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娟娟;刘芳;王桂玲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果酸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采用火针联合果酸治疗的观察组和采用单纯果酸治疗的对照组,其中两组均对痤疮区域进行20%浓度的果酸治疗,每半个月1次,总共4次;观察组中患者进行果酸治疗后加用火针治疗,每周1次.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63.3%,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火针联合果酸治疗痤疮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付昱;姜敏;孙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规范皮肤美容外用制剂.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依据,结合皮肤美容特点对常用外用制剂进行定义(楷体字表示)和释义.结果:对散剂、洗剂、溶液剂、酊剂、醑剂、搽剂、软膏剂、乳剂、糊剂、膜剂、涂膜剂、凝胶剂、气雾剂、喷雾剂、贴剂、油剂进行了定义和释义.结论:对皮肤美容外用制剂进行了规范.
作者:马振友;张广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项目教学法在课程《医疗美容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校2011级3年制大专班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88例(男8例,女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医疗美容技术》的教学,实验组采取项目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结果:将两组的期终总评成绩进行比较,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94.3±7.2),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为(80.1±8.5)分.显示实验组的期终总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授课满意度调查表结果比较,实验组学生对于授课满意度要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项目教学法在课程《医疗美容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并受到学生们的广泛接受.
作者:陶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耳廓前侧皮肤软组织缺损采取耳后皮瓣下穿法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耳廓前侧肿物切除术后患者,采用耳后皮瓣修复耳廓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本组17者术后皮瓣存活好,无坏死,术后7天拆线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肿物无复发,耳廓外观及皮肤色泽良好,患者满意.结论:耳后带蒂皮瓣下穿法转移能很好的修复耳廓前侧皮肤缺损,具有术后瘢痕小,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供区隐蔽的优点,取得满意效果,是治疗的选择方案之一
作者:俞积贵;郭耐强;白俊超;陈宝清;巫兰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改良Y-V成形内眦赘皮矫治同期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1年12月~2013年7月共1 36例内眦赘皮并单睑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典型Y-V成形原理,对Y的长臂及两短臂的形态、位置及短臂与长臂的夹角进行改良,个性化设计成形切口线,并同期行切开法重睑术.结果:采用改良Y-V成形内眦赘皮矫治术联合切开法重睑术,术后内眦部位切口隐蔽,无明显瘢痕,重睑皱襞弧度流畅自然,与内眦部延续自然,符合美学标准.随访3~15个月,手术效果稳定,无复发.结论:改良Y-V成形内眦赘皮矫治同期行切开重睑成形术,是矫治单睑伴内眦赘皮的一种操作简单、实用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李广帅;刘林嶓;方园;钱洪军;胡晓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改良皮瓣法大汗腺切除术在小儿腋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5例小儿腋臭患者采用改良皮瓣法大汗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去除大汗腺及毛囊后在皮瓣上用尖刀片沿皮纹戳数个长约2 ~ 3mm的微孔进行引流,皮肤切口用3-0丝线缝合后再用“8”字弹力绷带包扎压迫手术区敷料.术后7天换药,10天拆线并观察皮瓣情况,术后3~6月进行随访.结果:5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皮下血肿、皮肤坏死及感染等并发症.随访全部患者腋部辛辣汗臭均消失、出汗减少,瘢痕不明显,皮肤颜色及质地均正常,腋毛基本消失、社交正常.结论:改良皮瓣法治疗小儿腋臭疗效确切并发症不明显.
作者:孙卫海;何静;张宝成;齐立攀;吴小会;李彦荣;闫军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一种设计简单、操作简便、效果确切且切口瘢痕不明显的内眦赘皮矫正方法.方法:在实际内眦点与内眦赘皮在上睑和下睑的起点作弧形切口,在充分皮下分离内眦部皮肤并切除内眦韧带前的眼轮匝肌后,采用“切口缘无张力去皮法”,在无张力情况下,依切口缘切除多余皮肤后缝合切口.结果:本组患者共26 5例,术后随访其中262例.6 ~36个月,所有患者内眦点及泪阜暴露,睑裂变长,内眦间距缩短、眼形自然美观,切口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新法行内眦赘皮矫正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瘢痕轻微,是一种简单有效矫正内眦赘皮的良好方法.
