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垂直双蒂法巨乳缩小术围手术期护理

王宇;朱文君

关键词:巨乳, 垂直双蒂法, 缩小术, 护理
摘要:对8例巨乳患者采用垂直双蒂法行巨乳缩小成形术.均手术顺利,切口愈合良好,乳房外形佳.通过术前对患者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术区引流情况,予患者合适的体位,给予详细的功能锻炼指导,可促进患者康复.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体检者体检前、体检中、体检后的人性化护理服务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我院体检中心开展人性化护理后,体检工作的质量、效率都有了显著提高.结论:营造温馨、舒适、安全的人性化体检工作环境,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大大地满足了体检者的健康服务需求,赢得了社会的信任,为更好地开展体检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张晓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大面积脑梗塞48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临床上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对具有典型脑梗塞症状的48例入院患者经核磁共振及头部CT证实脑大面积脑梗塞,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其预后康复情况.结果:在这48例患者中伴有出血性脑梗塞10例(21%),死亡14例,病死率31%,33例致残,致残率98%,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预后较差.结论:对于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应及早做出准确诊断,积极改善缺血及再灌注治疗,高压氧仓改善脑细胞缺氧,减轻损伤,对于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极易出现出血性脑梗塞,临床上应极力尽早治疗,行必要的康复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意义深远.

    作者:夏烈新;冉文;陈立铭;吴慧芳;李知莲;涂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强制运动疗法对单侧空间忽略症的康复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强制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症的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所致单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接受以Baboth技术为基础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深、浅感觉、视觉、听觉输入刺激的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组采用强制运动疗法联合视觉、听觉深、浅感觉、输入刺激的综合康复疗法.结果:两组治疗后相比较,治疗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凯瑟林-波哥量表(Catherine-bergego Scale,CB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单侧空间忽略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患侧空间忽略症的疗效优于常规康复疗法,强制运动疗法可更好改善脑卒中所致单侧空间忽略症状,能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令军;林鹏;曹贤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婴的危害.方法:对30例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选取健康孕妇30例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糖尿病组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危害很大,因此,应对所有孕妇进行糖尿病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齐梦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静脉留置针与一次性采血器结合操作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为了减轻患儿的痛苦,探讨儿科采取血液标本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将留置针与一次性真空采血器结合采集血液标本.结论:同时将这两种技术操作巧妙结合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又满足了患儿的需要,也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国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无痛膝关节腔穿刺点部位选择分析

    目的:探讨无痛膝关节穿刺术的操作技术.方法:经500例膝关节疾病患者不使用麻醉情况下均采用髌骨外下进行膝关节穿刺术,注射玻璃酸钠,均为一次性穿刺成功.结果:患者疼痛情况显示:0度占350例,Ⅰ度疼痛占100例,Ⅱ、ⅢⅡ、Ⅳ度疼痛均为0例.结论:熟练的膝关节穿刺技术定位准确,可以达到几乎无痛的效果.

    作者:张永刚;李柏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耐高压注射型与三向瓣膜式PICC管临床应用的比较

    目的:通过耐高压注射型PICC管与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的应用比较,总结临床经验.方法:30例耐高压注射型导管组作为观察组与30例三腔瓣膜式导管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相关并发症情况及两组材质和性能的比较.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3%,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7%.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00%.观察组并发症占17%,而对照组使用中的并发症占3%.两组材质各有其优缺点,应有选择应用.结论:两种导管各有其优越性,应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和需要,选择更适合个体的PICC导管.

    作者:徐婷婷;侯彩妍;李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阿魏酸钠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NO和胎盘eNOS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结合常规疗法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方法:观察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16例,均行剖宫产终止妊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使用生化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中NO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胎盘中eNOS表达,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血浆中NO含量:两组患者治疗前NO含量没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而在治疗1周后,治疗组血中NO含量出现较明显的升高(P<0.05),而对照组的变化却不明显(P>0.05);②胎盘组织中eNOS表达;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治疗组eNOS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两组间血浆NO和胎盘eNOS的变化,反映了阿魏酸钠结合常规疗法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有效性.

    作者:王勇;齐新颖;邢宝恒;杨风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铸造金属桩与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疗效观察

    随着牙体牙髓病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美观要求的提高,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前牙残根残冠得以修复并长期保留使用尤为重要.临床上桩核修复技术是保留患牙并恢复其功能的主要手段.铸造金属桩核一直在临床上占据主要地位,近年来玻璃纤维桩因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透光好、强度高、易操作等优点[1],而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关于铸造金属桩与玻璃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疗效比较的研究却较少.本文选择了成品纤维桩与钴铬铸造桩应用于前牙牙体缺损的修复,并随访观察,进行疗效比较.

