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银红;任虹;匡薇薇;陆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外伤松动牙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6例运用固定矫治器固定外伤松动牙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试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疼痛的发生率,患者对术后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焦虑、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术后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在外伤松动牙固定术护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彦伟;袁东辉;李立国;刘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荧光增白剂的人体安全性问题一直广受关注,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就荧光增白剂的皮肤刺激性、致敏性、光过敏性、致突变性、致癌性以及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荧光增白剂添加于美白化妆品中的人体安全性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作者:艾菁;黄莉宁;严婷婷;苏亮(综述);陈勇军;杨斌(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生石灰所致的眼化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生石灰所致的眼化学烧伤患者24例,均为全角膜烧伤。将2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4例与对照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比较两组视力;角膜新生血管、混浊度以及厚度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视力比较,在统计学上(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月、6月角膜新生血管、混浊度以及厚度情况比较,在统计学上(P<0.05)。结论: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生石灰所致的眼化学烧伤,可以改善患者的视力,改善角膜新生血管生成、混浊度以及角膜厚度,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贺志华;李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以 Millard 法为基础的唇裂手术方法其术后远期效果受到术者、术式、畸形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手术效果难以恒定。为此本文对单侧唇裂整复术的手术方式进行了新的探讨。方法:单侧唇裂患者75例,平均手术年龄5个月,包括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和单侧完全性唇裂。皮肤与肌瓣定点分别设计,患侧鼻小柱点依据健侧鼻孔大小而定,唇部解剖标志自然状态下复位;肌瓣设计以Millard法为主并对其进行改良,其健侧鼻小柱定点移至患侧鼻小柱根部,不行患侧鼻底下的切口设计,对患侧口轮匝肌进行充分地分离,将其与健侧口轮匝肌相对位缝合。结果:上唇解剖标志自然,上下唇比例协调,组织充足;人中凹存在,皮肤瘢痕明显减少;唇沟部分自然并与邻区相连,同时为二期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利于再次手术;无上唇过紧现象,手术效果较为满意。结论:研究提示按新的定点和设计提出的手术方案,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单侧唇裂的新方法,对于单侧唇裂不同畸形程度的患者均可适用。
作者:李海如;郑健;吴蕾;陆娟;时恩来;张涛;唐梦霓;彭莎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患者,男,23岁,发现双足底有红色汗液1月余。皮肤科情况:双足皮肤色泽正常,无任何原发及继发皮损,无自觉症状。诊断:色汗症。
作者:李鸿国;肖波;赵子维;李雪;秦升;王海艳;张清晨;王长荣;张彩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甲基化抑制剂地西他滨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地西他滨对A375细胞进行干预,用MTT实验检测地西他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细胞体外迁徙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地西他滨组A375细胞的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凋亡比例显著增加,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他滨对A375细胞周期的影响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西他滨能抑制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其抗肿瘤效应有可能成为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霍文亮;弓军胜;李晋福;王鹏;张宝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影响下颌角骨折术后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5年6月因下颌角骨折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按术后的恢复情况分为愈合良好、愈合欠佳两组。并对可能影响下颌角骨折术后愈合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第三磨牙的处理、颌间牵引、吸烟和固定物数量是影响下颌角骨折术后愈合的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吸烟(OR=5.66095%CI:1.182~27.106)、固定物数量(OR=0.18995%CI:0.044~0.816)与下颌角骨折术后恢复密切相关。结论:两块固定物即张力带联合下颌下缘固定有利于下颌角骨折术后愈合,吸烟是影响下颌角骨折愈合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尽早了解相关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下颌角骨折的愈合。
