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香;张强;卢乙众;邓智建;刘新民;王业民;刘小红;宋志秀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术前眼压、术后视力恢复及提高治愈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需要行手术的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实施系统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及术前30min眼压的变化,术后视力的变化,术后治愈状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测量的眼压、视力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前眼压,术后视力恢复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前眼压的控制,术后视力的恢复及治愈率均优于一般的常规护理.
作者:张静;拓晓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首先由Gasser于1955年报道,主要临床特征是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不全和血小板减少.典型的HUS住院见于婴儿和儿童,肾功能损害突出,原因是志贺毒素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1].我科于2012年5月收治1例HUS患者,经过积极救治和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芳;许婷;朱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院内感染促发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院内感染的发生和流行,降低院内感染率.方法:对莱院四个月份院感率和入院患者各类标本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该院院感发生率5.3%,呼吸道感染居首位,且院内感染细菌分离及耐药性情况不容乐观.结论:应从多个方面重点防控院内感染.
作者:赵丛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血糖流程化管理方案与常规管理方案低血糖发生率的区别.方法:对2012年1~6月收治的71例高血糖患者采取流程化血糖管理方案为观察组,2011年7~12月收治的65例患者采用常规管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患者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流程化管理具有可操作性,且明显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有利于平稳、安全控制血糖.
作者:周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在整形外科中引流装置常用于需要引流的伤口,并且根据临床不同的需要而采取不同的引流方式[1].但在外耳再造手术方面,却缺乏适宜的引流装置,既能达到一定的负压要求,又可以起到避免逆流、操作方便的作用.2010年2月至今,我们经过探讨在临床工作中将一次性头皮针、硅橡胶负压引流球和引流袋相连接,用塑料夹钳相隔,制成简易顺式负压引流装置应用于外耳再造手术154例,由于它符合再造耳廓的负压要求,再造的耳廓无瘀血、无感染、立体感强效果好,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学红;王大方;胡志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与宫内感染的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的关系.方法:选取2 007年2月~2010年9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108例乙型肝炎感染的孕妇为研究对象,用荧光定量技术检测孕妇外周血和脐带血中的HBV-DNA,后将HBV-DNA阴性和HBV-DNA阳性孕妇所生婴儿的宫内感染情况以及不同HBV-DNA含量乙型肝炎感染孕妇所生婴儿的宫内感染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HBV-DNA阳性孕妇所生婴儿的宫内感染率明显高于HBV-DNA阴性孕妇,P<0.05,有统计学意义.婴儿的宫内感染率与乙型肝炎感染孕妇的HBV-DNA含量呈正相关.结论:乙型肝炎感染的孕妇血清中HBV-DNA阳性是胎儿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的主要因素,其含量对宫内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凤莲;唐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0年8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得分、焦虑程度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前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实施可有效消除或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状况,能显著提高孕产妇的自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姣丽;黄成凤;李霞;朱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儿童面部外伤临床常见.患儿家长担心术后形成蜈蚣腿样瘢痕影响面部美观,常难接受缝合手术:患儿因惧怕疼痛,不愿扎针难以配合.使用组织胶水粘合儿童面部创口,手术时间短,无明显疼痛感,创口愈合好,瘢痕不明显.我科自2010年12月起使用组织胶水对儿童面部急性外伤创口进行粘合,以闭合创口,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阴明德;庞飞;刘谦民;周玉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骨内颌间牵引钛钉对颌骨骨折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颌骨骨折病例,应用颌间牵引钉进行颌间牵引,恢复上下颌的关系并加以固定,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骨折的坚强内固定.术后保留颌间牵引钉,2天后再行牵引,2周后拆除颌间牵引钉.结果:48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理想.拆除颌间牵引钉后,创而均在3~5天愈合.48例中,术后第2天观察,咬合关系完全恢复45例,局部轻度开合3例,经术后领间牵引2周,咬合关系完全恢复.结论:颌间牵引钉可以成为一种新的颌间结扎方法,取代传统的以牙为固定源的牙弓夹板固定方法.
