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红复合液局部痛点阻滞治疗颞肌损伤所致头痛

刘振峰

关键词:局部痛点阻滞, 颞肌损伤, 头痛
摘要:颞肌损伤引起的头痛在临床较为多见,且易与其他疾病引起头痛相混淆,相关报道少见,我科采用丹红复合液局部痛点阻滞治疗颞肌损伤引起头痛,取得很好效果.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留置导尿是临床普遍应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导尿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尿管对尿道的机械性刺激,使尿道分泌物增多,适宜细菌的繁殖和扩散.同时,尿管作为异物影响了膀胱对细菌的正常冲刷作用,从而增加了感染的危险性,是一种常见的留置导管并发症[1]-尿路感染(以下简称CAUTI).CAUTI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住院时间,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处理不好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所以,有效预防和降低CAUTI的发病率是临床工作的重点.

    作者:赵景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单纯型和复杂型热性惊厥心肌酶谱变化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单纯型热性惊厥(SFS)和复杂型热性惊厥(CFS)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69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致热性惊厥(FS)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测,根据病情分为两组,SFS组182例,CFS组87例,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小儿FS后心肌酶谱有不同程度的变化,CFS组血清CK-MB、CK、LDH、AST的阳性率及检测值均增高,但与SFS组相比,只有CK-MB的阳性率及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S患儿抽搐时会引起心肌受损,CFS引起心肌受损更严重;CK-MB可作为FS心肌受损早期诊断及心肌受损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对FS患儿要尽快止惊,尽早发现心肌受损,及时给予保护措施.

    作者:左满凤;舒琼璋;刘贺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难取性胆管残余结石的体会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难取性胆管残余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8例胆道术后“丁”管引流的患者拔除“T”管后,因嵌顿结石、铸型结石或巨大结石(直径>1.0cm)先行单纯胆道镜取石不成功,联合钬激光碎石后再取石.结果:对38例患者采用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经过1~3次碎石、取石治疗,共有35例患者的结石取净,3例因结石位于三级以上胆管,胆道镜及光道纤维不能到达,未完全取净.术后有4例出现发热、轻微腹痛、寒战等胆道感染的表现,3例出现胆道出血,出血量均小于100ml,无胆道穿孔,窦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难取性胆管残余结石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是目前治疗胆道术后难取性残余结石有效的补救措施.

    作者:蒋志宏;邱道平;周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隐形义齿修复青少年前牙缺失的临床应用

    目的:讨论隐形义齿在青少年前牙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将前来就诊的70位前牙缺失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活动义齿组和隐形义齿组,并进行定期随诊观察.结果:36例前牙隐形义齿修复体成功使用的有34例,成功率94.4%,失败2例,占总数的5.6%.结论:隐形义齿作为一种过渡修复完全可以满足青少年维持缺牙间隙到固定修复期间的美观要求.

    作者:李伟林;李金业;陈春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内分泌科的护患沟通技巧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护患沟通的必要性和内容.方法:采用以培训、不同的沟通形式、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以老带新等方法扩大效果.结果:通过开展护患沟通技巧培训1年,患者满意度、“三基”合格率和技术操作优秀率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深入浅出、持之以恒、因人施教是内分泌科护患沟通的主要沟通方式,护士要拓宽自身专业知识面和服务面才能做好护患沟通、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作者:陈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运用研究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我院2007~2011年收治的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血肿患者共18例,本实验组18例以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在外院随机抽取对照组17例终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以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诊断中各项指标情况以及诊断准确数据进行记录,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t检验和计数卡方检验.结果:实验组诊断准确率为98.1%,高于对照组75.2%的诊断准确率(x2=15.34,P<0.01),且实验组在诊断过程中对各项指标检验的准确度均高于对照组(t=1.6122,P<0.05).两组数据均经SPSS18.0软件检验,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的能清楚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对及时精确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肖胜;叶娟;郑黄华;熊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精囊镜探查在血精诊治中的临床分析(附20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尿道精囊镜技术在血精患者诊治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我科自2008年5月~2012年3月的20例血精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检查明确诊断为血精,术后定期随访患者的症状、改善及精液常规情况.结果:20例手术均成功,17例明确诊断为精囊炎,精囊结石2例,精囊息肉1例,使用钬激光治疗.2例术后1周出现附睾炎症状,给予抗感染治疗1周后治愈,所有病例术后均未见逆行射精、尿失禁或直肠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通过本文结论表明精囊镜探查在血精诊治中具有操作方便,观察直接,效果肯定等特点,是一种治疗精囊疾病安全、有效、可行的新方法.