作者:卢冉;姚志涛;阿地力·莫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报告2例阴茎中线囊肿的发病情况,同时复习文献,回顾本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全面检查后,手术切除囊肿。结合该2例病例特点,查阅既往关于阴茎中线囊肿的文献,总结本病的病因及诊疗特点。结果:根据皮损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后诊断为阴茎中线囊肿。结论:阴茎中线囊肿经手术可完全治愈。
作者:尚颖;王儒鹏;何威;任家顺;程琦;张斌;刘博;尚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电离子机治疗20例唇线肉芽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笔者科室门诊唇线肉芽肿患者20例,清水洗唇部,75%酒精沿肉芽肿皮疹消毒,短火挡,调压5~6V,电离子针垂直进入唇线肉芽肿中心1~2mm,停留0.5~2s后拔出,形成一针尖样小孔,同时致灰褐色针尖样痂。约2周痂皮脱落,再观察2周给予第2次治疗,一般3次为1个疗程。结果:20例患者,基本痊愈14例(占70%),显效5例(占25%),总有效率为95%。结论:电离子机治疗唇线肉芽肿疗效确切,经济实惠,操作方便,适合各层次医师。
作者:陆小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保留上部真皮蒂的改良双环法乳房上提手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按常规定位新乳头乳晕点,设计乳房内外,根据乳房下垂程度设计外环,在原乳晕上方内外环之间设计3~4cm宽皮肤蒂,切除除真皮蒂外的内外环之间的皮肤,上部皮肤蒂去表皮,折叠缝合真皮蒂,提升乳头乳晕;剥离除真皮蒂以外的乳房皮下直至基底,荷包缝合内外环皮肤。结果:本组病例,乳房下垂得到矫正,无乳头乳晕坏死,乳房形态良好,切口瘢痕愈合良好。结论:真皮蒂的折叠缝合可以确实提升乳头乳晕,并且保证乳头乳晕的血供。
作者:奚建彬;郭孟杰;陶成满;杨建荣;沈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提出对成年人下睑眶隔脂肪定量、定位的测量以指导下睑袋整形术的手术方式的思路,寻找恰当的测量方法,提高手术方式的科学性。方法:应用多普勒彩超及螺旋CT平扫测量对正常人群和下睑袋明显者进行测量对比,寻求更有意义的测量方法。结果:通过螺旋CT测量、定位对比发现,应用螺旋CT平扫可以指导眶隔脂肪的位置及体积变化。结论:螺旋CT测量可以对下睑袋整形手术方式进行科学指导。
作者:董岩;高金莲;初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介绍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露龈笑后出现上唇抽搐的病例,并对其出现原因进行简要分析。方法:笔者对2014年-2015年治疗的2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露龈笑后出现上唇抽搐患者的病史、治疗经过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原因。结果:A型肉毒毒素致肌肉抽搐为偶见并发症,可能与局部针刺损伤有关。结论:肉毒毒素治疗肌肉痉挛及露龈笑效果好、创伤小,偶有不良反应,特别是作为美容用途时,要求医师熟悉解剖、避免损伤、注意随访。
作者:张芳;王俊河;朱彦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祛疣汤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肌注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128例扁平疣患者分组,治疗组:66例,采用自拟祛疣汤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肌注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肌注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54例,显效3例,无效8例,痊愈率81.2%,有效率86.4%;对照组痊愈38例,显效12例,无效12例,痊愈率61.3%,有效率80.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1%,P>0.05);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祛疣汤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肌注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治愈率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由于脂肪供体、提取方法、分离、培养、体内外微环境、鉴定时的细胞代数和检测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差异,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ASCs)的特异性标记物。本文总结了所有ASCs的相关标记物,发现阳性标记物集中在基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标记物上,而阴性标记物主要是造血系细胞标记物,ASCs的争议标记物主要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标记物为主,这也体现了关于ASCs体内来源的争议。体内、刚分离的和体外培养初期的ASCs表达CD34,但经长时间体外培养后,其表达逐渐降低后完全消失。这证实了ASCs体内外的表型差异,因此不能通过检测体外长期培养后的ASCs来确定体内的ASCs表型。Stro-1等干性标记物在ASCs的表达对鉴别ASCs有重要意义,但能否作为ASCs的常规标记物用于鉴定ASCs,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基质血管成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 SVF)和ASCs不同亚群的表型差异提示了ASCs的体内起源,即BMSCs、周细胞或成纤维细胞,但尚无定论。ASCs表达CD36、CD49d,不表达CD48f、CD104,BMSCs则相反,这是鉴别ASCs和BMSCs的表型依据。