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铁江;王秀凤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髁状突颈部复合型骨折坚强内固定方式选择.方法: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髁状突颈部复合型骨折于髁颈部采用单小型钛板和两个小型钛板两种方式固定后,下颌骨位移等值线图、yon Mises应力等值线图和固定板大yon Mises值.结果:单板固定位移值在右侧关节骨折段减小,在中间和左侧骨折段增大;应力传导轨迹在左侧外斜线和右侧乙状切迹中断;固定板大yon Mises应力为574.179Mpa.双板固定位移值右侧关节骨折段较单板固定大,中间和左侧骨折段较小;应力轨迹未中断;后缘固定板大von Mises应力为263.324Mpa,前缘为199.122Mpa.结论:从生物力学角度看,对于单侧髁颈部骨折伴有对侧颏旁区骨折,在髁颈部骨折区采用两块小型钛板固定优于单块小型钛板固定.
作者:赵亮;杨壮群;虎小易;陶洪;陈曦;黄亚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男性患者使用气囊尿管导致尿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4例男性患者使用气囊尿管后出现尿道损伤的原因进行分类分析,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4例尿道损伤中,11例为插管损伤,13例为拔管损伤.全部病例采用保守治疗成功止血.随访发现3位患者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治疗均治愈.结论:男性患者在使用气囊尿管插管和拔管时容易损伤尿道,医护人员应该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预防和治疗尿道损伤.
作者:唐伟;曹江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全面观察精神患者以便及时发现护理问题.方法:调查法、观察法、会谈法做出护理评估.结果:对2011年1月~ 2012年6月住院患者576人进行观察总结.结论:针对患者不同症状,不同时期细致的观察,为一线护士提供帮助,同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和避免了意外事件,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孙书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彩超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的意义及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和甲氨蝶呤(MTX)的治疗作用.方法:6例UAE后行清宫术,5例UAE+ MTX治疗后行清宫术,4例MTX术后行清宫术,3例单纯行清宫术.结果:18例患者均经彩超确诊,实施UAE+清宫术的患者和实施UAE+ MTX+清宫术的患者在停经时间、术后血HCG水平、清宫术操作时间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防止临床上发生CSP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杨利;翟芬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为了临床分析MACRO-LOCK纤维桩修复前牙的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54颗前牙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MACRO-LOCK纤维桩修复;B组用U.M.Aestheti Plus纤维桩修复,分6个月、12个月、18个月随访,评价临床修复效果.结果:A组1例桩折、1例纤维桩脱落,成功率为92.8,%.B组2例纤维桩脱落,成功率为92.3%,两者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ACRO-LOCK纤维桩可根据需要有效地应用于前牙修复.
作者:边颖;涂小丽;胡莉;才晓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与警惕瘢痕子宫妊娠晚期瘢痕切口破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 2012年5月发生的两例瘢痕子宫妊娠晚期瘢痕切口完全破裂的病例资料.结果:两例患者均有逐渐加重的腹痛症状,但宫颈不成熟,子宫下段无压痛,未引起重视,导致术前误诊.两例患者虽然保住了子宫,但病例2胎儿死亡.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病例,妊娠晚期要查彩超了解子宫下段愈合情况,一旦出现了腹痛,要警惕子宫破裂的可能,提高重视,派专人看护,严密观察,随时做好急诊剖宫产准备.
作者:傅彩虹;霍金霞;沈爱玲;常立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要.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是为患者提供安心、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的基本保证.护理安全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随着各级医院的扩编,大量新护士进入临床,当前临床工作中低年资护士居多,其专业知识不够丰富、对病情不能够正确评估、技术操作不够熟练、缺乏有效的沟通,知识储备满足不了患者的身心需求,大大增加了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如何大限度地消除护理安全隐患,确保患者的安全现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醇配伍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选择稽留流产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每日服用戊酸雌二醇5mg,3次/天,共3天;实验组1服用戊酸雌二醇1天后予米非司酮150mg空腹顿服,48h后顿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实验组2服用戊酸雌二醇同时服用米非司酮25mg,2次/天,共3天.对照组仅服用戊酸雌二醇.观察三组患者出血量的多少、进行手术的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二次清宫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的出血量的多少、进行手术的时间、人工流产综合症及二次清宫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稽留流产患者清宫前服用戊酸雌二醇配伍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淑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维生素E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午1月~ 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颈动脉斑块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E、阿托伐他汀钙;治疗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双侧颈动脉斑块内-中膜厚度(以下简称IMT),评价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维生素E治疗对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IMT改变不明显,治疗组改变明显,且对照组与治疗组积分改变的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维生素E的应用具有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脂代谢异常的作用,治疗颈动脉斑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明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辅以心理辅导在吸毒患者美沙酮维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门诊2006年9月~ 2008年10月收治的245例阿片类物质成瘾者,长期维持治疗160例(脱失85例).笔者将长期维持治疗的160例阿片类物质成瘾者随机分为干预组(行为干预辅以心理辅导)和对照组各80例,进行行为干预辅以心理辅导持续6个月,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毒品滥用情况、心理状况、家庭及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①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不大,治疗6个月后,滥用毒品情况、心理状况、家庭及社会功能方面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心理辅导,患者的矛盾性、情感表达、控制性明显改善;②6个月治疗后干预组保持78例,脱失2例,保持率为97.5%,脱失率为2.5%;对照组保持67例,脱失13例,保持率为83.7%,脱失率为16.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进行行为干预辅以心理辅导可以对患者心理状况、家庭及社会功能产生积极影响;减少毒品滥用,降低治疗脱失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啟珍;文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带蒂额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 ~2010年45例带蒂额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例资料.其中颊部缺损修复19例、腭部及上颌骨缺损9例、下颌骨软组织缺损7例、腮腺区软组织缺损5例、鼻部缺损3例、眶周软组织缺损2例.结果:随访3个月~2年,45例带蒂额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全部成活4 3例、2例在肌皮瓣远端有小部分坏死,面部外形及功能基本满意.结论:蒂额肌肌皮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兴安;吴蜀江;卢海彬;曹云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自拟方三军连海散治疗热郁血淤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自拟方三军连海散治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胶囊治疗.结果:部分临床症状两组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自拟方三军连海散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显著效果.
