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萍;赵香君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干预基本原则,以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 2010年共收治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结果:非手术组30例,死亡5例,治愈25例;手术组18例,死亡6例,治愈1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大多数病情严重.结论:片面强调非手术治疗无益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重视外科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重要性.
作者:汪渝;李先锋;杨士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治疗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32例,采用三氧化二砷10mg/天加人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连续14天为1个周期,间歇1周,使用2个周期.结果:全组5例PR,16例SD,11例PD,客现有效率PR+PD 65.6%.临床受益疗效:疼痛缓解率为78.7%,70.6%患者生存质量提高,该治疗方案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胃肠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轻度的肝功能损害,腹胀.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华蟾素治疗晚期肝癌在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受益率方面有益,毒性可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耀;张俊荣;李春红;赵恩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心律失常(RA)发生相关的护理观察指标,指导护理人员对AMI患者的病情观察,为临床护士在AMI患者的病情观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静脉溶栓成功的AMI患者,将护理观察指标分为溶栓治疗前、治疗中进行分类,按是否发生RA,分析这些护理观察指标与RA发生的相关性.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护理观察指标与RA发生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水准α=0.05.结果:患者焦虑、梗死前无心绞痛、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6h、血糖>6mmol/L、血压≤100/70mmHg易发生RA.结论:临床护士应掌握急性心肌梗死RA的影响因素,加强病情观察,预防RA的发生,降低RA造成的危害,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钟雪莲;邢凤梅;王希柱;唐小梅;石守银;屈海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现代护理模式将患者住院时的康复和出院后康复看作是一个整体[1].文献报道[2],院内护理报务需延伸至院外,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而电话随访是连接出院后患者与护士之间的桥梁,是一种护理走向社会的延伸形式.自2010年1月以来,我院产科对所有出院产妇进行了电话随访,在了解产妇病情康复的同时,有针对性的为产妇提供帮助,满足产妇对医学保健知识的需求,使每一位产妇得到延续性的护理.出院后电话随访服务,得到产妇及家属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彦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68例住院晚期肺癌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较接受干预前有所提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袁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同步测定全血叶酸、红细胞叶酸和血浆叶酸的方法.方法:用深圳新产业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浆叶酸的方法.结果:本法测定零标准品的灵敏度为0.13ng/ml;批内精密度试验表明:高、低两个浓度的不精密度CV分别为7.20%和9.66%,平均CV为8.43%.准确度试验表明:本法的平均稀释回收率为99.95%.适抗原浓度确定表明:在抗体浓度不变情况下,全血被稀释到101倍时,全血叶酸(442.6ng/ml),血浆叶酸(4.383ng/ml)和红细胞叶酸(438.7ng/ml)含量高.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测定红细胞叶酸不需要反复洗涤红细胞,吸取压积红细胞、测定红细胞比容及其众多因素带来的各种偏差.
作者:齐为民;陈莎;程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6例顽固性软组织感染、骨髓炎及关节感染等骨科疾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68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作为观察组,68例采用常规负压引流技术作为对照组,随访患者1年,观察两组患者更换引流管次数、创面愈合、感染复发、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的情况.结果:观察组68例患者在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时,无1例发生变态反应,更换引流管次数(2.3±0.8)次,住院时间(18.4±5.1)天,医疗费用(5685.6±313.1)元,对照组分别为(3.1±0.5)次、(24.2±6.1)天、(7125.3±362.5)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感染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引流效果好,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医疗费用,而且创面愈合快,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骨科临床的治疗,更利于患者局部创面的恢复.
作者:滕家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在根管治疗中根充长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78颗根充治疗后2年的牙齿进行拍片检查,根据根充长度是否恰填分组:恰填187颗,非恰填(欠填或超填)91颗,应用根尖周指数并综合临床检查,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根管治疗成功率为68.7%;恰填根管的成功率(80.7%)比非恰填的成功率(45.1%)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未行冠修复者出现冠劈裂,不能保留而拔除者4颗,占1.43%.结论:在进行根管治疗时,根充长度是否恰填明显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鸿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下胆囊切除术后呕吐与动脉血气变化的对比情况.方法: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麻醉维持用恩氟烷与瑞芬太尼麻醉,治疗组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加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术后清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比较小(P<0.05).两组在解除气腹后5min动脉血气各指标对比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严重程度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输注加瑞芬太尼可较好控制对呕吐与动脉血气的影响,同时缩短清醒时间与拔管时间,可达到平衡麻醉的要求.