    作者:王敬娈;尚文静;张淑华;王德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黄芪穴位注射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皮肤抗氧化酶和羟脯氨酸的影响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皮肤抗氧化酶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造成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皮肤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消化法检测皮肤羟脯氨酸(Hydroproline,HYP)含量的变化.结果:黄芪穴位注射可提高衰老小鼠皮肤SOD活性(P<0.05),增加皮肤HYP含量(P<0.05).结论:黄芪穴位注射有预防和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

    作者:武清芳;张秋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白内障手术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2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中,可以提高患者对护士信任度和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魏书媛;胡瑞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并发症、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4%的患儿出现发热、咽、扁桃体炎和淋巴结肿大的典型临床三联征;并发症以肝脏损害常见,其次为肺炎、心肌损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亦有相当一部分患儿表现为双眼睑水肿;变异淋巴细胞比例增高>10%见于85.8%病例,是诊断IM简便有效的筛查手段,但其增高程度与病情的轻重和预后无关.EBV-VCA-IgM是确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指标之一.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各异,病后应注意随访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计数、血清EBV-VCA-IgM、肝功、心肌酶等检查,提高对本病实验室检查特点的认识有助于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更昔洛韦抗病毒联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预后大都良好.

    作者:金瑄;王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PICC置管后如何预防机械性静脉炎

    PICC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rtral catheter)指将中心静脉导管从外用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1],主要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等.PICC属于侵入性操作,操作护理不当,可产生一些并发症,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入术后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5.15%[2],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拨管的危险,针对这一问题,将进行研究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股静脉采血不同定位方法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痛苦,避免邻近器官损伤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460例1天~3岁的患儿,做殷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观察组230例采用新的股静脉穿刘定位法,对照组230例采用扪及股动脉搏动的传统方法进行殷静脉穿刺定位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225例,出现淤血或小血肿5例,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18 5例,出现淤血或小血肿24例.结论:新定位法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扪及股动脉搏动定位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

    作者:李蓉;黄代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心肺复苏68例分析

    目的:探讨《2010心肺复苏指南》在实践中如何指导医务人员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方法:对在本院进行急诊心肺复苏的6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复苏成功6例,其中1例痊愈出院,成功率为8.82%,成活率1.47%.结论:早期、规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电除颤、气管插管及合理应用复苏药物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作者:付乐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肿瘤科PICC护理记录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对PICC置管整体性,规范性的管理.方法:本文通过对患者入院到出院对PICC置管一个整体的评估、观察、护理的记录而对PICC置管制定各种护理表格.结果:PICC护理记录中存在的潜在的法律问题减少,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各种表格执行.结论:使PICC的整个护理过程有证可有循,有据可依,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行为.

    作者:王庆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影响的应用体会

    剖宫产是现在分娩中常见的一种方式,是产科为异常分娩、高危妊娠挽救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尽快结束产程所采取的必要手段之.由于孕妇多为初产妇,对分娩及手术缺乏正确的认识,使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增加.尿潴留的发生增加了产妇的痛苦,不利于术后的恢复,重者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不利于伤口的愈合,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或因诱导排尿无效而留置尿管,给产妇母乳喂养带来不便,也是造成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2009年~2011年对我院产科剖宫产产妇150例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明显,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现报道如下.

    作者:庞段霄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母婴同室病房护生带教模式的探讨

    母婴同室病房不同于其他病房,它涉及母婴两个特殊的护理服务对象.在母婴同室病房采取何种带教模式,既能使护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全面掌握产科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获得预期效果,又让孕产妇满意,是带教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根据我科多年的带教经验,逐步形成一套采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PBL)、多媒体教学、模拟训练多种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心肌肌钙蛋白Ⅰ表达与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心肌肌钙蛋白Ⅰ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肺炎患儿42例、肺炎伴轻度心衰者38例、肺炎伴中度心衰者28例、肺炎伴重度心衰者12例与正常对照组120例分别进行cTnⅠ检测,观察cTnI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肺炎组、肺炎轻度、中度、重度心衰组的cTnⅠ值逐渐升高,统计学分析显示5组间cTnⅠ有差异(P<0.01).患儿经过治疗后,死亡6例,其余都痊愈出院.经过统计分析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nⅠ升高与机械通气、入住ICU是患儿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与危险因素.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时,随着心力衰竭程度逐渐加重,血清cTnⅠ逐渐升高,并且预后死亡的可能性增加,是小儿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杜文丽;陈亚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PBL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应用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2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60名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作为对照组,另外60名采用PBL教学法作为实验组,在出科前进行理论、操作考核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定,同时对PBL组的护理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PBL教学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与传统教学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BL教学法的得分均高于比传统教学法.问卷调查显示:90%的PBL组同学都认为PBL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PBL教学法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护理实习生的自学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显著提高了护理临床带教质量.

    作者:曹琳琳;王会萍;李军;吴军玲;翟颖莉;郝秀红;姚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