以上,常在出生后不久发生,生长迅速.血管瘤不仅是婴幼儿发病率高的疾病,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疾病,据相关文献报道,在7岁前约有70%的血管瘤可自然消退,不需要特殊治疗,目前对血管瘤的自然退化机制尚不清楚,治疗上也没有针对性强的措施.由于血管瘤可以自然消退,所以有学者主张不进行任何处理,但由于仍有一定数量的瘤体不能或不能完全消退,瘤体会随患者生长发育而发展,影响容貌完整及美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故我们认为仍然需要进行医疗干预.本文对近年来的临床治疗方法结合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谭海松;王绪凯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2009~2011年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影响手卫生效果的因素,提出改进手卫生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分析2009 ~2011年我院手卫生监测结果等资料,找出影响手卫生效果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结果:3年共监测医务人员1680人次,合格1 596人次,合格率为95%,手卫生监测合格率逐年递增;女性手卫生监测合格率大于男性,两者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4.072,P<0.01);护士手卫生监测合格率大于医生,两者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21.132,P<0.01);工龄>10年组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高,<5年组的手卫生合格率低,手卫生合格率与工龄呈递增关系,3个年龄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9.147,P=0.01);处于Ⅱ类环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大于Ⅲ类环境的医务人员,两者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8.773,P<0.01).结论:要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效果,应根据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效果的因素,采取相应地干预措施,如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监督检查、手卫生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等.

    作者:钟晓;肖丽华;汪东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口腔门诊健康系统宣教对患者主动复诊意识养成的作用

    目的:通过分析口腔门诊患者的主动复诊意识,强调口腔健康系统宣教的重要性.方法:将109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系统口腔健康知识宣教,对照组按以往常规护理方法只讲解专科健康知识,比较3月后两组患者的主动复诊率,并分别比较两组中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年龄患者的主动复诊率.结果:宣教组患者主动复诊率明显高于未宣教组;两组中不同性别患者主动复诊率无统计学差异;未宣教组高学历患者主动复诊率高于低学历患者,宣教组两者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中患者年龄越高主动复诊率越低.结论:对口腔门诊患者进行系统口腔健康知识宣教能显著提高患者主动复诊率,宣教重点应侧重于中老年患者.

    作者:李娜;石秀兵;刘娟;王云;李丹;张梦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甲酸的固定作用浅析

    目的:探讨细胞、组织标本制作过程中固定剂的选用,研究甲酸的固定作用,以选用适合的固定剂,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进行病理活检并进行标本固定的患者800例.随机分组,各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固定剂,比较各组的固定效果.结果:甲酸代替冰醋酸时,实验组1与对照组1固定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甲酸代替甲醛时,实验组2与对照组2固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用甲酸作为固定剂是,实验组3固定结果为优的比例为86.5%,对照组3固定结果为优的比率为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酸在标本制作过程中,效果良好,且固定作用优于冰醋酸,并且对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较冰醋酸小,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马少卿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