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春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 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4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女性多见,30 ~ 50岁占78.6%,颈部前疼痛(88.1%)和甲状腺触痛(92.9%)是主要的临床表现;所有病例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24例(57.1%)血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41例(97.6%)甲状腺核素显影模糊或无显影;所有患者予强的松或消炎痛治疗,予以消炎痛治疗后颈部疼痛无好转者改用强的松使颈部疼痛明显好转.结论:多数SAT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血沉、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核素扫描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强的松和消炎痛对SAT均有确切疗效,其中强的松比消炎痛能更快、更好地缓解疼痛.
作者:张卫群;杰恩斯·哈力亚孜木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比较商环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 2012年6月期间行包皮环切术的34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行商环包皮环切组为210例,行传统包皮环切组为132例.分别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外观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等项目.结果:商环组手术时间为(5.70±1.50)min、手术出血量为(2.50±1.50)ml、外观满意度为99.05%(208/210)、仅一例术后并发症.传统组手术时间为(26.30±8.50)min、手术出血量为(12.30±4.30)、外观满意度为77.27%(102/132)、术后并发症为11例.以上四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商环包皮环切术较传统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外观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少,值得普遍推广.
作者:邓思文;程汉波;刘加元;姚俊波;贾波;高瑞辉;蔡勇;夏涛;钱海洋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低、高剂量CR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摄片中的差异性问题以利于临床诊断.方法:将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行低剂量CR摄片)、观察组64例(正常剂量CR摄片),对照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两组假性正常化、肺气肿、肺大疱、支气管扩张误诊率(x2=5.65,4.34、4.56、5、11,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剂量C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具有显著性差异,临床工作中值得注意.
作者:齐志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调查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便于提出有效地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某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发生的62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每年都有不同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且下半年较上半年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因疾病所致护理不良事件(45例,占72.58%)较护理人员工作失误(17例,占27.42%)所致护理不良事件为高,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多因疾病所致,下半年发生率高,因此要改善人员配置进行弹性排班,同时也要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
作者:姚光茹;龚亚娟;李亚娟;陶慧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早产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留置针置于患儿腋下静脉,对照组留置针置于患儿四肢静脉,比较两个部位留置时间的长短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的效果好于四肢静脉留置.
作者:郑海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卧床患者肺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则2010年4月~2011年4月我科老年卧床肺部感染患者2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 3例,A组常规治疗与护理,B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多种护理干预措施.两组均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记录开始出现肺部感染体征和肺部感染持续的天数.结果:B组出现肺部体征的时间延长,出现肺部感染持续的时间缩短,两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卧床的老年患者的肺部感染,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肺部感染时间,增强肺部感的染治疗效果,在老年卧床病人肺部感染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实施.
作者:张娟;付艳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以小关节为主,多为多发性关节肿胀或小关节对称性肿痛,晨僵.体征为受累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功能受限,或畸形、或强直,部分病例可有皮下结节.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其病机关键在于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痰、瘀痹阻气血.辩证分型可分为: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
作者:谢静巧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交替应用颈椎硬模外神经阻滞,枕神经+竖脊肌阻滞交替使用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以头痛眩晕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患者112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6例,其中A组以每天一次星状神经节阻滞,左右交替,共12次.B组:以硬膜外神经阻滞2次,枕神经+竖脊肌阻滞2次.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眩晕与其他症状显著改善,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部硬膜外神经阻滞交替枕神经+颈部竖脊肌阻滞在治疗以头痛、眩晕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中,疗效确切,但在治疗次数、并发症、费用方面优于传统方法,是一种高效率、经济的治疗方法.
作者:曾义;林尊强;夏智谦;刘婷婷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 2010年2月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6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自杀行为产生的诱因以精神症状、情感障碍、不良生活事件为主,分别占自杀诱因的39.71%、32.35%、13.23%;常见的自杀方式为自缢35例(51.47%),撞头12例(17.6 5%),其他21例(27.94%);时间为下夜29(42.65%),上夜21例(30.88%),白天12例(17.65%).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是有起因的,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采取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自杀意外事故的发生率,增加抢救成功率,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欧辉兰;黎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工作量化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以调动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方法:选择量化科室的40份病例和40名患者为试验组,而非量化科室的40份病例和40名患者为对照组.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病例书写质量及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为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病例书写质量、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行工作量化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病例书写质量,可有效地调动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秀玲;祝俊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纵膈气肿诊断价值,提高纵隔气肿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纵隔气肿的CT及三维重建图像,所有患者常规行CT平扫,薄层重建数据应用AW4.3软件进行三维成像.结果:CT显示纵隔气肿呈线条状或片状透亮影,HRCT清晰显示气肿呈气体密度影和被气体勾画出的纵隔结构.结论:X线检查早期纵隔气肿易漏诊,螺旋CT及三维重建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纵隔气肿,方法简便快捷.
