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MPs在皮肤伤口愈合和瘢痕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黄欣

关键词:皮肤伤口愈合, 瘢痕形成, 转移生长因子, 骨形成蛋白, 组织, 形态发生, 细胞周期, 生物过程, 关键因素, 自分泌, 诱导物, 糖蛋白, 神经元, 旁分泌, 骨再生, 工程学, 分泌型, 超家族, 粘附, 运动
摘要: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属于转移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BMP-1除外),目前已知的有20多种亚型,是分泌型糖蛋白,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控制多项细胞进程,如:细胞周期和分化、成熟、发育、运动、粘附、神经元生长、骨形态发生和伤口愈合[1].在20世纪70年代末,BMPs被发现是一种有效的骨形成诱导物[2],近10年来,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作为是骨再生的可能关键因素之一,BMPs受到极度重视,随后,BMPs在其他组织和生物过程的重要性很快被证实.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牙龈诱导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牙龈诱导对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效果的影响,评估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5例患者行上颌前牙种植,术后2个月临时冠修复诱导牙龈成形,4个月后永久修复,3个月后复查,通过统计龈乳头指数和患者满意度评估牙龈诱导的效果.结果:3个月后复查,龈乳头0度为0牙位,Ⅰ度为2牙位,Ⅱ度为1 3牙位,Ⅲ度为1 0牙位,ⅣV度为0牙位,患者满意度VAS值平均为90.5.结论:牙龈诱导可改善上颌前牙种植修复体的牙龈外形和美学效果.

    作者:吴康;赵保东;王国栋;王世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调Q 1064nm激光治疗面部皮肤黑变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调Q1064nm激光治疗颜面部皮肤黑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笔者科室2007年1月~2012年1 2月门诊激光治疗患者,符合临床诊断为颜面部黑变病的病例共22例,其中瑞尔氏黑病变12例,炎症性黑变病7例,摩擦黑变病3例.以上病例使用调Q1064nm激光,2个月治疗1次,共治疗10次,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在相同条件下照相,应用四分法根据照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调Q1064nm激光治疗后,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调Q 1064nm激光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颜面部皮肤黑变病.

    作者:李波;谭军;钟茜;李高峰;邹勃生;罗明灿;刘东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后牙即刻种植的组织处理

    目的:通过对后牙即刻种植的临床病例的观察研究,分析评价后牙区即刻种植手术过程中手术区组织处理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后牙区即刻种植的123个临床病例进行观察研究,对后牙区采用适当的处理技术.结果:术后6个月后,患者均不出现炎症,具有正常咀嚼功能,骨质愈合生长较好,已经全部完成骨性结合,组织也都与正常状态相似,患者对治疗都表示满意.结论:在后牙区即刻种植手术过程中,正确的软硬组织处理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还可以较好的恢复缺失牙周围的骨组织以及周围组织的形态,会达到更好的美学要求.

    作者:郭利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职高专类院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美容解剖学》教学研究与改革

    随着美容技术的逐渐发展,医疗美容技术专业解剖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课程组从专业考察及体系重建、教师队伍建设、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实训、考试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充分体现解剖学与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相结合的特色.

    作者:宿世震;崔言举;刘杰;孟繁伟;申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观察A型肉毒毒素肌注胸大肌对硅凝胶假体隆乳术后包膜挛缩形成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A型肉毒毒素对假体隆乳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包膜挛缩形成的影响.方法:对40例小乳症患者行硅胶囊乳房假体隆乳术.对照组2 0例患者直接采用假体隆乳,实验组20例患者于胸大肌下极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放置假体,术后随访采用Baker分级进行临床评估患者包膜挛缩情况.结果:两组挛缩率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型肉毒毒素对隆乳术后的防止包膜挛缩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黎冻;赵娜;莫海燕;周翔;王琪海;韦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光老化的疗效评估

    目的:评价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治疗面部光老化的疗效.方法:应用皮肤测试仪检测IPL治疗前后皮肤水分含量、弹性及色素值.结果:面部光老化经IPL治疗后,皮肤水分含量略增加(P>0.05),皮肤弹性增加(P<0.01),黑色素值下降(P<0.01),血红素值下降(P<0.01).结论:应用皮肤测试仪检测IPL治疗前后皮肤水分含量、弹性及色素的改变,使评价IPL的治疗效果更为科学、准确、客观.

