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慧;吴志波;倪小丽;黄斐然;王大光
目的:探讨象皮生肌膏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下肢慢性皮肤溃疡皮片/皮瓣术前伤口床准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3例下肢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象皮生肌膏治疗组和VSD治疗组.观察组用象皮生肌膏+VSD治疗,象皮生肌膏治疗组采用象皮生肌膏外敷治疗,VSD治疗组单纯应用VSD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清创次数及皮片/皮瓣术前伤口床准备所需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创面第一次清创后痛觉、创面异味、创周红肿逐渐消失,观察组创面疼痛感和创周红肿消失快,效果明显;观察组清创次数及伤口床准备所需时间相对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象皮生肌膏联合VSD对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创面术前伤口床准备具有其独特优势,能快速清除创面坏死组织,促进创面肉芽生长,提供良好创基,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奉水华;熊武;黄新灵;陈莹莹;蔡昫;杨双喜;兰宏伟;周忠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对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及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创面清洗完成后,采用VSD装置对创面进行封闭,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治疗组采用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冲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和炎症应激反应情况.结果:治疗5d后,两组创面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炎症指标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肾素(R)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10d、15d后两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瘢痕愈合例数及感染例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VSD技术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溶液能促进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炎症应激反应.
作者:徐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吸脂术中防治寒战的作用及适宜剂量.方法:将于本院行吸脂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D1组15例,D2组15例,D3组15例,C组(对照组)15例.吸脂术中,所有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在右美托咪啶用量上,D1组为1μg·kg-1·h-1,D2组为0.5μg·kg-1·h-1,D3组为0.3μg·kg-1·h-1,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4组患者麻醉期间寒战的发生率及发生程度,监测各组患者入室后5min(T0)、静脉给药后15min(T1)、30min(T2)、40min(T3)及60min(T4)对各时刻点上患者的心率(HR)、血压(BP)及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采用Ramsay评分标准对患者术中的麻醉镇静效果进行评价.结果:D1、D2、D3组患者术中寒战发生率均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D3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T0时刻,T1~T4时刻,D2、D3、C组三组间患者的HR、BP、SpO2指标值均无明显波动(P>0.05);但T2~T4时刻,D1组患者的HR指标值较T0时刻下降(P<0.05),BP指标值较T0时刻下降(P<0.05).4组Ramsay平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在吸脂术中不仅能发挥良好的寒战防治作用,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可取得良好的镇静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李永荣;程希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黄褐斑是人类黑素形成功能紊乱导致的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由于疗效不确切且容易复发,促使研究者不断探索综合治疗的方法.氨甲环酸是一种抗纤溶止血药物,它通过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活性抑制黑色素形成.Q开关激光是在选择性光热作用的基础上,将极强的能量瞬间发射于靶组织中,选择性破坏黑素颗粒.研究显示,Q开关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较单纯激光更有效.
作者:曾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颜面部瘢痕整形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颜面部瘢痕整形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整形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等).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和出院后6个月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生活质量指数量表,整理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护理干预组患者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护理干预组的健康感受、生活感受、日常生活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动能力和家庭支持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颜面部瘢痕整形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田玉琼;蔡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刮吸器微创治疗腋部皮肤梭形切除术后的残留性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制负压刮吸器治疗腋部皮肤梭形切除术后残留的腋臭患者55例,观察术后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愈合时间.结果:55例患者的治愈率达到94%,有效率100%,无感染及皮下积液,出现皮肤水疱3例,穿刺口皮肤坏死2例,瘢痕部分坏死1例,创面的愈合时间为(5.7±2.3)d.结论:自制负压刮吸器适用于腋部皮肤梭形切除术后残留性腋臭的微创治疗,且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郑锦标;张烨峰;袁巍巍;彭菊花;郑自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健侧颏下岛状瓣修复患侧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用健侧颏下岛状瓣修复1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患侧组织缺损,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8~78岁;舌鳞癌7例,口底鳞癌5例.结果:12例肌皮瓣全部存活,口腔颌面部功能恢复良好,供区瘢痕隐蔽.术后12个月随访,健侧及患侧颈部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结论:健侧颏下岛状瓣是修复患侧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理想修复材料.
