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路会;马力;齐慧颉;齐彦文;周洋;孙诚;高占巍
目的:探讨Body Tite黄金微针射频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150例不同程度的腋臭患者行Body Tite黄金微针射频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6个月,评价其疗效、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0例腋臭患者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其中轻、中度患者的治愈率高达90.9%,但重度患者疗效欠佳,经再次或多次诊疗后疗效满意.治疗后少数患者出现局部皮肤发红,极少数患者出现皮肤烫伤,但均在短期内康复.结论:Body Tite黄金微针射频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腋臭治疗方法,是轻、中度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重度患者需两次或多次治疗后方可达到治愈目的.
作者:姚卫君;张建文;刘林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报道了1例6个月大男婴错构瘤病例,治疗方式采用全麻下手术切除,通过石蜡切片诊断为错构瘤,治疗后随访4年,未见复发.
作者:吕成鹏;胡晓光;刘彦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复合皮移植术与反复切取后躯干瘢痕皮修复对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免疫耐受、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烧伤科就诊或住院治疗的96例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反复切取后躯干瘢痕皮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取复合皮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CD46水平、创面愈合率、创面周围炎症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ngⅡ、CD46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d、21d、28d、35d创面愈合率及创面周围炎症反应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复合皮移植术与常规皮肤移植方法相比能够降低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皮肤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加速创面愈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伟佳;陈茵;郑伟基;何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果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科室门诊收治的162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采用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果酸治疗;果酸组:采用单纯果酸治疗;激光组:采用单纯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三组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联合治疗组mMASI评分下降更明显(t=8.52,P<0.05),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0.74%,激光组有效率59.26%,果酸组有效率53.70%,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激光组和果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满意率88.89%,激光组患者满意率55.56%,果酸组患者满意率57.41%,三组间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5).所有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果酸治疗黄褐斑疗效优于单用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及单纯果酸治疗,且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丽娜;郑颖娜;邓丽娜;张守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激光美容中心诊疗的1168例太田痣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总结1168例太田痣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性别、年龄、临床分型、皮损颜色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太田痣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3.28,女性就诊平均年龄大于男性,发病年龄两者相当,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间皮损类型、颜色深浅、诊断年份和月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太田痣在性别、发病时间、临床分型上具有分布特征.
作者:刘艳;曾维惠;李迪;甄彩娥;周俊;李蕊联;苏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先天性并指分指植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纳入的12例(16只手)并指畸形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只手.两组患儿均行并指分指、指璞重建、取皮植皮术,实验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固定,对照组采用打包缝合固定,术后10d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皮片坏死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移植皮片成活较好,皮片坏死率为1.82%;对照组移植皮片出现部分成活不良或坏死,皮片坏死率为12.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并指分指植皮手术中,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包扎固定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胜旭;苏映军;杨宽;王建章;张娟;李杨;宋保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颌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6月在笔者医院接受诊治的96例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固定,研究组患者采用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固定.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颌面功能、并发症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开口功能评分及咀嚼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2%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9%,高于对照组的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生物兼容性及安全性,可有效恢复患者颌面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颌面部外观美,治疗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卓为;潘巨利;王学玖;张凯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提(降)眉术联合眼轮匝肌悬吊术矫正上睑松弛及鱼尾纹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6年12月,对58例就医者根据眉到上睑下缘的距离及眉部形状决定行提眉(取眉上切口)、降眉(眉下切口)或切眉术以矫正上睑松弛,同时于眉外下部及眶外侧缘皮下潜行分离显露眼轮匝肌并将其向上折叠悬吊以矫正鱼尾纹.术后适当加压包扎1~2d,术后7d拆线.结果:58例就医者上睑松弛及鱼尾纹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3年,外观均较为满意.结论:提(降)眉联合眼轮匝肌悬吊术能同时矫正上睑松弛及鱼尾纹,手术操作简单.
作者:周虹;李玲巧;王德伟;王颖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对种植义齿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科室2012年4月-2016年4月就诊个别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正畸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正畸组采用正畸治疗调整缺损牙列,调整完成后再行种植义齿;对照组采用单纯种植义齿修复.比较两组种植义齿的成功率,记录义齿位移与咬合力,评估主观满意度,统计种植义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正畸组种植成功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P<0.05).正畸组修复后1年,义齿左右向位移、前后向位移分别为(3.44±0.78)mm、(32.41±3.78)m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2±0.86)mm、(34.62±4.05)mm(P<0.05),咀嚼功能评分、美观程度评分分别为(8.63±1.21)分、(8.95±0.9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1±1.07)分、(8.43±0.92)分(P<0.05).两组种植义齿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可以提高义齿种植成功率,改善种植义齿的修复效果,满足牙列缺损患者对咀嚼功能及外形美观的需求.
