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毒供应室应用作业流程重组理论效果评价

谢京梅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 应用, 作业流程, 重组理论, 现报道如下, 医院发展, 医疗技术, 临床科室, 护理模式, 管理要求, 管理模式, 工作流程, 服务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护理模式的改变,以及对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要求,消毒供应室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医院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服务于临床科室,我科于2011年11月开始应用作业流程重组理论(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改进科内工作流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两种方法的比较

    目的:对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应用不同药物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术式为保留子宫的子宫内膜异位灶清除术,术后随机分成两组:A组29例,口服孕三烯酮22.5mg,2次/周,B组29例,口服米非司酮胶囊(Ⅱ)5mg,1次/日,疗程均为6个月.患者用药均从术后月经来潮的第1天开始服用,6个月后停止,随访1年.观察术后两种方法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及妊娠情况,同时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治疗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复发率、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使用两种方法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效果相近,但使用米非司酮胶囊(Ⅱ)较孕三烯酮者不良反应少,是值得推广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的好方法.

    作者:郭丽娜;李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乳晕切口结合MRI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并发症91例

    目的:探讨乳晕切口结合MRI检查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91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应用MRI检查协助术前诊断,采用乳晕切口,于手术直视下取出加残腔灌洗以及病变组织去除术等综合治疗手段,分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以及同时置入假体的适应证.结果:本组91例治疗效果基本满意,术前症状基本消失,MRI复查显示无明显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残留,其中42例同时置入乳房假体进行隆胸,效果良好.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对受术者可造成后严重后果;核磁共振是目前好的检查方法;乳晕切口直视下取出加残腔灌洗以及病变组织去除术是目前治疗此类并发症的好方式;应严格掌握同时置入假体的适应证的尺度.

    作者:王海木;王晓慧;杨佳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放松训练对乳腺癌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心理放松训练效果.方法:将5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6例,研究组在常规抗癌治疗、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放松训练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抗癌治疗、手术治疗.于住院后1周内及第2、4、6周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评定和对照分析.结果:研究组放松训练后第4、6周末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生活质量问卷评定显示,研究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较对照组提高.结论:放松训练能减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汉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变化在诊治中的意义

    目的:观察脑脊液细胞动态变化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玻片离心沉淀法制片收集脑脊液细胞,瑞-姬姆萨染色(MGG),光学显微镜分类计数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急性期,其CSF细胞检查以混合型细胞反应为主,占总标本数的95.83%,其中以转化型淋巴细胞占大多数,占混合型细胞反应总标本数的52.17%,恢复期仍然以转化型淋巴细胞为主的混合型细胞反应,转化型淋巴细胞反应的比率相对有所提高(34.62%)结论:脑脊液细胞学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脑脊液细胞学呈混合细胞反应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但仍需结合病史、病程作出判断,且脑脊液细胞动态观察的鉴别意义较大.

    作者:尚进;肖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教育与治疗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对颜面器官畸形患儿父母心理危机的作用

    目的:探讨教育与治疗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对颜面器官畸形患儿父母心理危机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颜面器官畸形患儿的父母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对;观察组采取教育与治疗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危机状况评估并作组间比较. 结果:干预后两组对象抑郁和焦虑程度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教育与治疗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可以较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为有效地化解颜面器官畸形患儿父母的心理危机.

    作者:袁国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

    目的:通过了解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生活方式,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1年01月~ 2012年03月我科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疾病健康宣传教育;实验组根据调查问卷结果进行个体化、针对性的强化护理指导,并在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方式对患者进行生活健康护理指导.连续干预16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及血尿酸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饮食、运动、烟酒控制等生活方式方面及血尿酸水平较入院护理干预治疗前明显好转,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在日常生活方式及血尿酸水平方面较入院时未见明显好转,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在日常生活方式及血尿酸水平方面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屈海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气管切开术后老年患者吸痰的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术是目前我国急救医疗,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临床广为应用,而吸痰是气管切开术患者应用的基本的护理操作.如何选择适当的吸痰时机,采取正确的吸痰方式,是保证呼吸道通畅,达到有效机械通气的保障.笔者所在科室为老年干部病房,气管切开患者人数较多,现将老年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吸痰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邵瑛;王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232例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丙泊酚应用于人工流产术时对受术者疼痛等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232例受术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行普通人工流产术的46例受术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术者镇痛效果及手术时间、阴道出血、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结果:镇痛效果:观察组100%,对照组2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人工流产综合征:观察组未出现,对照组出现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可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既可以满足受术者的“无痛”要求,又可满足临床手术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高新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造血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造血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血清标本取自6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42例子宫肌瘤患者及44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干细胞因子、白介素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等造血细胞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CA125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造血细胞因子水平与子宫肌瘤患者和健康对照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在造血细胞因子中,M-CSF具有高的检测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M-CSF与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结论:M-CSF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的潜在检测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艳霞;周洁;沈文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环乳晕色素掩饰性切口在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的佳切口选择.方法:对35例术前经触诊、B超检查临床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的患者采用经环乳晕隐蔽切口切除肿瘤.结果:全部患者随访1年,肿瘤无复发,切口均甲级愈合,隐蔽、美观,患者满意度高.结论:乳晕边缘弧形切口具有瘢痕隐蔽,不明显,美容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等优点,适用于对美容要求较高的中青年,女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巫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老年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疗效观察

    大多老年患者得病后多表现为焦虑,焦虑的自然反应就是恐怖自己的病情,抑郁是不好的情绪,为负性感观,主要变现为悲观厌世,低落的情绪,对任何事情都失去热情,内部因素为破坏了大脑内部的某个位置,外部因素为身体协调能力减弱、社会地位降低、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抑郁是在内外部因素作用下产生.老年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因为焦虑、抑郁而下降.老年病科作为我院试点科室,在病区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了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老年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疗效,我科室进行了对比实验,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而只对老年患者常规护理服务,总结如下.

