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海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及防治

张欣雨;蔡辉霞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 成分分析, 防治
摘要:目的:研究青海地区581例泌尿系结石化学构成,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化学反应测定581例泌尿系结石标本,研究其成分,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在581例尿石中混合结石占70.56%(410/581),其中草酸盐结石59.89%,磷酸盐结石34.59%,碳酸盐结石24.61%,尿酸结石26.33%;单纯结石17.42%.上尿路结石473例,下尿路结石108例,上、下尿路结石之比为4.36:1,肾、输尿管结石主要以草酸钙和磷酸钙混合结石及单纯草酸钙结石为主,膀胱结石主要以尿酸结石为主,尿路结石部位和化学成份构成密切相关,肾、膀胱结石与其化学成份构成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上、下尿路结石的发病机理不同.结论:结石成分分析对于了解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形成和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静脉穿刺操作戴手套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通过对番禺区多间医院临床一线护士对静脉穿刺时戴医用手套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及分析,探讨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时戴手套率的有效办法,以加强护士的职业防护,避免护士职业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番禺区500名临床一线护士关于职业防护有关知识的掌握及静脉穿刺时戴手套的情况.结果:未能完全掌握职业防护有关知识的护士达33.3%,认为静脉穿刺时戴手套无必要及无所谓的达35.2%,静脉穿刺时仅有16.5%的护士总是戴手套.结论:为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时的戴手套率,加强护士的职业防护,建议医院要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及自我防护意识的培训,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加大宣传力度,为护士的职业防护提供支持及方便.

    作者:陈永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运用研究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我院2007~2011年收治的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血肿患者共18例,本实验组18例以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在外院随机抽取对照组17例终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以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诊断中各项指标情况以及诊断准确数据进行记录,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t检验和计数卡方检验.结果:实验组诊断准确率为98.1%,高于对照组75.2%的诊断准确率(x2=15.34,P<0.01),且实验组在诊断过程中对各项指标检验的准确度均高于对照组(t=1.6122,P<0.05).两组数据均经SPSS18.0软件检验,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的能清楚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对及时精确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肖胜;叶娟;郑黄华;熊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76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与评价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脑瘫患儿分为针剌结合运动疗法组(26例)、单纯针刺组(25例)和单纯运动疗法组(25例),进行治疗对照并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并应用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纪要标准评价康复效果.结果:针刺结合运动疗法组26例中,基本治愈(4例),显效(6例),有效(1 3例),总有效率为(88.4%).其他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6.0%和60.0%.针刺结合运动疗法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胜龙;陈雪平;覃天;陈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药换药法治愈难愈性溃疡126例

    难愈性皮肤溃疡是外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发现,溃疡创面愈合包括连续而又相互重叠的3个阶段,即炎症期、肉芽组织形成期和瘢痕形成期[1].其中肉芽组织生长在创面修复、愈合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肉芽组织是由新生薄甓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2].肉芽组织质量直接影响着创面的修复、愈合程度及其预后[3].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通过观察辩证地应用中药换药法治疗难愈性溃疡,取得很好的疗效,治愈率达到100%,现报道如下.

    作者:霍春芬;霍慧兰;朱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自体肋软骨行耳廓再造术的护理

    目的:总结先天性小耳畸形自体肋软骨行耳廓再造术的护理.方法:对28例分两期采用自体肋软骨行耳廓再造术的患儿实施心理疏导,让患儿及家长如何配合治疗及护理,并在护理的全过程中及时观察病情,认真进行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结果:术后6个月后随访,再造耳廓的形态逼真,无组织坏死,血供及感觉良好,患儿随着年龄增长,能承受睡觉时的正常压迫.结论: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认真仔细的手术前后护理和密切的护患、医患沟通,尤其是引流管的护理是耳廓再造手术成功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郭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亚低温在心肺脑复苏中对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心肺脑复苏中对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心肺复苏模型,SD大鼠30只,分成对照(D)组、常温复苏(C)组及亚低温复苏(Y)组,2h后大鼠脑组织病理切片的对比.结果:亚低温复苏(Y)组与常温复苏(C)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切片在脑组织结构间质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方面都有很大改善.结论:亚低温在心肺脑复苏中对大鼠脑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树峰;严首春;王善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VitB1现代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B1(vitamin B1,VitB1)是人体重要营养要素之一,其参与体内辅酶的形成,是机体维持正常代谢和功能所必须的一类低分子化合物.其中粮谷类、豆类、硬果、动物的内脏如肝等食物中均含有大量VitB1,一般情况正常饮食可以满足人体需求,但由于生理、职业、患病等因素也会造成VitB1的缺乏症,从而引发脚气病、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病症,我们将近几年的临床应用归纳如下.

    作者:白冰;梁玉磊;赵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影响急诊外科观察室医疗安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观察室中医疗安全的因素,提高急诊外科观察室患者的治疗安全.方法:由护士、医生、药剂师、总务科人员、患者及家属、后勤人员、护工等共同完成急诊外科观察室患者的治疗安全工作.结果:通过医院各部门参与安全工作,降低了急诊外科观察室患者的医疗安全隐患,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结论:急诊外科观察室工作涉及医院多个部门,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做好急诊外科观察室的医疗安全工作.

    作者:秦海峰;陈美华;魏薇萍;朱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5900造口袋在癌性胸腹水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5900造口袋中在癌性胸腹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5900造口袋,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瘘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费用及瘘口周围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5900造口袋用于癌性胸腹水引流的护理,可有效预防瘘口周围皮炎的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缩短护理时间、减轻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早期观察及预见性护理干预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皮瓣及复合组织瓣的移植手术已广泛应用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血管危象指皮瓣移植术后因吻合的动静脉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包括动脉危象和静脉危象,好发于术后24~48h.我院自2009年1月以来,我院将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作为重点预防工作,开展一系列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总结如下.