作者:车炼生;张晓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下咽癌以鳞状细胞为主,具有侵袭性,具有弥漫件局部播散,早期转移及较高的远处转移等特点.广泛下咽癌及颈段食管癌手术时间长,创伤面大,术前术后需要合理补充足够的营养,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术后的营养问题更为突出,影响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现将我院成功实施的西部首例广泛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切除游离空肠下咽食管修复术营养治疗1例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凤;孙丽娟;薛森海;赵长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的平均寿命在延长,我们身边的老年人也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使得老年住院患者的比例也明显上升.而老年人面临许多的生活变化,如退出工作岗位、独居、孩子不在身边照顾等,这些变化使他们在其生理、心理等方面,均有其特有之处.因此关注老年患者的健康,已成为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作为护理人员如何才能做好老年患者的身心护理,使他们恢复健康,安度晚年,这将是一个挑战性的新课题.现结合我科工作实际,浅谈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付玉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加强对猩红热的认识做到早期治疗、防止并发症.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猩红热患儿临床特点总结分析.结果:我市猩红热呈散发分布,学龄前儿童发病比例高,男性多于女性,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加强对皮肤护理及并发症的治疗,预后均较好.结论:做好学龄期儿童防范,同时加强患病儿童的监管及治疗对控制疾病蔓延有一定帮助.
作者:李春敬;左琳琳;陈大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无痛膝关节穿刺术的操作技术.方法:经500例膝关节疾病患者不使用麻醉情况下均采用髌骨外下进行膝关节穿刺术,注射玻璃酸钠,均为一次性穿刺成功.结果:患者疼痛情况显示:0度占350例,Ⅰ度疼痛占100例,Ⅱ、ⅢⅡ、Ⅳ度疼痛均为0例.结论:熟练的膝关节穿刺技术定位准确,可以达到几乎无痛的效果.
作者:张永刚;李柏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ui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或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以下简称PICCO)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监测和护理如何科学、有效地应用.方法:通过PICCO的所有准确数据,对27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科学、有效地监测和护理.结果:2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无一例发生意外拔管、动静脉血栓形成及其他感染,所有患者静、动脉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均呈阴性.结论: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科学、有效地运用PICCO,可使诊治过程更加安全、准确、快速,明显提高诊治效果.
作者:肖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歪鼻矫正并鼻中隔偏曲同期整形手术的治疗效果,改进手术方法.方法:采用隆鼻入路单侧鼻翼侧缘切口,彻底分离鼻骨上覆盖组织,凿断两侧鼻骨与上颌骨额突结合部,凿开左右鼻骨中缝,复位骨折片,术中矫正弯曲鼻中隔,鼻腔填塞凡士林油纱条,外鼻固定.结果:本组42例歪鼻畸形术后随访6月~5年,外鼻形态和功能均获满意效果,有效率100%.结论:隆鼻入路矫正歪鼻畸形合并鼻中隔偏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新春;陈晓莉;王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体检者体检前、体检中、体检后的人性化护理服务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我院体检中心开展人性化护理后,体检工作的质量、效率都有了显著提高.结论:营造温馨、舒适、安全的人性化体检工作环境,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大大地满足了体检者的健康服务需求,赢得了社会的信任,为更好地开展体检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张晓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实施内镜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金属夹钳夹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即时止血的例数、72h内再出血以及出血停止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镜下注射联合金属夹钳夹术治疗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治国;苏汝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1年6月~ 2012年1月将6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传统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针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能对入院患者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满足患者的需求,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评价数据明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加强基础护理,注重护患关系,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可以推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全面推动医院护理工作发展.
作者:钱亚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对200例体部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行射波刀治疗前肿瘤靶区金标植入术,术后5~7天完成射波刀治疗,术中证实金标植入定位准确.金标植入术后发生心动过速55例,高血压23例,穿刺部位出血3例,皮肤疼痛158例,肺癌患者发生气胸2例,腹部出血与腹痛1例,均未经处理或对症处理恢复.提出金标植入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讲解射波刀治疗的优势及金标植入的意义,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疼痛、穿刺部位出血等的护理,是金标植入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杨晓;李容;崔晓玮;赵秀华;杨宗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患者在首次接受高压氧治疗时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故必须做好首次接受高压氧治疗患者的焦虑评估,给予积极地干预.方法:采用改进的焦虑量表(SA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对288例不同患病种类的患者自评.结果:首次接受高压氧治疗时被观测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结论:为了消除与减轻首次接受高压氧治疗患者的焦虑不安心理,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进舱前的解释工作,予以正确的疏导、解释工作,除特殊情况外,不安排首次治疗者单独进舱,而是让他们与曾经接受治疗的患者同时进舱,尽可能地消除首次高压氧治疗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高会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