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
目的:探讨无痛膝关节穿刺术的操作技术.方法:经500例膝关节疾病患者不使用麻醉情况下均采用髌骨外下进行膝关节穿刺术,注射玻璃酸钠,均为一次性穿刺成功.结果:患者疼痛情况显示:0度占350例,Ⅰ度疼痛占100例,Ⅱ、ⅢⅡ、Ⅳ度疼痛均为0例.结论:熟练的膝关节穿刺技术定位准确,可以达到几乎无痛的效果.
作者:张永刚;李柏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孕妇对产前检查是否满意.方法:采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问卷表收集350位孕妇,产前检查需求及满意程度,本根据Liket 5分类评分.结果:孕妇对产前检查的服务需求高,平均得分均在4分以上;对产前检查的服务需求满意度低,孕妇产前检查需求与服务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特别在“医生能主动的告诉我怀孕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遗传方面的信息、询问我有无要了解的问题”三个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差异性(P<0.01).结论:孕妇对产前检查服务质量需求较高,而服务需求满意度较低,医务人员应该积极发挥其在产前检查中的作用,主动的为孕妇提供相关信息,以满足孕妇对产前检查服务质量的需求,以提高满意度.
作者:吕慧;田硕;吴军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动力髋螺钉(以下简称DHS)内固定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股骨近端骨折的骨折内固定技术.本文选择我科自2010年12月~2011年12月使用DHS法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海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临床工作中,相同疾病往往有许多种治疗方案.哪种治疗方法佳需结合患者的心理需求、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遵循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才能确定.治疗疾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精神痛苦,使其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氛围为终目的.
作者:笪虎;穆云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瓣整复器在治疗颅骨凹陷骨折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45例(2009年1月~ 2012年1月)颅骨凹陷骨折患者,在骨折后3~10天内进行骨瓣塑形手术,术中应用骨瓣整复器,通过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骨折解剖复位42例,其余3例恢复到生理形状,无1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骨折愈合良好,神经功能损伤术后恢复良好,无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情况发生.结论:骨瓣整复器在颅骨凹陷骨折手术中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颅骨的解剖形状,改善凹陷骨折对颅脑的压迫,同时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贾宝铭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与警惕瘢痕子宫妊娠晚期瘢痕切口破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 2012年5月发生的两例瘢痕子宫妊娠晚期瘢痕切口完全破裂的病例资料.结果:两例患者均有逐渐加重的腹痛症状,但宫颈不成熟,子宫下段无压痛,未引起重视,导致术前误诊.两例患者虽然保住了子宫,但病例2胎儿死亡.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病例,妊娠晚期要查彩超了解子宫下段愈合情况,一旦出现了腹痛,要警惕子宫破裂的可能,提高重视,派专人看护,严密观察,随时做好急诊剖宫产准备.
作者:傅彩虹;霍金霞;沈爱玲;常立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对274例婴幼儿腹泻患者进行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了解其感染的年龄段,药物治疗效果及基本临床表现.方法:对本院2010年11月~ 2012年4月274例腹泻患儿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274份腹泻粪便共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96株;高发年龄为6月龄~2岁,检出率为43.75%,占58.33%;采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和利巴韦林静滴及葡萄糖酸锌口服,总有效率分别可达97.75%和97.92%; RS与NRS两组患儿发热、呕吐、脱水以及惊厥和肠梗阻的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RS组酸中毒比例(70.83%)明显高于NRS组(38.7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CK-MB升高者RS组80例与NRS组79例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金标法检测轮状病毒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高的特点,适合在各级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作者:钱扬会;马聪;赵强元;李艳君;郝秀红;刘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乳晕切口结合MRI检查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91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应用MRI检查协助术前诊断,采用乳晕切口,于手术直视下取出加残腔灌洗以及病变组织去除术等综合治疗手段,分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以及同时置入假体的适应证.结果:本组91例治疗效果基本满意,术前症状基本消失,MRI复查显示无明显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残留,其中42例同时置入乳房假体进行隆胸,效果良好.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对受术者可造成后严重后果;核磁共振是目前好的检查方法;乳晕切口直视下取出加残腔灌洗以及病变组织去除术是目前治疗此类并发症的好方式;应严格掌握同时置入假体的适应证的尺度.
作者:王海木;王晓慧;杨佳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小儿癫痫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4例小儿癫痫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术后出现颅内再出血6例,脑水肿20例,癫痫再发作35例,一过性对侧轻瘫13例,一过性语言障碍12例,无一例死亡.结论:术后全面、连续、动态观察临床症状,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郭艳艳;陈莹;樊向丽;赵芳;王静;张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并找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住院患者提供更好地服务.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11年7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4200例患者进行了满意度问卷.结果:入院时护士介绍病境和相关要求占83.1%.病室清洁、干净、舒适占82.18%能分清责任护士,对护士工作情况满意度占83.39%,责任护士应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治疗、护理及康复知识占78.77%,护士应介绍输液时所输药物的名称、作用及输液的注意事项占76.41%.结论: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病房环境卫生及陪护人员的管理有待加强;责任护士需要加强自我宣教;责任护士要加强专科知识及药学知识的培训.
