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

苏丹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 2012年3月收治的12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1例施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61例给予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平均术前等待日、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比较,实验组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疗效,降低医疗费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 2012年3月收治的12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1例施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61例给予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平均术前等待日、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比较,实验组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疗效,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苏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PBL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应用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2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60名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作为对照组,另外60名采用PBL教学法作为实验组,在出科前进行理论、操作考核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定,同时对PBL组的护理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PBL教学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与传统教学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BL教学法的得分均高于比传统教学法.问卷调查显示:90%的PBL组同学都认为PBL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PBL教学法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护理实习生的自学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显著提高了护理临床带教质量.

    作者:曹琳琳;王会萍;李军;吴军玲;翟颖莉;郝秀红;姚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维生素E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维生素E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午1月~ 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颈动脉斑块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E、阿托伐他汀钙;治疗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双侧颈动脉斑块内-中膜厚度(以下简称IMT),评价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维生素E治疗对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IMT改变不明显,治疗组改变明显,且对照组与治疗组积分改变的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维生素E的应用具有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脂代谢异常的作用,治疗颈动脉斑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明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愈创生肌活性敷料用于骨科感染创面处理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愈创生肌活性敷料用于骨科感染创面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骨科感染创面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愈创生肌活性敷料进行创面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创面处理;记录和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创生肌活性敷料具有较强的去腐生肌功效,可有效地控制创面感染、促进骨科感染创面愈合.

    作者:张如红;曹胡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锁定钢板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 2012年4月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35例肱骨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骨折,恢复肩关节解剖结构.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肢体、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骨折愈合率97%,平均骨临床愈合时间9个月.1例延迟愈合,无感染、钢板断裂发生.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能够解剖复位肩关面,固定牢固,术后能够旱期功能锻炼.本组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疗效,认为是日前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

    作者:赵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性尿潴留在基层医院急诊处理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尿潴留的原因以及急诊处理方法,快速解除病痛,提高基层医院急诊救治效果.方法:对146例急性尿潴留患者的急诊处理措施分析总结.结果:成功导尿134例,占91.8%;好转11例,占7.5%,有效率99.3%.无效1例占0.7%.结论:导丝辅助导尿提高留置导尿成功率,穿刺抽尿法是基层医院急诊处理尿潴留快速、有效,损伤小,操作简单的有效处理方法.

    作者:吴祥奎;王晓东;朱小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结节性痒疹的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

    目的:了解标准化屋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在结节性痒疹的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用准化屋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1.5年以上进行评价.结果:经过1.5年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有效率达92.31%,痊愈率达53.8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化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结节性痒疹有明显疗效.

    作者:董秀芹;刘涛;肖洁平;李智珍;王红燕;方俊华;梁倩文;黄新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难复性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难复性髋关节后脱位并坐骨神经损伤急诊治疗.方法:对10例难复性髋关节后脱位并坐骨神经损伤急诊手术治疗.结果:难复性髋关节后脱位并坐骨神经损伤急诊手术后,髋关节及坐骨神经功能良好.结论:难复性髋关节后脱住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可获得良好的髋关节及坐骨神经功能.

    作者:闵银川;孙双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1月~ 2012年1月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的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健康教育知识认知情况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效果明显.

    作者:王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28例PUVA疗法治疗银屑病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光化学治疗技术发展至今已有七十余年历史,目前此项技术已达到可精确控制和精确设定的水平.我科是国内早引进紫外线光疗机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的几个科室之一,在应用中我们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本文收集了2009 ~ 2011年共128例资料完整的银屑病患者临床治疗数据,对采用光化学疗法(PUVA)的银屑病患者从近、远期副作用发生情况的观察、专科护理及对症措施的实施、心理护理的适时介入等几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论是:只要掌握好临床适应证、护理措施及时跟进,它将是患者乐于接受的皮肤科又一重要而有效地治疗手段.

