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敏;周艳(综述);左小红(审校)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1]。据不完全统计,中国50岁以上人群中,有近五分之一的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以下肢动脉为主,出现跛行症状,甚至发生糖尿病足,甚或截肢。在欧美国家,因糖尿病足导致的截肢占非创伤性截肢病例的35%~50%[2]。因此,改善糖尿病人的血管和神经病变,减少其截肢率和致残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从2014年3月-2014年5月对38例糖尿病足患者,运用川芎嗪、山莨菪碱股动脉注射用于治疗糖尿病足病,减轻糖尿病足症状,维护患者的肢体美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矫治乳前牙反牙合同时破除口腔不良习惯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0例3~6岁乳前牙反牙合伴口腔不良习惯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采用Infant traniner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上颌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观察比较两组病例前牙反牙合治疗和口腔不良习惯破除成功率、疗程、复诊次数、椅旁操作时间。结果:两组前牙反牙合矫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而复诊次数、椅旁操作时间治疗组少于对照组(<0.001),对口腔不良习惯的矫治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Infant traniner矫治器是矫治乳前牙反牙合同时破除口腔不良习惯的有效方法。
作者:欧晓丽;施春梅;周嫣;方志欣;梁群;李庆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治疗肥胖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使用电针配合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使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采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肥胖症疗效显著。
作者:李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轻度的畸形就足以较大影响到美容效果,甚至对患者造成心理创伤;较严重的畸形甚至会使眼球及角膜失去保护,引发暴露性角结膜炎症溃疡,从而威胁视力,严重者可造成失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何更好的修复眼周皮肤缺损病变,尽可能的不改变眼部的解剖结构、减少瘢痕来满足患者的越来越高的医疗需求,需要我们不断的改进和探索。现就我们自2009-2013年,笔者应用“风筝”皮瓣修复眼周较大皮肤缺损98例,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月坡;赵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托槽间接粘结法同直接粘结法的托槽粘结强度差异。方法:收集96颗因正畸拔除的新鲜人类前磨牙,随机分为A、B和C三组,每组32颗。A组使用改良间接粘结法,B组选用Sondhi推荐的间接粘结法,C组采用直接粘结法。分别检测两组粘结剂残留和托槽的抗剪切强度。结果:3组粘结剂残留存在统计学差异(=19.35,<0.05),C组残留率多,进一步两两比较,A组比B组粘结剂残留较少,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25,>0.05);3组抗剪切强度存在统计学差异(=7.493,<0.05);进一步两两比较,A组(9.92±3.51)与B组(9.38±2.09)抗剪切强度无统计学差异(>0.05),C组(12.41±4.09)抗剪切强度强于A和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改良间接粘结法与Sondhi法相比,粘结剂残留率较低,抗剪切强度较高,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刘浩;王鹏来;杨丽;王世兴;冯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制乳房注射物取出双用匙联合内窥镜辅助下行注射隆乳奥美定取出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8例患者的51只乳房在自制乳房注射物取出双用匙及内窥镜辅助下行注射隆乳奥美定取出术,对于自制工具的使用方法、应用心得、与内窥镜联合应用的优劣及手术效果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1只乳房注射式隆乳填充物奥美定在自制乳房注射物取出双用匙及内窥镜辅助下绝大部分被取出,临床效果显著。术中内窥镜下观察创腔无奥美定残留,术后6~12月随访复查,MRI对比术前均匀较高信号影均消失,2例患者MRI仅可见少量散在粗光点。结论:使用自制乳房注射物取出双用匙联合内窥镜辅助下性注射隆乳奥美定取出术手术损伤小,安全、可靠,术后切口美观,在临床上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李广帅;胡晓颖;魏志茹;刘林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隆鼻术是美容外科手术中常见的手术之一,常用方法是将假体植入鼻背部软硬组织之间,整体抬高鼻背,以求改善其低平的外观[1]。目前使用的材料中尚无尽善尽美的隆鼻材料,每一种材料均有一定的缺点;其中固体硅胶橡胶由于排异反应少,价格低廉,目前应用为广泛。硅橡胶假体隆鼻术后由于假体张力作用,会使鼻背部表面皮肤逐渐被撑薄,且假体不与周围组织形成黏连,术后假体易下滑移位和左右摆动都是常见的并发症。医生们一直在寻求相应改进设计的新型硅胶隆鼻材料,减少以上并发症以不断完善隆鼻效果。笔者自2009-2年选择采用广州万和整形材料公司研发设计的带防滑槽T-10型硅橡胶鼻假体为176例求美者行单纯隆鼻术,术后效果较满意。