作者:辛江波;陈卫伶;李东振;郝晋;赵京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采用Enlow分析法评价肌激动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前后骨面型的变化,探讨肌激动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机理.方法:选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10-12岁.由作者测量其SNA角、SNB角、ANB角、Y轴角、U1/PP角、L1/MP角、A-Ptm值、B1值、J-B值、LI-MP值、U1-PP值、Go-Cd值、A1值及A2值.每项指标测量3次取平均值,对测量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对矫治前后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矢状向上,SNA,U1/PP,A-Ptm矫治后均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矫治后增大,但是与矫治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NB、ANB、L1/MP、J-B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轴角矫治后增大,但是与矫治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垂直方向上,U1-PP、L1-MP、Go-Cd、A1、A2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激动器可以改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上下颌骨的矢状向以及垂直向的相互关系,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面型.
作者:王聪聪;孙婷婷;邵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上臂内侧皮瓣在外伤后鼻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08年4月-2015年3月,对19例外伤后鼻缺损患者,采用上臂内侧带蒂皮瓣、上臂内侧皮管、上臂内侧预制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情况、鼻修复后外形、鼻部皮肤颜色与质地及供区瘢痕情况.结果:术后经1~3年的随访观察,所有患者的移植皮瓣完全成活,皮瓣色泽、质地与面部皮肤接近,鼻外形满意.结论:上臂内侧皮瓣血运丰富,转移灵活,术后移植部位外形良好,厚度适中,自然美观.
作者:宋玫;刘毅;张鲜英;李世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微信对整形美容科日间手术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2015年10月-2016年5月期间在笔者科室行整形美容日间手术患者98例,分为2组,每组49例.常规护理组采用传统的出院健康教育;微信护理组在常规术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安排微信延续护理组成员使用微信对该组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复查时的焦虑程度,术后注意事项知晓率及术后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延续护理干预后,微信延续护理组患者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信护理组术后护理知晓率及术后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信对整形科日间手术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阿尼克孜·阿不都热西提;阿斯古丽·热合曼;邹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改良二期法耳廓再造术在耳甲腔型小耳畸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先天性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患者30例,一期手术行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残耳软骨的部分切除,皮下组织蒂皮瓣成形及耳垂的转位;并切取肋软骨行三维立体耳廓软骨支架雕刻成形.二期行颅耳角成形术.结果:本组共30例,一期耳廓成形术后,1例皮瓣部分坏死,经及时修复后治愈,无感染及耳廓软骨支架吸收变形;二期颅耳角成形术后,2例皮片部分坏死,经积极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1年7个月~6年,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再造耳廓的形态、大小、位置及角度均与健耳相似,外形逼真,再造耳廓轮廓清晰,竖立稳定.结论:改良二期法耳廓再造术修复耳甲腔型小耳畸形,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周期短,效果好.
作者:王江允;陈春丽;杨琳琳;司江勇;杨琼楠;张智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评价CO2点阵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化脓性肉芽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CO2点阵激光组41例,液氮冷冻组37例,治疗后3周和6个月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CO2点阵激光组一次治愈率92.68%,总治愈率100%;液氮冷冻组一次治愈率56.76%,总治愈率94.59%,CO2点阵激光组一次治愈率显著高于液氮冷冻组(P<0.05).CO2点阵激光组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色素沉着5例,色素减退1例,0级瘢痕1例,++级瘢痕1例;液氮冷冻组19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色素沉着7例,色素减退4例,0级瘢痕6例,+级瘢痕1例,++级瘢痕1例.两组色素沉着发生率及色素减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2点阵激光组瘢痕发生率明显低于液氮冷冻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液氮冷冻疗法相比,CO2点阵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全林;李秋蕊;王伟;刘志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股薄肌肌皮瓣修复阴道癌切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需行阴道癌切除手术的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股薄肌肌皮瓣修复阴道癌切除术后缺损部位,采用肌皮瓣肌肉组织进行填充,行创面修复和阴道再造.结果:4例患者获得较好的效果,肌皮瓣全部成活,切口愈合为甲级,再造外阴丰满,阴道清洁,阴道腔可容纳3指,柔韧有弹性.随访1~2年,无阴道挛缩,阴道色泽红润,修复的外阴、阴道外观正常,性生活正常.结论:采用股薄肌肌皮瓣修复阴道癌切除术后缺损部位,不影响患者的其他治疗,且修复后机能较为正常,效果较好,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疗癣卡西甫丸口服治疗中重度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仅每周2次外用酮康唑洗剂;治疗组:30例,外用酮康唑洗剂,同时联合口服疗癣卡西甫丸,每日2次,10g/次,疗程4周.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0.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5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皮损面积、丘疹、鳞屑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在瘙痒评分改善上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停药2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疗癣卡西甫丸口服联合酮康唑洗剂外用治疗中重度头皮脂溢性皮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高洁;姚宏艳;高以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实验组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A型肉毒毒素(稀释成5U/0.1ml)进行干扰,空白对照组培养液中不加A型肉毒毒素.培养72h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显示A型肉毒毒素作用后细胞增殖速度变慢;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实验组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的细胞数量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增多,成纤维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可以抑制瘢痕疙瘩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诱导成纤维细胞的凋亡.
