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5I粒子植入对兔正常肝组织的损伤效应

王福安;郭金和;滕皋军;朱光宇;谭中宝;刘庆文

关键词:125I粒子, 组织间照射, 肝肿瘤
摘要:目的 探索125I粒子植入对兔正常肝组织的损伤效应.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9只.实验组兔行经皮肝穿刺后植入放射活度分别为0.6、0.9、1.4 mCi的125I粒子,其中1.4 mCi为两枚0.7 mCi的粒子紧密并排植入形成,对照组植入1枚空粒子.粒子植入后2、4、8、16周时抽取耳缘静脉血,行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测;4、8、16周时分批处死动物,取出粒原旁肝组织行光镜、电镜及凋亡检测.结果 ①1.4 mCi粒子植入2周时谷丙转氨酶(ALT)显著升高(P<0.05),4、8、16周时降至术前水平,该组其他血液化验指标未见明显改变;其他组别的各项血液化验指标植入前后均未见明显改变;②光镜下观察显示粒子植入前后除汇管区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外,未见明显肝细胞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显示1.4 mCi组4、8、16周时可见相似的肝细胞凋亡超微结构变化,其他组别未见明显的超微结构改变;凋亡检测显示与其他组别相比,1.4 mCi组4周可见明显的细胞凋亡(P<0.05),而该组8周、16周时凋亡细胞指数显著升高(P<0.05),16周时凋亡与8周时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均未见明显凋亡现象.结论 肝脏植入125I粒子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技术,但应避免高活度的粒子(活度大于0.7 mCi)植入时出现重叠现象,以预防局部肝组织受到损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PET/CT诊断原发性小肠淋巴瘤1例

    患者男,65岁,腹痛、腹胀半个月余入院。主诉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腹痛不适,伴有腹泻,第日5-6次,均为水样便,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黄疸、无血便等症状。

    作者:柳伟坤;李向东;尹吉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RCC的CT 表现,并与随机抽取的同期102例肾透明细胞癌CT表现作比较.结果 20例PRCC CT平扫肿瘤为不均匀的囊实性或均匀的等密度病灶,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轻-中度均匀强化,皮髓交界期强化程度弱于肾皮质,肾实质期低于周围肾实质.102例肾透明细胞癌CT平扫肿瘤呈密度较均匀或不均匀的囊实性,增强扫描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或欠均匀强化,95例肿瘤皮髓交界期肿瘤强化程度高于或等于肾皮质.结论 PRCC CT增强扫描有一定的特点,增强皮髓交界期肿瘤强化程度弱于肾皮质,有助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吴晓华;贺文;马大庆;张峰波;杨培谦;王鹏;张洁;姜荣;徐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胎儿外耳正常超声测值

    目的 探讨胎儿外耳正常超声测值.方法 随机选取孕龄17~41周的孕妇632名、1052只胎耳进行超声显像,测量其长、宽径,计算不同孕周胎耳长、宽及长×宽的均数、标准差、95%双侧可信区间.结果 17~38周的超声测值既满足t分布条件又满足U分布条件,39~41周只满足t分布条件.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胎儿外耳正常超声测值,为诊断胎儿耳异常提供了参考标准.

    作者:陈星明;樊月多;钟艳;钟宇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频超声评价胆红素水平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三组:冠心病组31例、高血压组2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41例;37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高分辨力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 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FMD和反应性充血的血流量变化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BIL、IBIL与FMD、反应性充血的血流量变化率间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除年龄、吸烟、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血脂和血糖等影响因素外,TBIL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血清胆红素浓度越低,血管舒张功能越低;血清总胆红素是影响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艳;张秀伦;孙洋;李秀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诊断超声联合微泡促顺铂跨血脑屏障转运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诊断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剂(微泡)促顺铂跨体外血脑屏障(BBB)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BALB/c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VEC)建立BBB体外实验模型,根据是否加入微泡和超声辐照,分为四组:对照组、超声组、微泡组和超声联合微泡组.每组添加浓度为5 ng/μl的生物素胶体金50 μl和顺铂,顺铂达到9 μg/cm2,供池定容在460 μl,分别于超声辐照后再培养48 h,并在培养不同时间点从受池中取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顺铂的通透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膜与细胞内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胶体金的分布;实验前后细胞小室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 2 MHz、0.6 W/cm2、10 min的诊断超声辐照联合脂膜微泡(1 μl/ml)能够促顺铂跨体外BBB模型的转运,透射电镜观察到内皮细胞胞饮小体增多,细胞内可见胶体金分布;单纯超声辐照组细胞间隙可见少量胶体金分布,对照组和微泡组细胞内外均不能见到胶体金;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各组碳和锌元素总量均无改变,而超声组和超声联合微泡组两种元素的能谱分布发生转变.经HPLC检测,顺铂通透量超声组与超声联合微泡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微泡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泡联合诊断超声波能通过短暂开放紧密连接,促进药物顺铂跨BBB的转运.

