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儿童寰枢关节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高文峰;王立兴;丁健

关键词:X线, 数字断层融合技术, 儿童, 寰枢关节
摘要: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在儿童寰枢关节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50例临床怀疑寰枢椎半脱位的儿童患者,张口位摄片不能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经患儿家长同意后行DTS检查.结果:所有患儿寰枢椎形态结构显示完整,寰椎侧块及寰枢关节间隙显示清晰,无周围组织结构干扰.其中14例寰枢椎半脱位,显示齿状突与两侧块间隙不对称.结论: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儿童寰枢关节检查中具有价格低廉、图像成像清晰,诊断准确率较高等优势,且患儿接受辐射量较CT检查低,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保定地区儿童先天性耳聋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先天性耳聋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其发生率约0.1%~0.3%.先天性耳聋对儿童的影响不但是生理上的,还造成儿童语言发育障碍,对智力开发及心理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终可产生严重社会问题.开展儿童先天性耳聋危险因素研究,可为预防儿童先天性耳聋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保定地区儿童先天性耳聋的危险因素,为儿童先天性耳聋的预防、早期干预及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颖;张博;雷辉;郭志学;何情;高昕;陈丽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常规引流与负压引流在涎腺手术后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球在涎腺手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需手术的腮腺、颌下腺患者79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放置负压引琉球3~4天拔管后加压包扎3~4天,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负压引流球可有效的预防涎腺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凤莲;何改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建立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建立临床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及需求的调查,结合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内容,制定了符合现行的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草案,采用改良的Delphi进行2轮问卷咨询,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和总结得出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79个三级指标的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结论:建立了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涵盖的关键内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分别增设了内容,满足了新形势下患者需求的变化和护理服务内涵的更新,充分发挥其在质量管理中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使护理人员的行为活动更加符合各个专科工作要求和满足患者的需求,真正做到政府满意、患者满意、医院满意.

    作者:杨松兰;马姗姗;董正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泡服生何首乌致黄疸型肝炎2例

    1 病例摘要近日,张北县xx小区居民盛传泡服生何首乌、生地治疗白发,脱发.有此症者竞相泡服,结果出现2例黄疸患者,报道如下.1.1 典型病例1:李xx,50岁,头发花白1年余无其他器质性疾病.于2012.05.03始开水泡服生何首乌2g、生地2g,每日1剂,相当于泡茶喝,喝完水续加开水.第2日换药,喝至2月,出现全身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肝区压痛.查肝功能生化指标:ALT 1580U/L,AST560.5U/L,T-BIL249.6umol /L,直接胆红素D-BIL147umol/L,白蛋白/球蛋白2.01:1;B型超声提示:肝脏弥漫性增大,形态膨隆,脾脏轻度肿大.诊断为药物中毒性肝炎.及时停药.并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肝水解肽0.2,静点,1日1次;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复方甘草酸苷80mg,静点,1日1次.治疗半月,皮肤巩膜黄染消失,肝区压痛消失.B超示肝胆胰脾未见异常,肝功能正常.

    作者:李振新;张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臭氧消融术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臭氧融核术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臭氧消融术及腰椎牵引治疗,按照Macnab评价标准评定.结果:160例患者,术后症状显著缓解116例(73%),术后1个月优良112例(70%),术后1年优良107例(67%),术后3年优良104例(65%).术后1年、3年优良率略低于术后及术后一个月,无显著差异.结论:臭氧消融术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满意.

    作者:张永华;高玉林;王玉红;曹建辉;静小明;历宝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温经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痛经68例

    目的:观察温经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痛经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温经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本病36例,对照组单用温经汤治疗32例,两组连续治疗3~6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两组对比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温经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痛经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两者协同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陈羽雁;陈训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吞咽困难肌无力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吞咽困难肌无力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病情临床转归的效果.方法:对150例吞咽困难肌无力入院患者进行评估,在实施个体化、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同时,早期给予留置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组认真做好置管期护理及正确喂养,加强教育指导以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结果:患者及时得到营养支持,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及时改善肌无力患者的营养状况,避免因吞咽困难、呛咳引起的口服用药中断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各项治疗的的顺利实施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

    作者:张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移动医疗系统的临床开发与临床应用

    移动医疗,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给出的定义为mHealth,就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一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在医疗人力资源短缺情况下,通过移动医疗可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医疗问题.

    作者:张祯;胡瑞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评估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对本院RICU收治的71例AE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先按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死亡组,比较两组RDW水平,再根据RDW水平将患者分为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分值、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结果:死亡组RDW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 RDW升高组的病死率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RDW正常组(P<0.05).结论:RDW水平能在早期提示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预后情况,可考虑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刘雯雯;史菲;张婷;邱晨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PICC置管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该技术选择外周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作为插入点,导管尖端达到上腔静脉.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无生命危险、静脉穿刺成功率高等优点而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并发症也频繁发生,导管留置所致的静脉炎是PICC主要并发症之一.现将其预防和处理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邓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在股骨头置换术后的临床观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增多,股骨颈骨折骨折的病人越来越多,传统的治疗方法,如保守牵引治疗患者卧床时间长,容易出现卧床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废用性肌肉萎缩等,使患者的肢体不能早期功能锻炼.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解决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已越来越多的运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中.但如果术后肢体功能得不到有效正确的早期功能锻炼,患者肢体功能还是难以完全恢复.髋关节得不到早期合理的有效功能锻炼,髋关节出现关节粘连、僵硬、强直、关节活动障碍,使整个下肢功能障碍,使手术前功尽弃.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预防以上的并发症.

