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成鹏;胡晓光;刘彦普
目的: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激光美容中心诊疗的1168例太田痣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总结1168例太田痣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性别、年龄、临床分型、皮损颜色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太田痣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3.28,女性就诊平均年龄大于男性,发病年龄两者相当,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间皮损类型、颜色深浅、诊断年份和月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太田痣在性别、发病时间、临床分型上具有分布特征.
作者:刘艳;曾维惠;李迪;甄彩娥;周俊;李蕊联;苏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促进手部年轻化的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6年12月12例女性就医者接受了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手部年轻化手术,其中11例为双侧注射,1例为单侧,术前、术中及术后均拍摄标准化照片,对就医者进行效果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12例就医者的手部肤质和轮廓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无感染、脂肪液化和囊肿等并发症出现,就医者对术后效果均感到满意.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可有效改善手部皮肤肤质和轮廓,效果满意.
作者:韩星;胡守舵;陈晓芳;姬东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复合皮移植术与反复切取后躯干瘢痕皮修复对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免疫耐受、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烧伤科就诊或住院治疗的96例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反复切取后躯干瘢痕皮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取复合皮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CD46水平、创面愈合率、创面周围炎症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ngⅡ、CD46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d、21d、28d、35d创面愈合率及创面周围炎症反应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复合皮移植术与常规皮肤移植方法相比能够降低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皮肤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加速创面愈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伟佳;陈茵;郑伟基;何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利用三维CBCT评价成人双颌前突患者辅助种植支抗内收后切牙牙槽骨骨开窗率和骨开裂率的变化.方法:选取笔者科室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需要减数4颗第一前磨牙、使用种植支抗内收的患者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平均年龄(22.8±3.0)岁.正畸治疗前后拍摄CBCT,观察切牙牙槽骨骨开裂、骨开窗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切牙区共80颗牙,治疗前有18颗开窗,治疗后有26颗开窗,但无统计学意义;下颌切牙区共80颗牙,治疗前有8颗开窗,治疗后有15颗开窗,但无统计学意义.切牙区的牙槽骨开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切牙区总共80颗牙,治疗前有3颗开裂,治疗后6颗开裂,上切牙区的牙槽骨开裂率卡方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切牙区总共80颗牙,治疗前10颗开裂,治疗后21颗开裂,下切牙区的牙槽骨开裂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辅助种植支抗内收后,切牙牙槽骨骨开窗无显著性变化,下切牙区牙槽骨骨开裂率有加重.提示口腔正畸医生应对下切牙的牙槽骨状况做密切关注.
作者:朱明敏;李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重睑成形术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9月于本院行重睑成形术的300例就医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就医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术后满意度及并发生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就医者焦虑、抑郁及恐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就医者手术效果满意度评分及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就医者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睑成形术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提高就医者满意度,改善心理状态,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焘;边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皮肤微针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治疗女性面部皮肤老化的疗效.方法:选取32例面部皮肤老化的女性受试者,每3周1次微针治疗,共治疗3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周、第6周和第8周使用皮肤快速三维成像系统、皮肤显微镜及活性皮肤表面分析系统、皮肤弹性测试仪、三刺激色度计、皮肤光泽度测试探头和皮肤黑色素测试仪对受试者面部皮肤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治疗后,面部皮肤皱纹、弹性、肤色、黑素指标和亮度改善明显(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皮肤微针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可一定程度地改善女性面部皮肤老化.
作者:王曦;舒晓红;李朝霞;邹琳;霍维;汤莹;李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对比脂肪干细胞联合自体脂肪移植与单纯脂肪移植对治疗小乳症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小乳症患者20例,共计40侧乳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脂肪干细胞联合自体脂肪移植隆乳,对照组接受单纯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患者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进行乳房基本数据采集记录及MR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乳房体积改善效果及乳房形态满意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无论是乳房体积改善效果还是乳房形态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干细胞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小乳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脂肪移植,是一种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的小乳症治疗方法.