    作者:杨钰楠;高云华;谭开彬;刘平;付赤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多系统萎缩(MSA)与帕金森病(PD)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诊断的17例MSA患者(MSA组),16例PD患者(PD组)和16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行常规磁共振(MR)和DWI扫描.DWI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序列,感兴趣区为两侧壳核、额叶白质及桥脑.结果 MSA组中常规MR表现异常者11例,其中8例见桥脑十字征,延髓萎缩、桥脑萎缩及小脑萎缩11例,小脑中脚萎缩10例,壳核边缘高信号和壳核萎缩2例,壳核高信号3例;常规MR表现正常的MSA患者6例.MSA组壳核和桥脑的ADC值较PD组均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19和0.000.MSA组壳核和桥脑的ADC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01和0.000.三组的额叶白质区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组和对照组相比,壳核、桥脑和额叶白质区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A常规MR表现正常者的桥脑和壳核的ADC值较PD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磁共振成像对MSA的诊断有一定价值,桥脑和壳核的ADC值对MSA与PD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武林;王小宜;娄明武;廖伟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腹膜原发性浆液性沙粒体癌并双侧附件转移1例

    患者女,26岁,6个月前查体偶然发现盆腔包块,无任何自觉症状.1个月前,出现大便困难,无腹痛;10 d前出现小便困难;近10 d体重下降2.5 kg.直肠指诊:齿状线上方约2.0 cm开始,直肠前壁有一巨大肿块,质硬,直肠内壁及肿块光滑,有触压痛,未触及肿块上极.

    作者:邓蕾;陈红菊;杨全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64排螺旋CT评价右心功能的方法研究

    目的 应用64排螺旋CT定量评价右心室功能,分别采用短轴图像的多平面重建法(MPR)和3D容积重建法 (VR)进行处理,并以磁共振为对照,探讨两种方法 右心功能评价指标与MR的相关性及64排螺旋CT在右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3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均于24 h内接受心脏MSCT和MR检查.采用MPR、VR对CT原始数据分析后获得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及射血分数(EF)等心功能指标,并与MR测得的相应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MPR法MSCT与MRI右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612~0.959);VR法MSCT与MRI右心功能指标相关性低(r=0.312~0.780). 结论 MPR法64排螺旋CT在右心功能定量评价方面较准确、可靠,与1.5T磁共振评价右心功能各指标之间相关性高.VR法64排螺旋CT由于右心室对比剂充盈不均准确性欠佳.

    作者:梁蕾;许卫;李坤成;杜祥颖;高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尿激酶RGDS靶向溶栓造影剂的制备及鉴定

    目的 探索制备同时携带尿激酶及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RGDS)靶向溶栓造影剂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理化性质.方法 尿激酶、RGDS荧光双标记后,根据尿激酶及RGDS不同质量比(1∶1、2∶1及1∶2)分为3组,采用直接连接法制备,并检测三组微泡大小、形态、荧光亮度,微泡与尿激酶及RGDS的结合率.结果 通过直接连接法可以将声诺维、尿激酶及RGDS三者结合,以尿激酶和RGDS呈1∶1比例配制的佳,洗涤前、后微泡表面均可激发出绿色及橙红色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显示,洗涤后尿激酶携带率为(72.3±9.4)%,RGDS携带率为(64.6±10.2)%.结论 携带尿激酶及RGDS的靶向溶栓造影剂能够成功制备.

    作者:韩伟;李玲;穆玉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CT诊断胃肠道藏毒36例

    目前毒品包装工艺不断改进,胃肠道藏毒成为特殊的毒品转运方式.本文讨论CT诊断胃肠道藏毒的价值.

