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套筒冠义齿修复在临床中的应用

还红扣

关键词:套筒冠义齿, 修复
摘要:目的:观察套筒冠义齿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 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2例牙列缺损患者,制作58件圆锥形套筒冠义齿对患者进行修复,定期随访,并于6个月后统计修复后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58件套筒冠义齿56件固位稳定,咀嚼效能高,1件出现崩瓷,1件内冠脱落,无1例发生继发龋;30例患者异物感小,自感美观、舒适,满意度96.88%.结论:套筒冠义齿修复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观察指标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心律失常(RA)发生相关的护理观察指标,指导护理人员对AMI患者的病情观察,为临床护士在AMI患者的病情观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静脉溶栓成功的AMI患者,将护理观察指标分为溶栓治疗前、治疗中进行分类,按是否发生RA,分析这些护理观察指标与RA发生的相关性.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护理观察指标与RA发生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水准α=0.05.结果:患者焦虑、梗死前无心绞痛、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6h、血糖>6mmol/L、血压≤100/70mmHg易发生RA.结论:临床护士应掌握急性心肌梗死RA的影响因素,加强病情观察,预防RA的发生,降低RA造成的危害,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钟雪莲;邢凤梅;王希柱;唐小梅;石守银;屈海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药物预处理诱导心肌内源性HSP70表达的对比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比几种不同药物预处理对心肌内源性HSP70的诱导作用,筛选佳诱导药物及诱导时间.方法:成年SD大鼠,分为4组:NS组,NE组、NCR组、NTG组.按规定剂量腹腔注射相应的药物行预处理.各组大鼠实验结束后被处死,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心肌内源性HSP70的光密度值.结果:①所选的药物可诱导内源性HSP70产生,其诱导活性依次为:尼可地尔>硝酸甘油≥去甲肾上腺素;②药物预处理诱导心肌内源性HSP70的表达量随给药次数的增加呈递增趋势.结论:尼可地尔注射液是有效的诱导心肌产生内源性HSP70的药物,佳时间为连续给药9次.

    作者:邬鹏宇;郭启仓;张越栋;李春秀;张春青;李占清;张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颈动脉滴注药液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脑梗塞后遗症药物治疗的有效方法、途径,观察颈动脉加压滴注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202例确诊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颈动脉治疗组102例和静脉途径用药对照组100例.治疗组是在脑梗塞病灶侧颈动脉加压滴注红花注射液,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静脉给予相同剂量红花注射液,其他基础治疗两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颈动脉加压滴注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胥学会;马莉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丹红复合液局部痛点阻滞治疗颞肌损伤所致头痛

    颞肌损伤引起的头痛在临床较为多见,且易与其他疾病引起头痛相混淆,相关报道少见,我科采用丹红复合液局部痛点阻滞治疗颞肌损伤引起头痛,取得很好效果.

    作者:刘振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大鼠腰椎间盘神经支配-BDA顺行追踪研究

    目的:揭示大鼠腰椎间盘内神经纤维分布,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顺行追踪剂生物素化的葡聚糖胺(BDA)注射至SD大鼠腰1和腰2神经节,顺行标记支配腰椎间盘神经.结果:①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BDA标记的神经终末主要分布在腰椎间盘纤维环的外层;②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在腰椎间盘浅层神经呈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 peptide,CGRP)阳性.结论:大鼠腰椎间盘伤害性感受器纤维主要分布在纤维环的外层.

    作者:庞有旺;郑季南;洪庆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基于医改的医疗客户服务系统建构

    目的:探讨基于医疗改革的医院客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进行医院内外网连通、专业呼叫中心平台和业务坐席系统、短信收发平台、知识库建设等系统前准备工作,根据患者需求建立系统功能模块.结果: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搭建医患沟通服务平台,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促进医院内部考核管理.结论:基于医改的医院客户服务系统可以改善医院服务质量,创造和提升医院的品牌优势,优化医院的服务流程,降低医院的服务成本,提升医疗信息化的水平,尽可能地避免医患之间的矛盾.

    作者:陈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全瓷贴面修复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全瓷贴面修复过程的临床护理配合措施.方法:选择58例需行瓷贴面修复的患者,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并加强心理护理;术中积极配合医师开展四手操作,熟练地掌握手术过程的每一步骤,迅速、准确地配合医生提高工作效率;术后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并定期回访.结果:58例患者顺利完成瓷贴面的美容修复,取得较为理想的修复效果.结论:良好的临床护理配合是保证瓷贴面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苏琴;农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术前访视表的改进与应用

    介绍作者医院改进后的术前访视表设计特点、应用方法和使用效果,提出一份设计完善、科学合理的术前访视表可以规范术前访视行为,规避手术护理风险,真正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保障护患双方的权益,希望本术前访视表能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并进行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王巧萍;孙丽;董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河北保定铁路女职工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情况的研究

    目的:调查保定铁路女职工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保定铁路女职工进行问卷调查、1h尿垫试验及妇科检查(POP-Q分期法).结果:尿失禁(UI)患病率为34.62%,压力性尿失禁(SUI)患病率为21.64%,轻度48.97%,中度31.08%;重度19.93%.盆腔器官脱垂(POP)患病率为44.23%:0期55.77%,Ⅰ期23.08%,Ⅱ期11.06%,Ⅲ期7.69%,Ⅳ期2.40%.x2检验表明:SUI的分度与POP分期二者之间有相关性(P<0.05),POP分期越高SUI程度越重.结论:保定铁路女职工SUI及POP患病率均较高且SUI的分度与POP分期之间存在相关性.

