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冬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疗效.方法:将61例喉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照组用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治疗3h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声嘶、喉梗阻症状的缓解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快速、有效、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祥;廖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牙体牙髓病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美观要求的提高,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前牙残根残冠得以修复并长期保留使用尤为重要.临床上桩核修复技术是保留患牙并恢复其功能的主要手段.铸造金属桩核一直在临床上占据主要地位,近年来玻璃纤维桩因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透光好、强度高、易操作等优点[1],而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关于铸造金属桩与玻璃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疗效比较的研究却较少.本文选择了成品纤维桩与钴铬铸造桩应用于前牙牙体缺损的修复,并随访观察,进行疗效比较.
作者:王敬娈;尚文静;张淑华;王德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髁突颈复合型骨折采用不同材料内固定后不同时期骨折局部应力分布状况及应力遮挡作用,试图为新型固定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髁状突颈部复合型骨折采用小型钛板和可吸收板固定后,不同时期骨折局部的yon Mises应力值分布,并且计算比较各时期的应力遮挡率.结果:骨折固定初期,两种材料在各部位的应力遮挡率都在95%以上.骨折愈合后,骨缝各分区的应力遮挡率大小依次为:钛板固定后期>可吸收板固定1年>可吸收板固定3年.结论:下颌骨骨折采用小型钛板内固定时,在各骨折愈合时期均存在应力遮挡效应;可吸收板在固定早期具备与钛板相近的应力遮挡效应,后期较钛板小;就骨折局部的应力遮挡效应而言,可吸收材料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作者:赵亮;杨壮群;虎小易;陶洪;陈曦;刘秀丽;刘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光化学治疗技术发展至今已有七十余年历史,目前此项技术已达到可精确控制和精确设定的水平.我科是国内早引进紫外线光疗机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的几个科室之一,在应用中我们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本文收集了2009 ~ 2011年共128例资料完整的银屑病患者临床治疗数据,对采用光化学疗法(PUVA)的银屑病患者从近、远期副作用发生情况的观察、专科护理及对症措施的实施、心理护理的适时介入等几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论是:只要掌握好临床适应证、护理措施及时跟进,它将是患者乐于接受的皮肤科又一重要而有效地治疗手段.
作者:王婷;周文静;李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应用无创呼吸机对需要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治疗,配合健康宣教、专业护理支持及心理护理支持.结果:通过正确的操作及有效地护理支持可以增加患者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机械通气的各种损伤及并发症.结论:有效地健康宣教、专业护理及心理护理支持,使得患者及家属接受及配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立丽;贾晓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泽泻汤合仙鹤草加减对旋转性眩晕46例的临床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眩晕呈旋转性伴见恶心、呕吐,睁眼或活动加重,用泽泻30 ~ 50g,白术20g,仙鹤草60 ~ 100g为主方,每日1剂,分3次口服.结果:总有效率93.3%.结论:泽泻仙鹤草汤治疗眩晕效果理想.
作者:游冠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延期动力化在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延期动力化治疗36例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并进行1个月~2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年.结果:36例患者经摄片检查,12周内全部呈骨性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结论: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6个月内简单类型的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疗效满意.
作者:韩铁江;王秀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子以口服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卡托普利治疗,分别于治疗后每2周对两组患者的血压、24h尿蛋白排泄量、肾功能等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血压、24h尿蛋白、血肌酐等指标上均有所下降,并且两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力;周艳刚;王少清;高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的成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院为1776例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分析胆漏发生的原因.结果:本组发生胆漏8例,其中2例为胆囊管钛夹脱落;2例为胆总管损伤;2例为胆囊床迷走胆管渗胆;1例为胆囊管近端损伤;1例术后引流管引出胆汁,保守治疗后好转.随访6个月~2年,均恢复良好.结论:操作与经验的欠缺,技术不娴熟,思想麻痹大意,胆囊三角区炎症粘连、解剖不清是造成胆漏的重要原因,利用吸引器钝性分离三角区解剖层面,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必要时果断中转开腹可有效地减少胆漏的发生.
