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影;雷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术前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给于系统的护理干预,术日晨及术后测心率血压,观察其变化并记录.术后当日用SAS及SDS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并比较,观察其改变.结果:干预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前术后心率血压差值也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有效地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从而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
作者:冯云慧;史晓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标准化屋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在结节性痒疹的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用准化屋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1.5年以上进行评价.结果:经过1.5年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有效率达92.31%,痊愈率达53.8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化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结节性痒疹有明显疗效.
作者:董秀芹;刘涛;肖洁平;李智珍;王红燕;方俊华;梁倩文;黄新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难愈性皮肤溃疡是外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发现,溃疡创面愈合包括连续而又相互重叠的3个阶段,即炎症期、肉芽组织形成期和瘢痕形成期[1].其中肉芽组织生长在创面修复、愈合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肉芽组织是由新生薄甓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2].肉芽组织质量直接影响着创面的修复、愈合程度及其预后[3].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通过观察辩证地应用中药换药法治疗难愈性溃疡,取得很好的疗效,治愈率达到100%,现报道如下.
作者:霍春芬;霍慧兰;朱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 2012年4月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35例肱骨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骨折,恢复肩关节解剖结构.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肢体、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骨折愈合率97%,平均骨临床愈合时间9个月.1例延迟愈合,无感染、钢板断裂发生.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能够解剖复位肩关面,固定牢固,术后能够旱期功能锻炼.本组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疗效,认为是日前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
作者:赵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异常增强,导致甲状腺素(TH)分泌过多引起的机体各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总称.丙硫氧嘧啶(PTU)是治疗甲亢首选药物,经研究报道证明,相对于该类药物引起的皮疹、药物热及粒细胞减少而言,PTU引起的肝损害也很常见,且肝损害症状明显[1].2011年9月我科收治1例丙硫氧嘧啶引起肝损害的患者,经过积极保肝降酶降黄及及时有效护理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方法汇报如下.
作者:张芳芳;孟玉华;张悦;宋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时内瘘手臂疼痛的相关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46例血液透析时内瘘手臂疼痛患者的疼痛原因进行分析,根据疼痛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疼痛评分及疼痛再次发生率.结果:造成疼痛的相关原因主要是患者体质增长超过5%、干体质评估误差较大、超滤速度过快、一次穿刺不成功、透析时血压下降、紧张、焦虑,其原因具有代表性,针对疼痛发生的相关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时内瘘手臂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内瘘手臂疼痛的相关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包括控制透析间期的体质量增长,正确的内瘘穿刺方法,合理的设定超滤量等,可保证透析充分性,避免疼痛发生,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江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电子阴道镜(EC)检查和HPV-DNA检测用于诊断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SPI)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SCL-2000型EC检查SPI患者和实验室杂交捕获法测定其HPV-DNA及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分析结果.结果:共计354例SPI患者,其中症状为白带异常者122例,接触性出血者74例.宫颈外观光滑者71例,轻度糜烂者1 67例,中度糜烂者59例,重度糜烂者57例.宫颈糜烂者占比80%.宫颈SPI患者年龄20~ 29岁者占62.71% (222/354);30 ~ 39岁者占29.94% (106/354);40~ 52岁者占7.34%(26/354). EC诊断SPI阳性共354例(其中SPI患者252例,SPI+CIN患者102例),298例患者(84.18%)与实验室HPV-DNA诊断结果相符;239例患者(67.51%)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在HPV-DNA阳性患者中,HPV6/16感染占比62.75%,HPV16/18感染占比32.21%,混合感染占比5.03%.单纯SPI的211例HPV-DNA阳性患者中,HPV6/11型171例(81.04%),HPV16/18型29例(13.74%).而病理诊断为SPI合并CIN的HPV-DNA阳性患者中,HPV6/11型16例(18.39%),HPV16/18型67例(77.01%).结论:应用EC和HPV-DNA检测用于诊断宫颈SPI均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两者配合用于临床是早期诊断宫颈SPI的有效方法
作者:锁丙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转化生长因子(TGF-β)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了解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及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38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正常内膜中的VEGF 、MMP-2、TGF-β的含量对比,并进行分析.结果:VEGF、MMP-2、TGF-β在异位内膜组及在位内膜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P<0.05);而在位内膜组和异位内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MMP-2、TGF-β共同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这些因子的协同表达可能在于口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郭丽娜;李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在整形外科中引流装置常用于需要引流的伤口,并且根据临床不同的需要而采取不同的引流方式[1].但在外耳再造手术方面,却缺乏适宜的引流装置,既能达到一定的负压要求,又可以起到避免逆流、操作方便的作用.2010年2月至今,我们经过探讨在临床工作中将一次性头皮针、硅橡胶负压引流球和引流袋相连接,用塑料夹钳相隔,制成简易顺式负压引流装置应用于外耳再造手术154例,由于它符合再造耳廓的负压要求,再造的耳廓无瘀血、无感染、立体感强效果好,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学红;王大方;胡志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0年8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得分、焦虑程度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前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实施可有效消除或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状况,能显著提高孕产妇的自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姣丽;黄成凤;李霞;朱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护理干预在心内科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1年8月来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26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63)予以一般健康指导与常规护理,干预组(n=63),由两名受培训过的护士予以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①PSQI得分比较:两组护理前PSQI得分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理一周后,PSQI得分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护理前与护理后PSQI得分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前与护理后PSQI得分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睡眠客观评价比较:护理一周后,干预组的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及觉醒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改善心内科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赵柏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加快康复.结果:56例老年患者通过实施系统的护理,有效的控制并发症发生后,成功实施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论: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要把手术物品、药品准备齐全并且要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严密观察病情,熟练配合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的工作;术后应重点预防和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老年患者也可安全实施LC术.
