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韩秀艳

关键词:老年胃癌, 肠内营养,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对36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24h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术后3~4天恢复胃肠道功能,7~10天拔除胃肠营养管,患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则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体重、血糖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加强护理监护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规范进行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方位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 ~ 2011年收治的71例创伤骨科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17 ~ 54岁,女性31例,年龄19~ 61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骨科创伤.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全方位护理,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37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护理有效率为91.9%,对照组34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护理有效率为76.5%.结论:在治疗骨科创伤疾病的过程中,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士如何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护士由于工作性质决定的其职业的高风险,高紧张度,超负荷运转,频繁倒夜班职业认同感差等特点,导致护士情绪疲惫和衰竭,影响身心健康,护士要做好自己的心理医生.

    作者:刘香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教学医院关于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带教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医学检验专业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临床实习是巩固理论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医院关于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带教模式的研究与探讨”,保证了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具有较系统的医学检验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检验操作技能,具备了良好的职业态度和从事医学检验和实验室诊断工作的基本能力.

    作者:陈秀敏;王富伟;孙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74例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异型淋巴细胞分析

    目的:对小儿水痘、腮腺灸、风疹、轮状病毒腹泻以及幼儿急疹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出现率进行分析.方法:患儿外周血进行常规检验及血涂片检查,对于异型淋巴细胞>5%者进行分型.结果:异型淋巴细胞出现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水痘(79.17%,19/24),风疹(68.42%,26/38),轮状病毒腹泻(57.14%,11/21),腮腺炎(47.06%,40/85),幼儿急疹因病例数少暂时不作统计.结论:水痘、腮腺炎、风疹、轮状病毒腹泻、幼儿急疹患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的检出率达58.05%,应重视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异淋的显微镜检查.

    作者:李琳;牛立军;李金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晨间交接班流程再造在ICU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晨间交接班流程再造对ICU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在ICU优质护理服务中,对晨间交接班流程进行流程再造,比较流程再造前后的晨间交接班流程每次所用的时间、护理交接班质量及护士病情知晓情况.结果:流程再造后的晨间交接班流程所用的时间显著低于流程再造前;流程再造后的护理交接班质量高于流程再造前;流程再造后的护士病情知晓评分高于流程再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晨间交接班流程再造,改进交接班模式,简化工作流程,规范交接班内容,强化交接班意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冯锦绣;林兰;赵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以下简称DHS)内固定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股骨近端骨折的骨折内固定技术.本文选择我科自2010年12月~2011年12月使用DHS法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海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骨科患者的压疮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的压疮相关危险因素,为压疮的预防提供借鉴.方法:以Braden量表为评分标准,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骨科患者压疮危险情况.结果:骨科患者的Braden分级与年龄、吸烟、胖瘦情况、偏瘫、截瘫、血清白蛋白、大便失禁、小便失禁、外固定支架、牵引情况、手术等级及防旋鞋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Braden分级进行判别的总正确率为89.55%(x2=133.31,P<0.01),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年老、偏瘫、小便失禁、外固定支架及骨牵引与Braden分级的对数优势呈线性关系.结论:年老、偏瘫、小便失禁、使用外固定支架及骨牵引是骨科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戴璐;许勤;高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铸造金属桩与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疗效观察

    随着牙体牙髓病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美观要求的提高,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前牙残根残冠得以修复并长期保留使用尤为重要.临床上桩核修复技术是保留患牙并恢复其功能的主要手段.铸造金属桩核一直在临床上占据主要地位,近年来玻璃纤维桩因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透光好、强度高、易操作等优点[1],而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关于铸造金属桩与玻璃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疗效比较的研究却较少.本文选择了成品纤维桩与钴铬铸造桩应用于前牙牙体缺损的修复,并随访观察,进行疗效比较.

    作者:王敬娈;尚文静;张淑华;王德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丙硫氧嘧啶引起肝损害一例的护理体会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异常增强,导致甲状腺素(TH)分泌过多引起的机体各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总称.丙硫氧嘧啶(PTU)是治疗甲亢首选药物,经研究报道证明,相对于该类药物引起的皮疹、药物热及粒细胞减少而言,PTU引起的肝损害也很常见,且肝损害症状明显[1].2011年9月我科收治1例丙硫氧嘧啶引起肝损害的患者,经过积极保肝降酶降黄及及时有效护理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方法汇报如下.

    作者:张芳芳;孟玉华;张悦;宋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工会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和体会

    医院文化是现代医院管理的新趋势和新发展.现代医院管理将管理的核心、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结到对人的管理上,并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和精神.医院文化的实质就是把“人”作为现代医院管理活动的主体,并积极主张大力利用和开发医院的人文资源,从而实现医院建设发展的目标.工会组织作为医院的重要组织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如何积极参与医院文化建设,并发挥其作用,是摆在工会工作者当前的一个新课题,更是对代对我们提出的一个新要求和挑战.笔者结合工会工作的实践,提出几点思考.