作者:张建军;黄双闻;王旭彬;薛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口内入路不同术式矫正下颌角肥大的适应证及疗效分析。方法:应用下颌角全层截骨术矫正15例后下突出型下颌角肥大,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正15例外翻型下颌角肥大,下颌角全层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截骨术联合应用矫正15例复合型下颌角肥大,通过X线头影测量评价疗效。结果:下颌角全层截骨组:术后下颌角角度为(124.87±2.54)°,下颌平面角为(31.32±2.03)°,升支平面角为(92.31±0.82)°,面下部宽度为(10.14±0.37)c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接近于正常人群。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截骨组:术后面下部宽度为(10.01±0.40)c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下颌角角度为(123.40±1.97)°,下颌平面角为(32.33±1.23)°,升支平面角为(92.33±0.77)°,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下颌角全层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截骨术联合应用组:术后下颌角角度为(126.34±3.01)°,下颌平面角为(31.53±1.50)°,升支平面角为(92.09±0.79)°,面下部宽度为(9.97±0.40)c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所有患者容貌较术前均有明显改观,无下齿槽神经损伤、下颌骨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下颌角肥大,需采用其相对应的术式,方可有效矫正下颌角肥大畸形。
作者:杨民锋;张宝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检测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4v3和CD44v5在口腔黏液表皮样癌(Oral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OMC)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OMC的发生、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OMC石蜡标本中CD44v3和CD44v5蛋白表达,并且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44v3和CD44v5在OMC中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升高(<0.05),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在OMC的淋巴结转移中,CD44v3和CD44v5可能起着重要作用,CD44v3、CD44v5可能成为了解OMC病变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重要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作者:马笮;胡姗姗;周洋;孙昊量;李慧;栗巧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多种带蒂皮瓣修复阴茎皮肤全层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阴茎皮肤缺损情况,对清创后需要行皮瓣修复的阴茎创面,设计相应带蒂皮瓣修复,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使用多种带蒂皮瓣修复31例阴茎创面,术后皮瓣成活良好,阴茎的外形及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根据阴茎皮肤缺损情况设计不同的带蒂皮瓣修复阴茎创面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罗志军;田举;王和庚;陈杏绮;伍晓云;殷安柱;褚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皮下修剪术与皮下抽吸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数据库,收集国内外报道有关皮下修剪、抽吸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共纳入7个中文随机对照研究,共557个研究对象,修剪组292(47侧+245例),抽吸组265(50侧+21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皮下修剪术治愈率(OR=4.32,P=0.02)、总有效率(OR=3.76,<0.0001)较抽吸术高,复发率比抽吸术低(OR=0.23,=0.0009);而皮下抽吸术并发症较修剪术低(OR=6.65,<0.00001);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抽吸术均较修剪术少(<0.05)。结论:现有数据Meta分析结果表明皮下修剪术较皮下抽吸术治疗腋臭具有治愈率、复发率低优势,而皮下抽吸术较皮下修剪术有其并发症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由于文献质量普遍不高,纳入样本量偏少,今后,尚需进一步开展设计良好、方法学质量更高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陆思锭;殷国前;潘新元;彭鎏;唐胜华;陈子翔;朱江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运用DLQI量表调查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白癜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中文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调查表(DLQI)评估白癜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DLQI平均得分为(7.80±5.30)分,小值为0分,大值为20分;42.86%的患者生活质量有少许影响,28.57%的患者生活质量有相当影响,25.51%的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且临床分型及分期对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 DLQI得分与皮损面积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白癜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白癜风的治疗与心理疏通应及早进行。