作者:郑桂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内源性HSP70对离体供心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延长供心保存寻求有效的方法.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两组均于实验结束,取6只大鼠处死,取左室前壁心肌组织;余大鼠均切取完整心脏,放于St-Thomas液保存,分为4个时间点进行观察,应用免疫组化观察上述各时间点的HSP70表达情况及测定心肌组织的SOD、MDA含量.结果:对照组HSP70仅有少量表达;实验组HSP70表达含量明显增加;实验组的SOD活性明显高于各时间点相对应的对照组;但随着供心保存时间的延长,活性逐渐下降.实验组保存10h后明显下降;而对照组保存6h则下降显著;各时间点实验组心肌组织中MDA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与SOD组相反.结论:心肌HSP70高表达对供心具有明显的保护效应,通过降低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增强心肌抗氧化损伤能力,从而发挥其对供心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邬鹏宇;杨学慧;孙秀红;李春秀;张春青;李占清;张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 ~ 2011年收治的71例创伤骨科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17 ~ 54岁,女性31例,年龄19~ 61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骨科创伤.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全方位护理,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37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护理有效率为91.9%,对照组34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护理有效率为76.5%.结论:在治疗骨科创伤疾病的过程中,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并发症及其危害性及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方法:5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青少年全部进行空腹肝功能、皮质醇、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测定,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青少年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并发高血压、血脂紊乱、糖代谢异常、脂肪肝甚至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6%、28%、36%和18%.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青少年易并发高血压、血脂紊乱、糖代谢异常、脂肪肝甚至肝功能损害,应予早期预防及干预,以减少儿童患病及成人后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王慧萍;赵香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1901例腹部外科患者感染性疾病及术后感染引流物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感染.方法:监测并分析2008~ 2011年1901例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及术后感染引流物病原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1901例腹部外科感染病原菌中,分离率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44.6%)、大肠埃希菌(33.1%)、克雷伯菌属(6.0%);G+需氧菌361株,常见的依次为肠球菌属(41.8%)、葡萄球菌属(37.4%)、链球菌属(15.2%);厌氧菌中常见的依次为脆弱类杆菌(41.5%)和变形梭杆菌(30.6%);药敏结果显示,G-需氧菌对亚胺培南很敏感,达95%以上,多数对三代头孢菌素较敏感,有的甚至达74%以上;而对阿莫西林耐药率均大于90%,厌氧菌对甲硝唑稳定敏感.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已非常严重.结论:医院应采取积极有效干预措施,避免耐药性进一步增长.
作者:潘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13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评价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减少,平均住院日缩短,平均住院费用降低,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利于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越桂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对比情况,为合理选择手术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组采用CT引导下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结果:两组术后都无死亡患者,两组的再次出血率、肺部感染率、消化道出血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中也无死亡病例,治疗组的近期疗效优良率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远期疗效也明显好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尽早实施CT引导下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与,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预后疗效.
作者:黄春明;张宏祥;朱亚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某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开展现状调查,总结出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并探讨其有效的防护对策.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综合医院全体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调查对象锐器伤发生率为85.3%.发生过锐器伤的护士中75.8%没有戴手套,在锐器伤发生后13.9%的人未采取任何措施,主动核对患者检验结果的仅为26.8%,做过乙肝病毒检测的仅为21.9%,21.9%的人曾经汇报给有关部门.结论:应加强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同时改善工作环境,并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作者:张乾;田怀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通过对2006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8例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病因及疗法,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梁影;雷婷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