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静脉穿刺方法对老年患者输注凯时所致静脉炎的影响

邱程芬;王小霞;林晓华;黎绮红;刘怡玲

关键词:头皮针, 留置针, 凯时, 静脉炎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老年患者输注凯时致静脉炎的办法.方法:将156例老年患者随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头皮针和留置针静脉穿刺输注凯时,每例患者持续观察7天,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7.69%,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皮针在老年患者输注凯时中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桩表面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纤维桩以其特有的弹性模量,且能有效分散应力,被认为是金属桩很好的替代品,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1].但由于纤维根管桩的固位力常与纤维桩的种类及形态、临床操作技术、粘结剂的选择、以及桩表面处理方法等因素所影响,从而导致纤维桩粘结失败.因此,本文就不同的桩表面处理方法对纤维桩粘结性能的影响做一综述.

    作者:王锋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影响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因素.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120例,都采用影响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情况与影响因素.结果:治疗中与治疗后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12例,发生率为8.0%.单因素分析显示pH值、严重感染、呼衰指数、肺顺应性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严重感染、pH值、肺顺应性为主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容易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此要对应加强预防处理.

    作者:李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胎膜早破与阴道微生态环境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与阴道微生态环境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住院分娩孕妇,其中正常孕妇56例,胎膜早破44例,取阴道内分泌物进行细菌检测、β-hCG测定、IL-6、IL-2、TNF-α测定,比较胎膜早破与正常孕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胎膜早破组共检出22种细菌,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乳酸杆菌(47.73%)>大肠埃希菌(40.91%)>表皮葡萄球菌(25%)>溶血葡萄球菌(22.73)>白假丝酵母菌(18.18%);其中乳酸杆菌明显低于正常孕妇组(P<0.05),大肠埃希菌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P<0.05);β-hCG水平(18.43±7.56)ng/ml、IL-6(348.6±216.42)ng/ml、TNF-α (12.58±2.36) nmol/ml与正常孕妇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特征(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阴道微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微生态环境的改变,增加了阴道局部炎症的发生,可能导致胎膜早破的发生.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399名聘用制护士离职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医院近六年来聘用制护士离职的原因,以探讨管理策略,完善聘用制护士管理.方法:采用自制问卷收集资料,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结果:工作量及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和分配不公、待遇偏低是导致合同制护士离职的主要原因.结论:聘用制护士占我院护士比例逐步扩大,稳定合同制护理队伍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张佩珊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肥胖与中青年舒张期高血压关系

    目的:肥胖与中青年舒张期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呈正相关.方法:80例单纯舒张期增高的中青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辅助运动,科学膳食减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及血压达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47.5%.结论:肥胖与中青年舒张期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呈正相关.

    作者:薛燕;马俊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PBL教学模式在皮肤疾病护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皮肤疾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临床护理专业专科生的皮肤疾病护理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法实践.在教师三次指导课下“以问题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给出案例,提出问题,同学阅读教科书和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及小组、同学、教师讨论学习,后进行评估和反馈,并与LBL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PBL教学模式效果优于LBL.学生对PBL的学习方法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可使学生掌握更多有关疾病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教学效率.结论:PBL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语言表达和沟通协作能力,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可,值得推广.

    作者:陈小玉;贺春香;魏武洪;白鍊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精确的Y-V推进内眦开大术

    目的:采用精确的Y-V推进内眦开大术与睑成形术联合治疗单睑伴内眦赘皮,与传统方法比较,探讨该改良术式的技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对100例内眦赘皮求美者行精确的Y-V成形内眦开大术,将新建内眦的内眦韧带折叠固定于鼻侧腱膜上,使新建内眦具有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美观的外部形态.结果:所有求美者泪阜显露,内眦赘皮矫正,双内眦间距缩短.术后随访1个月至1年,内眦赘皮得到完全矫正,美观自然,无复发,切口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精确的Y-V推进内眦开大术是一个可靠、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对于原发性内眦赘皮中,伴有小睑裂及明显的内眦间距加宽者效果明显,很少复发,术后瘢痕可达到小化的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丽璇;周芳;黄立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4月间在开滦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共71名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在均接受系统精神科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研究组进行为期8周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BPRS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对象进行评定;结果数据使用SPSS 10.0进行t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对象在干预前年龄、性别、病程、病程、首发、复发、HRSD、BPRS评分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两组HRSD、BPR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降低(P<0.001),但研究组HRSD、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5).结论: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施行合理和个别化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抑郁情绪,同时,对其精神病性症状的改善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乔小芬;牛俊红;马文有;李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应用King达标理论提高手烧伤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依从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手部烧伤患者中运用King互动达标理论的相关概念和方法,使护患双方达到认识的统一和良好的交流,提高术后功能锻炼与康复治疗的依从性,促进身心健康.方法:选择80例深度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运用King互动达标理论为指导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功能的恢复也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King达标理论对手烧伤患者进行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依从性,促进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莉;赵宇辉;邢凤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非常规药物治疗儿童难治性哮喘58例

    难治性哮喘发作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短期内气道阻力的增加,气道平滑肌痉挛,症状常持续数月,多伴有支气管黏膜及黏膜下炎症、水肿,气道内广泛黏液栓,这些粘着力强的黏液栓由黏液、脱落的上皮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组成.这些改变使肺泡通气/血流灌注比例失调(低V/Q).临床上出现低氧血症,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使吸气期心搏出量下降及收缩压下降,形成奇脉.难治性哮喘可使哮喘成持续状态,经久不愈,常并发肺源性心脏病,预后不良[1].近年来报道非常规药物治疗哮喘的文献较多,我院采用非常规药物治疗难治性哮喘5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鹏;宋相冬;王燕;赵艳红;侯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基于医改的医疗客户服务系统建构

    目的:探讨基于医疗改革的医院客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进行医院内外网连通、专业呼叫中心平台和业务坐席系统、短信收发平台、知识库建设等系统前准备工作,根据患者需求建立系统功能模块.结果: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搭建医患沟通服务平台,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促进医院内部考核管理.结论:基于医改的医院客户服务系统可以改善医院服务质量,创造和提升医院的品牌优势,优化医院的服务流程,降低医院的服务成本,提升医疗信息化的水平,尽可能地避免医惠之间的矛盾.