作者:王卓为;潘巨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平片和CT影像的分析以提高对肺内孤立结节的认识.方法:发现肺内孤立结节病灶先拍片后再行CT扫描;检查设备使用美国锐柯DR和GE8排螺旋CT.结果:对符合条件的35例患者影像分析,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更可靠的影像依据.结论:平片发现肺内孤立结节后行CT扫描能提供更多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潘康;刘蕊;陈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窒息性气管狭窄多为后天性,如炎症或创伤、周围肿物压迫、气管切开或插管以及放疗引起的狭窄.气管严重狭窄濒临窒息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外科急诊.这些患者多半由于误诊延误了佳的手术时机,就诊时病情已经极其危重,生命危在旦夕.手术面临的大困难是如何建立有效通气维持生命和麻醉.而围术期的有效护理将为成功的手术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现将我院收治的20例窒息性气管狭窄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潘伊枝;孙玲玲;张可亮;肖鹏;秦春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43例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适宜的PEEP(呼气未正压)值,加强呼吸道护理,严密控制液体出入量等护理.结果:43例患者中死亡5例,死亡率11.6%;治愈38例,治愈率88.4%.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适宜的PEEP值是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综合征患者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骆福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为了减轻患儿的痛苦,探讨儿科采取血液标本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将留置针与一次性真空采血器结合采集血液标本.结论:同时将这两种技术操作巧妙结合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又满足了患儿的需要,也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国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9岁.右头面部车祸伤后18天转来温州手足外科医院就诊,曾在外院ICU进行治疗.检查结果:右侧额、颞、颊面部有一约15cm×16cm皮肤软组织缺损,额骨、颞骨部分外露,颞肌大部分缺损,面神经额支缺失,颞骨骨折,创面可见黑色油污及脓性分泌物.
作者:李营;陈福生;李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索多媒体技术在心胸外科术前谈话中的临床应用,进一步研究在心胸外科术前谈话中潜在的医患纠纷问题以及防范对策,从而提高宣教质量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缩短术后带管时间.方法:随机选择2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术前谈话方法.第1组(50人)采用自制多媒体术前谈话课件进行,为实验组;第2组(50人)采用传统方式术前谈话,为对照组,结果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的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术前采用自制多媒体术前谈话课件进行谈话,可以使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在术前更方便及充分的沟通患者病情及预后,使患者及其家属对心胸外科手术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减轻了他们对陌生外科手术的恐惧感,并且使他们对各种心胸外科疾病的大概发病原理及手术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树立了患者术后忍受气管插管引起不适的信心,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不仅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而且明显缩短了术后带管时间.实验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媒体术前谈话技术以其独特的宣教效果,增强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对疾病的认识、手术的认可及理解程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缩短了术后带管时间的发生,临床试验效果良好,值得在工作中进一步优化及实践.
作者:李坤生;苏宜江;韩志锋;赵润润;张勇;李莉;刘会平;许宏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男性患者使用气囊尿管导致尿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4例男性患者使用气囊尿管后出现尿道损伤的原因进行分类分析,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4例尿道损伤中,11例为插管损伤,13例为拔管损伤.全部病例采用保守治疗成功止血.随访发现3位患者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治疗均治愈.结论:男性患者在使用气囊尿管插管和拔管时容易损伤尿道,医护人员应该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预防和治疗尿道损伤.
作者:唐伟;曹江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泽泻汤合仙鹤草加减对旋转性眩晕46例的临床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眩晕呈旋转性伴见恶心、呕吐,睁眼或活动加重,用泽泻30 ~ 50g,白术20g,仙鹤草60 ~ 100g为主方,每日1剂,分3次口服.结果:总有效率93.3%.结论:泽泻仙鹤草汤治疗眩晕效果理想.
作者:游冠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液治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16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体温、大便次数及性状改变,大便镜检病毒.结果: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液治疗组治愈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86.9%,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短,大便次数和性状恢复快,大便镜检病毒恢复阴性,两组比较差值得临床推广异显著,P<0.01.结论: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安全有效.
作者:高丽艳;马利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创腋臭根治术治疗腋部多汗症的心得体会.方法:自2009 ~ 2011年应用微创腋臭根治术治疗腋部多汗症21例.结果:21例腋部多汗症患者接受微创腋臭根治术治疗后出现了极大程度的腋部多汗症改善,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应用微创腋臭根治术治疗腋部多汗症效果好,安全有效,有推广价值.
作者:段雪敬;丁峰;张寒;杨明勇;吕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并发症、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4%的患儿出现发热、咽、扁桃体炎和淋巴结肿大的典型临床三联征;并发症以肝脏损害常见,其次为肺炎、心肌损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亦有相当一部分患儿表现为双眼睑水肿;变异淋巴细胞比例增高>10%见于85.8%病例,是诊断IM简便有效的筛查手段,但其增高程度与病情的轻重和预后无关.EBV-VCA-IgM是确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指标之一.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各异,病后应注意随访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计数、血清EBV-VCA-IgM、肝功、心肌酶等检查,提高对本病实验室检查特点的认识有助于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更昔洛韦抗病毒联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预后大都良好.
作者:金瑄;王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