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动平板试验Duke评分对冠心病诊断价值

邹文;王丽华;刘荣津

关键词:运动平板试验, Duke评分, 冠心病,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评价运动平板试验Duke评分(DTS)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4例胸痛患者行运动平板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依据DTS进行冠心病诊断的敏感度为93.4%,特异度为68.3%,Duke评分和SYNTAX评分呈明显负相关.结论:DTS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提供参考并可对冠心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输液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输液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3月至5月在我院输液的患者240例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情况.结果: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成绩显著,患者对护理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形象等满意度大大提高,实现了护患零纠纷的目标.结论: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规范的仪表是实施优质服务的前提,输液护患沟通技巧,严格的查对制度以及完善的健康教育是提高输液护理质量的保证,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胸腔镜下胸腺病变的手术治疗

    目的:结胸腔镜胸腺病变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08年9月~2012年9月,我院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瘤21例.术后病理为胸腺增生和良、恶性胸腺瘤.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132分钟,术中平均出血50ml,术后平均放置胸管时间48小时,平均住院时间5天.平均随诊1.5年,无肿瘤复发.结论:胸腔镜治疗胸腺瘤和重症肌无力的短期随诊疗效满意.

    作者:李晓辉;王作培;张锋;韦海涛;何占锋;丁凯;施巩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护理程序在门诊换药室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让护生在短期内有效掌握专科知识和技能,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临床带教水平和护理质量.方法:将护理程序应用于临床带教,收集资料,分析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结合科室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组织实施,后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不断完善临床带教.结果:护生在短期内有效掌握伤口护理专科知识和技能,并从多方面培养了护生的能力,提高了护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对临床带教老师也有促进.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带教,明确目标,使护理临床带教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作者:杨淑红;曾静;陈芳;马红梅;孙璇;王雪芬;范相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儿科门急诊治疗17例蓖麻子中毒经验体会

    目的:探讨蓖麻子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合1 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蓖麻子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心血管、血液、泌尿等系统的症状,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治疗以补液、对症、半乳糖治疗为主.结论:蓖麻子毒素对机体是多脏器、多系统的损害,早诊断、早治疗是减少致残率、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张称心;吴金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严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结果:本组25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经过规范抗菌药物应用和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23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好转自动出院,均未发生院内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传播,所有患者均对护理满意.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交叉感染及提高治愈率,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证了医疗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作者:韦少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9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出现偏瘫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约占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原因的85%,如果动脉瘤破裂出血,在早期,患者死亡率在百分之三十左右,如果患者反复出血,病死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一般在中年女性中比较常见.颅内动脉瘤是因为颅内某个部位的动脉管腔局部异常扩张而引起的,而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主要靠脑血管造影,对动脉瘤的类型进行明确,运用微导管技术把弹簧圈送进瘤体体腔里面,这样就可以闭塞动脉瘤,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1].本文根据2010年4月至2012年7月在本科收治的168例实施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出现9例偏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他们的护理工作做了探讨.现把分析结果和护理体会做如下报道.

    作者:张抗南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市场经济下医院发展浅谈

    1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现代经营理念中,均注重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法则,我们也将此思想运用到医院的经营管理之中,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传统的经营理念侧重“以病为中心”,以治好病人生理上的疾病为目的,是一个比较单纯的业务活动,而现代的经营理念强调“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要求医院既能解除病人的生理疾病带来的痛苦,又能及时地为他们提供满意的服务以抚慰他们的心灵.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的特别关注,赋予医院的职能己大大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治病救人”.医院的服务对象不仅仅只是传统认识中的病人,还包括亚健康人员、健康人员,全社会的人员都是医院的显在客户或潜在客户.因此,我们要将“健康产业”的全新概念,“以人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贯穿到医院的经营管理之中,针对人民群众集中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等热点问题,走“优质、低价、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切实减轻人民群众负担,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荣延姣;黄玉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部分促炎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00例健康体检者和100例RA患者的TNF-α、IL-6及IL-17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类风湿因子(RF),用血球计数仪测定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和血沉(ESR)等实验室指标.结果:RA患者组的TNF-α、IL-6及IL-17的表达水平以及RF,PLT和ESR的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TNF-α、IL-6及IL-17与RA免疫炎症有关,ELISA法可有效检测上述炎症因子的转录水平,对RA有辅助诊断作用.

    作者:许春红;祝瑾;王佳顺;万伏银;顾金鑫;程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加参麦注射静滴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慢性支管炎82例,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5.23%和85%(P<0.05),且FEV1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缓解慢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改善FEV1有可靠疗效.P<0101).

