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树昌;孙玉琴;刘健;徐辉;刘春芳;吉增宏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国家医改方案中关于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不断健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制度,进一步做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着力提高县级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方便农村患者就近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根据省卫生厅统一部署和要求我院于2008年6月开始依次与我省张家界市、娄底市所辖共四家县级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协作关系,医院共向县级医院派驻副主任、主治医师35人次进行了对口支援工作.
作者:李红;尹桂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落实,培养高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已成为高职高专卫生职业教育办学的方向和目标[1].实训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的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要求医学人才必须具有牢固的基础理论、扎实的专业知识及较强的实践能力,而医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所以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就越来越显著[2].
作者:黄冬冬;杨怡;孙汝智;刘志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胎儿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孕18~40周的孕妇进行系统检查.结果:本次检查的125例孕妇患者中,共有6例胎儿畸形,畸形发生率为4.8%,共检查出5例胎儿畸形,1例漏诊,检出的胎儿畸形符合率为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胎儿畸形诊断率高、分辨性强,在胎儿畸形产前筛查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边欣;赵岩;王园园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SPB)[1]是指慢性病患者感受到的由于自身的疾病和照护需求影响到照护者而产生的移情担忧,从而导致的抑郁、内疚、痛苦、负担感受和自我感觉的降低,其中身体因素、社会因素、情感因素构成了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内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由家属照顾,患者在接受照护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给家庭成员带来沉重心理负担、经济负担的感受.
作者:杨欢;高凤华;方舒悦;刘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TVT-0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术前术后护理要点.方法:针对行TVT-0术的患者进行充分、精心和细致周到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80例患者恢复良好,3例出现排尿困难,经留置尿管3天后恢复正常排尿.随访3月,无尿失禁、排尿困难并发症.结论: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能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明显提高TVT-0治疗效果.
作者:唐春霞;万蓬;钱火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评价CT导引下125-Ⅰ粒子置入治疗腹膜后转移瘤的疗效.方法:32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29 ~ 82岁,中位年龄57岁.其中肝癌术后转移11例,胰腺癌术后转移7例,胃癌术后转移8例,结直肠癌术后转移6例.按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Ⅰ级5例,Ⅱ级16例,Ⅲ级11例;药物止痛效果欠佳.在CT导引下行125-Ⅰ粒子置入治疗.结果:32例疼痛患者中,1周有效率81.13%.1月有效率90.63%.3月有效率96.88%.6月有效率93.75%.32例腹膜后肿块患者中,1月有效率81.25%.3月有效率87.50%.6月有效率93.75%.结论:CT导引下125-Ⅰ粒子置入治疗腹膜后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对控制疼痛症状及抑制肿瘤生长均有良好疗效.
作者:吴涛;李天晓;赵志军;刘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 2011年4月收治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在相同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患者42例为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患者42例为观察组,治疗疗程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空洞缩小总有效率、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73.8%)、空洞缩小总有效率(76.2%)、躯体功能评分(47.3±6.2分)、心理功能评分(46.1±6.4分)、社会功能评分(43.6±9.8分)、痰菌转阴率(7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物质生活评分(43.9±13.1分)略高于对照组(43.5±12.6分),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提高痰菌转阴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淑红;李惠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应用循证护理路径预防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84例接受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按照循证护理路径实施术后护理干预,对照组按照医嘱和护理常规实施术后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血管危象总发生率及游离皮瓣存活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血管危象总发生率分别为7.14%(3/42)和23.81%(10/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9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游离皮瓣存活率分别为97.62%(41/42)和80.95%(34/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800,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路径可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游离皮瓣存活率.
作者:陈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内源性HSP70对离体供心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延长供心保存寻求有效的方法.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两组均于实验结束,取6只大鼠处死,取左室前壁心肌组织;余大鼠均切取完整心脏,放于St-Thomas液保存,分为4个时间点进行观察,应用免疫组化观察上述各时间点的HSP70表达情况及测定心肌组织的SOD、MDA含量.结果:对照组HSP70仅有少量表达;实验组HSP70表达含量明显增加;实验组的SOD活性明显高于各时间点相对应的对照组;但随着供心保存时间的延长,活性逐渐下降.实验组保存10h后明显下降;而对照组保存6h则下降显著;各时间点实验组心肌组织中MDA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与SOD组相反.结论:心肌HSP70高表达对供心具有明显的保护效应,通过降低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增强心肌抗氧化损伤能力,从而发挥其对供心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邬鹏宇;杨学慧;孙秀红;李春秀;张春青;李占清;张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儿童哮喘防止提供帮助.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哮喘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对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同时选取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个相关因素为高危因素,11个相关因素为危险因素.结论:了解引发儿童哮喘的相关危险因素,可以对儿童哮喘进行有效的防治.
