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净
目的:总结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方法:对我院2011年1~12月妇科门诊及住院的158例围绝经期妇女患者从生理、心理角度分析总结,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了解围绝经期不同妇女的心理状态,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同时给予围绝经期妇女以宣传教育和护理干预.有效地改善和预防围绝经期患者的焦虑、抑郁、多虑等情绪,使广大围绝经期妇女改善身体不适,减轻焦虑紧张症状,顺利度过围绝经这一特殊生理期.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及心理护理可以大大改善围绝经期妇女患者的情绪及心理问题,有利于顺利度过围绝经阶段这一特殊的生理时期.
作者:史琼;童小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这是现代护理对于护理工作者所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确保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提升护士群体的心理素质,必须通过严格把好护士入职关、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提升专业业务水平、注重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强化护理工作者的自身修养、做好自我调节与控制工作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加强护士群体心理素质的对策.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术前眼压、术后视力恢复及提高治愈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需要行手术的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实施系统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及术前30min眼压的变化,术后视力的变化,术后治愈状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测量的眼压、视力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前眼压,术后视力恢复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前眼压的控制,术后视力的恢复及治愈率均优于一般的常规护理.
作者:张静;拓晓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随机分组的对比观察,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0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各25例,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4-0.05mg/kg,R组:瑞芬太尼1~2μg/kg,维库溴铵0.1 ~ 0.2mg/kg,异丙酚1~2mg/kg.F组:芬太尼2~2.5μg/kg,维库溴铵0.1 ~ 0.2mg/kg,异丙酚1~ 2mg/kg.维持分别为瑞芬太尼10μg/(kg.h),异丙酚1~ 3mg/(kg·h)泵输维持;芬太尼1μg/(kg·h),异丙酚1~ 3mg/(kg·h)泵输.同时吸入66%氧化亚氮和1%异氟醚,MAC保持在0.8~1.5.观察的指标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期间、切皮前、切皮后5min以及术中每10min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唤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的潮气量、频率和ETC02;拔管后即刻、15min、30min的意识状态(OAAS)和疼痛程度(VAS);苏醒期间出现寒战、肌颤、恶心、呕吐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与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起效快、清除快、呼吸和意识的恢复优于芬太尼,镇痛效果不弱于芬太尼,安全性与芬太尼相似.结论;瑞芬太尼是一种适合用于持续输注的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可用于与异丙酚复合的静脉全麻中.
作者:王平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南川地区妇女实施正规宫颈癌筛查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针对南川偏远地区实施规范化宫颈癌筛查的管理模式.方法:抽查2011年5月~ 2011年8月我区12个乡镇卫生院对15000位妇女宫颈癌筛查情况,与我院自2011年8月~ 2012年5月对来院就诊的已婚妇女3397例宫颈癌筛查情况进行对比.乡镇卫生院主要筛查方式为宫颈刮片细胞检查、宫颈醋酸染色检查方法,筛查结果异常送至上级医院就诊.我院采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电子阴道镜、宫颈病理组织学检查,逐阶梯进行宫颈癌筛查.对339女中的1000例进行问卷调查及宫颈分泌物人乳头瘤病毒定量分型.结果:乡镇卫生院筛查宫颈癌前病变患病率为3.33‰,其中CIN1 24例,CIN2 15例,CIN3 5例,确诊为宫颈浸润癌6例.我院筛查结果:3397名妇女中,TCT结果异常者占8.12%(276/3397),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以上占3.998% (146/3397).对电子阴道镜筛查阳性进行宫颈病理组织学检查,宫颈癌前病变为1.71%(58/3397),其中CINⅠ为4.12‰(14/3397),CINⅡ为5.59‰(19/3397),CINⅢ为7.36‰(25/3397)宫颈鳞癌为4.42‰(15/3397).结论:我院宫颈癌筛查阳性率远远大于乡镇卫生院筛查.为提高宫颈癌筛查率,可开展“乡镇卫生院进行TCT+上级医院实施电子阴道镜、宫颈活检+对乡镇卫生院宫颈癌筛查培训+建立妇女健康档案”的管理模式.
作者:田阗;谢艳;李媛;蒲元芳;张敏;邬洪明;殷丽;曾令先;吴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人类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近2年来,笔者对57例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牵引、手法推拿、点穴疗法综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邓福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下胆囊切除术后呕吐与动脉血气变化的对比情况.方法: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麻醉维持用恩氟烷与瑞芬太尼麻醉,治疗组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加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术后清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比较小(P<0.05).两组在解除气腹后5min动脉血气各指标对比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严重程度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输注加瑞芬太尼可较好控制对呕吐与动脉血气的影响,同时缩短清醒时间与拔管时间,可达到平衡麻醉的要求.