    作者:梁爱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黄褐斑的针灸治疗进展

    黄褐斑(melamine)是一种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的难治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皮损呈淡褐色或咖啡色,多呈蝶形分布在前额和颧部.患者虽无自觉症状,但严重影响美观和患者的身心健康.本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具有多种致病因素,如紫外线照射、滥用化妆品、妊娠、内分泌紊乱、过度疲劳、种族、精神紧张、睡眠质量,部分患者伴有月经不调、睡眠不安、神疲乏力、烦躁易怒的症状.中医学称之为“黧黑斑”、“面尘”、“肝斑”、“面黑干”,《诸病源侯论》中提到:“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

    作者:王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常规引流与负压引流在涎腺手术后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球在涎腺手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需手术的腮腺、颌下腺患者79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放置负压引琉球3~4天拔管后加压包扎3~4天,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负压引流球可有效的预防涎腺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凤莲;何改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00例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外科手术进行常规术后疼痛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疏导,自我情绪调节,放松疗法及音乐疗法等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结果: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痛苦,并且护理效果显著.观察组疼痛率为32.65%,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率62.24%.结论: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

    作者:李红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单相抑郁障碍与双相抑郁障碍的病程及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与分析单相抑郁障碍与双相抑郁障碍的病程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抑郁障碍患者263例,其中双相抑郁障碍患者100例,单相抑郁障碍患者163例,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在起病年龄方面,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要比单相抑郁障碍患者早(P<0.05);首次发病年龄小于2 5岁病人的人数,双相抑郁障碍组显著较单相抑郁障碍组多(P<0.05);在非典型的抑郁症状里,双相抑郁障碍组中,性欲亢进者具有较高比例(P<0.05);与单相抑郁障碍患者相比,双相抑郁障碍患者中伴有精神病性的症状、心境不平稳、精神运动缓慢、每次抑郁发作时间间隔小于3个月的病人比例明显增高(P<0.05);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的1 7项汉密尔顿的抑郁测量表中认知障碍因子的评分明显较单相抑郁障碍患者高(P<0.05).结论:双相抑郁障碍和单相抑郁障碍属于两种疾病类型,当抑郁发作时临床出现的明显差异性特征可能会是双相抑郁障碍所具有的潜在预测因素.

    作者:钟古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米非司酮、倍美力配伍利凡诺中期妊娠引产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倍美力配伍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中期妊娠健康孕妇200例,自愿要求引产,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50mg,米非司酮150mg分3次空腹口服,注射利凡诺前1天开始服用.倍美力1.25mg,3次/天,口服,注射利凡诺前1天开始服用.对照组: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结果:观察组自用药至宫缩开始的时间、用药至胎盘娩出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且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P<0.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倍美力配伍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缩短产程,减少了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英;杨海英;王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Chevron截骨治疗中度拇外翻是否保留拇收肌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Chevron截骨治疗足拇外翻术中切断拇收肌和保留拇收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Chevron截骨治疗拇外翻畸形31例39足,术中拇收肌切断组15例20足(A组),保留拇收肌组1 6例19足(B组).结果:A组: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闻夹角分别改善(16.7±2.0)°、(5.1±0.7)°,第一跖趾关节功能评分提高(44.4±4.4),术后1足拇趾背内侧出现麻木,2足拇趾外侧麻木,1足出现跖骨头坏死,1足出现截骨端延迟愈合;B组: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夹角分别改善(17.1±1.5)°、(5.6±0.8)°第一跖趾关节功能评分提高44.0±3.9,1足拇趾背内侧出现麻木.两组比较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夹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跖趾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evron截骨治疗中度足拇外翻术中切断拇收肌和保留拇收肌的临床疗效相近,但是术中切断拇收肌存在并发症增加的风险.

    作者:李晓明;郭东辉;石国君;袁福禄;张洪相;韩广普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疗效.方法:住院6 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4例)前列地尔10ug+0.9%氯化钠10ml日一次静注.丹参酮ⅡA黄酸钠60mg+0.9%氯化钠250mg日一次静点,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n=19例).两组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治疗方法不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相比显著减少,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治疗糖尿病肾病减少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疗效显著.

    作者:邢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孕期D-二聚体检测预防孕妇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一种静脉内血细胞凝集块阻塞性疾病,是孕妇孕期、产时和产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在深静脉各个部位,下肢多见,严重影响产妇的康复,尤其急性期血栓脱落可导致致死性肺栓塞(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受到学者的关注.尤其妊高症患者由于全身小血管痉挛,血液浓缩,处于高凝状态,是DVT的高危人群,发病率是正常时期的6倍[1].D一二聚体是经活化的XⅢa因子作用后形成的交联纤维蛋白在纤维酶作用下产生的降解产物,为继发性纤溶的特有代谢物,是反映凝血酶及纤溶酶活化的分子标志物[2],在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比较低[3].妊娠期妇女由于其特殊性,血液随妊娠周数增加逐渐呈高凝状态,D-二聚体含量可能也会有所增加.本课题通过比较双胎孕妇、单胎孕妇产前D-二聚体及非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探讨D-二聚体检测对预防产妇血栓形成的意义.

    作者:沈亚伟;陈晓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社区老年人亲属照顾者对跌倒预防知信行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亲属照顾者跌倒预防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及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社区居民养老老年人跌倒预防措施,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预防跌倒知信行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社区112名老年人亲属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亲属照顾者跌倒知识得分优良仅为30.4%,且缺乏正规的培训途径.结论:社区及社区护士应根据老年人亲属照顾者不同文化程度进行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的教育普及,提供其知识水平,从而能更重视跌倒的预防,促进老人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余小英;马虹颖;孙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尼莫地平注射液致急性尿潴留一例临床分析

    急性尿潴留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包括机械性梗阻和动力性梗阻.其中机械性梗阻包括尿道损伤或结石、异物的突然阻塞或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临床上应及时处理.

    作者:王卫叶;连贵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肝性脑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性脑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如下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治疗和预后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肝性脑病患者治疗和预后的效果.

    作者:薛润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