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鹰;欧学海;尚驰;冯东旭
氟化物长期应用于抗龋的治疗,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剂量控制不好使用过量易出现氟斑牙、氟骨症等并发症[1].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在致力于研究安全、有效的防龋用品.自从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在小鼠龋模型中发现奶制品具有抗龋作用后,澳大利亚墨尔本牙科学院研究人员从牛奶中提取出了一种生物活性肽—酪蛋白磷酸多肽钙磷复合体(complex of casein phosphopeptide and 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CPP-ACP),日本GC公司把它进一步提炼,进而有了Tooth Mousse护牙素,它是一种新型的口腔抗龋用品[2].护牙素在基础研究中的再矿化原理和临床中防龋再矿化的疗效和机理是研究关注的核心,下面就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作者:陈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针辅以维生素C针联合0.25%积雪苷软膏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黄褐斑患者116例随机分成三组,积雪苷软膏治疗组、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积雪苷软膏治疗组.所有患者疗程均为8周,结束后分别观察各组疗效及不良反应.三组有效率分别为42.86%、71.05%和88.37%.同时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针辅以维生素C针联合积雪苷软膏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娟;朱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对面部创伤患者采取美容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总结治疗体会.方法:选取于2012年2月~2013年1 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面部创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对象面部创伤面进行仔细观察,给予相应的皮肤磨削、无张力缝合、植皮等美容外科处理,观察修复效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在采取上述美容外科疗法治疗,其中Ⅰ期愈合、Ⅱ期整形愈合患者人数依次为44例和16例,所占比例依次为73.33%和26.67%;随访结果显示上述患者手术操作区均未生长出明显的瘢痕,面部各个器官均无变形、移位等不良反应,恢复良好.结论:对于面部创伤患者,采取外科美容手术进行治疗,不仅能促进患者创面修复,同时也能有效减少瘢痕增生,降低面部器官移位或变形及生长畸形等症状发生率,这对于促进患者预后改善,维护患者容貌美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孟祥慧;王晶;周杰;初金玉;马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检测烧伤大鼠不同骨骼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转录变化,探讨细胞凋亡对烧伤后骨骼肌高消耗的影响机制.方法:18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通过建立大鼠烧伤模型,分别在烧伤后6h、1天、3天、7天及14天切取大鼠伸趾长肌和比目鱼肌,采用RT-PCR方法测定骨骼肌组织Akt、Bcl-2、Caspase-3的转录表达.结果:伸趾长肌Akt转录表达在伤后前期变化不明显,在第14天显著下降;Bcl-2转录表达在初期轻度上升,在后期下降;Caspase-3转录表达在伤后第7天和第14天显著增高.比目鱼肌Akt转录表达在烧伤后6h、1天、4天、7天无明显变化,在烧伤后14天显著下降;Bcl-2转录表达在烧伤后6h、1天和4天呈逐渐表达显著增强趋势,而后逐渐下降,;Caspase-3转录表达各个时间点无显著变化.结论:在严重烧伤大鼠,快白肌组织凋亡明显,而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凋亡越显著;慢红肌组织凋亡不明显,尽管随着病程的延续,有上升的趋势.
