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磊;李德民;单保慈;田嘉禾;何婷婷
患儿男,17 d,出生史不详,系福利院领养弃婴,发现骶尾部一长条状赘生物,形似下肢,质软,送我院诊治.查体:患儿一般情况可,体温、呼吸正常,神清,足月儿貌,反应可,营养弱,头、颈、胸、腹未见异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正常.
作者:徐秋贞;王钟江;秦智;黎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②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分别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98.78%,盆腔淋巴结97.56%、腹股沟淋巴结98.78%;③11例接受2次及2次以上PET/CT检查的患者中,6例根据PET/CT结果更改治疗方案.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早期发现可疑复发或转移病灶,在检测远处转移和小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监测妇科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有效检查方法,对于临床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承晔;于丽娟;段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强化.经抗结核治疗.早期表现为水肿程度减轻.随后结节缩小、强化程度减弱或消失.幕上白质区病灶较幕下和顶叶者吸收消散速度快.结论 MRI能为粟粒性脑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形态学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程,是监测治疗效果的首选方法.
作者:邢增宝;陈旺生;李建军;洪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患者女,48岁.数年前曾有腹部不适感,近日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超声示左肾体积增大,肾门区探及液性回声区域,其内条状实质回声,诊断囊性占位病变.
作者:王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CL和PL全长图像,图像质量完全满足临床测量需要.矢状位像采集时间为2 min 25 s.PL和ACL平均长度分别为:男:(42.20±4.21)cm和(36.98±4.12)cm,女:(40.15±4.00)cm和(35.80±4.67)cm;组内相关系数(ICC)大于0.997.结论 优化MR扫描技术可用于测量活体的PL和ACL长度,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鼋复性,能为膝关节ACL重建手术提供准确数据.
作者:王红坡;葛英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1WI病灶呈较均匀等或低信号,T2WI呈明显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无明显强化,延迟期可见不均匀轻或中度强化.结论 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郭学军;刘鹏程;王成林;赵艳;罗莉丽;石桥;向先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癌空洞的常见CT征象的特异性.合理、完善的CT扫描方案是正确诊断的前提,提高对肺结核单发厚壁空洞和周围型肺癌空洞基本CT征象的认识是减少误诊的保证.
作者:李邦国;马大庆;刘晔;韩红;关晶;骆科进;先正元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患者女,71岁,5年前因肝细胞癌行肝右叶切除术,近一年因局部复发,曾接受数次经皮射频消融术及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近日出现发烧,咳嗽,痰多,痰中带有黄色物质并有苦味.腹部超声检查示右膈下和肝切缘处液体聚集.肝左叶内胆管扩张.血生化显示直接胆红素升高(127 mol/L).诊断胆管梗阻伴肺部感染,行经皮胆管引流术.
作者:殷明;佟小强;刘雅君;邹英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4.09%、68.18%和100%;回顾性门控组为94.44%、86.84%、77.27%和97.06%.两组放射剂量有明显差异.用平滑重建算法的图像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锐利算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心律齐且心率≤70次/分的患者,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方法与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方式评估冠状动脉支架效果相似,但前者的有效放射剂量明显减少.
作者:赵蕾;张兆琪;范占明;杨琳;晏子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胸痛是急诊患者的常见就诊原因之一.引起胸痛的原因有多种,其中重要的是确定是否为冠状动脉性疾病,即稳定性心绞痛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ACS是症状性冠状动脉性疾患中为严重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非透壁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作者:陈正光;张晓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患者女,7岁,自幼活动后心悸、气短,易疲劳.胸骨左缘三、四肋间可闻Ⅲ级收缩期杂音.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作者:吴晓萍;张永恒;贾志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0.22 cm)、增厚率降低(56.31%±10.18% vs9.23%±1.52%)、大搏幅下降[(0.58±0.08)cm vs (0.13±0.03)cm](P均<0.01).结论 此多晶阵心腔内超声成像换能器达到介入尺寸要求,其成像性能初步满足设计需求.
作者:郭睿;黄晶;邓辉胜;刘地川;蔡恒辉;杨金耀;刘炯斌;郭境峰;郑永平;王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01).结论 3D-TRUS可为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结节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
作者:吴迪;张艳华;程文;李洁冰;郑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转移淋巴结及周围组织浸润等恶性征象.结论 认识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点,结合影像表现综合分析,可提高术前诊断率.
作者:程文;张久维;荆慧;郭文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Vβ在正常对照组、DM组及DM+EH组之间呈增高趋势,顺应性AC呈降低趋势(P均<0.05).W1、W2与IMT呈正相关(r=0.226,0.214,P<0.01).结论 WI可作为综合评价DM和DM+EH患者动脉功能的新参数.
作者:王晓静;刘明辉;彭清海;谭宜;李锦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术后TG值较术前TG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 对于TG阳性而131I-dWBS阴性DTC患者的复发和转移,18F-FDG PET/CT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检测手段和判断是否须行外科手术的可靠依据.
作者:鹿存芝;王跃涛;曹苏生;王伟;王冠民;刘军;朱峰;鹿峰;刘德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患者男,18岁,发现左胸肇包块2个月,近期渐增大,时感局部疼痛.发病以来无胸闷,无咳嗽,不发热.查体:左下胸壁腋中线部位可扪及约5 cm×5 cm包块,质硬,无压痛,边界欠清,活动差,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实验室检查:WBC 10.23×109/L,单核细胞1.23×109/L,单核比率12.90%;穿刺细胞学检查为淋巴结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待除外.
作者:陈红桃;杨柯;曹新生;胡志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巴结增大融合.结论 对无既往病史、泌尿系统病变为首发表现的病例,提高对淋巴瘤累及泌尿系统各种影像表现的认识是提高诊断正确率的关键.
作者:梁宇霆;耿景峰;靳二虎;张忠嘉;贺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孕妇25岁,孕1产0,孕35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沿胎儿背侧方向脊柱矢状面及横断面扫查,骶尾部椎管增宽,皮肤回声中断,可见一囊性膨出物,大小约3.6 cm×3.0 cm,其内见条状高回声光带及不规则无回声区.
作者:么海亮;于新凯;魏相东;解放军第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儿童鳃裂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15例鳃裂畸形患儿的声像图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6例为鳃裂囊肿,超声表现为囊性团块,内回声均匀;6例为鳃裂囊肿并瘘管形成,超声表现为囊性团块,并有条状低回声与体表或咽内相通;3例为鳃裂窦道形成.全部鳃裂畸形患儿中13例病灶位于颈前,1例位于锁骨下缘前胸壁,1例位于耳前腮腺区.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符合率为86.70%.结论 超声诊断鳃裂畸形较准确、可靠,可明确其位置及毗邻关系,对临床手术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红奎;夏焙;陶宏伟;林洲;李姝娜;冯霞;胡烈榛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