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ICCO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肖燕

关键词:PiCCO, 感染性休克, 护理, 监测
摘要:目的:探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ui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或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以下简称PICCO)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监测和护理如何科学、有效地应用.方法:通过PICCO的所有准确数据,对27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科学、有效地监测和护理.结果:2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无一例发生意外拔管、动静脉血栓形成及其他感染,所有患者静、动脉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均呈阴性.结论: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科学、有效地运用PICCO,可使诊治过程更加安全、准确、快速,明显提高诊治效果.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43例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适宜的PEEP(呼气未正压)值,加强呼吸道护理,严密控制液体出入量等护理.结果:43例患者中死亡5例,死亡率11.6%;治愈38例,治愈率88.4%.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适宜的PEEP值是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综合征患者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骆福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造血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造血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血清标本取自6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42例子宫肌瘤患者及44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干细胞因子、白介素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等造血细胞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CA125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造血细胞因子水平与子宫肌瘤患者和健康对照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在造血细胞因子中,M-CSF具有高的检测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M-CSF与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结论:M-CSF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的潜在检测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艳霞;周洁;沈文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内窥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4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患者采用输尿管镜进行内窥镜下尿道会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2例损伤尿道在内窥镜下全部会师成功,均无尿失禁.36例无需进一步处理,尿流率正常;6例经间断尿道扩张后,尿流量正常.随访0.5~2年,41例排尿正常,1例失访.结论:内窥镜应用于男性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康复快、疗效好等优点,可以作为男性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学象;程亮;陈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G4射波刀治疗前金标植入术的护理

    对200例体部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行射波刀治疗前肿瘤靶区金标植入术,术后5~7天完成射波刀治疗,术中证实金标植入定位准确.金标植入术后发生心动过速55例,高血压23例,穿刺部位出血3例,皮肤疼痛158例,肺癌患者发生气胸2例,腹部出血与腹痛1例,均未经处理或对症处理恢复.提出金标植入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讲解射波刀治疗的优势及金标植入的意义,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疼痛、穿刺部位出血等的护理,是金标植入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杨晓;李容;崔晓玮;赵秀华;杨宗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CT介入引导架的制作和应用

    目的:总结CT介入引导架的制作和应用方法.方法:CT介入引导架包括有圆环形状的底座,大半圆环形定位片、小半圆环形定位片、线坠和持针夹,实际使用时,根据CT图像确定进针路径,计算进针的深度和角度.结果:CT介入引导架能多方向引导,能在进针前验证穿刺路径正确与否,便于推广应用.结论:CT介入引导架结构简单,所有部件的材料均很普通、便宜,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王争明;陈新;闫涛;王鹏;魏丹;李峰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肝胆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肝胆手术患者在不同麻醉药物影响下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方法:选择60例ASAI-Ⅱ级肝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静脉麻醉组)术中使用丙泊酚6~8mg/kg·h维持;B组(吸入麻醉组)使用七氟醚1 ~ 2.5%维持,观察患者手术结束时和躁动发生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并记录研究对象麻醉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两组发生躁动的例数和评分、拔管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吸入麻醉组发生苏醒期躁动明显多于静脉麻醉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躁动的患者,其血压和心率明显升高和增快,而血氧饱和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麻醉药较静脉麻醉药更易引发苏醒期躁动.

    作者:吴俊林;肖向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孕妇对产前检查服务质量需求及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孕妇对产前检查是否满意.方法:采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问卷表收集350位孕妇,产前检查需求及满意程度,本根据Liket 5分类评分.结果:孕妇对产前检查的服务需求高,平均得分均在4分以上;对产前检查的服务需求满意度低,孕妇产前检查需求与服务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特别在“医生能主动的告诉我怀孕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遗传方面的信息、询问我有无要了解的问题”三个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差异性(P<0.01).结论:孕妇对产前检查服务质量需求较高,而服务需求满意度较低,医务人员应该积极发挥其在产前检查中的作用,主动的为孕妇提供相关信息,以满足孕妇对产前检查服务质量的需求,以提高满意度.

    作者:吕慧;田硕;吴军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注射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方法: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例给予注射用尿激酶(10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30min内快速静脉滴注完毕;对照组20例给予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注射用血栓通、脑细胞活化剂、钙通道阻滞剂及甘露醇等常规治疗;两组疗程为14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前及治疗后1天、7天、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1%,对照组8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天、7天、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见出血并发症,溶栓后再闭塞4例,死亡1例,对照组症状性出血2例,再闭塞5例,死亡3例.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3~6h内给予注射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方翔;曹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脊柱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随机分组的对比观察,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0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各25例,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4-0.05mg/kg,R组:瑞芬太尼1~2μg/kg,维库溴铵0.1 ~ 0.2mg/kg,异丙酚1~2mg/kg.F组:芬太尼2~2.5μg/kg,维库溴铵0.1 ~ 0.2mg/kg,异丙酚1~ 2mg/kg.维持分别为瑞芬太尼10μg/(kg.h),异丙酚1~ 3mg/(kg·h)泵输维持;芬太尼1μg/(kg·h),异丙酚1~ 3mg/(kg·h)泵输.同时吸入66%氧化亚氮和1%异氟醚,MAC保持在0.8~1.5.观察的指标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期间、切皮前、切皮后5min以及术中每10min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唤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的潮气量、频率和ETC02;拔管后即刻、15min、30min的意识状态(OAAS)和疼痛程度(VAS);苏醒期间出现寒战、肌颤、恶心、呕吐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与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起效快、清除快、呼吸和意识的恢复优于芬太尼,镇痛效果不弱于芬太尼,安全性与芬太尼相似.结论;瑞芬太尼是一种适合用于持续输注的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可用于与异丙酚复合的静脉全麻中.