    作者:韩阳;高玉雪;李倩云;王圣伊;刘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连续激光溶脂和重复脉冲激光溶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连续激光溶脂和重复脉冲激光溶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离体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功率为8W、波长为980nm的半导体激光,以连续或不同脉宽的重复脉冲激光行激光溶脂术,记录不同能量时管壁温度及离心后的上层油脂量.结果:离心后上层油脂量重复脉冲激光组>连续激光组>空白对照组,且随着脉宽增加,上层油脂量越大,相应地,管壁温度越高.脉宽超过90ms,总能量超过1 500J(平均150J/ml)时,管壁温度超过42℃安全值.结论:①重复脉冲激光溶脂作用较连续激光好,且脉宽越大,溶脂效果越好;②重复脉冲激光溶脂较连续激光产生的温度高,且脉宽越大,温度越高;③脉宽90ms以下、能量小于1500J(150J/ml)是较为安全的溶脂激光设定参数.

    作者:席云峰;许龙顺;屈怡;范荣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斧状皮瓣在头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头面部皮肤组织缺损手术治疗中应用斧状皮瓣进行转移修复的效果.方法:利用头面部皮肤缺损周围正常皮肤的弹性及皮肤纹理走向,于缺损周边设计斧状皮瓣,修复皮肤组织的缺损.结果:自2010年以来,共利用斧状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缺损缺损5 3例,均完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设计简便,效果可靠,皮瓣易成活,是修复头面部皮肤缺损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作者:吴永柏;颜培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LED蓝光照射治疗MRSA感染创面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LED蓝光照射治疗MRSA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2月~ 2014年1月,笔者科室共收治11例MASA感染的难治创面患者,创面大小20cm× 20cm~ 40cm× 40cm.通过每日洗澡,双氧水冲洗,LED蓝光照射及碘伏换药治疗.结果:复查细菌培养均未检测出MRSA,创面均完全愈合.结论:LED蓝光照射治疗对MRSA感染创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万睿;庞星原;欧阳山蓓;任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三种方法修复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游离皮片移植、临近皮瓣转移修复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17例皮瓣坏死的患者.结果:1 7例皮瓣坏死的病例中,采用游离皮片移植8例,运用背阔肌皮瓣修复2例,临近皮瓣转移修复4例,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修复3例,除1例全厚皮片移植出现小水疱,1例皮瓣转移修复远端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等治疗后Ⅱ期愈合外,其余15例均效果良好.结论: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病例,采用游离皮片移植、临近皮瓣转移、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效果良好.

    作者:袁志明;林泽旭;吴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复方蛇草汤治疗寻常性痤疮8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蛇草汤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寻常性痤疮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以复方蛇草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完成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7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复方蛇草汤对痤疮的治疗有较好疗效,治疗有效率较高,且无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于治疗瘀血阻滞型痤疮,治疗效果更佳,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BMPs在皮肤伤口愈合和瘢痕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属于转移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BMP-1除外),目前已知的有20多种亚型,是分泌型糖蛋白,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控制多项细胞进程,如:细胞周期和分化、成熟、发育、运动、粘附、神经元生长、骨形态发生和伤口愈合[1].在20世纪70年代末,BMPs被发现是一种有效的骨形成诱导物[2],近10年来,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作为是骨再生的可能关键因素之一,BMPs受到极度重视,随后,BMPs在其他组织和生物过程的重要性很快被证实.