作者:杨东辉;郭艳艳;孙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骨骨折继发鼻畸形的治疗方法,强调伤后早期对鼻骨骨折及时准确复位对预防鼻畸形发生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鼻骨复位技术.方法:手术凿开错位愈合的骨片,将鼻骨复位,并对整个鼻支架塑形.结果:治疗13例,鼻畸形矫正满意,鼻外形恢复良好.结论:鼻骨骨折继发鼻畸形多因伤后早期未获得及时有效的处理所致,经鼻内镜下手术复往鼻骨及鼻部整形术,消除引起畸形的原因,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田树昌;孙玉琴;刘健;徐辉;刘春芳;吉增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检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以此探讨血管肉皮功能与颈内动脉颅外段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MMSE量表检测分为正常对照组、轻度认知障碍组两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患者行颈内动脉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动脉硬化的程度;应用比浊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CRP、IL-6的含量.结果:轻度认知障碍组动脉硬化程度重于对照组,其血清CRP、IL-6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硬化较重的患者血管内皮炎性反应较明显,其认知功能损伤也较重.
作者:刘俊孚;牛丽婷;徐江;邢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医学检验专业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临床实习是巩固理论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医院关于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带教模式的研究与探讨”,保证了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具有较系统的医学检验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检验操作技能,具备了良好的职业态度和从事医学检验和实验室诊断工作的基本能力.
作者:陈秀敏;王富伟;孙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评估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7月~ 2011年12月应用微创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91例.结果:91例患者均于术后第2天或第3天复诊,检查异味完全消失,小切口闭合,无感染、血肿或皮肤坏死发生.结论: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是当前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作者:郑晓明;高凤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EN)时的营养状态和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大量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肠内营养(EN)组62例;对照组:肠外营养(PN)组64例,分别于术后24 ~ 72h给予鼻饲肠内营养混悬液及肠外营养液.观察术后24h、14天,患者营养指标(血红蛋白及白蛋白)变化及术后24h、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感染率.结果:术后第14天、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均下降,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EN组7天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EN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早期EN支持可明显改善大量脑出血微创术后的营养状况和神经功能、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
作者:张冬惠;徐莉娜;王绍谦;杨胜;马汤力;郭大峰;葛燕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在老年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0名65岁以上的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分四部,即:动态阶段评估、确认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阶段效果评价.结果:应用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无1例发生跌倒、碰伤等意外,有效地防范了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跌倒的发生.结论:运用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了解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实施阶段性效果评价,以确保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安全,且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及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龚竹云;程文佳;顾峥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产褥期抑郁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我院产科386例住院产妇作为循证组,2010年1 ~12月358例住院产妇作为常规组.循证组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产妇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循证组中的产妇抑郁症发生率降低,产妇满意度提高.结论:运用循证护理,采用相应的措施可以更好地降低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大限度地使产妇保持了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了产科工作质量,提升了产妇满意度.
作者:苏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造血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血清标本取自6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42例子宫肌瘤患者及44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干细胞因子、白介素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等造血细胞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CA125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造血细胞因子水平与子宫肌瘤患者和健康对照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在造血细胞因子中,M-CSF具有高的检测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M-CSF与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结论:M-CSF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的潜在检测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艳霞;周洁;沈文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