作者:吴焱秋;柴家科;张海龙;耿祎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黄褐斑亦名妊娠斑,是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目前认为可能与妊娠、口服避孕药、内分泌、紫外线、某些药物化妆品、遗传、微量元素及肝脏疾病等有关.黄褐斑不但影响容貌,而且大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内分泌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月经失调、失眠、心烦易怒等,给患者带来生活及精神方面诸多烦恼和痛苦[1].2011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科室采用“黑脸娃娃”激光联合祛斑调经胶囊内服及氢醌外用治疗黄褐斑患者3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川颖;邵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在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科室2011年9月~2013年7月收治的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实验组采用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对照组单纯采用CO2点阵激光的方法.治疗后对比其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实验组: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1例,发生不良反应2例,总有效率97.56%;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9例,发生不良反应8例,总有效率78.05%.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疗效好,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子瑄;姬瑜;黄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采用皮肤扩张法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治疗重度杯状耳畸形的效果.方法:采用皮肤扩张法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三期法治疗重度杯状耳畸形患者共16例(16只耳).第一期手术耳后置入50~ 80ml扩张器,注水扩张3个月,第二期手术切取自体肋软骨,雕刻组合成三维立体软骨支架,用扩张皮瓣包裹支架形成耳廓.3个月后,杯状耳转位与再造部分衔接,完成重度杯状耳畸形的修复.结果:1例患者第三期术后出现软骨支架外露,经换药后愈合.其余1 5例无并发症发生.再造的耳廓外形良好,结构清晰,双侧耳廓对称.结论:采用扩张法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治疗重度杯状耳畸形,能够提供足够的皮肤及软骨量,是矫正杯状耳畸形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杨云;王璐;王继华;张颖佳;汤婷;郭群;朱礼昆;张景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结扎丝松结扎的方法在牙齿排齐时的优越性.方法:在直丝弓矫治器排齐牙列初期,使用国产0.012”超弹性Ni-Ti弓丝,先采用0.25mm结扎丝先紧结扎,然后再松结扎的方法,减小或消除结扎丝对弓丝的摩擦力.结果:使用结扎丝松结扎的方法在短期内达到了初步排齐,得到了良好的矫治效果.结论:在使用直丝弓矫治器排齐牙列初期,使用结扎丝松结扎能使牙齿进行有效移动,从而达到低摩擦轻力矫治的理念,缩短了矫治疗程.
作者:张明灿;李洪发;武杰;赵一松;孙海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资料选自201 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行口腔修复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咀嚼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结果:分析患者口腔修复的疗效情况,其总有效率为94.12%;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评分情况,治疗后的语言功能评分和咀嚼功能评分均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且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先天性缺牙患者口腔修复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有利于良好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的形成和恢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璇;李玉芳;马传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掌跖脓疱病的疗效.方法:将62例掌跖脓疱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给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照射3次/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外用,每日2次;对照1组:单独给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对照2组:给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对照组用法同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每2周评定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积分及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结果:治疗组和对照1组、治疗组和对照2组治疗4周后的症状和体征积分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32,P<0.05;t2=2.690,P<0.05);治疗组和对照1组治疗4周后的有效率分别为95.83%和66.66%,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75,P<0.05);治疗组和对照2组治疗4周后的有效率分别为95.83%和65.00%,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5 3,P<0.05).治疗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掌跖脓疱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丁媛;向芳;普雄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贴面形态和覆盖牙体范围将烤瓷贴面(PLV)牙体预备分为Ⅰ型、L型和U型3种,用于着色牙和前牙间隙、缺损等修复,PLV采用长石质PLV瓷系统制作,双重固化树脂粘结系统粘结,观察6~22个月,考察3种牙体预备类型的适应证、终美学效果、粘结强度及牙本质敏感性等.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效果、患者反馈的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病率下降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较的差异具有一定程度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口腔美容修复牙体预备过程中,在达到固定位置的前提下,必须满足口腔美容患者的各种要求.
作者:王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逆行岛状筋膜蒂指背皮瓣修复同指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逆行岛状筋膜蒂指背皮瓣修复同指指端缺损30例,切取面积1.0cm×1.5cm~2.0cm×3.0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5~14月.皮瓣修复后指端外形满意,转移皮瓣质地柔软,色泽与受区一致,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8 ~ 10mm,供区无明显畸形,各指关节功能正常.结论:指背筋膜皮瓣血供丰富,旋转点任意选择,皮瓣存活率高,是修复指端缺损的简单、安全的方法.
作者:蔡鹰;欧学海;尚驰;冯东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胸大肌岛状肌皮瓣在颈部放射性溃疡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997年3月~2013年9月,对21例放射治疗导致的颈部溃疡创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应用同侧带蒂胸大肌肌皮瓣进行Ⅰ期修复,其中2例术中注射PRP至溃疡周围正常皮肤;5例Ⅱ期修复:先行伤口清创+VSD吸引,每日庆大霉素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溶液VSD冲洗创面,伤口明显改善后,再应用同侧带蒂胸大肌肌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8例胸大肌皮瓣成活良好;3例(Ⅰ期修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其中1例经换药后愈合,2例清创术后采用局部皮瓣修复后愈合.结论:胸大肌皮瓣血管蒂长,血运丰富,可修复创面面积大,易成活,采用VSD及PRP处理创面后,有助于胸大肌皮瓣在修复颈部放射性溃疡创面的愈合.