本文还介绍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肿瘤中心整形科组织再生与分子细胞工程实验室(Tissue Regeneration and Molecular Cell Engineering Lab, TRAMCEL)在ASCs表型方面的研究经验,探讨了ASCs表型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陈犹白;陈聪慧(综述);Qixu Zhang;韩岩(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改良后静脉头皮针在隆鼻患者术后吸痰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行隆鼻术患者20例,术后给予改良静脉头皮针行鼻腔吸痰。结果:隆鼻患者术后给予改良静脉头皮针行鼻腔吸痰,可有效保护鼻腔粘膜、明显改善患者通气,增加患者术后舒适度,提高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结论:鼻整形患者术后吸痰护理中应用改良后静脉头皮针,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洪越;李加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颌骨前突整形手术围术期护理。方法:对44例颌骨前突矫治整形手术患者进行个性化的优质整体护理,对术前、术后的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不良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护理效果明显。结论:对于上下颌骨矫治整形患者实施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
作者:刘红芸;蔡雁卿;李燕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Quartz splintTM高强度石英纤维牙周夹板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度牙周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A组:在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1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和牙周附着丧失情况;B组:在在洁治,刮治,根面平整和Quartz splintTM高强度石英纤维牙周固定后,1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和牙周附着丧失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和牙周附着丧失均比治疗前有明显减少,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B组较A组减少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度慢性牙周炎,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后患者牙周状况会有明显改善,对松动明显的患牙再辅以Quartz splintTM高强度石英纤维牙周夹板固定,牙周状况改善更加明显。
作者:赵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15例小肠移植阴道再造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术前做好患者心理疏导、体位摆放及物品准备。手术采用两组人员同时进行,一组切取15cm带细膜回肠,另一组在阴道正常位置做切口。两组人员密切配合将远端的小肠固定于阴道口,形成新的阴道。结果:全组患者术后6~12个月阴道均可容纳2~3指,全程无狭窄,深度10~12cm,生理功能接近正常,性生活满意。结论:整个手术过程需要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精准把握配合要点,密切配合及协助手术医生,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确保患者满意。
作者:马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0.1%他扎罗汀乳膏联合0.005%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的疗效。方法:157例SK患者,随机分组为:安慰组:22例,外用1%维生素E乳膏,每日3次;治疗1组:45例,外用0.01%他扎罗汀乳膏,每晚1次;治疗2组:45例,0.005%卡泊三醇软膏,每日2次;治疗3组:45例,0.005%卡泊三醇软膏,每日2次,同时外用0.1%他扎罗汀乳膏,每晚1次。2、4周后复诊,观察皮损消退情况、色素减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安慰组、治疗1组、治疗2组与治疗3组有效率分别为18.2%、64.4%、64.4%、91.1%。治疗1组、治疗2组与安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4,P=0.000;χ2=15.52,P=0.000);治疗1组、治疗2组有效率均为6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 P=0.94)。治疗3组有效率为91.1%,与治疗1组、治疗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8,P=0.011;χ2=12.11, P=0.011)。结论:联合0.1%他扎罗汀乳膏与0.005%卡泊三醇软膏治疗SK疗效满意,治疗老年SK患者方便,优于其他方法。
作者:胡友红;张爱华;易庆阳;唐先勇;涂雪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Bolton指数在安氏Ⅲ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中的差异,为正畸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50副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模型,按不同垂直骨型分为均角、高角、低角三组,每组各50副。分别测量两侧第一恒磨牙间每颗牙的近远中宽度,计算各组前牙比和全牙比。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各组男女前牙、全牙比无显著差异,均角组和高角组的前牙比和全牙比无显著差异,低角组的前牙比和全牙比与均角组和高角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低角型安氏Ⅲ类错牙合的前牙、全牙Bolton比较均角型和高角型大。
作者:沈绍莹;尹康;杨雁;胡江天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