    作者:王立军;吴斌;金文辉;王萌;周文华;丛美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低场MRI诊断垂体柄阻断综合征

    目的 探讨低场MRI对垂体柄阻断综合征(PSI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PSIS患者9例,观察其MRI表现特征. 结果 9例患者在MRI上均表现为垂体柄缺如,垂体后叶异位,垂体前叶萎缩或发育不良.实验室检查生长激素缺乏. 结论 PSIS具有特征性MR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可做出准确诊断.

    作者:屠文刚;余永强;宋斌;王丽;张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动态CT观察髌股关节排列异常

    目的 分析动态CT评估髌股关节排列的方法 和价值.方法 分别在屈膝0°、10°、20°、30°时用CT检测30例60膝髌股关节,观察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髌股关节的排列,测量各屈曲度髌股关节的股骨滑车角、相称角及外侧髌股角,分析不同角度对髌股排列异常的检出率.结果 本组分别在膝关节0°、10°、20°、30°选取髌骨棘与股骨滑车凹深的层面测量,有15膝的相称角大于16°,为髌骨外侧半脱位,16膝为髌骨外倾,10膝髌骨外侧倾斜合并半脱位.统计学分析证实膝关节屈曲10°和20°对髌骨外倾、半脱位检出率高.结论 动态CT能评估髌股关节排列,膝关节屈曲10°和20°是诊断髌股关节排列异常的重要位置.

    作者:牛金亮;陈翠平;王峻;李健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头颈部MR检查

    目的 分析广州管圆线虫感染人体后有症状患者的头颈部MRI表现.方法 对74例有症状患者进行MRI和CT检查.MRI检查包括常规T1WI、T2WI、T2-FLAIR序列以及静脉注射钆对比剂后T1WI增强扫描.脑部CT检查均为平扫, 分析CT和MRI所见.对影像表现异常的患者,MR 随访1~3次.结果 33例患者MRI表现异常,包括单纯软脑膜异常强化17例,单纯脑实质异常信号3例,单纯脊髓异常信号1例,脑实质与软脑膜同时受累11例,脊髓与软脊膜同时受累1例.脑实质与脊髓内病变多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灶性分布;T1WI增强扫描时病灶多呈结节状强化.5例脑实质和脊髓的长T1、长T2异常信号无强化表现.结论 头颈部MRI检查有助于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病变程度,但绝大多数MRI所见缺乏特征性.

    作者:靳二虎;梁宇霆;陈步东;马强;马大庆;继爱萍;阴赪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低剂量MSCT结肠成像检测结肠息肉

    目的 评估低剂量MSCT结肠成像检测结肠息肉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 158例可疑结肠息肉患者进行低剂量MSCT结肠成像及结肠镜检查,其中正常组43例,息肉组115例.以结肠镜和术后病理结果 相结合作为判定标准,计算低剂量CT结肠成像检测结肠息肉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记录俯卧位与仰卧位扫描总的CT剂量指数(CTDI).结果 低剂量MSCT结肠成像在115例患者中共发现240个息肉.对于≥10.0 mm的息肉,低剂量CT结肠成像的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90%和97.60%.对于5.1~9.9 mm的息肉,其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40%和88.60%.对于≤5.0 mm的息肉,其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40%和65.20%.仰卧位和俯卧位扫描总的CT有效剂量指数为7.64 mGy,比常规剂量扫描降低约36.3%~77.5%.结论 低剂量MSCT成像对于检测>5.0 mm的息肉,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张洁;马大庆;贺文;徐岩;钟朝辉;郑秀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ADC值在内皮抑素对小鼠结肠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ADC值在内皮抑素(ES)对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1周后筛选成瘤均匀的16只小鼠随机分成ES组和生理盐水(NS)组,分别给予ES 6 mg/(kg·d)和0.9%生理盐水各0.2 ml,14 d后行MMMRI检查,测量肿瘤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与病理特征相对照.结果 b=800 s/mm2时DWI图像质量可,肿瘤显示清晰,结合T2WI像可明确肿瘤位置;NS组与ES组的ADC值分别为(0.87±0.21)×10-3mm/s 和(1.64±0.34)×10-3 m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2,P<0.001);病理表现与影像学表现一致,ES组肿瘤内部坏死较多.结论 采用DWI图像可以观察肿瘤内部的病理变化,通过测量肿瘤的ADC值可以有效地评价ES的疗效.

    作者:韩明;程鑫;张仕状;王滨;曲林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对肾癌术前临床分期的价值

    肾癌是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1],其临床分期对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MSCT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技术对肾癌进行术前临床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照.