作者:车炼生;张晓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 ~ 2011年我院支气管哮喘患者2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2例采用冬病夏治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对照组100例采用单纯支气管哮喘规范化治疗支气管哮喘,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35%,对照组总有效率65.0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冬病夏治法联合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治愈率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大多老年患者得病后多表现为焦虑,焦虑的自然反应就是恐怖自己的病情,抑郁是不好的情绪,为负性感观,主要变现为悲观厌世,低落的情绪,对任何事情都失去热情,内部因素为破坏了大脑内部的某个位置,外部因素为身体协调能力减弱、社会地位降低、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抑郁是在内外部因素作用下产生.老年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因为焦虑、抑郁而下降.老年病科作为我院试点科室,在病区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了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老年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疗效,我科室进行了对比实验,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而只对老年患者常规护理服务,总结如下.
作者:陈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术前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给于系统的护理干预,术日晨及术后测心率血压,观察其变化并记录.术后当日用SAS及SDS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并比较,观察其改变.结果:干预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前术后心率血压差值也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有效地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从而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
作者:冯云慧;史晓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对36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24h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术后3~4天恢复胃肠道功能,7~10天拔除胃肠营养管,患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则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体重、血糖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加强护理监护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规范进行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秀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隐耳畸形多表现为耳廓上半部埋入颞部头皮的皮下,颅耳沟消失,耳轮上部、对耳轮上脚卷曲变形,用手指向外牵拉耳廓上部,可显露出耳廓全貌,去除外力后恢复原状.以往的治疗重点在于解决耳廓上部埋藏在头皮皮下的畸形,便于佩戴眼镜.对于耳廓软骨的畸形不做过多矫正.笔者再此介绍一种同时矫正两种畸形的手术方法.
作者:田蒙;刘暾;韩雪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将60名老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出院患者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由责任护士采用电话回访、网络交流、预定服务等多种方式进行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作者:刘平;张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临床工作中,相同疾病往往有许多种治疗方案.哪种治疗方法佳需结合患者的心理需求、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遵循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才能确定.治疗疾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精神痛苦,使其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氛围为终目的.
作者:笪虎;穆云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分析精神科病房意外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意外事件减少到低程度.方法:对住院期间54例意外事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跌倒为高发,给药错误、外逃为多发,与年龄大、地面滑、护士责任心不强、交接班不细、患者的心理未及时了解相关.结论:通过对相关因素分析,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韩伟;苏雪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单纯型热性惊厥(SFS)和复杂型热性惊厥(CFS)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69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致热性惊厥(FS)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测,根据病情分为两组,SFS组182例,CFS组87例,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小儿FS后心肌酶谱有不同程度的变化,CFS组血清CK-MB、CK、LDH、AST的阳性率及检测值均增高,但与SFS组相比,只有CK-MB的阳性率及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S患儿抽搐时会引起心肌受损,CFS引起心肌受损更严重;CK-MB可作为FS心肌受损早期诊断及心肌受损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对FS患儿要尽快止惊,尽早发现心肌受损,及时给予保护措施.
作者:左满凤;舒琼璋;刘贺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孕妇牙周病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对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我院妇幼保健科建卡孕妇(妊娠4~5个月)816例,患牙周病者有489例,312名同意治疗为观察组,177名拒绝治疗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孕妇妊娠30周后的牙周状况及分娩后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和临床附着丧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牙周病的治疗可降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是优生优育不可忽视的因素.
作者:崔巍巍;刘英奇;陆慧;孔永霞;冯瑞红;卢丽先;刘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宫外孕患者248例,其中腹腔镜手术1 58例,开腹手术9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无明显并发症,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有利于患者康复等优点.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较开腹手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宫外孕手术治疗首选腹腔镜手术.
作者:齐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重度酒精中毒中不同剂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1月~2011年11月重度酒精中毒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患者入院后及时采取基础治疗,各组给予不同剂量方案纳洛酮,直至清醒.结果:在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呼吸恢复平稳时间和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转氨酶、血液酒精浓度方面比较,B组和C组显著优于A组(P<0.05),C组优于B组(P<0.05),但是C组不良反应为三组中明显.结论:静脉注射纳洛酮0.8mg后,再以0.4mg/h速度持续静滴,直至清醒,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佳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玮;祝建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将Sinerem纳米铁标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入缺血卒中模型大鼠脑后,观察其在大脑中的存活、迁移和整合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并培养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用Sinerem纳米铁标记干细胞后,将标记细胞定向移植入缺血卒中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在不同时间点(1天、1周、2周、4周)行4.7T磁共振成像示踪,周组织学方法观察标记细胞在脑内的转归情况.结果:卒中缺血模型中,移植到纹状体部位的标记细胞磁共振扫描时呈低信号区,1周时可见低信号区开始向对侧方向迁移,随时间的增加至2周时迁移至胼胝体纤维,4周时进一步沿胼胝体向缺血侧迁移.组织学检测可见移植的标记细胞普鲁士染色阳性,标记细胞的分布与磁共振扫描的低信号区相一致.结论:Sinerem标记的神经干细胞在动物活体内能在磁共振下显像,其在脑内存活、迁移可被磁共振特异性示踪,可用于干细胞移植的无创监测.
作者:杨志军;陈中灿;黄瑾;秦家振;戴宜武;徐如祥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