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燕;魏薇萍;秦海峰
目的:了解更年心患者心理问题;探讨心理干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30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并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的评分,判断心理干预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心理干预后患者主观感觉明显改善,且干预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更年心患者心理问题,利于患者的疾病恢复.
作者:赵葆妍;任冬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临床实用性护理人才,针对当前在高职护理专业实训室建设和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护理专业实训室建设和进行实训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实训室受到整体护理理念的熏陶,牢固掌握护理操作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郭丽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慢性湿疹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成,剧烈瘙痒可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甚至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1].肿瘤疾病尤其是晚期阶段往往治愈率低,其主要的治疗护理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命质量.我科于2011年11月5日收治1例肝癌晚期合并大面积慢性湿疹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梅;陈江敏;甄玉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对比情况,为合理选择手术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组采用CT引导下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结果:两组术后都无死亡患者,两组的再次出血率、肺部感染率、消化道出血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中也无死亡病例,治疗组的近期疗效优良率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远期疗效也明显好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尽早实施CT引导下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与,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预后疗效.
作者:黄春明;张宏祥;朱亚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总结1例车祸后会阴部撕裂伤并行结肠造瘘的青年女性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采取心理护理、会阴部伤口的护理、造瘘口的护理等Ⅰ级护理措施和康复理疗手段对会阴部撕裂伤的青年女性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经过70天的康复理疗和护理,患者目前会阴部伤口已愈合,病情及情绪稳定.结论:针对会阴部撕裂伤并行结肠造瘘术的青年女性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精心的康复理疗和护理是其生理心理尽快痊愈的关键.
作者:张维林;刘萍;汪学玲;赵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脑脊液细胞动态变化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玻片离心沉淀法制片收集脑脊液细胞,瑞-姬姆萨染色(MGG),光学显微镜分类计数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急性期,其CSF细胞检查以混合型细胞反应为主,占总标本数的95.83%,其中以转化型淋巴细胞占大多数,占混合型细胞反应总标本数的52.17%,恢复期仍然以转化型淋巴细胞为主的混合型细胞反应,转化型淋巴细胞反应的比率相对有所提高(34.62%)结论:脑脊液细胞学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脑脊液细胞学呈混合细胞反应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但仍需结合病史、病程作出判断,且脑脊液细胞动态观察的鉴别意义较大.
作者:尚进;肖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室性心动过速伴逆性P波比较少见,本文收集近年来5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逆性P波的心电图,并分析其特点,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28岁,因反复心悸、胸闷3月,再次发作1h就诊.体检:BP130/90mmHg,心界不大,心率154次/min,心律齐,两肺呼吸音清晰,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6月前心脏彩超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示:未见窦性心律,异位逆性P波连续快速出现,心房率200次/min,QRS波群呈右束支+左前分支阻滞图形,QRS间期0.14S,心室率150次/min,P-R间期不固定,V1呈R型,V3呈RS型,R-S间期120ms.心电图诊断: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完全性房室分离.
作者:耿学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延期动力化在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延期动力化治疗36例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并进行1个月~2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年.结果:36例患者经摄片检查,12周内全部呈骨性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结论: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6个月内简单类型的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疗效满意.
作者:韩铁江;王秀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耐高压注射型PICC管与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的应用比较,总结临床经验.方法:30例耐高压注射型导管组作为观察组与30例三腔瓣膜式导管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相关并发症情况及两组材质和性能的比较.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3%,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7%.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00%.观察组并发症占17%,而对照组使用中的并发症占3%.两组材质各有其优缺点,应有选择应用.结论:两种导管各有其优越性,应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和需要,选择更适合个体的PICC导管.
作者:徐婷婷;侯彩妍;李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婴的危害.方法:对30例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选取健康孕妇30例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糖尿病组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危害很大,因此,应对所有孕妇进行糖尿病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齐梦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单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和4周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是较理想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斌社;任敏;吴秀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在根管治疗中根充长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78颗根充治疗后2年的牙齿进行拍片检查,根据根充长度是否恰填分组:恰填187颗,非恰填(欠填或超填)91颗,应用根尖周指数并综合临床检查,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根管治疗成功率为68.7%;恰填根管的成功率(80.7%)比非恰填的成功率(45.1%)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未行冠修复者出现冠劈裂,不能保留而拔除者4颗,占1.43%.结论:在进行根管治疗时,根充长度是否恰填明显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鸿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下胆囊切除术后呕吐与动脉血气变化的对比情况.方法: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麻醉维持用恩氟烷与瑞芬太尼麻醉,治疗组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加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术后清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比较小(P<0.05).两组在解除气腹后5min动脉血气各指标对比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严重程度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输注加瑞芬太尼可较好控制对呕吐与动脉血气的影响,同时缩短清醒时间与拔管时间,可达到平衡麻醉的要求.
作者:车炼生;张晓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创面应用中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8月临床收治的28例感染创面的患者行清创后应用VSD敷料覆盖创面,持续低负压吸引治疗.结果:创面使用VSD的时间为3~10天.并发症出现引流通路堵塞23例,封闭薄膜下积液2例,中心负压不够1例,创面出血1例,创面感染1例. 结论:VSD在拥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许多的并发症,正确的手术方法配合正规的护理操作,可以积极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VSD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肢体创面的修复提供关键条件.
作者:蔡素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2010心肺复苏指南》在实践中如何指导医务人员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方法:对在本院进行急诊心肺复苏的6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复苏成功6例,其中1例痊愈出院,成功率为8.82%,成活率1.47%.结论:早期、规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电除颤、气管插管及合理应用复苏药物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作者:付乐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自1998年,我院在传统西药治疗癫痫型脑囊虫病的基础上,结合中药、针灸治疗,CYT阴转的同时,癫痫症状基本得到控制,疗效显著.中药基础方由水蛭、干漆、芜荑、僵蚕、蜈蚣、泽泻、双花、沙参、朱砂等组成.穴位埋线:大号皮针4号肠线穿认.临床分型:1、肝经郁热、脉络受阻;2、痰湿阻窍;3、气滞血瘀;4、脾虚气弱.各型匀辩证加减,较单纯西药治疗该病,癫痫症状消失要快.
作者:薛翠桃;张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临床检验工作中,有时候会出现干扰血细胞的计数的因素,使检验结果出现异常.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错误检验报告误导临床诊断,笔者现将我院一例红细胞冷凝集素干扰血细胞分析计数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渠效飞;张璐琪;王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心室肌致密化不全(以下简称NVM),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有家族发病的倾向,心肌致密化不全临床特点主要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和心源性猝死(SCD).心肌致密化不全早期可能无症状,因此诊断率不高.当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伴有冠状动脉循环异常时不易被发现.笔者于2011年接诊一例肌致密化不全合并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郭冬梅;刘云晖;银德斌;高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护士由于工作性质决定的其职业的高风险,高紧张度,超负荷运转,频繁倒夜班职业认同感差等特点,导致护士情绪疲惫和衰竭,影响身心健康,护士要做好自己的心理医生.
作者:刘香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提高急性胰腺炎(AP)患者遵医行为依从程度及其对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为A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AP基本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及再次入院率等.结果:实验组对AP知识知晓率为100%,对照组为73.3%,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医嘱的遵从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患者对AP知识的认知,提高遵医行为,减少疾病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明宜;罗素桢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