    作者:王平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形势下低年资护士护理安全管理重在防范

    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要.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是为患者提供安心、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的基本保证.护理安全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随着各级医院的扩编,大量新护士进入临床,当前临床工作中低年资护士居多,其专业知识不够丰富、对病情不能够正确评估、技术操作不够熟练、缺乏有效的沟通,知识储备满足不了患者的身心需求,大大增加了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如何大限度地消除护理安全隐患,确保患者的安全现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形势下野战条件下如何保证器械敷料的消毒灭菌及供应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野战条件下如何保证器械辅料的消毒灭菌及供应.方法:分析野战务件下各类器械消毒灭菌的方法,并比较其优劣.结果:总结出一系列野战条件下器械敷料的消毒灭菌及供应方法.结论:野战情况条件艰苦,设备简陋,故必须因地制宜地选择一种或多种即可靠又适合的消毒灭菌方法,以防止医源性感染.

    作者:李泽美;王振洲;徐志荣;李晶;朱弋;杨宏;周智;赵慧;叶明珠;金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与人工分类的差异度.方法:对84例血标本上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查;同时进行手工法分类200个白细胞.结果:84例血标本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四类仪器法与手工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核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ystem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对单核细胞计数增多的应通过手工分类检查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作者:张瑞雄;隋洪;陈光辉;莫和国;陈慧;蔡锦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评价非瓣膜性房颤病人使用抗凝治疗与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2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为抗凝组和抗血小板组.抗凝组给予华法林口服维持国际标准化比率(INR)2.0~3.0;抗血小板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结果:抗凝组62例患者华法林维持量1.87~4.75mg/天,平均剂量(2.58±0.74)mg/天,INR平均(2.46±0.26).抗凝组和抗血小板组的栓塞发生率分别是1.6%和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16.1%和5.7%,但是出血严重程度构成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栓塞事件的发生,维持INR 2.0~3.0,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不高、用药安全.

    作者:赵怀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晨间交接班流程再造在ICU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晨间交接班流程再造对ICU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在ICU优质护理服务中,对晨间交接班流程进行流程再造,比较流程再造前后的晨间交接班流程每次所用的时间、护理交接班质量及护士病情知晓情况.结果:流程再造后的晨间交接班流程所用的时间显著低于流程再造前;流程再造后的护理交接班质量高于流程再造前;流程再造后的护士病情知晓评分高于流程再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晨间交接班流程再造,改进交接班模式,简化工作流程,规范交接班内容,强化交接班意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冯锦绣;林兰;赵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带股方肌骨瓣转移治疗股骨颈骨折42例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股方肌骨瓣转移治疗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2005年1月~ 2011年5月对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42例,采用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股方肌肌骨瓣转移.同时重视术前牵引、手术时机、良好复位及术后治疗等相关环节.结果:治愈36例,治愈率达85.71%.好转3例.未愈:3例,骨折愈合,术后12 ~ 18个月头坏死,头坏死率7.14%.结论: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股方肌骨瓣转移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张俊荣;师晓峰;白皓;裴东红;余慧平;高军红;白旭东;李进龙;白卫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气囊尿管导致男性尿道损伤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男性患者使用气囊尿管导致尿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4例男性患者使用气囊尿管后出现尿道损伤的原因进行分类分析,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4例尿道损伤中,11例为插管损伤,13例为拔管损伤.全部病例采用保守治疗成功止血.随访发现3位患者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治疗均治愈.结论:男性患者在使用气囊尿管插管和拔管时容易损伤尿道,医护人员应该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预防和治疗尿道损伤.

    作者:唐伟;曹江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孕妇学校中的应用

    门诊护理是优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开展健康宣教将直接影响住院产妇的满意度和依从性.我院孕妇学校成立于2007年,运行5年来有12430孕妇参加培训,其中2009年度参加孕妇学校培训的孕妇2000人,在本院分娩1789人,本院分娩率89.45%,孕妇满意率89%.自2010年10月在孕妇学校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通过优化孕妇学校听课环境、改良授课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老师素质等措施,根据产妇的需求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1],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度孕妇学校听课孕妇2890人,全部选择在本院分娩,本院住院分娩率达100%,孕妇满意率98%,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优质护理服务在孕妇学校中的开展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杨敬晓;秦玉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析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B超检测技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当中的分析价值.方法:将我院2004年5月~2005年5月间住院治疗,且通过手术证实为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120例,对患者的B超检查进行分析,探讨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当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全部的患者当中,采用B超进行检查与诊断的结果,和手术的结果相符的人数较大、诊断相符率也较大.结论:在对腹腔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过程中,采用B超进行检查,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1].

    作者:陈素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影响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原因.方法:从患者的伤口疼痛、呼吸系统并发症、合并慢性疾病、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术后并发坠积性肺炎,使术后肢体康复锻炼的时间延迟,3例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不注重饮食,血糖极度升高,延长了住院时间.1例患者术后体位不当,致使假体脱位,经及时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分析,严格应用不同护理手段,熟练掌握各种并存病的观察要点,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并正确指导教会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训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延琴;牛志霞;张婷;朱娜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面部凹陷畸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注射器法自体脂肪注射移植在面部凹陷畸形中的效果.方法:2009年5月~2011年11月我院采用注射器法抽吸、注射移植自体颗粒脂肪修复面部凹陷畸形9例,均注射1次.结果:8例效果满意,1例效果欠佳,患者不愿再次手术.结论: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对治疗面部凹陷畸形效果安全可靠、创伤小、无瘢痕、无排异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柏林;郭建;权背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