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颖;涂小丽;胡莉;才晓慧
目的:评估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7月~ 2011年12月应用微创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91例.结果:91例患者均于术后第2天或第3天复诊,检查异味完全消失,小切口闭合,无感染、血肿或皮肤坏死发生.结论: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是当前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作者:郑晓明;高凤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番禺区多间医院临床一线护士对静脉穿刺时戴医用手套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及分析,探讨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时戴手套率的有效办法,以加强护士的职业防护,避免护士职业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番禺区500名临床一线护士关于职业防护有关知识的掌握及静脉穿刺时戴手套的情况.结果:未能完全掌握职业防护有关知识的护士达33.3%,认为静脉穿刺时戴手套无必要及无所谓的达35.2%,静脉穿刺时仅有16.5%的护士总是戴手套.结论:为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时的戴手套率,加强护士的职业防护,建议医院要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及自我防护意识的培训,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加大宣传力度,为护士的职业防护提供支持及方便.
作者:陈永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所有药物几乎都可引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的程度和发生率不同.随着药品种类日益增多及国家基本药物的广泛使用,药物过敏除了常见的抗生素过敏外,还出现了一些罕见药物过敏现象,特别是现在随着中成药的大力推广使用,中成药过敏出现增多趋势.笔者就长期临床工作中发生的一些罕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吴增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病房运动与饮食组合干预治疗对住院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运动与饮食组合干涉疗法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发病住院无运动禁忌并且无挑食不良习惯的Ⅱ型糖尿病患者72例,在健康教育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制定个性化的运动与饮食组合干涉方案并监督完成,分析运动与饮食组合干预前后疗效.随访比较患者3个月及半年后对运动与饮食综合干涉疗法的依从性.结果:运动与饮食干预前后的血糖控刺存在差异,接受运动与饮食组合干涉的患者千预后血糖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住院期间接受运动与饮食组合干预的患者对此综合疗法的依从性明显提高,P<0.01.结论:组合干涉疗法能增强患者运动疗法的依从性,有利于血糖的有效控制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
作者:陈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肱骨中下段骨折临床较多见,治疗常需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以往常采用外侧手术入路,钢板置于肱骨前外侧固定,但肱骨下段外侧面骨的形态不适合钢板的放置,且术中需解剖桡神经,易致其医源性损伤,2007年5月~2010年9月我科采用前方入路,钢板前置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海斌;赵俊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光子嫩肤技术是一种使用连续的强脉冲光子技术的非剥脱性疗法,可消除细小皱纹、去除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斑[1].其治疗原理是:应用特定的强脉冲光能量可穿过皮肤,并且不同波长的强光脉冲光对组织的作用具有选择性,从而产生不同的光生化、光热解反应的特性.短波段光选择性作用于皮下的小血管、色素团或色素细胞,使之升温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利用它们的温差使血管封闭,色素团和色素细胞破裂、分解,达到祛除色素斑的效果.
作者:曹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金霉素眼膏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复发性口腔溃疡诊断标准病例20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5例和对照组1 01例,试验组用金霉素眼膏,对照组用2%碘甘油治疗,疗程7天.结果:金霉素眼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效率为82.1%,碘甘油有效率为55.4%.结论:金霉素眼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冬梅;谭荣;胡坤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瓷贴面修复过程的临床护理配合措施.方法:选择58例需行瓷贴面修复的患者,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并加强心理护理;术中积极配合医师开展四手操作,熟练地掌握手术过程的每一步骤,迅速、准确地配合医生提高工作效率;术后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并定期回访.结果:58例患者顺利完成瓷贴面的美容修复,取得较为理想的修复效果.结论:良好的临床护理配合是保证瓷贴面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苏琴;农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临床实用性护理人才,针对当前在高职护理专业实训室建设和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护理专业实训室建设和进行实训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实训室受到整体护理理念的熏陶,牢固掌握护理操作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郭丽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检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以此探讨血管肉皮功能与颈内动脉颅外段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MMSE量表检测分为正常对照组、轻度认知障碍组两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患者行颈内动脉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动脉硬化的程度;应用比浊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CRP、IL-6的含量.结果:轻度认知障碍组动脉硬化程度重于对照组,其血清CRP、IL-6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硬化较重的患者血管内皮炎性反应较明显,其认知功能损伤也较重.