    作者:陈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神经外科病房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

    目的:消除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方法:通过对安全隐患的分析评估制订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引起思想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将神经外科护理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结论:通过评估,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从而解除安全隐患,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侯辉;梁丽平;刘悦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及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的护理35例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及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的术前、术后及并发症佳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2月~ 2011年11月我科已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或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患者35例,均给于术前8h禁食、禁饮,术前30min肌内注射镇静、止痛、解痉药,术中均使用碘普罗胺注射液作为造影剂.结果:35例患者经精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及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术前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术后的精心观察及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合理的饮食指导是减少术后胰腺炎复发、预防胆道结石再形成的保障.

    作者:师海霞;杨志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巴戟天对训练小鼠肝组织自由基代谢及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巴戟天对训练小鼠肝组织自由基代谢及血清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安静对照组、安静药物组;训练对照组、训练药物组;恢复对照组、恢复药物组,每组10只.通过建立灌服巴戟天提取液的小鼠递增游泳训练与力竭游泳实验模型.测定训练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并分析肝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及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的变化.结果:训练药物组小鼠较训练对照组游泳至力竭时间至显著延长,训练药物组小鼠肝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而训练药物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与肝组织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各自对照组.经过24h恢复后,恢复药物组小鼠肝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恢复对照组(P<0.05),而恢复药物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与肝组织MDA含量显著低于恢复对照组(P<0.05).结论:巴戟天能显著提高训练小鼠的运动能力和肝组织抗自由基氧化的功能,服用巴戟天可减轻运动所产生的内源性自由基对小鼠的伤害,改善运动对肝脏细胞的损伤,对肝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龙碧波;张新定;赖月娟;徐海衡;陈猛醒;胡金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流程化管理在强化胰岛素治疗中预防低血糖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血糖流程化管理方案与常规管理方案低血糖发生率的区别.方法:对2012年1~6月收治的71例高血糖患者采取流程化血糖管理方案为观察组,2011年7~12月收治的65例患者采用常规管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患者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流程化管理具有可操作性,且明显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有利于平稳、安全控制血糖.

    作者:周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细化军队离退休干部门诊管理提升优质服务内涵

    兰州军区第323医院担负着西北地区数千名师以上干部的医疗保健任务.他们以对老干部全心全意服务的精神,于1979年在无编制的情况下建立了老干部门诊部,率先实现了师以上干部军地分区就诊,使老干部有了独立舒适的就医环境.在新的形势下,创建了和谐门诊部,创新了保健模式,提升了服务内涵.

    作者:朱淑金;高爱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乌体林斯穴位注射结合抗病毒药物口服治疗扁平疣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观察乌体林斯穴位注射结合抗病毒药物口服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在2009年8月~2011年3月在四川省资中县中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扁平疣患者,采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他们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乌体林斯穴位注射结合抗病毒药物口服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肌肉注射结合胸腺肽肠溶片进行治疗.两组均以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时间为4周.分别于治疗后4和8周后判定疗效,治疗后12周随访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在治疗后4周和8周时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12周时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乌体林斯穴位注射结合抗病毒药物口服是治疗扁平疣的有效措施,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作者:左子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青年脑卒中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循环酶法测定4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43例脑出血患者和45例健康青年对照着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青年脑梗死和脑出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青年脑梗死和脑出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学症与青年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李亚争;赵建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良乡医院产科五年医疗纠纷分析

    目的:通过探讨产科医疗纠纷的原因,为医院规范医疗活动提供管理信息,提出医疗纠纷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010年产科医疗纠纷52例,总结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结果:2006年~2010年发生的医疗纠纷例数与医院、患者、社会方面有关.结论:分析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和数量,有助于找出薄弱环节,提出医务人员在医疗技术服务中强化服务意识,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水平,恪守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诊疗操作常规,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隗燕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CT导引下125-Ⅰ粒子置入在腹膜后转移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CT导引下125-Ⅰ粒子置入治疗腹膜后转移瘤的疗效.方法:32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29 ~ 82岁,中位年龄57岁.其中肝癌术后转移11例,胰腺癌术后转移7例,胃癌术后转移8例,结直肠癌术后转移6例.按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Ⅰ级5例,Ⅱ级16例,Ⅲ级11例;药物止痛效果欠佳.在CT导引下行125-Ⅰ粒子置入治疗.结果:32例疼痛患者中,1周有效率81.13%.1月有效率90.63%.3月有效率96.88%.6月有效率93.75%.32例腹膜后肿块患者中,1月有效率81.25%.3月有效率87.50%.6月有效率93.75%.结论:CT导引下125-Ⅰ粒子置入治疗腹膜后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对控制疼痛症状及抑制肿瘤生长均有良好疗效.

    作者:吴涛;李天晓;赵志军;刘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