作者:罗兴华;罗春娟;麻永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改进三点微切口重睑术效果更持久的方法.方法:在重睑线距内、外眦各5mm和黄金点处切开三个3mm长切口,剪除切口下及切口间眼轮匝肌,7-0单丝尼龙线行睑板前筋膜与切口上下缘真皮内翻缝合.结果:本组病例184例,随访3~12月,重睑弧度流畅,形态自然,切口痕迹不显.结论:经过改良的三点微切口重睑术,术后肿胀轻,恢复快,效果持久、可靠.
作者:徐学东;郭云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红外线紫外线(ultraviolet infrared,UI)联合治疗与紫外线(ultraviolet,UVB)、红外线(infrared,IR)单独治疗对稳定期白癜风患者患处皮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4例白癜风患者,分别选取三处皮损,给予UVB、IR、UI治疗.照射部位均每周照射2次,每月为一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做出评价.结果:疗效:34例患者经UI治疗的有效率为64.71%,高于红外治疗有效率(20.59%)和紫外线治疗的有效率(38.23%),卡方检验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f=14.29,P<0.01).部位差异:UI联合治疗,对于不同部位的有效率为:躯干>面颈部>四肢>手足,但无显著性差异(x2=5.38,P=1.146).不良反应:IR组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NB-UVB组8例患者局部出现不良反应,UI组1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类似不良反应,停止照射3~5天后症状消退.结论:本次试验结果显示:UI联合治疗对稳定期白癜风皮损的疗效明显好于UVB或者IR单独治疗.
作者:张悦;刘军;赵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半身式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1 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半身式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起始量为0.4J/cm2,每周3次,每次递加0.1J/cm2,共1 2次;B组:采用卤米松乳膏、卡泊三醇软膏外涂,每天各1次,共用4周.两组中瘙痒剧烈者均口服盐酸依匹斯汀胶囊10mg,2次/日.结果:A组有效率达58%,B组有效率达3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身式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采用起始量为0.4J/cm2,每次递加0.1J/cm2,每周3次的照射起始量,递加剂量安全、有效.
作者:刘随;金汶;沈艳;刘斌;蔡莎莉;易相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痤疮患者使用5%平痘复合剂凝胶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4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采用GAGS评分法分别评价5%平痘复合剂凝胶使用前、使用2周后、使用4周后的皮损改变情况并拍照,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使用2周后、4周后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与使用前相比,使用5%平痘复合剂凝胶治疗2周后、4周后,GAGS综合分值分别下降49.2%和65.6%,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2周后和4周后的有效率分别达到63.0%和83.0%,两者之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平痘复合剂凝胶治疗痤疮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孙常磊;李成亮;黄璐;潘祥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整形美容患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病患,她们在让自己变的更美的同时,除了关心手术安全、有效,更希望达到全过程的无痛.随着镇痛技术的发展,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假体隆乳术后全麻的患者,疼痛是其术后常见、不适的症状.现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使用方便,效果好,起效快,具备连续、灵活给药的优点,能够及时给予小剂量药物,减轻疼痛对机体的刺激,满足多数隆乳术后患者的需求.我科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89例小乳症患者,行假体隆乳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琴;覃霞;刘莎;王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皮下间断内翻缝合法在四肢手术切口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50例四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皮下间断内翻缝合法和传统单纯对合缝合法缝合皮下组织,对切口愈合情况、瘢痕面积等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脂肪液化、线头冒出、皮下硬结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瘢痕面积之差(50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骨科手术使用间断内翻缝合法较传统的单纯对合缝合法更能提高切口愈合质量,提高患者对切口的远期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黎飞猛;孙鸿涛;林周胜;齐勇;卢芳连;李启活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应用FrankelⅡ功能矫治器(FR Ⅱ)治疗生长发育高峰期下颌后缩合并开(牙合)的患者,研究患者治疗前后颅颌面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比研究20例下颌后缩合并开(牙合)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结果:①治疗后患者上下颌切牙和磨牙均有伸长,上颌切牙突度减小,下颌切牙突度增加.②SNB、B-V治疗后数值增大,下颌骨的位置前移.下颌长度(Pg/V-Co/V)、下颌升支长(Go/X-Ar/X)治疗后均有增长,下颌骨在矢状和垂直方向都有所增加.③SN/MP、FMA、Y轴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下颌平面没有发生顺时针旋转.④A-V、SNA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上颌骨在矢状方向上变化很少.结论:①FrankelⅡ功能矫治器不仅改变了下颌骨的位置,同时还促进了下颌骨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生长.下颌骨的位置、长度和上下颌牙齿轴倾度的共同变化使原来后缩面型得以改善,侧貌变得更加协调、美观.②开(牙合)的解除主要是由于上下颌切牙的伸长和不良习惯的破除.③FrankelⅡ只适用于上颌骨正常或轻度前突的患者.