作者:黄立雪;石建成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4月间在开滦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共71名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在均接受系统精神科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研究组进行为期8周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BPRS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对象进行评定;结果数据使用SPSS 10.0进行t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对象在干预前年龄、性别、病程、病程、首发、复发、HRSD、BPRS评分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两组HRSD、BPR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降低(P<0.001),但研究组HRSD、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5).结论: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施行合理和个别化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抑郁情绪,同时,对其精神病性症状的改善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乔小芬;牛俊红;马文有;李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讨论两种抗体释放试验的在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对31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血样进行溶血病三项试验.其中抗体释放试验采用“酸放散”与“热放散”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抗体释放试验联合检测提高了阳性率,310例患儿中阳性279例,阳性率试验90%.结论:两种放散试验联合检测比单一的酸放散或热放散试验检测新生儿ABO溶血病阳性检出率高,更能发挥两种试验的优势,有效的减少漏检,降低假阴性,使患儿得到更及时的治疗.
作者:黄梅香;符宝铭;袁茜茜;曾德理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手外科肌腱损伤患者手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 010年6月~ 2011年0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肌腱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分别分配两个护理责任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外伤护理及康复指导,实验组加强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高患者主动性和自我护理意识.结果:根据国际手外科肌腱疗效评定法做疗效评定,两组患者的损伤严重程度和性别年龄分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在功能恢复效果、行为认知态度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过对患者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使损伤肌腱获得比较满意的功能恢复,减少了术后粘连、肌腱再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海梅;解学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72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着重指导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的方法以及心理、用药、饮食等方面的健康指导.结果: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且建立了良好的生活方式.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知程度,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症状复发.
作者:齐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笔者于2010~ 2011年临床教学中对312名临床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理教学中实习学生的实习情况,并提出相关教学方法.本文旨在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实习需求,发现临床护理教学问题,探讨教学方法,以便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袁小萍;陈芳;沈玫玉;张锐;王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镇痛药在腹腔镜胃部手术联合使用的使用效果.方法:择期胃部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3组.A组使用地佐辛行术后镇痛;B组使用地佐辛+氟比洛酚酯;C组使用氟比洛酚酯.记录术后4h、8h、12h、24h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VAS评分低于A、C组,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B组低于A、C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地佐辛+氟比洛酚酯可安全应用于腹腔镜胃部手术,不良反应低.
作者:张延钧;刘洁;由成铭;郑鑫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ω-3鱼油脂肪乳对肺挫伤合并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患者为肺挫伤合并肺炎,均存在呼吸衰竭,氧合指数<300,随机分为鱼油脂肪乳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ω-3鱼油脂肪乳剂100ml每天一次静脉滴注,疗程5~7天,观察患者住ICU天数、机械通气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ARDS发生率,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住ICU天数、机械通气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ARDS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ω-3鱼油脂肪乳对肺挫伤合并肺炎的患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能够有效缩短住ICU天数、机械通气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减少ARDS的发生.
作者:赵凯峰;王华荣;滑立伟;段立娟;夏嘉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1临床资料患者XXX,男,57岁,主因发热咳嗽咳痰三天于2011年12月9日收入院.入院后经各项检查确诊为肺炎,既往有老慢支病史,给予抗生素治疗,因患者主诉对舒普深敏感(病例记载),遵医嘱给予舒普深治疗.2治疗经过生理盐水100毫升内加入舒普深2g静点,8h一次,输液前皮试阴性.皮试方法:每毫升内含300μg,取0.1ml皮内注射,观察20min[1].用药后前4天未发现不良反应,患者主诉症状明显减轻,但在第5天静点10min时,患者突感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心慌、全身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触不清、血压降至40/20mmHg.立即停止舒普深液,给予盐酸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同时应用杜冷丁、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吸氧等.30min后,患者症状缓解,四肢变暖,呼吸平稳,脉搏有力,80次/min,血压升至90/60mmHg.
作者:徐伟;崔燕;付金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服务娱乐场所高危人群艾滋病干预安全套使用推广有效方法.方法:通过政府支持,多部门配合,多种形式,全民普及艾滋病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反复培训业主、服务小姐深入场所面对面灌输防“艾”和安全套知识,促进服务娱乐场所安全套使用推广.结果:服务场所和暗娼安全套使用率明显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保持较低水平.结论:服务娱乐场所安全使用推广采取综合干预方法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韦宗文;廖安福;兰桂花;黄春新;卢康智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