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环法乳房缩小整形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李为儒;肖学敏;李志刚;陈婷婷

关键词:双环法, 乳房下皱襞, 缩小整形术, 临床治疗, 社会活动, 乳房下垂, 乳房畸形, 女性, 肥大症, 自信, 重量, 压力, 疼痛, 湿疹, 肉体, 美容, 美感, 矫治, 垂乳, 背部
摘要:乳房肥大症和乳房下垂是女性常见的乳房畸形.不仅影响形体美感,而且可因乳房重量较大引起肩、颈、背部疼痛;以及乳房下皱襞湿疹、糜烂.给女性带来精神及肉体上的痛苦和压力,甚至失去自信及参与社会活动的勇气.矫治巨乳和垂乳具有美容和临床治疗的双重意义[1].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颌曲面体层片在下颌骨不对称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颌曲面体层片在成人下颌骨不对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男39例,女39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下颌骨不对称患者进行全颌曲面体层片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测量结果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男女组间的不对称指数比较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所有研究对象左右两侧01-03(mm)、04-03(mm)、Co-Go(mm)线距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在临床上,全颌曲面体层片对成人下颌骨不对称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作者:王莹;邵玶;闫伟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安氏Ⅲ类错(牙合)伴开(牙合)行双颌手术对颏部形态的影响

    目的:针对安氏Ⅲ类错(牙合)伴开(牙合)患者,在计算机上重建头颅三维模型并模拟双颌正颌手术,通过对开(牙合)距离以及术中术后颏部的角度测量,分析开(牙合)距离与颏部角度变化的关系,为术前预测颏部形态改变提供相关定量参考.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的共2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伴开(牙合)患者进行研究,统计其开(牙合)距离.计算机将三维CT影像重建出头颅模型,模拟上颌Lefort Ⅰ型截骨前徙,下颌SSR0旋转后退成型术,测量术中及术后面角和Y轴角的大小变化,分析其与开(牙合)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安氏Ⅲ类错(牙合)伴开(牙合)患者行正颌手术后面角均增大,并且开(牙合)巨离与面角变化值成正相关,开(牙合)距离越大手术后面角改变越大.经过统计学分析,得到开(牙合)距离X与面角变化量Y1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1=0.82+2.06X.对于Y轴角的测量表明,开(牙合)患者的Y 轴角在正颌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开(牙合)距离越大减小的越多,即开(牙合)距离与Y轴角的减小量成正相关.统计学分析,开(牙合)距离X与Y轴角变化量Y2的直线回归方程Y2=0.68+1.25X.结论:安氏Ⅲ类错(牙合)伴开(牙合)患者,行双颌正颌手术后,其开(牙合)距离与颏部形态变化有相关性.此相关性为预测和分析正颌手术中颏部形态的变化趋势提供定量依据.

    作者:林爽;王宇令;杨鸣良;卢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在老年眼整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老年人病理特点的眼袋整形方法.方法:对42例(84眼)老年患者进行眼整形,其中男性4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62岁.针对老年人眼袋的病理解剖特点,采用包括疝出眶隔脂肪切除或重置、眶隔加固、外眦韧带悬吊和多余皮肤切除四个步骤在内的眼袋整形技术,所有患者均于术后7天拆除切口缝线.结果:术后42例患者的眼袋和下睑松弛均得到了满意的修复,随访3~30个月,眶下区均得到年轻化改善,下睑及睑缘形态自然,无眼睑外翻发生,切口瘢痕隐蔽,不易发现,患者对外观满意.结论:四步法眼袋整形技术,对老年性眼袋的病理特点有比较强的针对性,是一种比较适合老年人的眼袋整形方法.

    作者:宋慧锋;王祎蓉;陈保国;高全文;张培培;郝永红;柴家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激光和强脉冲光脱毛的应用及进展

    体毛过多或浓重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的问题,激光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使这一难题得到了极人程度的解决.激光脱毛技术基于选择性的光热动力学原理,具有方便快捷,安全高效,效果永久性等特点.本文参考近年来不同激光和强脉冲光脱毛的相关文献,就其近期的应用和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分析