    作者:巴特巴依尔;陈文新;陈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核细胞CD40/CD40L的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核细胞CD40/CD40L的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45例初发过敏性紫癜患儿(观察组)积极采用综合治疗,同期选择正常健康儿童45例(对照组),采集外周抗凝血进行核细胞CD40/CD40L的表达检测.结果:-45例患儿显效42例,无效3例,无死亡患儿,有效率为93.3%.两组CD40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治疗前后对比也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CD40L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加入PHA后CD40L 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加入Dex后,观察组CD40L 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核细胞CD40/CD40L的高表达可扩大B细胞活化的规模,从而导致大量抗体的生成而参与发病,与预后呈负相关.

    作者:李荟;赵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结节性痒疹的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

    目的:了解标准化屋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在结节性痒疹的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用准化屋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1.5年以上进行评价.结果:经过1.5年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有效率达92.31%,痊愈率达53.8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化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结节性痒疹有明显疗效.

    作者:董秀芹;刘涛;肖洁平;李智珍;王红燕;方俊华;梁倩文;黄新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96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和治疗.方法:对9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及分析.结果: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96例患者无一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低血糖事件及死亡.结论:加强临床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冬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上海市郊某乡镇企业职工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乡镇企业职工的膳食营养状况,为开展膳食营养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连续称重法对某乡镇企业职工的膳食进行调查.结果:企业职工油脂类摄入过量,奶类、水果类和鱼虾类类食物摄入不足;三大营养素达不到合理的供能比例.结论:乡镇企业职工膳食的食物种类和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应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倡平衡膳食.

    作者:吴慧芳;孙仁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评价非瓣膜性房颤病人使用抗凝治疗与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2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为抗凝组和抗血小板组.抗凝组给予华法林口服维持国际标准化比率(INR)2.0~3.0;抗血小板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结果:抗凝组62例患者华法林维持量1.87~4.75mg/天,平均剂量(2.58±0.74)mg/天,INR平均(2.46±0.26).抗凝组和抗血小板组的栓塞发生率分别是1.6%和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16.1%和5.7%,但是出血严重程度构成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栓塞事件的发生,维持INR 2.0~3.0,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不高、用药安全.

    作者:赵怀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901例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及术后感染引流物病原菌耐药性与干预措施

    目的:通过对1901例腹部外科患者感染性疾病及术后感染引流物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感染.方法:监测并分析2008~ 2011年1901例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及术后感染引流物病原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1901例腹部外科感染病原菌中,分离率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44.6%)、大肠埃希菌(33.1%)、克雷伯菌属(6.0%);G+需氧菌361株,常见的依次为肠球菌属(41.8%)、葡萄球菌属(37.4%)、链球菌属(15.2%);厌氧菌中常见的依次为脆弱类杆菌(41.5%)和变形梭杆菌(30.6%);药敏结果显示,G-需氧菌对亚胺培南很敏感,达95%以上,多数对三代头孢菌素较敏感,有的甚至达74%以上;而对阿莫西林耐药率均大于90%,厌氧菌对甲硝唑稳定敏感.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已非常严重.结论:医院应采取积极有效干预措施,避免耐药性进一步增长.

    作者:潘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RFCA治疗局灶性右心房房速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了解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局灶性右心房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右心房房速患者行RFCA治疗,采用房速发作时激动顺序标测法以明确心房早激动点.结果:房速消融成功率为81.3%,术中和术后无并发症,术后随访(2.2±1.6)年,1例复发.结论:RFCA治疗局灶性右心房房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作者:辜和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套筒冠义齿修复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套筒冠义齿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 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2例牙列缺损患者,制作58件圆锥形套筒冠义齿对患者进行修复,定期随访,并于6个月后统计修复后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58件套筒冠义齿56件固位稳定,咀嚼效能高,1件出现崩瓷,1件内冠脱落,无1例发生继发龋;30例患者异物感小,自感美观、舒适,满意度96.88%.结论:套筒冠义齿修复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还红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八种能力”强化训练对护生心理资本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通过对护理专科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自由选择生活的能力、破解生活难题的能力、沟通合作能力、推理预见能力、获取幸福的道德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八种能力的强化训练,对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护理专科2个班学生100名作为被试,将1班设为研究班,2班设为对照班.在2班学生所学课程相同的情况下,分别于开学和期末采用心理资本自评问卷(PCQ-24)测试.同时利用第二课堂时间对研究班学生进行“八种能力”的强化训练.期末比较两班学生研究前后心理资本差异;及自身研究前后心理资本各维度差异.数据进行处理(t检验).结果:两班实施该项研究前,学生心理资本测评各维度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t1=0.896,P1>0.05);实施该项研究后,护生心理资本测评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显著(t2=5.763,P2<0.01);研究班自身前后比较,心理资本测评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显著(t3=5.841,P3<0.01).结论:护理专业学生通过“八种能力”的强化与培训,可有效地促使个体的心理资本不断地得到积累与提高.