    作者:刘艳娟;闫华;张素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消毒供应中心规范改造后流程与管理

    科学合理的布局是保证消毒、灭菌物品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根据我院的总体规划和长远供应需求,对消毒供应室进行了规范改造,建筑面积约700m2,在院内形成相对独立(一楼)的区域,距蒸汽源、水源附近且供应充足.环境无污染源,采光好,内部划分为工作区和生活区两大区域,工作区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一次性无菌物品库几部分.

    作者:谢京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析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B超检测技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当中的分析价值.方法:将我院2004年5月~2005年5月间住院治疗,且通过手术证实为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120例,对患者的B超检查进行分析,探讨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当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全部的患者当中,采用B超进行检查与诊断的结果,和手术的结果相符的人数较大、诊断相符率也较大.结论:在对腹腔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过程中,采用B超进行检查,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1].

    作者:陈素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牵引及手法治疗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57例

    随着人类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近2年来,笔者对57例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牵引、手法推拿、点穴疗法综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邓福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切口大汗腺切除术治疗腋臭的短期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小切口大汗腺切除术治疗腋臭的短期疗效.方法:2010年4月~ 2011年10月本院65例小切口大汗腺切除术治疗腋臭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分析.结果:平均每侧腋臭手术时间40min,出血约50ml.术后单侧切口愈合延迟一例,换药2次后愈合;术后单侧皮下小血肿1例,自行吸收;术后无一例切口感染、皮肤坏死.随访患者术后无一例复发.结论:小切口大汗腺切除术治疗腋臭,手术切口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郁新建;杨金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CT导引下125-Ⅰ粒子置入在腹膜后转移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CT导引下125-Ⅰ粒子置入治疗腹膜后转移瘤的疗效.方法:32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29 ~ 82岁,中位年龄57岁.其中肝癌术后转移11例,胰腺癌术后转移7例,胃癌术后转移8例,结直肠癌术后转移6例.按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Ⅰ级5例,Ⅱ级16例,Ⅲ级11例;药物止痛效果欠佳.在CT导引下行125-Ⅰ粒子置入治疗.结果:32例疼痛患者中,1周有效率81.13%.1月有效率90.63%.3月有效率96.88%.6月有效率93.75%.32例腹膜后肿块患者中,1月有效率81.25%.3月有效率87.50%.6月有效率93.75%.结论:CT导引下125-Ⅰ粒子置入治疗腹膜后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对控制疼痛症状及抑制肿瘤生长均有良好疗效.

    作者:吴涛;李天晓;赵志军;刘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青光眼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术前眼压、术后视力恢复及提高治愈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需要行手术的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实施系统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及术前30min眼压的变化,术后视力的变化,术后治愈状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测量的眼压、视力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前眼压,术后视力恢复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前眼压的控制,术后视力的恢复及治愈率均优于一般的常规护理.

    作者:张静;拓晓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湿疹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各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皮肤科序惯诊治的各型湿疹患者2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4例应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涂患处,早晚各1次,疗程2周;对照组120例,用硫磺霜涂患处,方法同治疗组.分别观察初诊日、第7、14、21、28天皮肤瘙痒及患处红斑、丘疹、糜烂、渗液、浸润、苔藓化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的有效率分别为83.9%、83.3%、81.3%、总有效率81.3%;对照组对应分别为67.8%、51.4%、44.8%、总有效率57.5%;治疗组疗效各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各型湿疹临床疗效均较理想.

    作者:茅恒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影响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原因.方法:从患者的伤口疼痛、呼吸系统并发症、合并慢性疾病、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术后并发坠积性肺炎,使术后肢体康复锻炼的时间延迟,3例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不注重饮食,血糖极度升高,延长了住院时间.1例患者术后体位不当,致使假体脱位,经及时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分析,严格应用不同护理手段,熟练掌握各种并存病的观察要点,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并正确指导教会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训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延琴;牛志霞;张婷;朱娜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苦参碱对HepG2细胞代谢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HepG2细胞代谢水平及基因水平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HepG2细胞3天,对PCNA、AFP、N-ars、e-myc、p53、Rb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对e-myc、p53 mRNA进行原位杂交法检测,对HSGGT进行亲和微柱法检测.结果:苦参碱用药3天后,苦参碱0.8g/L时HepG2细胞AFP和PCNA表达有所减弱,用药1.5g/L时HepG2细胞AFP和PCNA表达为阴性;用药后HepG2细胞相关代谢指标HSGGT明显活性下降,癌基因e-myc表达减弱,抑癌基因p53、Rb表达增强.结论:苦参碱具有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能影响HepG2细胞的增殖代谢及抑制癌基因的增殖.

    作者:蒲铃铃;刘桦;曾莉萍;宋海星;伍秀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8例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临床分析

    通过对2006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8例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病因及疗法,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梁影;雷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首次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焦虑评估及对策

    目的:患者在首次接受高压氧治疗时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故必须做好首次接受高压氧治疗患者的焦虑评估,给予积极地干预.方法:采用改进的焦虑量表(SA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对288例不同患病种类的患者自评.结果:首次接受高压氧治疗时被观测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结论:为了消除与减轻首次接受高压氧治疗患者的焦虑不安心理,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进舱前的解释工作,予以正确的疏导、解释工作,除特殊情况外,不安排首次治疗者单独进舱,而是让他们与曾经接受治疗的患者同时进舱,尽可能地消除首次高压氧治疗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高会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