作者:熊亚芳;雷志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超薄游离穿支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2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超薄游离胸脐穿支皮瓣修复)和研究组(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每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感觉功能、手部功能及甲襞微循环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感觉功能、手部功能及甲襞微循环指标均持续改善,且研究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效果较好,在血供、感觉及功能改善中的作用更好,因此临床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作者:曾德斌;栗鹏程;邱勋永;吴开丘;陈鹏;王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皮肤年轻化一直以来是美容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认识皮肤衰老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尤为重要.皮肤衰老的主要原因是胶原和血管方面的改变,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的改变与皮肤衰老有着密切联系,包括依赖年龄而发生的皮肤微血管数量的减少、血管分布和结构的改变等,从而出现干燥、无光泽等皮肤衰老表现.本文拟对皮肤衰老中血管的改变以及血管相关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并就干细胞治疗中脂肪干细胞在皮肤衰老血管方面的治疗作用进行探讨,以期为改善皮肤衰老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家琪;李甜;杨田野;王诗萌;唐中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评估保留下颌骨下缘的成釉细胞瘤游离髂骨移植重建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采用保留下颌骨下缘,游离髂骨移植重建板固定,术后追踪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5例患者术后面型无明显改变,移植骨与下颌骨结合良好,未出现病理性骨折,下颌骨高度恢复良好;坚持追踪随访,无复发;术后采用活动义齿或种植义齿修复咬合,咀嚼功能良好.结论:保留下颌骨下缘的成釉细胞瘤游离髂骨移植重建板固定,术后患者面容畸形影响较小,利于咀嚼功能修复,不增加肿瘤的复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卢爽;佘小伟;童成慧;姜凡;邓末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检测痤疮患者外周血TLR-2、IL-4、IL-8、TNF-α的水平,并分析这些因素与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寻常性痤疮患者90例,轻、中、重度患者各30例,另选择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表达,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4、IL-8、TNF-α水平.结果:三组痤疮患者TLR-2、IL-4、IL-8及TNF-α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与痤疮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痤疮患者外周血TLR-2、IL-4、IL-8、TNF-α的检测可指导痤疮严重程度的客观评价和临床治疗.
作者:刘波;胡友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茶叶中的茶多糖(TPS),被认为是茶叶中继茶多酚之后又一重要活性成分.TPS由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结构复杂的单糖构成,具有降糖、降脂、抗血栓、抗氧化、抗衰老、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癌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衰老、炎症、心血管病、癌症的发生与活性氧自由基的增多密切相关,而大量天然产物中的抗氧化成分能够清除自由基,阻断由它们引发的脂质过氧化,起到预防上述疾病发生的作用.本文就TPS在抗氧化延缓衰老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未来TPS的药用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作者:史敏;陈雷;郭晓波;侯亚妮;尚丛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假体隆乳术在哺乳后乳腺萎缩就医者胸部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于本院行胸部整形的184例哺乳后乳腺萎缩就医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行假体隆乳术,观察组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假体隆乳术.评价两组就医者手术安全性,并对比治疗6个月后两组就医者乳房美观程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就医者术后手术部位轻度感染、脂肪液化、包膜挛缩、假体移位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就医者乳房美观程度均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就医者在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哺乳后乳腺萎缩就医者胸部整形术中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假体隆乳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提高就医者乳房美观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申松;杨永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锥形束CT(CBCT)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周病正畸患者牙槽骨改建规律的作用及美观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3月前来笔者科室就诊的牙周病患者60例(共240颗患牙).分析治疗前后轴倾度、切缘中点和根尖点的位置变化,牙槽骨高度变化,牙槽骨密度变化.结果:治疗后,唇侧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CEJ-BM-La)和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舌侧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CEG-BM-Li)、轴倾度、切缘中点至PP平面的距离(Cu-PP)、切缘中点至PL平面的距离(Cu-PL)、根尖点至PP平面的距离(Aa-PP)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根尖点到PL平面的距离(Aa-PL)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唇侧、舌侧、近中、远中牙槽骨高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牙槽嵴顶区舌侧密度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牙槽嵴顶区唇侧、根中区唇侧、根中区舌侧、根尖区唇侧、根尖区舌侧密度值和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有效改建牙周病患者牙槽骨情况,增强美观效果.
作者:李莎;冯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改道引流联合VSD技术修复会阴部撕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9例会阴部撕裂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5例,采用改道引流联合VSD技术修复创面;对照组4例患者采用原伤口处引流联合VSD技术.对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道引流联合VSD技术修复会阴部撕裂伤,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定;崔树英;郑乐;张成书;李艳玲;王香玲;李恒;王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三种过氧化物漂白剂对成人牙釉质表面形态和硬度的影响.方法:120颗成人正畸前磨牙被随机分成四组.对照A组:30例,采用0.9%生理盐水(NS);实验B组:30例,采用22%过氧化脲(CP);实验C组:30例,采用30%过氧化氢(HP);实验D组:30例,采用3%过硼酸钠(SP).分别观察研究,在设定条件下进行试验,并测得牙釉质细微结构的完整度及硬度.结果: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牙釉质有不同程度的脱矿、溶解和完整度减低,但B组情况较C组和D组好.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硬度测量值减低,但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结果显示:A组、B组、C组与D组牙釉质表面粗糙程度均有所改变,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2%过氧化脲、30%过氧化氢和3%过硼酸钠对牙釉质的完整度和硬度无显著性影响,但对牙齿的细微结构有一定影响,因此,在临床牙齿美白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
作者:蒋俊豪;杨雅;李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皮肤微针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治疗女性面部皮肤老化的疗效.方法:选取32例面部皮肤老化的女性受试者,每3周1次微针治疗,共治疗3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周、第6周和第8周使用皮肤快速三维成像系统、皮肤显微镜及活性皮肤表面分析系统、皮肤弹性测试仪、三刺激色度计、皮肤光泽度测试探头和皮肤黑色素测试仪对受试者面部皮肤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治疗后,面部皮肤皱纹、弹性、肤色、黑素指标和亮度改善明显(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皮肤微针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可一定程度地改善女性面部皮肤老化.
作者:王曦;舒晓红;李朝霞;邹琳;霍维;汤莹;李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促进手部年轻化的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6年12月12例女性就医者接受了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手部年轻化手术,其中11例为双侧注射,1例为单侧,术前、术中及术后均拍摄标准化照片,对就医者进行效果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12例就医者的手部肤质和轮廓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无感染、脂肪液化和囊肿等并发症出现,就医者对术后效果均感到满意.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可有效改善手部皮肤肤质和轮廓,效果满意.
作者:韩星;胡守舵;陈晓芳;姬东硕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