    作者:李小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加强护理细节管理降低护理风险

    作为与患者接触密切的护理工作者,其工作的诸多环节中均存在着危险因素.如何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强化细节管理,以人为本,以细节管理为中心;健全细节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对现场管理的督导当今医疗体系下至关重要.

    作者:吴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双极电凝直视下眼轮匝肌紧缩术在眼袋整形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双极电凝电烧紧缩眼轮匝肌的眼袋整形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观察.方法:自2012年4~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VIP病房行外路法眼袋切除术患者48例,在常规眼袋切除术的步骤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双极电凝电烧眼轮匝肌浅层肌肉筋膜组织,观察手术可操作性和效果评定.结果:48例患者术中均采用双极电凝电烧紧缩眼轮匝肌,其中46例患者满意,2例患者基本满意,无不满意患者.结论:应用双极电凝电烧眼轮匝肌用于眼袋整形,不仅能达到常规眼袋整形手术方法的手术效果,又能使下眼睑松弛的眼轮匝肌得到紧缩,更好的改善眼袋膨出的外观.而且手术操作简单方便,此步骤在常规眼袋整形手术方法的基础上不需要另作解剖,不增加眼袋整形手术的风险.

    作者:刘新海;蔡磊;张怡;刘美辰;吕玲玲;王淑杰;李发成;马继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关于南川偏远地区实施正规宫颈癌筛查的管理模式

    目的:调查南川地区妇女实施正规宫颈癌筛查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针对南川偏远地区实施规范化宫颈癌筛查的管理模式.方法:抽查2011年5月~ 2011年8月我区12个乡镇卫生院对15000位妇女宫颈癌筛查情况,与我院自2011年8月~ 2012年5月对来院就诊的已婚妇女3397例宫颈癌筛查情况进行对比.乡镇卫生院主要筛查方式为宫颈刮片细胞检查、宫颈醋酸染色检查方法,筛查结果异常送至上级医院就诊.我院采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电子阴道镜、宫颈病理组织学检查,逐阶梯进行宫颈癌筛查.对339女中的1000例进行问卷调查及宫颈分泌物人乳头瘤病毒定量分型.结果:乡镇卫生院筛查宫颈癌前病变患病率为3.33‰,其中CIN1 24例,CIN2 15例,CIN3 5例,确诊为宫颈浸润癌6例.我院筛查结果:3397名妇女中,TCT结果异常者占8.12%(276/3397),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以上占3.998% (146/3397).对电子阴道镜筛查阳性进行宫颈病理组织学检查,宫颈癌前病变为1.71%(58/3397),其中CINⅠ为4.12‰(14/3397),CINⅡ为5.59‰(19/3397),CINⅢ为7.36‰(25/3397)宫颈鳞癌为4.42‰(15/3397).结论:我院宫颈癌筛查阳性率远远大于乡镇卫生院筛查.为提高宫颈癌筛查率,可开展“乡镇卫生院进行TCT+上级医院实施电子阴道镜、宫颈活检+对乡镇卫生院宫颈癌筛查培训+建立妇女健康档案”的管理模式.

    作者:田阗;谢艳;李媛;蒲元芳;张敏;邬洪明;殷丽;曾令先;吴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及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的护理35例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及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的术前、术后及并发症佳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2月~ 2011年11月我科已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或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患者35例,均给于术前8h禁食、禁饮,术前30min肌内注射镇静、止痛、解痉药,术中均使用碘普罗胺注射液作为造影剂.结果:35例患者经精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及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术前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术后的精心观察及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合理的饮食指导是减少术后胰腺炎复发、预防胆道结石再形成的保障.

    作者:师海霞;杨志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