    作者:陈磊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某部队官兵群体发热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群体发热病人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群体性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对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解放军某部13名集体发热患者进行心理评估,采用深入访谈和填表法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讲解专业知识和心理疏导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采用SAS焦虑自评表评估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群体发热官兵普遍存在心理障碍,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克服这些心理障碍.结论: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群体发热患者内心的感受,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心护理,帮助他们摆脱焦虑恐惧等心理的困扰.

    作者:贾美娜;陈冰;徐晓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右美托咪啶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胃肠手术患者8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35 ~ 64岁,体重50~ 86kg.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C),D1、D2、D3组,每组20例.静脉依次注射力月西2mg,舒芬太尼0.4g/kg,异丙酚1~ 2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麻醉诱导.TCI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1.5~ 3ng/ml),复合吸入2%~4%七氟醚,静脉输注顺苯阿曲库铵1.2ug.kg-1min-1维持麻醉.术毕前30min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D1、D2、D3组静脉分别输注右美托咪啶0.2、0.4和0.6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记录患者拔管时间、术后2h及24hVAS评分和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恶心呕吐和烦躁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2、D3组2h内的舒芬太尼用量减少,VAS和躁动评分降低(P<0.05);术后2~ 24h内VAS评分和舒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3组拔管时间延长(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0.4g/kg可有效预防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而不影响苏醒拔管时间.

    作者:杨慧蓉;洪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浅谈江苏油田医院新生儿安全管理

    据世界卫生组织与救助儿童会研究显示,全球新生儿死亡人数已从1990年的460万降至2009年的330万,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中国的新生儿死亡危险降低一半.生命初的一周对于新生儿而言是危险的一周.产科病房是一个特殊的病区,实施母婴同室,母亲新生儿混合管理,风险加大,责任加大,工作繁琐,必须同时保证母亲和新生儿的安全,任何疏忽大意都有可能造成不安全.

    作者:蒋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匹多莫德和补骨脂酊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口服液和补骨脂酊联合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治疗组48例患者联合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和补骨脂酊,对照组48例患者使用补骨脂酊进行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的为29.17%,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白癜风的发病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匹多莫德联合补骨脂酊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发挥疗效,为白癜风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杨军;施林林;戚建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新型国产替罗非班在非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新一代国产替罗非班(曲之全)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2例NSTEM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NSTEMI的标准抗栓治疗(低分子肝+拜阿司匹林+氯吡咯雷),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之全.观察两组患者7天时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30天内主要血管事件(MACE)、全部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7天的心绞痛症状控制的总有效率达90.36%,对照组为72.00%(P<0.001);试验组30天的MACE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22.00%(P<0.001);大出血及不明显出血事件发生率二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大出血事件.结论:在规范抗血小板、抗凝基础上联合应用新一代国产替罗非班曲之全强化抗栓治疗NSTEMI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降低30天的MACE发生率,不增强出血风险.

    作者:杨遇春;吴明祥;张治平;刘波;刘心甜;刘成伟;鄢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休克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一例的抢救及护理

    休克是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易发生多器官衰竭,患者就诊时病情较为危重、复杂且缺乏有力证据支持明确诊断.现将我科一例休克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急诊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54岁,因腹泻一天伴晕倒一次,在当地门诊治疗无效,后并发意识不清6小时,由120急救中心转至我院,呈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4mm,对光反射迟钝,全身散在瘀斑,面色、口唇、甲床、四肢紫绀,带液为生理盐水500ml,生理盐水32ml,多巴胺180mg,微量泵入15ml/h(接三通),5%葡萄糖500ml(第二条静脉通路),过敏史不详.

    作者:田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责任制床边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小组包干制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第四季度普外科全部住院病历为实验组,采用责任制床边护理工作方法.方法:分别随机抽取150例,参照北京市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我院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自制《普外科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护理质量合格率.结果:实行责任制床边护理工作后基础护理、护理文件、危重患者、健康宣教合格率分别升高9.3%、8.0%、5.4%、6.0%(P(0.05).结论:责任制床边护理工作方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秀丽;高丽娟;王卫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

    本文报道CAS128例术后出现7例HP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护理.指出术前评估患者是否有高灌注危险因素,确保脑灌注,积极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工作,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中、术后加强病情观察,保持血压稳定,加强监护及对症护理,能有效的预防和处理高灌注综合征.

    作者:林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选择性胫神经腓肠肌支离断术瘦小腿的研究进展

    小腿粗大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单纯的脂肪分布过多型,单纯的小腿吸脂术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类人群的小腿肥大问题.一种是肌肉发达型,单纯的吸脂手术收效甚微.还有一种是以上两者兼而有之,即混合型,在接受了小腿吸脂手术后,仍有一部分人因为肌肉粗大问题并未解决而不能对自己的小腿外形完全满意.亚洲人的小腿肌肉相对粗大,小腿长度相比于欧美人要短,而越是粗大的小腿则显得小腿越短.近年来多篇文献报道,选择性胫神经腓肠肌支离断术则可以改善肌肉发达型和混合型的小腿粗胖的形态,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作者:王雪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