    目的:探讨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切除术后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到2011年的8例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结果:8例患者,1例伤口感染,3例伤口愈合延迟,2例继发出血、血肿形成,1例皮瓣部分坏死,1例面神经损伤,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4年,2例肿瘤复发,复发率为25%.结论: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多,术中精细操作,并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刘强;戴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黑木耳多糖对ICR小鼠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黑木耳多糖(Auricularia auricular polysaccharide,AAP)对ICR小鼠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雌性ICR小鼠共50只,随机分成5组各10只:正常组(A)、模型对照组(B)、模型+AAP低剂量(50 mg/kg.d)灌胃组(C)、模型+AAP中剂量(100 mg/kg.d)灌胃组(D)、模型+AAP高剂量(200 mg/kg.d)灌胃组(E).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UVA)联合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照射小鼠制备皮肤光老化模型.每周一、三、五照射,第1周每次照射时间1h,以后每周依次增加1h,自第5周起为5h,直至第14周照光结束.每次照光前各治疗组小鼠给予不同浓度的AAP灌胃.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背部皮肤用测试盒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0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皮肤结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皮肤组织中S0D、GSH-PX活力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AAP各灌胃组S0D、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模型对照组皮肤出现皮屑、褐黄、粗糙肥厚、深皱纹、缺乏弹性等光老化特征,组织切片呈现光老化改变.AAP各治疗组皮肤外观及组织学特点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AAP能有效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对小鼠皮肤光老化有保护作用.

    作者:易清玲;曾维惠;刘彦婷;徐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脂肪干细胞在组织修复中对血管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在创面愈合、组织移植的过程中,如何能构建新生血管,建立新的血液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图了解并寻求在血管化建立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各个环节及影响因素,通过控制这些因素提高组织的血管化进程及再生修复能力.

    作者:王白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IPS e.max press铸瓷贴面美学修复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IPS e.max press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以期为IPS e.max press铸瓷贴面前牙美容修复的应用及技术改良奠定基础.方法:对12例患者(56颗前牙)进行IPS e.max press铸瓷贴面修复.通过2年随访检查,根据改良Ryge评价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56例瓷贴面修复体完整未脱落,贴面粘结后与邻牙协调,颜色和亮度匹配良好,边缘适合性优良,牙龈健康.有6颗牙1周内出现牙本质敏感,6个月后复查,5颗敏感消失,1颗1年后敏感消失.结论:IPS e.max press 铸瓷贴面是前牙较理想的美学修复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满足患者对美观的要求.

    作者:张志清;孙艳华;尹玉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克林霉素凝胶外用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春期的男女.临床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美容和心理,2009年1月~2011年1月,笔者科室采用大西地酸乳膏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寻常性痤疮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仵宁;周永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乳晕脱毛28例护理体会

    一般常用的脱毛方法有刮剃、蜜蜡脱、除毛膏、机械拔、镊取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着敛命的缺陷,不能达到永久脱毛的效果.并且很容易除毛后使得表皮或毛囊受伤,造成毛孔粗大、毛囊发炎感染、色素沉淀,比原来的毛发更浓密更粗大.我科采用Lightsheer半导体激光脱毛仪进行全身各部位的脱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尤其是特殊部位的脱毛,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静;胡永璐;郝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废旧橡皮塞在整形手术中的巧用

    随着整形美容学科的发展,定点设计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作用日显突出,要求也越来越高[1].我科绝大多数整形美容手术采用亚甲蓝注射液作为标记的常规用物[2],然而由于亚甲蓝注射液是液态,且在手术中用量少,如何给亚甲蓝注射液准备一个合理的容器,使其既能盛放少量亚甲蓝注射液;又能方便医生取用;还能达到不污染手术区域的目的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李小林;汪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Survivin亚细胞定位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survivin的亚细胞定位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和(或)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病理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的患者标本8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样本survivin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乳腺癌中survivin的亚细胞定位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率为76%,其中26%定位于细胞核,15%定位于细胞浆,两者染色均阳性为35%.亚细胞定位差异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病例分级、ER表达、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survivin在乳腺癌表达具有亚细胞定位差别,并且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该基因的不同定位在乳腺癌发生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作者:李永平;于芳;吕勇刚;朱海军;史明;王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双环法乳房缩小整形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乳房肥大症和乳房下垂是女性常见的乳房畸形.不仅影响形体美感,而且可因乳房重量较大引起肩、颈、背部疼痛;以及乳房下皱襞湿疹、糜烂.给女性带来精神及肉体上的痛苦和压力,甚至失去自信及参与社会活动的勇气.矫治巨乳和垂乳具有美容和临床治疗的双重意义[1].

    作者:李为儒;肖学敏;李志刚;陈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年轻恒牙外伤后残根深埋治疗的修复学评价

    目的:研究因年轻恒牙外伤后深埋其残根保留牙槽骨骨量,与传统拔除残根相比,为后期修复是否带来更好的效果.方法:选择秦皇岛市第二医院2001年1月~2009年9月口腔科收治的年轻恒牙外伤患者60例,共计90颗患牙.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例(共计50颗患牙)深埋保留残根,临时修复,待牙根形成后,行完善的根管治疗桩冠修复,或拔出残根后固定修复;对照组病例(共计4 0颗患牙)拔除残根后临时义齿修复,成年后固定义齿修复.结果:实验组50颗患牙中有45颗修复成功,成功率为90.0%;对照组的40颗患牙中有33颗修复成功,成功率为82.5%,两种方法修复成功率有着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轻恒牙深埋残根有利于牙槽骨及颌骨发育,为将来修复提供了良好基础,其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拔除方法.