作者:杨艳;陈启锋;游文江;刘朝进;黄荣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2010年9月~2013年9月,笔者科室使用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来自医院皮肤科门诊.男31例,女92例,年龄18~52岁,病程20天~5年.所有患者均因面部患有碍容性皮肤病而滥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其中使用皮康王25例,皮炎平19例,肤轻松霜12例,尤卓尔5例,乐肤液2例.用药时间1月~1年.
作者:任建军;霍伟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Er∶YAG激光用于残根保存修复前牙周手术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Er∶ YAG激光对32颗已经做过完善根管治疗的残根进行修复前牙周手术,其中13颗行牙龈切除术、19颗行牙冠延长术,术后采用桩核及牙冠修复.修复后3、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接受治疗的患牙牙龈颜色、形态基本正常;修复体边缘密合性良好.结论:应用Er∶YAG激光进行牙周手术出血少、患者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提高了临床残根保存治疗中牙周手术的效率,能够取得可靠的修复效果.
作者:章禾;刘奕;裴延平;王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自体皮下脂肪颗粒注射隆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用注射器法吸取皮下脂肪,经处理注射到乳房后间隙,每次每侧不多于100ml,一般注射2次~3次,两次间隔至少3个月.结果:本组66例,随访6个月到18个月,其外形、手感及动态观察,效果良好,术后无移位、感染、包膜挛缩等并发症.但手术次数多、间隔时间长、工作量大,后也有3例遗留较软的卵圆形结节.结论:自体脂肪是良好的隆乳填充材料之一,自体脂肪注射隆乳是人们容易接受、较理想的丰乳方法之一,也是较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的美容手术.
作者:王庆利;李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与传统支抗的区别.方法:选择30例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矫治的上颌前突患者,拔牙模式均为拔除上颌2个第一前磨牙,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实验组于上颌双侧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牙根之间植入自攻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对照组常规制作上颌横腭杆加Nance弓和口外弓.分析2组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变化.结果:所有病例矫治后,上前牙突度及轴倾度得到改善.实验组SNA、ANB、U1-SN、UI-L1、U1-NA、U1-PP、U6-PP的变化较对照组明显,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种植体能提供稳定的支抗,大限度避免支抗的丧失,能更有效地改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面形和牙弓凸度.
作者:张萍;余波;杨甜甜;张瑞智;华一峰;程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阐述口内单侧纵切口e-PTFE隆颏术,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轻中度小颏畸形的患者,采用口内单侧纵切口,配合自制改良剥离子行e-PTFE隆颏术.结果:所有就医者随访6个月~2年,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假体排异、变形、移位等不良后果产生,外形满意.结论:口内单侧纵切口e-PTFE隆颏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纠治小颏畸形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倩;李俊;高艳丽;杨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Q-开关Nd∶ 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3个研究中心,656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应用Medlite C6 Q-开关激光,以1064nm波长,6~ 8mm光斑照射面部,每周1次,10次为一个总疗程.治疗组术中同时给予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溶于20ml生理盐水冲洗激光术后创面后持续多次喷雾治疗(3~4喷/cm2,6~8次/天),连续应用7~14天.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及喷雾.采用MPAg(MultiProbeAdap-ter)型皮肤图像分析仪和SOFT5.5皮肤性质测试仪检测皮肤瘢痕状况、色素沉着,并评价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红斑状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8%vs36%)及总有效率(88%vs74%)均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rh-aFGF治疗后皮肤TEWL值(18.4±8.7vs25.8±11.4),黑色素指数(94.8±30.6 vs 104.2±27.9,P=0.014)相比于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另外治疗组激光治疗后创面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10.3%vs38.7%).远期随访显示,治疗组色素沉着面积2.4±1.6vs4.1±2.1,色素沉着评分1.2±0.3vsl.8±1.1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rh-aFGF术中应用联合术后序贯应用,可显著提高黄褐斑治疗疗效,减少激光术后并发症,远期可减少术后色素沉着的发生.
作者:李兵;齐力攀;张轶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