作者:刘俊孚;牛丽婷;徐江;邢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出院后脑血管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入院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护士定期进行常规回访,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由责任护士采用电话回访、上门探访、网络交流等方式提供护理干预.结果:半年后,两组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依从性、脑血管疾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方法:对我院2011年1~12月妇科门诊及住院的158例围绝经期妇女患者从生理、心理角度分析总结,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了解围绝经期不同妇女的心理状态,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同时给予围绝经期妇女以宣传教育和护理干预.有效地改善和预防围绝经期患者的焦虑、抑郁、多虑等情绪,使广大围绝经期妇女改善身体不适,减轻焦虑紧张症状,顺利度过围绝经这一特殊生理期.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及心理护理可以大大改善围绝经期妇女患者的情绪及心理问题,有利于顺利度过围绝经阶段这一特殊的生理时期.
作者:史琼;童小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在老年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0名65岁以上的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分四部,即:动态阶段评估、确认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阶段效果评价.结果:应用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无1例发生跌倒、碰伤等意外,有效地防范了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跌倒的发生.结论:运用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了解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实施阶段性效果评价,以确保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安全,且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及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龚竹云;程文佳;顾峥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疾病,根据受精卵种植部位不同,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卵巢妊娠、阔韧带妊娠和腹腔妊娠等.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95%[1],而阔韧带妊娠十分罕见,其发生率仅占异位妊娠的1/245[2].现将2012年本科收治1例阔韧带妊娠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丽媛;李明;陈洁;李宏骄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科学,连接医学基础与临床的重要桥梁学科,一方面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学科为基础阐明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原理,另一方面又能够为临床实践中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在医学系统教育以及临床医疗实践与科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
作者:冷一平;鲍美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FLACC评估量表在神经内科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今的神经内科符合条件的患者运用FLACC评估量表进行疼痛管理.结果:采用FLACC评估量表对适用患者进行疼痛管理后患者的疼痛控制率提高;护士对量表的总体满意度为3.19±0.87分;家属对疼痛健康教育和护理服务总体满意度提高(P<0.01).小结:FLACC评估量表在神经内科疼痛管理中应用后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华爽锜;许雅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牵引、针刺等传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4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6例,对照组21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及牵引针刺方法,对照组只使用牵引针刺方法.两组均连续治疗20次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7%和80.9%,不良反应出现率分别为32.4%和60.0%.两者相比前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后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熏蒸加牵引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且可明显减轻传统疗法不良反应出现率.
作者:程占景;李庭辉;张彩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电子阴道镜(EC)检查和HPV-DNA检测用于诊断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SPI)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SCL-2000型EC检查SPI患者和实验室杂交捕获法测定其HPV-DNA及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分析结果.结果:共计354例SPI患者,其中症状为白带异常者122例,接触性出血者74例.宫颈外观光滑者71例,轻度糜烂者1 67例,中度糜烂者59例,重度糜烂者57例.宫颈糜烂者占比80%.宫颈SPI患者年龄20~ 29岁者占62.71% (222/354);30 ~ 39岁者占29.94% (106/354);40~ 52岁者占7.34%(26/354). EC诊断SPI阳性共354例(其中SPI患者252例,SPI+CIN患者102例),298例患者(84.18%)与实验室HPV-DNA诊断结果相符;239例患者(67.51%)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在HPV-DNA阳性患者中,HPV6/16感染占比62.75%,HPV16/18感染占比32.21%,混合感染占比5.03%.单纯SPI的211例HPV-DNA阳性患者中,HPV6/11型171例(81.04%),HPV16/18型29例(13.74%).而病理诊断为SPI合并CIN的HPV-DNA阳性患者中,HPV6/11型16例(18.39%),HPV16/18型67例(77.01%).结论:应用EC和HPV-DNA检测用于诊断宫颈SPI均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两者配合用于临床是早期诊断宫颈SPI的有效方法
作者:锁丙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首先由Gasser于1955年报道,主要临床特征是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不全和血小板减少.典型的HUS住院见于婴儿和儿童,肾功能损害突出,原因是志贺毒素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1].我科于2012年5月收治1例HUS患者,经过积极救治和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芳;许婷;朱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评价腹腔置管在血液透析并大量腹腔积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长期血液透析的尿毒症伴有大量腹水(排除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分为观察组(腹腔置管)和对照组(常规腹穿抽液),观察腹胀缓解时间(天)、腹水消退时间(天)、腹水引流总量(L)、腹腔感染率.结果:两组腹胀缓解时间(7.9±2.3天 vs 16.2±3.7天,P=0.002)、腹水消退时间(9.4±1.8天vs 20.1±2.5天,P=0.014)、腹水引流总量(4.75±1.9L vs 8.9±2.1L,P=0.025)等差异有显著意义,腹腔感染率分别为0和5%.结论:血液透析并大量腹腔积液患者中应用腹腔置管可缩短腹胀缓解时间、腹水消退时间、减少腹水引流总量,而且无增加腹腔感染率和血容量不足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戢艳琼;陈芳;熊畅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