    作者:杜微蓝;王朝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环乳晕色素掩饰性切口在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的佳切口选择.方法:对35例术前经触诊、B超检查临床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的患者采用经环乳晕隐蔽切口切除肿瘤.结果:全部患者随访1年,肿瘤无复发,切口均甲级愈合,隐蔽、美观,患者满意度高.结论:乳晕边缘弧形切口具有瘢痕隐蔽,不明显,美容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等优点,适用于对美容要求较高的中青年,女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巫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孕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分析的方法,研究门诊定期产检的600名孕妇,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正常妊娠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于不同妊娠时期测定血β-HCG的变化并加以分析.结果:①正常妊娠孕妇妊娠8~12周血β-HCG明显升高,孕中晚期则维持在较低水平(P<0.01);②HDCP患者妊娠中晚期血β-HCG较正常妊娠孕妇明显升高(P<0.01),子痫前期组血β-HCG值又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③妊娠28 ~ 36周是HDCP的高发孕周,且易发展为子痫.结论:血β-HCG可以作为临床预测HDCP发生的有效检测指标.

    作者:吴云波;吴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

    目的:通过了解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生活方式,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1年01月~ 2012年03月我科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疾病健康宣传教育;实验组根据调查问卷结果进行个体化、针对性的强化护理指导,并在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方式对患者进行生活健康护理指导.连续干预16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及血尿酸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饮食、运动、烟酒控制等生活方式方面及血尿酸水平较入院护理干预治疗前明显好转,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在日常生活方式及血尿酸水平方面较入院时未见明显好转,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在日常生活方式及血尿酸水平方面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屈海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隐形义齿修复青少年前牙缺失的临床应用

    目的:讨论隐形义齿在青少年前牙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将前来就诊的70位前牙缺失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活动义齿组和隐形义齿组,并进行定期随诊观察.结果:36例前牙隐形义齿修复体成功使用的有34例,成功率94.4%,失败2例,占总数的5.6%.结论:隐形义齿作为一种过渡修复完全可以满足青少年维持缺牙间隙到固定修复期间的美观要求.

    作者:李伟林;李金业;陈春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项目对提高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作用和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9 ~ 2011年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共计3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针对患者家属的护理干预项目,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及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和肿瘤相关疲劳方面的差异.结果:经过为期一月的对其家属的护理干预项目,观察组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肿瘤相关疲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肿瘤患者家属的护理干预项目可以有效提高家属心理健康水平,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陶涛;王林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乳晕切口结合MRI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并发症91例

    目的:探讨乳晕切口结合MRI检查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91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应用MRI检查协助术前诊断,采用乳晕切口,于手术直视下取出加残腔灌洗以及病变组织去除术等综合治疗手段,分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以及同时置入假体的适应证.结果:本组91例治疗效果基本满意,术前症状基本消失,MRI复查显示无明显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残留,其中42例同时置入乳房假体进行隆胸,效果良好.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对受术者可造成后严重后果;核磁共振是目前好的检查方法;乳晕切口直视下取出加残腔灌洗以及病变组织去除术是目前治疗此类并发症的好方式;应严格掌握同时置入假体的适应证的尺度.

    作者:王海木;王晓慧;杨佳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Bikunin抑制前列腺癌细胞PC3体外侵袭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bikunin对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bikunin处理前列腺癌细胞系PC3,采用transwe11实验检测其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同时,利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Bikunin能够显著降低PC3细胞的侵袭能力;Bikunin能够抑制PI3K和AKT的活性;PI3K和AKT的抑制荆能够抑制PC3细胞的侵袭;组成型活化的PI3K能够阻断bikunin 的抑制作用.结论:Bikunin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Bikunin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赵艳红;吴军兵;王春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儿科门诊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目的:本文选取2011年1月~ 2012年8月我院儿科门诊病例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儿科门诊病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提出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方法:调取15560例患儿资料和该研究时间段内我科接受家长投诉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儿科门诊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3.37%,其中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是:分诊不当而延误治疗时机、多次穿刺不成功造成患儿痛苦、输液速度不当巡视不足、护理不足服务不到位、消毒隔离不当而引发感染.护理差错事件共发生2例,发生率0.01%.结论:儿科门诊护理安全隐患主要来源于护理态度、护士素质、护理质量控制和对患儿行为管理四方面,临床应注意对患儿行为管理、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加强对护士的专业培训和责任心培养、合理用人,注意岗位调整.

    作者:熊家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干预及护理

    目的:总结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方法:对我院2011年1~12月妇科门诊及住院的158例围绝经期妇女患者从生理、心理角度分析总结,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了解围绝经期不同妇女的心理状态,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同时给予围绝经期妇女以宣传教育和护理干预.有效地改善和预防围绝经期患者的焦虑、抑郁、多虑等情绪,使广大围绝经期妇女改善身体不适,减轻焦虑紧张症状,顺利度过围绝经这一特殊生理期.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及心理护理可以大大改善围绝经期妇女患者的情绪及心理问题,有利于顺利度过围绝经阶段这一特殊的生理时期.

    作者:史琼;童小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铸造金属桩与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疗效观察

    随着牙体牙髓病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美观要求的提高,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前牙残根残冠得以修复并长期保留使用尤为重要.临床上桩核修复技术是保留患牙并恢复其功能的主要手段.铸造金属桩核一直在临床上占据主要地位,近年来玻璃纤维桩因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透光好、强度高、易操作等优点[1],而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关于铸造金属桩与玻璃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疗效比较的研究却较少.本文选择了成品纤维桩与钴铬铸造桩应用于前牙牙体缺损的修复,并随访观察,进行疗效比较.

    作者:王敬娈;尚文静;张淑华;王德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