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对比分析

黄春明;张宏祥;朱亚平

关键词: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 小骨窗开颅术, 高血压脑出血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对比情况,为合理选择手术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组采用CT引导下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结果:两组术后都无死亡患者,两组的再次出血率、肺部感染率、消化道出血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中也无死亡病例,治疗组的近期疗效优良率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远期疗效也明显好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尽早实施CT引导下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与,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预后疗效.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置管在血液透析并大量腹腔积液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腹腔置管在血液透析并大量腹腔积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长期血液透析的尿毒症伴有大量腹水(排除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分为观察组(腹腔置管)和对照组(常规腹穿抽液),观察腹胀缓解时间(天)、腹水消退时间(天)、腹水引流总量(L)、腹腔感染率.结果:两组腹胀缓解时间(7.9±2.3天 vs 16.2±3.7天,P=0.002)、腹水消退时间(9.4±1.8天vs 20.1±2.5天,P=0.014)、腹水引流总量(4.75±1.9L vs 8.9±2.1L,P=0.025)等差异有显著意义,腹腔感染率分别为0和5%.结论:血液透析并大量腹腔积液患者中应用腹腔置管可缩短腹胀缓解时间、腹水消退时间、减少腹水引流总量,而且无增加腹腔感染率和血容量不足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戢艳琼;陈芳;熊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细化军队离退休干部门诊管理提升优质服务内涵

    兰州军区第323医院担负着西北地区数千名师以上干部的医疗保健任务.他们以对老干部全心全意服务的精神,于1979年在无编制的情况下建立了老干部门诊部,率先实现了师以上干部军地分区就诊,使老干部有了独立舒适的就医环境.在新的形势下,创建了和谐门诊部,创新了保健模式,提升了服务内涵.

    作者:朱淑金;高爱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精神科护士在健康教育培训方面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对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对3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情感性精神障碍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并做了培训前后考核比较,包括情感性精神障碍133名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调查比较.结果:情感性精神障碍健康教育培训前后,患者满意度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精神科护士在情感性精神障碍方面的健康教育培训非常有必要,必须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

    作者:郭明;吴敬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超声引导62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经阴道宫腔镜电切术(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运用腹壁超声对宫腔镜电切术进行实时监测引导.结果:62例黏膜下肌瘤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失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运用超声引导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手术不仅成功率高,还可及时评判手术效果.

    作者:王琳;温伊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的成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院为1776例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分析胆漏发生的原因.结果:本组发生胆漏8例,其中2例为胆囊管钛夹脱落;2例为胆总管损伤;2例为胆囊床迷走胆管渗胆;1例为胆囊管近端损伤;1例术后引流管引出胆汁,保守治疗后好转.随访6个月~2年,均恢复良好.结论:操作与经验的欠缺,技术不娴熟,思想麻痹大意,胆囊三角区炎症粘连、解剖不清是造成胆漏的重要原因,利用吸引器钝性分离三角区解剖层面,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必要时果断中转开腹可有效地减少胆漏的发生.

    作者:詹建兴;陈广瑜;申海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PBL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应用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2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60名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作为对照组,另外60名采用PBL教学法作为实验组,在出科前进行理论、操作考核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定,同时对PBL组的护理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PBL教学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与传统教学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BL教学法的得分均高于比传统教学法.问卷调查显示:90%的PBL组同学都认为PBL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PBL教学法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护理实习生的自学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显著提高了护理临床带教质量.

    作者:曹琳琳;王会萍;李军;吴军玲;翟颖莉;郝秀红;姚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体检者体检前、体检中、体检后的人性化护理服务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我院体检中心开展人性化护理后,体检工作的质量、效率都有了显著提高.结论:营造温馨、舒适、安全的人性化体检工作环境,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大大地满足了体检者的健康服务需求,赢得了社会的信任,为更好地开展体检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张晓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隐耳畸形的一种治疗方法-同时矫正耳廓埋藏畸形和软骨畸形

    隐耳畸形多表现为耳廓上半部埋入颞部头皮的皮下,颅耳沟消失,耳轮上部、对耳轮上脚卷曲变形,用手指向外牵拉耳廓上部,可显露出耳廓全貌,去除外力后恢复原状.以往的治疗重点在于解决耳廓上部埋藏在头皮皮下的畸形,便于佩戴眼镜.对于耳廓软骨的畸形不做过多矫正.笔者再此介绍一种同时矫正两种畸形的手术方法.