作者:王小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的压疮相关危险因素,为压疮的预防提供借鉴.方法:以Braden量表为评分标准,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骨科患者压疮危险情况.结果:骨科患者的Braden分级与年龄、吸烟、胖瘦情况、偏瘫、截瘫、血清白蛋白、大便失禁、小便失禁、外固定支架、牵引情况、手术等级及防旋鞋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Braden分级进行判别的总正确率为89.55%(x2=133.31,P<0.01),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年老、偏瘫、小便失禁、外固定支架及骨牵引与Braden分级的对数优势呈线性关系.结论:年老、偏瘫、小便失禁、使用外固定支架及骨牵引是骨科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戴璐;许勤;高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型光棒与传统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随机选择80插管全麻患者分为光棒/导管组(A组)和喉镜/导管组(B组),麻醉后A组:用光棒引导行气管插管,确定气管导管满意后,接麻醉机.B组:常规置入喉镜,窥见声门后插入气管导管.记录操作时间、MAP、HR、SP02及不良反应.术后24小时内随访,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咽喉疼痛、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插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咽喉疼痛病例少于B组,A组患者插管前后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插管后1分MAP和HR与诱导前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光棒插管技术简便实用,容易掌握、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为气管插管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周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烧伤合并精神障碍原因分析、探讨老年人烧伤合并精神障碍防护及护理.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 2011年12月20例老年烧伤合并精神障碍的原因进行分类,根据老年人机体特点进行护理.结果:20例老年烧伤合并精神障碍患者原因及护理包括生理、精神心理、家庭社会、药物刺激、护理方法等各个方面.结论:了解导致老年烧伤患者精神障碍的原因及其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做好预防和精神障碍期的各项护理,对提高老年烧伤合并精神障碍患者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纪玲;丁苏徽;乐惠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CT、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ANFH)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通过检索2000年~ 2012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和MRI诊断的文献,按照一定的纳入标准进行筛选,对符合标准的31篇文献使用软件revman4.2进行Meta分析.结果: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高于CT,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R=0.05(95%CI,0.03~0.09).结论:MRI是首选的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方法.
作者:钟建勇;郭贞芳;尹俊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循环酶法测定4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43例脑出血患者和45例健康青年对照着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青年脑梗死和脑出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青年脑梗死和脑出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学症与青年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李亚争;赵建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2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中,可以提高患者对护士信任度和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魏书媛;胡瑞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为了解居民食用碘盐普及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证居民食用合格碘盐,持续预防控制碘缺乏病.方法:根据《上海市碘盐监测方案》、《上海市碘盐监测质量控制方案》的要求,每年随机抽取4个村(居)委会,各抽取8户居民食用盐进行检测,并设立碘盐鉴别点开展半定量检测.结果:检测居民户食用盐535份,合格490份,合格率99.59% (490/492),不合格2份,非碘盐43份,非碘盐率8.04%(43/535),覆盖率91.96% (492/535),食用率91.59% (490/535).结论:积极、广泛、有效地开展碘缺乏病的健康教育与促进,使居民了解碘盐的采购、贮存和正确的使用和食用碘盐,提高碘缺乏病的预防控制知识,是可持续预防控制该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胡影荣;孙仁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对PICC置管整体性,规范性的管理.方法:本文通过对患者入院到出院对PICC置管一个整体的评估、观察、护理的记录而对PICC置管制定各种护理表格.结果:PICC护理记录中存在的潜在的法律问题减少,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各种表格执行.结论:使PICC的整个护理过程有证可有循,有据可依,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行为.
作者:王庆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探讨产科医疗纠纷的原因,为医院规范医疗活动提供管理信息,提出医疗纠纷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010年产科医疗纠纷52例,总结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结果:2006年~2010年发生的医疗纠纷例数与医院、患者、社会方面有关.结论:分析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和数量,有助于找出薄弱环节,提出医务人员在医疗技术服务中强化服务意识,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水平,恪守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诊疗操作常规,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隗燕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封管液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浅静脉留置针中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2月~ 2012年7月对我科收治的16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在输液完毕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盐水2 ~ 5ml直接封管;实验组80例患者在输液完毕后,采用生理盐水2 ~4ml封管后,再用低分子肝素钠盐水2~ 5ml封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在输液管堵管、皮肤肿胀、静脉炎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术后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心血管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联合低分子肝素钠盐水封管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低分子肝素钠盐水封管,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屈海宏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