    作者:邢飞鹏;孙立洲;李昆;王俊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综合心理干预在颜面部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颜面部烧伤患者的综合心理干预,探讨颜面部烧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生活能力的影响,评估综合心理干预在颜面部烧伤患者临床疗效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实施常规医学护理的同时给予各类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Barthe1指数记分法对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综合心理干预后,实验组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评分等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颜面部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综合心理干预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对颜面烧伤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在其整个治疗中非常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琴;官浩;何飞;折涛;石雪琴;邹小梅;焦晓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遗传性皮肤松弛症的研究进展

    皮肤松弛症(Cutis Laxa)又称泛发性皮肤松垂(generalized dermatochalasis)、原发性弹性组织病primary elastolysis),系皮肤弹力纤维先天性发育缺陷引起的以皮肤松弛下垂为特征的疾病[1].皮肤松弛表现以面部为显著,患者常有眼睑、面颊、颈部松弛和下垂而呈现典型的“猎犬”脸[2-3].皮肤松弛症的遗传模式和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及X连锁隐性遗传型.遗传性皮肤松弛症通常在出生时或婴儿期发病,起初为水肿性改变,以后水肿处皮肤逐渐出现松弛的皱褶,症状逐渐加重,使患者呈现过早衰老的外观.由于缺乏弹性,皮肤提捏后不能短时间内回复至原状.

    作者:邹翀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护理风险评估在整形外科的应用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1].不论是先天或后天造成的身体不同部位的畸形、损伤或者肿瘤,患者都愿意到整形外科来进行修复治疗.就使得住院患者出现病种、病情及年龄结构复杂化的特点,临床护理风险也就随之加大.

    作者:刘红莉;侍永惠;彭炯;李明惠;王继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医体质与皮肤粗糙度、平滑度、皱纹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黑龙江籍汉族女性体质与皮肤粗糙度,平滑度,皱纹的关系.方法:选取105名女性健康自愿者,根据王琦的“七分法”对其进行体质分型并检测其面颊、眼角、颈部、侧胸部、背部、前臂屈侧皮肤的平滑度,皱纹,粗糙度.结果:与平和体质相比,阴虚体质、气虚体质、气郁体质面颊部平滑度明显降低(P<0.05);气虚体质、气郁体质眼角部位,湿热体质前臂屈侧部位皱纹明显增加(P<0.05);阳虚体质眼角部位,气郁体质颈部明显粗糙(P<0.05).结论:不同体质不同部位的皮肤粗糙度,平滑度,皱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作者:徐艳明;王雪;张宁;杨智荣;井丽巍;李艳微;刘国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胎猪脱细胞主动脉作为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替代物的体内试验研究

    目的:研究胎猪脱细胞主动脉(dece11ularized aorta of fetal pigs,DAFP)的生物相容性,确定其是否有作为支架材料用于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移植的潜力.方法:利用胰酶和核酸酶联合的脱细胞方法来制备胎猪主动脉脱细胞基质(DAFP),将其作为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的生物支架材料移植在成年犬单侧颈总动脉处,并监测其移植处的血流通畅情况,后期又通过组织学染色观察组织工程血管的组织学结构;扫描电镜观察血管的内表面结构;透射电镜观察其内表面的内皮细胞再生情况.结果:组织学染色结果表明构建的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具有完整的内膜层及中膜层结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组织工程血管内表面覆盖着完整的内皮细胞层.结论:DAFP有作为小直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用于体内移植的潜力.

    作者:张英博;刘国峰;李庆春;杨大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内眦赘皮矫正联合外眦成形术在睑裂短小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横一字形切口的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沿上睑缘弧度方向切开法的外眦成形术治疗睑裂短小患者,观察内外眦形态变化及瘢痕情况,结合患者满意度对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内眦赘皮采用横一字形切开,皮下剥离显露内眦韧带,将内眦韧带向侧鼻筋膜进行缝合固定,缝合切口两端后酌情去除内眦处的多余皮肤.外眦处沿上睑缘的弧度方向切开,将球结膜缝合至切口外端的骨膜处.结果:本组24例患者,内眦赘皮消失,外眦较术前有2 ~ 3mm的延长.其中18例术后随访3个月~1年,术后内外眦处瘢痕不明显,形态稳定,效果满意.结论:横一字形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沿上睑缘弧度方向切口的外眦成形术治疗睑裂短小的患者,能够显著增加患者的睑裂长度,内外眦处瘢痕不明显,是治疗睑裂短小患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沈军国;常秀芬;边森;郭海艳;代金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