    作者:黄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两种扩张的筋膜皮瓣法耳再造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比较两种扩张筋膜皮瓣(简称:A组单纯耳后扩张皮瓣;B组,耳后联合双层筋膜皮瓣)包裹支架行全耳廓再造术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均采用Medpor为支架,分别行两种皮瓣方式覆盖支架.A组:30例行耳后乳突区单纯扩张皮瓣包裹支架;B组:38例行耳后双层联合筋膜皮瓣包裹支架行全耳再造术.结果:A组30例患者中,出现血肿者2例,出现皮肤破溃假体外露1例,经局部换药皮瓣转移后创面痊愈.B组联合双层扩张耳后筋膜皮瓣38例患者中,术后耳部轮廓清晰,再造耳轮,对耳轮、耳甲腔等精细结构显现.供区无需植皮,色差及瘢痕均不显.结论:两种方法比较均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中耳后联合双层筋膜皮瓣法更能显现再造耳的微细结构,避免假体外露,为临床首选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张本寿;水祥兵;徐志明;解潮;徐立平;杨积顺;林子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面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对化妆品引起的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患者,给予适当护理,采用自制中药冷喷联合药物治疗并观察疗效.方法:将1 0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口服左西替利嗪胶囊5mg日,扑尔敏4mg/次,每日3次,维生素C 0.2g/次,每日3次,外用15%氧化锌软膏(轻者),每日2次,或黄连素氧化锌软膏(重者),每日2次;治疗组采用自制中药液湿敷于面部皮损,同时用负离子冷喷机喷雾20min,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结果比较,经统计学处理x2=22.3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中药冷喷联合药物治疗面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丹;李丽君;罗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cys蛋白酶-3对离体培养的骨骼肌蛋白降解的影响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骨骼肌细胞,测定凋亡效应相关蛋白酶cys蛋白酶-3(caspase-3)及其抑制剂对骨骼肌细胞蛋白降解率的影响,探讨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可能的调控因子.方法:0.5μg、1μg、2μg、4μg、8μg的肌动球蛋白复合体的反应体系中加入1单位的重组Caspase-3,通过Western Blot电泳.体外培养骨骼肌细胞,并刺激其形成肌管,将培养的骨骼肌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A加入1单位Caspase-3,实验组B加入50 nM Caspase-3的抑制剂Ac-DEVD-CHO,体系中均加入2mM ATP(三磷酸腺苷).用氨基酸全谱分析仪测定酪氨酸和3-甲基组氨酸的浓度.结果:0.5μg、1μg、2μg、4μg、8μg的肌动球蛋白复合体和1单位的重组Caspase-3,均可见到14kDa-actin条带,而肌动球蛋白复合体在0.5μg、1μg剂量时条带消失,在2μg、4μg、8μg时条带逐渐增大.与对照组相比,给予caspase-3后骨骼肌细胞总蛋白降解率增加36.9%,肌纤维蛋白降解率增加66.4%,给予DEVD后总蛋白降解率下降17.7%,肌纤维蛋白降解率下降27.7%.结论:caspase 3在体外可以降解肌动球蛋白复合体,而且还能改变骨骼肌蛋白降解率.caspase-3在骨骼肌蛋白降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了骨骼肌细胞的凋亡.

    作者:吴焱秋;柴家科;张海龙;耿祎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用胶对产科横切口愈合及美容效果的影响

    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影响美观,行改良横切口和应用可吸收美容线皮内缝合新技术后,术后切口的美观得到了很大改善.然而,对美和健康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随着新材料医用胶在手术领域的出现和成熟应用,用于产科横切口可获更好的愈合及美容效果,现将我院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谢芳;锁丙荣;於建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美容学》课程教学模式优化研究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的比较典型和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式[1],或是一种有关教学程序的策略体系、教学式样[2].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组合、评价等要素组成[3].传统的《中医美容学》教学模式与其他中医基础类课程教学模式无异,均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评价系统也较为单一.但中医美容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中医临床型学科,不仅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同时也有着较强的综合性;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学科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4],同时也要求学生在掌握皮肤科、中医内科、针灸科、妇科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应用.因此,单一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中医美容学》的教学要求,要培养真正的中医美容学人才,教学模式的优化势在必行.

    作者:郝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眼部受术者心理护理干预及对策

    随着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及不断提高的医疗水平,人们通过整形来改变自己的容貌.但在整形美容受术者的人群中,有83.5%的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1].由于受术者所接受的教育水平、生活环境、职业、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心理特点又不同,现将我院烧伤整形外科2013年1~11月眼部整形受术者82例进行分组,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比较两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芳;徐锦;刘德蜜;何瑶;饶茜;王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荨麻疹及其亚型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荨麻疹是以突然出现的风团、瘙痒和/或血管性水肿为特征的皮肤疾患[1-2].据估计,12%~22%的人一生中都经历过这类症状[2],其中约25%的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荨麻疹[3].未经治疗的荨麻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患者的健康指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4].荨麻疹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得及时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低能量激光治疗老年人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探讨

    目的:评价短时间低能量激光应用于治疗老年人牙本质过敏症的近期临床疗效,以及牙本质过敏症两种检查方法的可靠性.方法:27例牙本质过敏症患者共计54颗患牙分为两组:低能量激光治疗组(A组)27颗患牙、激光未开启组(B组)27颗患牙.采用数字化疼痛评判法VAS(Visual Analogue Scale)测量牙本质敏感程度.每组患者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疗效评估,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0 min)、1周、2周、3周及4周的VAS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短时间低能量激光对老年人牙本质过敏症在不同的时间均有疗效(P<0.05);牙本质过敏症检查方法中,冷刺激比探针刺激更可靠.结论:短时间低能量激光治疗老年人牙本质过敏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怡;周倩;刘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