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泛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切除游离空肠下咽食管修复术营养治疗一例

闫凤;孙丽娟;薛森海;赵长海

关键词:颈段食管癌, 食管癌切除, 游离空肠, 咽食管, 修复术, 营养治疗, 下咽癌, 远期生存率, 现报道如下, 远处转移, 营养问题, 术前术后, 手术时间, 鳞状细胞, 老年患者, 近期疗效, 成功实施, 侵袭性, 西部, 首例
摘要:下咽癌以鳞状细胞为主,具有侵袭性,具有弥漫件局部播散,早期转移及较高的远处转移等特点.广泛下咽癌及颈段食管癌手术时间长,创伤面大,术前术后需要合理补充足够的营养,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术后的营养问题更为突出,影响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现将我院成功实施的西部首例广泛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切除游离空肠下咽食管修复术营养治疗1例情况,现报道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乐亭沿海地区89例腹部外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乐亭沿海地区腹部外伤的诊治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 2012年1月乐亭县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9例乐亭沿海地区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有效诊治措施.结果:89例患者,治愈88例(占98.9%),死亡1例(占1.1%).结论:积极抗休克及手术治疗是治愈腹部外伤的关键.

    作者:谷瑞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内分泌科的护患沟通技巧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护患沟通的必要性和内容.方法:采用以培训、不同的沟通形式、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以老带新等方法扩大效果.结果:通过开展护患沟通技巧培训1年,患者满意度、“三基”合格率和技术操作优秀率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深入浅出、持之以恒、因人施教是内分泌科护患沟通的主要沟通方式,护士要拓宽自身专业知识面和服务面才能做好护患沟通、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作者:陈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团体心理辅导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自信心的影响

    且的:观察团体心理辅导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自信心的影响.方法:对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首先采用SAS和SDS以及SES三种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自信心状态,然后将患者分为8个小组,每组10人,按照程序,系统规范地设计团体心理辅导的时间、主题、步骤、内容和技术,逐项实施.每周辅导1次,每次2h,共辅导8周.活动结束后,采用上述三种量表对患者重复施测,前后两次的测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x2检验).结果:团体心理辅导后焦虑、抑郁情绪测评得分明显降低,自信心测评得分明显提高,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团体心理辅导后,不良情绪状态患者例数均较团体心理辅导前大大减少,情绪恢复正常的患者例数明显增多.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可明显改善焦虑及抑郁不良情绪,提高恢复健康的自信心,

    作者:张会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早期观察及预见性护理干预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皮瓣及复合组织瓣的移植手术已广泛应用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血管危象指皮瓣移植术后因吻合的动静脉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包括动脉危象和静脉危象,好发于术后24~48h.我院自2009年1月以来,我院将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作为重点预防工作,开展一系列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总结如下.

    作者:杜微蓝;王朝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运用研究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我院2007~2011年收治的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血肿患者共18例,本实验组18例以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在外院随机抽取对照组17例终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以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诊断中各项指标情况以及诊断准确数据进行记录,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t检验和计数卡方检验.结果:实验组诊断准确率为98.1%,高于对照组75.2%的诊断准确率(x2=15.34,P<0.01),且实验组在诊断过程中对各项指标检验的准确度均高于对照组(t=1.6122,P<0.05).两组数据均经SPSS18.0软件检验,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的能清楚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对及时精确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肖胜;叶娟;郑黄华;熊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护理

    目的:探讨585nm闪光灯泵浦脉冲染料激光和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治疗早期病理性瘢痕的有效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101例早期病理性瘢痕患者采用585nm闪光灯泵浦脉冲染料激光局部加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配合与护理,总结护理经验.针对患者存在护理问题,做好围治疗期的各项护理,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使治疗顺利进行.结果:接受该方案治疗的101例患者均能主动配合治疗,均满意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做好激光和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治疗病理性瘢痕围治疗期的护理是治疗顺利进行和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季姗姗;姚建;赵烨德;季建峰;杨军;项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孕妇学校中的应用

    门诊护理是优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开展健康宣教将直接影响住院产妇的满意度和依从性.我院孕妇学校成立于2007年,运行5年来有12430孕妇参加培训,其中2009年度参加孕妇学校培训的孕妇2000人,在本院分娩1789人,本院分娩率89.45%,孕妇满意率89%.自2010年10月在孕妇学校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通过优化孕妇学校听课环境、改良授课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老师素质等措施,根据产妇的需求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1],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度孕妇学校听课孕妇2890人,全部选择在本院分娩,本院住院分娩率达100%,孕妇满意率98%,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优质护理服务在孕妇学校中的开展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杨敬晓;秦玉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加强护理细节管理降低护理风险

    作为与患者接触密切的护理工作者,其工作的诸多环节中均存在着危险因素.如何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强化细节管理,以人为本,以细节管理为中心;健全细节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对现场管理的督导当今医疗体系下至关重要.

