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颌间牵引钉应用于48例颌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王卓为;潘巨利

关键词:颌间牵引钉, 颌骨骨折
摘要:目的:评价骨内颌间牵引钛钉对颌骨骨折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颌骨骨折病例,应用颌间牵引钉进行颌间牵引,恢复上下颌的关系并加以固定,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骨折的坚强内固定.术后保留颌间牵引钉,2天后再行牵引,2周后拆除颌间牵引钉.结果:48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理想.拆除颌间牵引钉后,创而均在3~5天愈合.48例中,术后第2天观察,咬合关系完全恢复45例,局部轻度开合3例,经术后领间牵引2周,咬合关系完全恢复.结论:颌间牵引钉可以成为一种新的颌间结扎方法,取代传统的以牙为固定源的牙弓夹板固定方法.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髁状突颈部复合型骨折坚强内固定后应力遮挡效应分析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髁突颈复合型骨折采用不同材料内固定后不同时期骨折局部应力分布状况及应力遮挡作用,试图为新型固定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髁状突颈部复合型骨折采用小型钛板和可吸收板固定后,不同时期骨折局部的yon Mises应力值分布,并且计算比较各时期的应力遮挡率.结果:骨折固定初期,两种材料在各部位的应力遮挡率都在95%以上.骨折愈合后,骨缝各分区的应力遮挡率大小依次为:钛板固定后期>可吸收板固定1年>可吸收板固定3年.结论:下颌骨骨折采用小型钛板内固定时,在各骨折愈合时期均存在应力遮挡效应;可吸收板在固定早期具备与钛板相近的应力遮挡效应,后期较钛板小;就骨折局部的应力遮挡效应而言,可吸收材料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作者:赵亮;杨壮群;虎小易;陶洪;陈曦;刘秀丽;刘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护理

    目的:探讨585nm闪光灯泵浦脉冲染料激光和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治疗早期病理性瘢痕的有效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101例早期病理性瘢痕患者采用585nm闪光灯泵浦脉冲染料激光局部加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配合与护理,总结护理经验.针对患者存在护理问题,做好围治疗期的各项护理,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使治疗顺利进行.结果:接受该方案治疗的101例患者均能主动配合治疗,均满意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做好激光和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治疗病理性瘢痕围治疗期的护理是治疗顺利进行和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季姗姗;姚建;赵烨德;季建峰;杨军;项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部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老年患者20例,拟行髋部手术,穿刺点L3~L4,局麻药为10%葡萄糖配制的0.5%盐酸罗哌卡因重比重液1.5 ~ 2.0ml,向头侧置管,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结果:麻醉后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02)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麻醉效果满意.术中术后均无恶心、呕吐及头痛,尿潴留发生率为5.00%.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在老年人髋部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付会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A型肉毒毒素注射除皱致面部表情异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除皱致面部表情异常的发生特点,从沟通技巧、注射药物选择、注射技巧等方面避免或减轻该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由此而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将接受注射除皱治疗的患者分为鱼尾纹组、眉间纹组、额纹组,分别观察各组出现表情异常的特点,有针对地运用临床技巧.结果:注射前充分沟通、使用正规合法的肉毒毒素制品、注射部位与剂量的巧妙结合及注射后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可大大降低注射后表情异常的发生.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美容操作简单,效果立竿见影,但美容主诊医生切不可麻痹大意,应注意术前适应证的严格选择及良好沟通,在注射技巧上总结经验,方能将注射后表情异常的不良反应降到低.

    作者:孙瑛;孙玉萍;于波;白秀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单纯型和复杂型热性惊厥心肌酶谱变化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单纯型热性惊厥(SFS)和复杂型热性惊厥(CFS)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69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致热性惊厥(FS)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测,根据病情分为两组,SFS组182例,CFS组87例,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小儿FS后心肌酶谱有不同程度的变化,CFS组血清CK-MB、CK、LDH、AST的阳性率及检测值均增高,但与SFS组相比,只有CK-MB的阳性率及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S患儿抽搐时会引起心肌受损,CFS引起心肌受损更严重;CK-MB可作为FS心肌受损早期诊断及心肌受损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对FS患儿要尽快止惊,尽早发现心肌受损,及时给予保护措施.

    作者:左满凤;舒琼璋;刘贺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癫痫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总结小儿癫痫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4例小儿癫痫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术后出现颅内再出血6例,脑水肿20例,癫痫再发作35例,一过性对侧轻瘫13例,一过性语言障碍12例,无一例死亡.结论:术后全面、连续、动态观察临床症状,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郭艳艳;陈莹;樊向丽;赵芳;王静;张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147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的有效途径.方法:选取急性婴幼儿腹泻265例,其中147例用思密达配合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118例单纯用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9%,对照组为68.6%,据统计学处理,两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高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胃溃疡患者100例,均为溃疡的活动期.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奥美拉唑治疗,20mg/次,1次/天;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奥美拉唑,20mg/次,1次/天,同时给予口服铝碳酸镁,0.5g/次,3次/天,连续治疗2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胃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奥美拉唑治疗,值得借鉴.