    作者:田蒙;刘暾;韩雪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骨科护士对优质护理认知现状的调查及优质护理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人员对相关优质护理概念的认知及掌握状况,评价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患者240例,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划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骨科常规护理,对优质护理相关内容掌握状况进行调查,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6项优质护理属性中,均未到达100%认知.观察组优质护理实施前,护士对工作量及强度、医护合作、护理工作模式等满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开展优质护理后,护士对社会地位、工作环境、后勤保障、工作成就感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另外,两组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综合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高骨科护士认知优质护理概念的程度,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运用优质护理方法,可显著提高患者及护士满意度,均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作者:秦红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及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的护理35例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及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的术前、术后及并发症佳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2月~ 2011年11月我科已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或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患者35例,均给于术前8h禁食、禁饮,术前30min肌内注射镇静、止痛、解痉药,术中均使用碘普罗胺注射液作为造影剂.结果:35例患者经精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及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术前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术后的精心观察及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合理的饮食指导是减少术后胰腺炎复发、预防胆道结石再形成的保障.

    作者:师海霞;杨志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无创呼吸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应用无创呼吸机对需要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治疗,配合健康宣教、专业护理支持及心理护理支持.结果:通过正确的操作及有效地护理支持可以增加患者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机械通气的各种损伤及并发症.结论:有效地健康宣教、专业护理及心理护理支持,使得患者及家属接受及配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立丽;贾晓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1年6月~ 2012年1月将6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传统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针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能对入院患者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满足患者的需求,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评价数据明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加强基础护理,注重护患关系,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可以推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全面推动医院护理工作发展.

    作者:钱亚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孕妇学校中的应用

    门诊护理是优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开展健康宣教将直接影响住院产妇的满意度和依从性.我院孕妇学校成立于2007年,运行5年来有12430孕妇参加培训,其中2009年度参加孕妇学校培训的孕妇2000人,在本院分娩1789人,本院分娩率89.45%,孕妇满意率89%.自2010年10月在孕妇学校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通过优化孕妇学校听课环境、改良授课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老师素质等措施,根据产妇的需求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1],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度孕妇学校听课孕妇2890人,全部选择在本院分娩,本院住院分娩率达100%,孕妇满意率98%,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优质护理服务在孕妇学校中的开展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杨敬晓;秦玉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DHS、DCS、Gamma钉固定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DHS、DCS、Gamma钉固定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住院患者180例随机分为DHS组、DCS组、Gamma钉组各60例后进行上述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甲级愈合,术后患者康复出院.不过Gamma钉组髋内翻、深部感染、髋关节脱位、螺钉切割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Gamma钉组的术后卧床时间少于其他两组,同时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及脊髓神经损伤分级情况也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应首选内固定治疗,Gamma钉固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是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东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青年脑卒中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循环酶法测定4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43例脑出血患者和45例健康青年对照着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青年脑梗死和脑出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青年脑梗死和脑出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学症与青年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李亚争;赵建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型光棒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型光棒与传统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随机选择80插管全麻患者分为光棒/导管组(A组)和喉镜/导管组(B组),麻醉后A组:用光棒引导行气管插管,确定气管导管满意后,接麻醉机.B组:常规置入喉镜,窥见声门后插入气管导管.记录操作时间、MAP、HR、SP02及不良反应.术后24小时内随访,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咽喉疼痛、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插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咽喉疼痛病例少于B组,A组患者插管前后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插管后1分MAP和HR与诱导前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光棒插管技术简便实用,容易掌握、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为气管插管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周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根管治疗278例疗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在根管治疗中根充长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78颗根充治疗后2年的牙齿进行拍片检查,根据根充长度是否恰填分组:恰填187颗,非恰填(欠填或超填)91颗,应用根尖周指数并综合临床检查,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根管治疗成功率为68.7%;恰填根管的成功率(80.7%)比非恰填的成功率(45.1%)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未行冠修复者出现冠劈裂,不能保留而拔除者4颗,占1.43%.结论:在进行根管治疗时,根充长度是否恰填明显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鸿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68例住院晚期肺癌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较接受干预前有所提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袁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纳洛酮治疗重度酒精中毒的不同剂量方案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重度酒精中毒中不同剂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1月~2011年11月重度酒精中毒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患者入院后及时采取基础治疗,各组给予不同剂量方案纳洛酮,直至清醒.结果:在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呼吸恢复平稳时间和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转氨酶、血液酒精浓度方面比较,B组和C组显著优于A组(P<0.05),C组优于B组(P<0.05),但是C组不良反应为三组中明显.结论:静脉注射纳洛酮0.8mg后,再以0.4mg/h速度持续静滴,直至清醒,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佳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玮;祝建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肿瘤科PICC护理记录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对PICC置管整体性,规范性的管理.方法:本文通过对患者入院到出院对PICC置管一个整体的评估、观察、护理的记录而对PICC置管制定各种护理表格.结果:PICC护理记录中存在的潜在的法律问题减少,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各种表格执行.结论:使PICC的整个护理过程有证可有循,有据可依,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行为.

    作者:王庆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