作者:杨艳清;张洁;许其军;吴希晞;黄燕;高扬;江昌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压力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笔者科室治疗的103例Ⅲ、Ⅳ期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清创消毒处理,对创面进行药物覆盖,随时清创,更换敷料.按外用药物的不同分为敷料组(n=35)、凝胶组(n=30)和联合组(n=38),定期观察各组各时间点创面愈合情况,分析比较各组患者创面面积缩小率及深度缩小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创面面积缩小率及深度缩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8周时联合组明显优于敷料组及凝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敷料组与凝胶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压力性溃疡,可促进创面愈合,降低炎症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强;项安华;彭友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介绍一种安全易行,无纵向手术瘢痕的巨大乳房缩小术.方法: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笔者科室共应用该法治疗9名巨乳患者,共18只乳房.该术式重新设计乳头乳晕位置,距乳头下方6.5cm设计新乳房下皱襞线,原乳头乳晕宽下蒂,去表皮,切除新乳房下皱襞与下蒂之间的乳房组织,原乳头乳晕通过上部皮瓣缝合至新的乳头乳晕位置.结果:术后乳头乳晕血供良好,手术瘢痕隐藏在乳房下皱襞,避免了纵向瘢痕.结论:本术式对于缩小重度巨乳或严重下垂的乳房,安全易行,并且手术瘢痕隐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俞晓江;郭孟杰;陶成满;杨建荣;赵延庭;许杏君;苑庆日;孟祥宏;沈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自攻型微螺钉支抗远中移动下颌牙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仅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或缺失、需要远中移动下颌牙弓的成年患者,在下颌磨牙后区或颊棚区植入自攻型微螺钉,以其为支抗远中移动下颌牙弓.通过临床评价、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下颌第一磨牙、中切牙矢状向以及牙合平面、下颌平面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均达到预期效果,达到正常前牙覆牙合、覆盖及良好后牙尖窝关系.微螺钉治疗过程中均保持稳定.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显示下颌第一磨牙及中切牙分别平均远中移动(3.55±0.25)mm、(3.45±0.11)mm(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下颌第一磨牙远中倾斜、中切牙舌向倾斜以及牙合平面、下颌平面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攻型微螺钉能发挥强支抗作用,可有效地同步远中移动下颌牙弓.
作者:罗小安;郑晓丹;王智军;史建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3个月;对照组:每日服用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E胶丸,配合晚间外涂复方氢醌霜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24项版本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中皮损积分量表对两组分别评价,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抑郁症状积分及皮损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罗玳红;黄琼;吕细华;徐银银;张爱民;李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乙状结肠法和口腔黏膜法在先天性无阴道综合征(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 syndrome,MRKH综合征)患者阴道再造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2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并接受手术治疗的MRKH综合征患者共21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腹腔镜下带血管蒂乙状结肠法和口腔黏膜微粒移植法阴道再造法,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短缩或狭窄情况、内壁黏膜情况及阴道湿润程度评分.结果:腹腔镜辅助下带血管蒂乙状结肠组11例,术后18个月阴道外口无狭窄,无缩短,内壁黏膜完整、红润,腹壁可见4处穿刺孔遗留的较小瘢痕,无明显增生样改变;口腔黏膜微粒移植组10例,术后3个月随访,再造阴道内30%无黏膜微粒覆盖,经换药后大部分区域在术后6个月可通过周围黏膜爬行覆盖,术后18个月8例患者再造阴道存在3~5cm的短缩.乙状结肠组手术时间(160±18)min大于口腔黏膜组(90±1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状结肠组术中出血量(100±20)ml大于口腔黏膜组(50±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造阴道狭窄和短缩程度方面,口腔黏膜组(4±1.1)cm较乙状结肠组(2±0.4)cm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状结肠组再造阴道湿润度评分(7.6±0.6)分优于口腔黏膜组(5.5±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口腔黏膜微粒移植法比较,腹腔镜下带血管蒂乙状结肠阴道再造术功能重建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侯俊杰;马勇光;张洁;杨欣;袁炯;李健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