作者:莫自增;吴志贤;梁杰;李响;马亮;史玉仓;沈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联合景天祛斑胶囊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5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25例.三组患者均服用VitC和VitE,对照1组和对照2组外用熊果苷凝胶.治疗组同时予点阵激光治疗联合景天祛斑胶囊口服,对照1组同时予景天祛斑胶囊口服治疗.点阵激光治疗每4周1次,共3次;景天祛斑胶囊口服4粒,2次/天,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0%,对照1组为64.0%,对照2组为36.0%,三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三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均P<0.05),与医师疗效评价基本一致;治疗组激光术后均出现短期的红斑、水肿和灼热,疗程结束后随访均未见色素沉着;对照1组和对照2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点阵激光联合景天祛斑胶囊治疗黄褐斑短期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可作为治疗黄褐斑的一种选择.
作者:张国平;黄壮峰;董佳辉;黄小雄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皮肤作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第一道生理屏障,是直接与外界接触的器官.皮肤屏障结构是“三明治”砖墙结构,由皮脂膜、角质层角蛋白、脂质、真皮粘多糖类、粘多糖类等共同构成.生活中,随时会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利因素的入侵,继而对机体造成损害,皮肤起到了阻止这些有害因素入侵第一关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日常生活中人体表皮及真皮内水分及脂类等物质的流失,通过这些皮肤发挥其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芳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与钛合金相结合来对下颌骨缺损进行个体化修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5例患者进行以下操作:①采用螺旋CT对目标物体进行扫描,获得与下颌骨缺损相匹配的三维重建模型;②获得下颌骨缺损的个体化钛合金修复体;③通过手术将个体化钛合金修复体植入患者体内.结果:①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的使用,在手术前获得了与下颌骨手术切除后缺损相一致的假体模型,然后再联系上海双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该公司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制成了与缺损完全相匹配的个体化假体;②通过手术使患者下颌骨病变切除后形态完全恢复原形.结论:数字化技术与钛合金相结合可完成下颌骨缺损的个体化修复,这种技术可以满足下颌骨缺损的外形和功能重建的需要.
作者:刘怀勤;徐建华;高宇;徐扬;蔡建梅;孙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稳定性颌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中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每册关节为一例)非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紊乱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给予稳定颌板治疗,治疗中每1 5天复诊1次,治疗期限为6个月,治疗后每月复诊1次,随访6个月,并行关节常规检查并拍X线片,并行颞下颌关节核磁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21例弹响患者中1 5例(71.42%)弹响完全消失,4例明显减轻(19.05%),总有效率90.46%,11例疼痛患者中7例(63.64%)疼痛消失,2例疼痛减轻(18.7 3%),总有效率(82.36).6例张口受限患者中3例(50.00%)转为正常1例张口度改善大于0.5cm(16.67%)总有效率(66.67%).结论:稳定颌板对治疗非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有较好的的疗效.
作者:周政;蒿文嵩;杨泽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安徽省63家医疗美容机构进行调查,探讨安徽省医疗美容行业人才队伍及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人才建设的策略.方法:按地域分布抽样选取63家医疗美容机构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才结构、岗位设置、人才需求、继续教育情况及能力需求.结果:医疗美容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人才欠缺,年龄构成不合理,专业性继续教育滞后,人力资源发展不平衡.结论:医疗美容行业人才培养落后于行业发展,急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游牧;汪耀;程红梅;姚春苗;王中安;刘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疗美容技术质量与服务水平已成为医疗美容机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紧要问题.医疗美容技术质量不仅限于医疗美容机构自身的声誉和影响,也关系到卫生系统的公众影响问题,特别是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问题.因此,医疗美容质量控制工作是医疗美容机构健康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有效的医疗美容质量管理十分重要.
作者:卢彬;濮礼臣;张兰成;张树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睑术同期行内眦开大的临床效果和体会.方法:内眦赘皮采用不规则四边形法矫正,重睑术采用点切缝合联合间断埋线法,内眦切口与重睑线连续.结果:本组就医者共1 650例,随访3个月~5年,无明显切口瘢痕,重睑均未消失,内眦自然逼真,均获满意效果.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损伤小,肿胀轻微,恢复快,重睑稳定持久,内眦赘皮无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翠英;严玲玲;李芸;钟文慧;陈芳;付冰川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