    作者:吴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PICCO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ui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或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以下简称PICCO)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监测和护理如何科学、有效地应用.方法:通过PICCO的所有准确数据,对27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科学、有效地监测和护理.结果:2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无一例发生意外拔管、动静脉血栓形成及其他感染,所有患者静、动脉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均呈阴性.结论: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科学、有效地运用PICCO,可使诊治过程更加安全、准确、快速,明显提高诊治效果.

    作者:肖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消毒供应室应用作业流程重组理论效果评价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护理模式的改变,以及对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要求,消毒供应室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医院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服务于临床科室,我科于2011年11月开始应用作业流程重组理论(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改进科内工作流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京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诊低年资护士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及相关因素分析

    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一直是组织管理者及员工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同时也是组织行为学长期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往大量针对医院整体护理人员的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有明显的相关性[1],而且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也影响着临床工作质量.

    作者:朱晓燕;魏薇萍;秦海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癫痫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总结小儿癫痫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4例小儿癫痫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术后出现颅内再出血6例,脑水肿20例,癫痫再发作35例,一过性对侧轻瘫13例,一过性语言障碍12例,无一例死亡.结论:术后全面、连续、动态观察临床症状,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郭艳艳;陈莹;樊向丽;赵芳;王静;张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部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老年患者20例,拟行髋部手术,穿刺点L3~L4,局麻药为10%葡萄糖配制的0.5%盐酸罗哌卡因重比重液1.5 ~ 2.0ml,向头侧置管,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结果:麻醉后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02)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麻醉效果满意.术中术后均无恶心、呕吐及头痛,尿潴留发生率为5.00%.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在老年人髋部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付会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治疗妊娠剧吐的研究进展

    妊娠剧吐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方面至今仍无定论,临床医生在补液、纠酸、止吐、补钾等基础治疗的同时,积极针对病因治疗,探索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案,以期迅速恢复患者的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使妊娠剧吐的恶性循环得到有效的阻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妊娠终止率和重症发生率.现综述如下.

    作者:宋志慧;王雪梅;张会敏;李桂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术前访视表的改进与应用

    介绍作者医院改进后的术前访视表设计特点、应用方法和使用效果,提出一份设计完善、科学合理的术前访视表可以规范术前访视行为,规避手术护理风险,真正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保障护患双方的权益,希望本术前访视表能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并进行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王巧萍;孙丽;董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基层医院高压氧科安全管理

    目的:提高高压氧治疗安全性,减少意外事件.方法:发挥人员潜力,用少的人力,做好氧舱各方面工作,工作效率大化.结果:保证安全,无意外及差错事故发生.结论:基层医院高压氧舱安全管理十分必要,尤其是应该有效、合理利用人员,提高氧舱治疗安全性.

    作者:高会新;邢宝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在老年全麻手术患者的应用与研究

    目的:探讨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在老年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0名65岁以上的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分四部,即:动态阶段评估、确认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阶段效果评价.结果:应用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无1例发生跌倒、碰伤等意外,有效地防范了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跌倒的发生.结论:运用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了解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实施阶段性效果评价,以确保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安全,且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及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龚竹云;程文佳;顾峥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婴幼儿静脉输液的护理总结

    输液治疗护理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护理手段之一.婴幼儿静脉穿刺难度较成人大,穿刺成功率低.为了确保输液治疗的护理质量,提高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和静脉穿刺成功率,护士必需坚实专业理论知识、规范临床实践操作、加强职业防护,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输液治疗.笔者通过医学文献及临床经验认真分析总结,婴幼儿静脉穿刺的成功与以下几点相关:①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②穿刺静脉的选择;③穿刺成功后的固定;④输液时的检查;⑤增强家属的配合意识.只有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加强临床技术练习、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宜,必要时可借助一些辅助器械,才可使患儿在整个治疗过程得到安全有效的输液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探讨中西药结合及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研究

    目的:观察体外震波碎石术、西药、中药排石汤联合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总结对泌尿系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应用体外震波碎石术、西药、中药排石汤联合治疗泌尿结石.结果:治愈57例,好转9例,无效3例,对泌尿系结石有效治愈率为95%.结论:体外震波碎石术及中西药结合治疗此类结石病症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广泛的推广.

    作者:呙林杰;熊鹰;钟光俊;汪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RFCA治疗局灶性右心房房速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了解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局灶性右心房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右心房房速患者行RFCA治疗,采用房速发作时激动顺序标测法以明确心房早激动点.结果:房速消融成功率为81.3%,术中和术后无并发症,术后随访(2.2±1.6)年,1例复发.结论:RFCA治疗局灶性右心房房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作者:辜和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