    作者:丁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观察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总结其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 2011年8月7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采取利巴韦林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外周血象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1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不良反应5例,总有效率为74.3%,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白细胞(WBC)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观察组减少幅度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利巴韦林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白细胞数目,缩短热程,改善咽峡炎的症状,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冯粉玲;黄惠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梗塞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MCA供血区大面积梗塞患者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5月~ 2012年7月18例MCA供血区大面积梗塞住院患者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18例患者平均年龄(58.67±12.71)岁,男16例,女2例,吸烟9例,饮酒5例,12例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4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窦性心动过缓伴频发室早.18例共有27根血管狭窄(狭窄率≥50%),15例病灶供血动脉狭窄(83.33%),其中11例“罪犯血管”为M1段(61.11%),1例房颤未见动脉狭窄,2例血管迂曲未见血管狭窄.结论:MCA供血区大面积梗塞患者发病与M1段病变密切相关,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和HHcy为其危险因素,但窦性心动过缓、血管迂曲也可能是重要发病环节,ApoB/A1比值增高不能作为反应MCA动脉粥样硬化指标.

    作者:李文兵;徐鸿飞;徐金梅;段申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医院内感染浅析

    目的:分析院内感染促发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院内感染的发生和流行,降低院内感染率.方法:对莱院四个月份院感率和入院患者各类标本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该院院感发生率5.3%,呼吸道感染居首位,且院内感染细菌分离及耐药性情况不容乐观.结论:应从多个方面重点防控院内感染.

    作者:赵丛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G4射波刀治疗前金标植入术的护理

    对200例体部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行射波刀治疗前肿瘤靶区金标植入术,术后5~7天完成射波刀治疗,术中证实金标植入定位准确.金标植入术后发生心动过速55例,高血压23例,穿刺部位出血3例,皮肤疼痛158例,肺癌患者发生气胸2例,腹部出血与腹痛1例,均未经处理或对症处理恢复.提出金标植入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讲解射波刀治疗的优势及金标植入的意义,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疼痛、穿刺部位出血等的护理,是金标植入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杨晓;李容;崔晓玮;赵秀华;杨宗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以下简称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ICU机械通气>48h的2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原菌分布特点.结果: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51例,感染发生率52.8%;共检出各类病原菌24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43株,占59.3%,革兰氏阳性球菌54株,占22.4%;真菌44株,占18.3%;发生与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综合,加强ICU全方位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何桂霞;胡春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负压抽吸联合搔刮术治疗腋臭

    目的:评估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7月~ 2011年12月应用微创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91例.结果:91例患者均于术后第2天或第3天复诊,检查异味完全消失,小切口闭合,无感染、血肿或皮肤坏死发生.结论: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是当前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作者:郑晓明;高凤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ICU危重患者113例留置导管的护理

    目的:本文旨对ICU危重患者留置导管护理效果分析与探讨.方法:对我院ICU室11 3例危重患者留置导管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工作.结果:通过有效的对113例留置导管的危重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工作之后,极为有效地降低了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充分保证了留置导管在对危重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对其治疗与护理工作的效率,并全面保障了对其抢救的成功率.本文113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结论:对ICU留置导管的危重患者实施科学、系统的护理工作,不但可以方便、有效的对其进行治疗与护理,还大大提高了对其施以抢救的成功概率.

    作者:张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强制运动疗法对单侧空间忽略症的康复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强制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症的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所致单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接受以Baboth技术为基础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深、浅感觉、视觉、听觉输入刺激的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组采用强制运动疗法联合视觉、听觉深、浅感觉、输入刺激的综合康复疗法.结果:两组治疗后相比较,治疗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凯瑟林-波哥量表(Catherine-bergego Scale,CB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单侧空间忽略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患侧空间忽略症的疗效优于常规康复疗法,强制运动疗法可更好改善脑卒中所致单侧空间忽略症状,能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令军;林鹏;曹贤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在老年全麻手术患者的应用与研究

    目的:探讨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在老年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0名65岁以上的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分四部,即:动态阶段评估、确认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阶段效果评价.结果:应用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无1例发生跌倒、碰伤等意外,有效地防范了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跌倒的发生.结论:运用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了解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实施阶段性效果评价,以确保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安全,且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及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龚竹云;程文佳;顾峥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PICCO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ui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或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以下简称PICCO)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监测和护理如何科学、有效地应用.方法:通过PICCO的所有准确数据,对27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科学、有效地监测和护理.结果:2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无一例发生意外拔管、动静脉血栓形成及其他感染,所有患者静、动脉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均呈阴性.结论: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科学、有效地运用PICCO,可使诊治过程更加安全、准确、快速,明显提高诊治效果.

    作者:肖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