作者:詹建兴;陈广瑜;申海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儿童面部外伤临床常见.患儿家长担心术后形成蜈蚣腿样瘢痕影响面部美观,常难接受缝合手术:患儿因惧怕疼痛,不愿扎针难以配合.使用组织胶水粘合儿童面部创口,手术时间短,无明显疼痛感,创口愈合好,瘢痕不明显.我科自2010年12月起使用组织胶水对儿童面部急性外伤创口进行粘合,以闭合创口,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阴明德;庞飞;刘谦民;周玉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种植体周围炎和牙周炎的诊断及指导其相关治疗过程中的辅助作用.通过与传统二维影像对比分析来了解锥形束CT在口腔临床疾病辅助诊断与治疗的特点,从而为临床的推广运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5月~ 201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种植体或牙周炎的患者,对其进行常规临床检查,并用传统X线片与锥形束CT进行对比分析.所有病例有3名高年资医师和1名放射主管技师共同作出诊断.结果:锥形束CT和传统X线片在判断牙齿/种植体的近远中区域牙槽骨的缺损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评估牙齿/种植体的颊舌侧及根分叉处的牙槽骨缺损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于能分析判断牙槽骨骨密度的改变,锥形束CT不仅能够早期诊断种植体周围炎或牙周炎,还能够从三维方向早期观察了解其周围牙槽骨的形态学上的变化.
作者:黄荣;罗冬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其方法和疗效.结果:经治疗后15例患者治愈,17例好转,另有8例无效,有效率为80.0%.治疗效果明显,且预后比较理想(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将大大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并有助于后期恢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夏又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脂联素、内脂素及肿瘤坏死因子-a的影响.方法:87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共治疗14天.同时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血清脂联素、内脂素及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检测结果采用t检验.结果:①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APN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辛伐他汀实验组APN显著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TNF-α、内脂素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辛伐他汀实验组TNF-α、内脂素显著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促进APN分泌,抑制TNF-α、内脂素分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张永香;张强;卢乙众;邓智建;刘新民;王业民;刘小红;宋志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肾病专科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门诊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建立一体化诊疗流程及信息化管理,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果:门诊量由2009年227940人次增至2010年249940人次,增长率为9.2%;以各项收费标准不变为前提,医疗毛收入由2009年134081369万元增长至2010年148100710万元,增长率为9.9%; 2009年门诊满意率为89.13%,2010年满意率为93.12%,患者的投诉人次由2009年15人次下降至2010年12人次.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建立和谐的医、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自我疾病的了解程度,并带动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发展.
作者:陈国玲;周婷婷;李韬彧;王青尔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3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及15例健康人的血清ADM的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中ADM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乳腺癌患者手术前血清中ADM的表达水平高于手术后的水平(P<0.05).肿瘤大小T1、T2、T3的乳腺癌患者血清中ADM的表达水平有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呈正相关,肿瘤直径越大,患者血清ADM水平越高(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ADM的主要来源是肿瘤组织,其高表达与乳腺癌的恶性行为有关,可能与乳腺癌的转移、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随着乳腺癌的疾病进展,肿瘤越大,临床分期越晚,患者血清的ADM表达水平越高.
作者:白杰;崔娜;陈治;盛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联合干扰素α-2b方案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对11例初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使用沙利度胺治疗,治疗起始量为200mg/天,每晚口服,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加量,每周200mm递增,直到800mg/天维持治疗.根据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脾脏大小的变化来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1.0%,无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干扰素α-2b可作为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崔鹤仙;赵洪波;李焱;董丽洁;刘增辉;潘靖;单晓萍;牛红梅;王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短刺双侧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动刺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本法源于《灵枢终始篇》中:“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采用“短刺法”针刺双侧的手三里穴,并配合腰腿功能活动,1次/天,5次为1疗程.结果:共治疗急性疼痛患者76例,疗效满意.
作者:张章;芮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患者在首次接受高压氧治疗时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故必须做好首次接受高压氧治疗患者的焦虑评估,给予积极地干预.方法:采用改进的焦虑量表(SA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对288例不同患病种类的患者自评.结果:首次接受高压氧治疗时被观测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结论:为了消除与减轻首次接受高压氧治疗患者的焦虑不安心理,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进舱前的解释工作,予以正确的疏导、解释工作,除特殊情况外,不安排首次治疗者单独进舱,而是让他们与曾经接受治疗的患者同时进舱,尽可能地消除首次高压氧治疗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高会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士人才库的建立对提高护理人才管理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1月~ 2011年12月报名人才库的1 56名护士抽取132人,分成2组,其中入库的66名护士为观察组,没有入库的66名护士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护士在人才库中和人才库外综合素质、护理质量、管理能力等方面培养效果的研究.结果:通过人才库的建立和其相应的竞争机制,观察组在护士在个人素质和护理管理综合能力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士人才库的建立对护士个人知识技能的提高和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将60名老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出院患者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由责任护士采用电话回访、网络交流、预定服务等多种方式进行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作者:刘平;张璐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