    作者:王婷;周文静;李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PICC置管后如何预防机械性静脉炎

    PICC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rtral catheter)指将中心静脉导管从外用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1],主要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等.PICC属于侵入性操作,操作护理不当,可产生一些并发症,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入术后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5.15%[2],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拨管的危险,针对这一问题,将进行研究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以下简称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ICU机械通气>48h的2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原菌分布特点.结果: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51例,感染发生率52.8%;共检出各类病原菌24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43株,占59.3%,革兰氏阳性球菌54株,占22.4%;真菌44株,占18.3%;发生与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综合,加强ICU全方位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何桂霞;胡春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黛力新联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用黛力新联用西酞普兰与单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 ~ 2010年综合内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喜普妙治疗,观察组在服用喜普妙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1、2、4、8周末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减分率进行临床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疗效在第1和2周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8周末观察组和对照组抑郁症状均改善明显.结论:黛力新和西酞普兰的作用机理不同,优势互补,是价廉物美的优化组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心肌致密化不全合并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一例

    心室肌致密化不全(以下简称NVM),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有家族发病的倾向,心肌致密化不全临床特点主要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和心源性猝死(SCD).心肌致密化不全早期可能无症状,因此诊断率不高.当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伴有冠状动脉循环异常时不易被发现.笔者于2011年接诊一例肌致密化不全合并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郭冬梅;刘云晖;银德斌;高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临床路径在声带息肉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声带息肉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2011年1~12月120例声带息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方法实施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声带息肉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方法优于传统的健康教育效果,其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减少了护理人员无效的、重复的宣教,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满意度.

    作者:任璟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苦参碱对HepG2细胞代谢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HepG2细胞代谢水平及基因水平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HepG2细胞3天,对PCNA、AFP、N-ars、e-myc、p53、Rb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对e-myc、p53 mRNA进行原位杂交法检测,对HSGGT进行亲和微柱法检测.结果:苦参碱用药3天后,苦参碱0.8g/L时HepG2细胞AFP和PCNA表达有所减弱,用药1.5g/L时HepG2细胞AFP和PCNA表达为阴性;用药后HepG2细胞相关代谢指标HSGGT明显活性下降,癌基因e-myc表达减弱,抑癌基因p53、Rb表达增强.结论:苦参碱具有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能影响HepG2细胞的增殖代谢及抑制癌基因的增殖.

    作者:蒲铃铃;刘桦;曾莉萍;宋海星;伍秀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留置导尿是临床普遍应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导尿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尿管对尿道的机械性刺激,使尿道分泌物增多,适宜细菌的繁殖和扩散.同时,尿管作为异物影响了膀胱对细菌的正常冲刷作用,从而增加了感染的危险性,是一种常见的留置导管并发症[1]-尿路感染(以下简称CAUTI).CAUTI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住院时间,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处理不好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所以,有效预防和降低CAUTI的发病率是临床工作的重点.

    作者:赵景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套筒冠义齿修复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套筒冠义齿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 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2例牙列缺损患者,制作58件圆锥形套筒冠义齿对患者进行修复,定期随访,并于6个月后统计修复后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58件套筒冠义齿56件固位稳定,咀嚼效能高,1件出现崩瓷,1件内冠脱落,无1例发生继发龋;30例患者异物感小,自感美观、舒适,满意度96.88%.结论:套筒冠义齿修复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还红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麻醉方式下胆囊切除术后呕吐与动脉血气变化的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下胆囊切除术后呕吐与动脉血气变化的对比情况.方法: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麻醉维持用恩氟烷与瑞芬太尼麻醉,治疗组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加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术后清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比较小(P<0.05).两组在解除气腹后5min动脉血气各指标对比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严重程度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输注加瑞芬太尼可较好控制对呕吐与动脉血气的影响,同时缩短清醒时间与拔管时间,可达到平衡麻醉的要求.

    作者:车炼生;张晓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自我感受负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的影响

    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SPB)[1]是指慢性病患者感受到的由于自身的疾病和照护需求影响到照护者而产生的移情担忧,从而导致的抑郁、内疚、痛苦、负担感受和自我感觉的降低,其中身体因素、社会因素、情感因素构成了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内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由家属照顾,患者在接受照护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给家庭成员带来沉重心理负担、经济负担的感受.

    作者:杨欢;高凤华;方舒悦;刘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