作者:姚秀霞;尹桂梅;赵晓宇;姜雪莲;王亚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护理模式的改变,以及对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要求,消毒供应室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医院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服务于临床科室,我科于2011年11月开始应用作业流程重组理论(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改进科内工作流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京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骨内颌间牵引钛钉对颌骨骨折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颌骨骨折病例,应用颌间牵引钉进行颌间牵引,恢复上下颌的关系并加以固定,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骨折的坚强内固定.术后保留颌间牵引钉,2天后再行牵引,2周后拆除颌间牵引钉.结果:48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理想.拆除颌间牵引钉后,创而均在3~5天愈合.48例中,术后第2天观察,咬合关系完全恢复45例,局部轻度开合3例,经术后领间牵引2周,咬合关系完全恢复.结论:颌间牵引钉可以成为一种新的颌间结扎方法,取代传统的以牙为固定源的牙弓夹板固定方法.
作者:王卓为;潘巨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子以口服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卡托普利治疗,分别于治疗后每2周对两组患者的血压、24h尿蛋白排泄量、肾功能等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血压、24h尿蛋白、血肌酐等指标上均有所下降,并且两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力;周艳刚;王少清;高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封管液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浅静脉留置针中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2月~ 2012年7月对我科收治的16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在输液完毕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盐水2 ~ 5ml直接封管;实验组80例患者在输液完毕后,采用生理盐水2 ~4ml封管后,再用低分子肝素钠盐水2~ 5ml封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在输液管堵管、皮肤肿胀、静脉炎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术后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心血管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联合低分子肝素钠盐水封管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低分子肝素钠盐水封管,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屈海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创腋臭根治术治疗腋部多汗症的心得体会.方法:自2009 ~ 2011年应用微创腋臭根治术治疗腋部多汗症21例.结果:21例腋部多汗症患者接受微创腋臭根治术治疗后出现了极大程度的腋部多汗症改善,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应用微创腋臭根治术治疗腋部多汗症效果好,安全有效,有推广价值.
作者:段雪敬;丁峰;张寒;杨明勇;吕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醇配伍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选择稽留流产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每日服用戊酸雌二醇5mg,3次/天,共3天;实验组1服用戊酸雌二醇1天后予米非司酮150mg空腹顿服,48h后顿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实验组2服用戊酸雌二醇同时服用米非司酮25mg,2次/天,共3天.对照组仅服用戊酸雌二醇.观察三组患者出血量的多少、进行手术的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二次清宫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的出血量的多少、进行手术的时间、人工流产综合症及二次清宫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稽留流产患者清宫前服用戊酸雌二醇配伍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淑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乌体林斯穴位注射结合抗病毒药物口服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在2009年8月~2011年3月在四川省资中县中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扁平疣患者,采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他们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乌体林斯穴位注射结合抗病毒药物口服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肌肉注射结合胸腺肽肠溶片进行治疗.两组均以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时间为4周.分别于治疗后4和8周后判定疗效,治疗后12周随访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在治疗后4周和8周时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12周时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乌体林斯穴位注射结合抗病毒药物口服是治疗扁平疣的有效措施,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作者:左子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某部军人在急性应激和非应激状态时动态心电图的变化,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及心率变异性等电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对某驻京部队在执行维和任务或进行集中军事演练的103名现役军人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作为应激组;同时对该部队在3个月内未参加重大集中军事训练的150名现役军人监测动态心电图,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应激组的总心搏数、高心率、低心率及平均心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②房早发生率对照组稍高,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平均房早数应激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应激组房速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③室性早搏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但平均室性早搏数量应激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④应激组SDNN、SDANN、PNN50、HRVTI等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急性应激是我国军人心律失常产生或/和加重的原因之一.应激状态下,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失衡可能是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赵旭燕;刘惠亮;马东星;林琨;王玉堂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同步测定全血叶酸、红细胞叶酸和血浆叶酸的方法.方法:用深圳新产业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浆叶酸的方法.结果:本法测定零标准品的灵敏度为0.13ng/ml;批内精密度试验表明:高、低两个浓度的不精密度CV分别为7.20%和9.66%,平均CV为8.43%.准确度试验表明:本法的平均稀释回收率为99.95%.适抗原浓度确定表明:在抗体浓度不变情况下,全血被稀释到101倍时,全血叶酸(442.6ng/ml),血浆叶酸(4.383ng/ml)和红细胞叶酸(438.7ng/ml)含量高.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测定红细胞叶酸不需要反复洗涤红细胞,吸取压积红细胞、测定红细胞比容及其众多因素带来的各种偏差.
作者:齐为民;陈莎;程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自拟方三军连海散治疗热郁血淤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自拟方三军连海散治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胶囊治疗.结果:部分临床症状两组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自拟方三军连海散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显著效果.
作者:杨东辉;郭艳艳;孙博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