    作者:高瑞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管理探析

    目的:研究通心血管内科的用药安全和护理质量.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用药情况和护理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中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在所有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中,一共发生不规范事项15项,其中,由于护理人员、药物、患者、院方而导致的不规范事项分别为:7项、4项、3项、1项.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高低与其护理人员、用药安全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廖宝芳;肖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用于胸科术后镇痛

    目的:观察胸外科手术后应用罗哌卡因切口周围浸润麻醉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对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4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2组,Ⅰ组术后使用舒芬太尼,Ⅱ组在Ⅰ组的基础上,于缝皮前切口周围0.375%罗哌卡因浸润麻醉.记录术后VAS评分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0min、30min、1h、6h,Ⅱ组患者VAS评分低于Ⅰ组,术后Ⅱ组患者要求追加镇痛药的数量低于Ⅰ组,Ⅱ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Ⅰ组.结论: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可显著减轻胸外科皇者术后疼痛,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丁浩;王智珊;高其厚;陈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食品卫生细菌学监测及辐照保鲜技术的探讨分析

    目的:探讨常见蔬菜食品卫生细菌学监测状况,分析辐照保鲜技术的应用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胡萝卜,长茄子及大白菜三种食品,进行常规的细菌学检测、毒性试验与辐照检测.结果:胡萝卜污染菌中分离出细菌4株,长茄子分离出细菌5株,大白菜污染菌中分离出细菌5株.供试液样品对L-929细胞无毒性作用,脱水样品浸试液对小鼠无急性毒性反应.经6kGy辐照,三种样品的革兰阳性芽胞杆菌都为耐辐照菌,三种不同样品的保质辐照剂量与D10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食品辐照保鲜技术是一种消灭食物致病菌的食品保藏新技术,安全性也比较好,在食品卫生细菌学监测中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郑俊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公立医院医生角色冲突情况及管理——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为例

    目的:通过测量医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角色冲突情况,分析其原因,并在医院管理层面提出疏导及解决医生角色冲突的建议.方法:采用角色冲突联合量表对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15个临床科室的110名医生进行量表测量.结果:我院被测医生的角色冲突平均值为4.99,98%的医生感受到了中高度角色冲突,共有7个因子促成我院医生角色冲突.结论:通过对我院医生角色冲突因子分析发现,医院可从角色期望、工作资源配置、医生工作认知等方面减少医生角色冲突.

    作者:李茂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复方黄柏液联合昆明山海棠治疗郁积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昆明山海棠治疗郁积性皮炎疗效.方法:60例郁积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在口服昆明山海棠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黄柏液湿敷创面,对照组28例局部予硼酸液湿敷,7d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9%和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黄柏液联合昆明山海棠治疗郁积性皮炎疗效较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敏;万慧颖;谢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早期处理致痫高危因素减轻继发性脑损害

    通过分析颅脑损伤后各种致痫高危因素及癫痫发作对预后的影响.探讨早期处理致痫高危因素的意义.发现早期外伤性癫痫发作对颅脑损伤预后有严重影响,可造成继发性脑损害,甚至导致死亡.及早处理高危致痫因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俐;叶卫东;谢徐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阿普唑仑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

    目的:研究阿普唑仑影响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睡眠障碍的情况.方法:将128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且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阿普唑仑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21天,观察睡眠质量量表(PSQI)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变化.结果:阿普唑仑能显著改善冠心痛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失眠症状,其有效率达90.63%(58/64),优于对照组的26.56%(17/64,P<0.01).随着睡眠障碍的改善,两组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心功能明显恢复(P<0.05).结论:阿普唑仑可改善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而有利于其心功能的恢复.

    作者:朱冬梅;张博;万翔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妇科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妇科患者7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运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采用入院告知、健康教育、保护隐私、尊重患者及护理技术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采用sp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满意度观察组总积分平均为23.106±2.728;对照组总积分平均为19.982±4.357;两组满意度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提高妇科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郑循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髋关节置换术重建晚期髋关节结核功能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晚期髋关节结核髋关节置换术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髋关节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采取静止性髋关节结核治疗方法,7例采取活动性髋关节结核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假体脱位,感染及神经血管并发症.平均随访35.2个月,关节功能良好,未见结核复发,无假体脱位、松动、下沉等并发症.Harris评分,优16例,良9例,中5例,差3例.结论:病灶清除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髋关节结核患者,能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关节功能,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手术.彻底清除感染组织及手术前后正规抗结核化疗是本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