    作者:周琼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单纯性肥胖儿童青少年50例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并发症及其危害性及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方法:5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青少年全部进行空腹肝功能、皮质醇、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测定,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青少年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并发高血压、血脂紊乱、糖代谢异常、脂肪肝甚至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6%、28%、36%和18%.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青少年易并发高血压、血脂紊乱、糖代谢异常、脂肪肝甚至肝功能损害,应予早期预防及干预,以减少儿童患病及成人后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王慧萍;赵香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一孔双视免气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一孔双视免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5月在我院行一孔双视免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例病例,随机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组(n=30)和对照组(n=3 0),比较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排气、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一孔双视免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护理是安全可行的,它能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医院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吕伟;闫涛;张建华;李海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性应激状态下中国军人动态心电图变化的分析

    目的:观察某部军人在急性应激和非应激状态时动态心电图的变化,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及心率变异性等电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对某驻京部队在执行维和任务或进行集中军事演练的103名现役军人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作为应激组;同时对该部队在3个月内未参加重大集中军事训练的150名现役军人监测动态心电图,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应激组的总心搏数、高心率、低心率及平均心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②房早发生率对照组稍高,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平均房早数应激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应激组房速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③室性早搏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但平均室性早搏数量应激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④应激组SDNN、SDANN、PNN50、HRVTI等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急性应激是我国军人心律失常产生或/和加重的原因之一.应激状态下,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失衡可能是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赵旭燕;刘惠亮;马东星;林琨;王玉堂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基层医院高压氧科安全管理

    目的:提高高压氧治疗安全性,减少意外事件.方法:发挥人员潜力,用少的人力,做好氧舱各方面工作,工作效率大化.结果:保证安全,无意外及差错事故发生.结论:基层医院高压氧舱安全管理十分必要,尤其是应该有效、合理利用人员,提高氧舱治疗安全性.

    作者:高会新;邢宝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大鼠腰椎间盘神经支配-BDA顺行追踪研究

    目的:揭示大鼠腰椎间盘内神经纤维分布,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顺行追踪剂生物素化的葡聚糖胺(BDA)注射至SD大鼠腰1和腰2神经节,顺行标记支配腰椎间盘神经.结果:①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BDA标记的神经终末主要分布在腰椎间盘纤维环的外层;②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在腰椎间盘浅层神经呈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 peptide,CGRP)阳性.结论:大鼠腰椎间盘伤害性感受器纤维主要分布在纤维环的外层.

    作者:庞有旺;郑季南;洪庆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局部邻近皮瓣及皮肤扩张术修复感染和外伤所致头皮缺损18例报告

    2007年8月~2011年12月我科共收治感染和外伤所致头皮缺损患者18例,所用修复方法为局部邻近皮瓣移植及皮肤扩张术,出院后6个月回访,均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头皮缺损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18岁~68岁,平均年龄38岁;头皮缺损原因:交通意外及机械伤12例,颅脑手术后头皮感染缺损4例,褥疮感染缺损2例;伤后就诊时间:30min~3个月;头皮缺损部位:顶枕部6例,顶部4例,颞顶部3例,额部3例,额颞部2例,颅骨外露8例,颅骨坏死、缺损2例.

    作者:董玉书;闻华;王磊;张激扬;杨志鸣;王金刚;王永才;陈实;尹忠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骨科护士对优质护理认知现状的调查及优质护理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人员对相关优质护理概念的认知及掌握状况,评价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患者240例,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划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骨科常规护理,对优质护理相关内容掌握状况进行调查,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6项优质护理属性中,均未到达100%认知.观察组优质护理实施前,护士对工作量及强度、医护合作、护理工作模式等满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开展优质护理后,护士对社会地位、工作环境、后勤保障、工作成就感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另外,两组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综合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高骨科护士认知优质护理概念的程度,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运用优质护理方法,可显著提高患者及护士满意度,均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作者:秦红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气囊尿管导致男性尿道损伤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男性患者使用气囊尿管导致尿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4例男性患者使用气囊尿管后出现尿道损伤的原因进行分类分析,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4例尿道损伤中,11例为插管损伤,13例为拔管损伤.全部病例采用保守治疗成功止血.随访发现3位患者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治疗均治愈.结论:男性患者在使用气囊尿管插管和拔管时容易损伤尿道,医护人员应该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预防和治疗尿道损伤.

    作者:唐伟;曹江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 2011年4月收治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在相同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患者42例为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患者42例为观察组,治疗疗程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空洞缩小总有效率、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73.8%)、空洞缩小总有效率(76.2%)、躯体功能评分(47.3±6.2分)、心理功能评分(46.1±6.4分)、社会功能评分(43.6±9.8分)、痰菌转阴率(7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物质生活评分(43.9±13.1分)略高于对照组(43.5±12.6分),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提高痰菌转阴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淑红;李惠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丹参酮胶囊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丹参酮胶囊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将289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8例,口服丹参酮胶囊联合外用夫西地酸乳膏;对照组131例,单纯外用夫西地酸乳膏.结果:8周后评价其疗效,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6.61%和82.28%;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7.56%和45.80%,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明显不良.结论:丹参酮胶囊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性痤疮安全可靠.

    作者:杨志刚;钱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团体心理辅导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自信心的影响

    且的:观察团体心理辅导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自信心的影响.方法:对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首先采用SAS和SDS以及SES三种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自信心状态,然后将患者分为8个小组,每组10人,按照程序,系统规范地设计团体心理辅导的时间、主题、步骤、内容和技术,逐项实施.每周辅导1次,每次2h,共辅导8周.活动结束后,采用上述三种量表对患者重复施测,前后两次的测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x2检验).结果:团体心理辅导后焦虑、抑郁情绪测评得分明显降低,自信心测评得分明显提高,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团体心理辅导后,不良情绪状态患者例数均较团体心理辅导前大大减少,情绪恢复正常的患者例数明显增多.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可明显改善焦虑及抑郁不良情绪,提高恢复健康的自信心,

    作者:张会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FLACC评估量表在神经内科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FLACC评估量表在神经内科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今的神经内科符合条件的患者运用FLACC评估量表进行疼痛管理.结果:采用FLACC评估量表对适用患者进行疼痛管理后患者的疼痛控制率提高;护士对量表的总体满意度为3.19±0.87分;家属对疼痛健康教育和护理服务总体满意度提高(P<0.01).小结:FLACC评估量表在神经内科疼痛管理中应用后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华爽锜;许雅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