作者:苗青;张艺杰;贾名妍;丁一;刘方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测量青岛市青少年的软组织侧貌正常值,并与北美青少年进行比较。方法:从青岛市13所中学的12~18岁3100名青少年学生中随机选取48名青少年,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研究。运用Holdaway 和Ricketts的测量方法,选取7个标准线,2个角度,12个线距进行测量。结果:比较软组织侧貌的角度,男性和女性之间有在软组织面角、H角,上唇厚度三项,有显著差异(<0.05)。相对于整个软组织侧貌,男性的上唇厚度比较大,女性的上唇相对于鼻颏部更加后移。青岛青少年与北美正常值比较,在鼻突度,上下唇中点至E线距,颏部软组织厚度等四项指标差异明显。结论:青岛市青少年软组织侧貌男性较女性上唇突出,女性相对协调。青岛青少年相对于北美,鼻部和颏部后移,上下唇相对前突。
作者:朱鲲;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咬合面无饰瓷氧化锆后牙单冠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96例患者的单颗后牙的治疗后全冠修复,96颗后牙全部选择咬合面无饰瓷氧化锆全冠,经过3年随访,对修复体本身、对颌牙釉质磨耗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评价结果采用秩和检验。结果:96例修复体除2例出现修复体脱落现象以外,在修复体抗折性、边缘适合性、邻接关系方面均未发生改变,同时对颌牙磨耗的分级评价未发生显著改变改变,经检验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无饰面氧化锆后牙单冠进行3年观察能够满足临床治疗需要。
作者:孙晓琳;刘桂凤;陈志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生物流体敷料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烧伤深度基本一致,面积相近、相邻部位或对称部位的创面进行自身同体对照观察。总例数为30例,60个创面,应用生物流体敷料进行换药作试验组30例,浅II度15例,深II度15例;应用磺胺嘧啶银软膏进行换药为对照组30例,浅II度15例,深II度15例。观察记录两组病例的愈合时间、同期愈合率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药物在愈合时间和同期愈合率这两个方面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但在减轻疼痛方面上,生物流体辅料与磺胺嘧啶银软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生物流体敷料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
作者:高娅;崔正军;史迅;郭鹏飞;杨高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阿维A是第二代维甲酸的代表药物,其活性成分为依曲替酸,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短(33~96h),无体内蓄积作用。阿维A是美国FDA批准的治疗银屑病的一线用药,其缓解期相对较长,停药不易发生反跳,再次给药仍然有效。除了银屑病,近年来阿维A在其他红斑鳞屑性皮肤病、角化性皮肤病、病毒感染性皮肤病、肿瘤性皮肤病等方面都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本文就近年来阿维A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张大维(综述);吴波(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种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修复过程中鼻槛重建的手术方法。方法:对32例单侧唇裂继发畸形患者进行唇鼻畸形矫正的同时,采用局部瘢痕组织瓣结合自体耳软骨游离移植,重建鼻槛。结果:32例患者,术后3~12个月随访,鼻槛形态稳定,效果满意。结论:对于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鼻槛的再造,瘢痕组织瓣结合自体耳软骨移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磊;侴海燕;马腾霄;谢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固定正畸治疗时心理辅导及口腔护理对维护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将正畸门诊接受固定矫治的120例青少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心理辅导和口腔护理,对照组常规进行传统口腔卫生宣教。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1周、治疗后2、4、6个月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和牙釉质脱矿指数(enamel demineralization index,EDI),比较三种测量指数的变化。结果:实验组青少年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GI)和牙釉质脱矿指数(ED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辅导及口腔护理措施能促进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的口腔健康。
作者:沈绍莹;胡江天;尹康;马建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复拇指畸形是常见的拇指先天畸形,但有漂浮指的复拇指畸形比较少见,笔者收治1例有漂浮指的复拇指畸形,其原位拇指发育不良,漂浮指外形接近健侧拇指,但无活动功能,通过手术将漂浮指与畸形的拇指合成为外形及功能接近正常的拇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光辉;高培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下颌角精确对称截骨的方法。方法:自2011年5月~2013年11月共进行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46例,采用自行设计的下颌角截骨定位器(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006648.0)结合弧形定位及侧壁打孔技术进行下颌角的连续弧形截骨。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截除的骨块与术前设计基本吻合,术后下颌角及下颌下缘弧线流畅,对称性及外形良好。结论:应用下颌角截骨定位器及侧壁打孔技术能安全准确的完成口内入路下颌角弧形截骨术,能更好的保证截骨的对称性。
作者:赵延峰;石曦曦;王荣荣;李海霞;董宏华;陶红宇;归来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