    作者:郝春娟;任克;崔兴宇;柴瑞梅;王强;韩敏;徐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各型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的表达

    目的 用原位杂交方法 观察生长抑素受体在甲状腺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根据生长抑素受体(SSTR)亚型的基因结构设计两种cDNA探针:针对各型生长抑素受体的寡核苷酸探针以及特异性针对二型生长抑素受体(SSTR2)的寡核苷酸探针序列,并分别与各型甲状腺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行原位杂交,采用Mias图像分析仪进行灰度分析, mRNA丰度以信号强度x-±s表示,进行t检验.结果 甲状腺髓样癌组织中SSTR的表达明显高于癌周组织(P<0.05),SSTR2仅在癌组织中有表达.SSTR在甲状腺乳突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周组织(P<0.05),SSTR2在癌组织及癌周组织内均未见有表达.滤泡性腺癌组织SSTR的表达明显高于癌周组织(P<0.05),癌组织及癌周组织均未见有SSTR2表达.嗜酸性细胞癌组织SSTR的表达明显高于癌周组织(P<0.05),SSTR2仅在癌组织中有表达.结论 SSTR2仅在MTC及HCC的肿瘤组织中有表达;各型甲状腺肿瘤组织均表达除SSTR2之外的其他几型SSTR中的一种或数种,且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邻近正常组织.某些靶向生长抑素受体(尤其是特异性靶向SSTR2)的化合物(配体),可能成为甲状腺肿瘤尤其是甲状腺髓样癌和嗜酸性细胞癌的特异性显像剂和靶向治疗载体.

    作者:潘卫民;谭天秩;吴华;张春;龚日祥;刘卫平;孙龙;苏新辉;彭添兴;陈贵兵;罗作明;严和平;魏继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低强度超声诱导人产后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

    目的 探讨低强度超声对人产后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方法 以人产后离体子宫平滑肌条为研究对象,利用频率为0.8 MHz,声强为2 W/cm2的低强度超声辐照标本10 min,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情况,并用光镜观察辐照前后子宫平滑肌形态变化. 结果 低强度超声辐照人产后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幅度、张力及子宫活动力均明显高于辐照前(P<0.05). 结论 低强度超声可诱导人产后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

    作者:王文平;孙江川;常淑芳;王智彪;杜永洪;贺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胸部放线菌病的影像学特征

    目的 观察胸部放线菌的X线平片及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胸部放线菌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5例患者中,3例经支气管纤维镜活检、1例经CT穿刺、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5例X线正、侧位胸片显示团块和大片密实影,未见空洞、气体和液化灶;CT示病变共累及9个肺叶,26个肺段.4例以团块为主要病灶(其中2例见2个肿块),周围肺见多发斑点、斑片及条索状模糊影;5个团块内均见空洞,薄壁,内壁光滑;空洞内充满低密度液化灶和散在悬浮的气体影,但未见气-液平面,是本组病例较典型的CT表现.5例均见邻近胸膜增厚,4例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增大;1例右肺斑片状影合并纵隔脓肿.结论 以团块内出现空洞为主要表现的胸部放线菌CT表现具有特征性:空洞壁薄、内壁光滑、空洞内充满液化灶和散在悬浮的气体影且不形成气-液平面,可显示病灶的细节征象.X线平片诊断此病价值有限.

    作者:张金娥;赵振军;何晖;刘春玲;梁长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99mTc-MIBI SPECT/CT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目的 探讨SPECT/CT同机融合技术在99mTc-MIBI核素显像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中的价值.方法 于患者静脉注射99mTc-MIBI 370~740 MBq后行颈胸部的即刻和40 min延迟的双时相静态平面采集;注药后20 min行同部位的SPECT/CT采集,评价常规SPECT显像断层采集提供信息是否明显优于平面采集,SPECT/CT显像提供信息是否明显优于平面采集和常规SPECT显像断层采集,并对血清生物化学指标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平面采集加SPECT与平面采集加SPECT/CT诊断甲状旁腺病变符合率为86.96%,多结节腺体符合率为100%,总符合率为91.30%.SPECT/CT显像使1例阴性诊断改为阳性,并为3例患者提供更确切的腺体定位.SPECT/CT在2例异位甲状旁腺腺瘤定位诊断中显示出较为显著的优势.各血生化指标与显像结果 无相关性.结论 SPECT/CT同机融合技术在异位PHPT定位诊断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富海;贾强;谭建;孟召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