作者:叶飞轮;徐杨;邓萌;卢娅;余红;林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假体隆乳术在哺乳后乳腺萎缩就医者胸部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于本院行胸部整形的184例哺乳后乳腺萎缩就医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行假体隆乳术,观察组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假体隆乳术.评价两组就医者手术安全性,并对比治疗6个月后两组就医者乳房美观程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就医者术后手术部位轻度感染、脂肪液化、包膜挛缩、假体移位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就医者乳房美观程度均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就医者在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哺乳后乳腺萎缩就医者胸部整形术中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假体隆乳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提高就医者乳房美观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申松;杨永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茶叶中的茶多糖(TPS),被认为是茶叶中继茶多酚之后又一重要活性成分.TPS由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结构复杂的单糖构成,具有降糖、降脂、抗血栓、抗氧化、抗衰老、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癌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衰老、炎症、心血管病、癌症的发生与活性氧自由基的增多密切相关,而大量天然产物中的抗氧化成分能够清除自由基,阻断由它们引发的脂质过氧化,起到预防上述疾病发生的作用.本文就TPS在抗氧化延缓衰老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未来TPS的药用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作者:史敏;陈雷;郭晓波;侯亚妮;尚丛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色素性毛表皮痣是以皮肤褐色斑片伴毛发生长为特点的色素性皮肤病,作为损容性皮肤病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皮肤外观及心理健康.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既往研究认为可能与雄激素及其受体相关,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染色体突变和遗传可能也参与了发病.在治疗上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后植皮、液氮、化学磨削以及近年来提出的光电治疗等,但其复发率高给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本文就色素性毛表皮痣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斯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注射隆鼻术中引发的血管栓塞和动眼神经损伤的对症紧急处置及后续治疗.方法:对2例注射隆鼻术中出现血管栓塞且其中1例合并有动眼神经受损的患者紧急进行玻璃酸酶注射、抗感染、扩血管、营养神经、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和高压氧舱等多种促进局部皮肤血运、减压和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及护理.结果:患者因血管栓塞引发的血运障碍恢复正常,无明显瘢痕残留;其中1例合并有动眼神经受损患者已康复,处理后90d随诊,局部皮肤未见异常,眼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注射隆鼻术中小血管栓塞引发的皮肤血运障碍和眼部视力感觉异常,采取积极对症紧急处置和后续眼科专项特殊对症救治,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产生,获得良好愈后.
作者:徐赤宇;潘宝华;李富强;李大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评估微针导入含透明质酸钠的复合溶液在面部年轻化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就医者面部皮肤采用微针注射技术导入复合溶液,治疗5次,每次间隔2周,于每次治疗前,治疗5次后第1、2个月采用单反相机拍照、VISIA皮肤检测仪检测及随访,并记录不良反应.临床医生根据色斑、纹理、毛孔、皱纹等综合评估治疗效果,同时就医者行自我满意度量表评估.结果:所有就医者经过5次治疗后,面部肤质改善明显,第3、5次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VISIA检测色斑、纹理、毛孔、皱纹等特征分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P<0.05),就医者主观满意度较高.15例就医者治疗3次后总有效率73.33%,治疗5次后总有效率86.67%,停止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93.33%.结论:微针导入含透明质酸钠的复合溶液在面部年轻化应用中安全、有效,且就医者满意度较好.
作者:赵依;戴杏;胡英姿;梁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对种植义齿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科室2012年4月-2016年4月就诊个别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正畸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正畸组采用正畸治疗调整缺损牙列,调整完成后再行种植义齿;对照组采用单纯种植义齿修复.比较两组种植义齿的成功率,记录义齿位移与咬合力,评估主观满意度,统计种植义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正畸组种植成功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P<0.05).正畸组修复后1年,义齿左右向位移、前后向位移分别为(3.44±0.78)mm、(32.41±3.78)m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2±0.86)mm、(34.62±4.05)mm(P<0.05),咀嚼功能评分、美观程度评分分别为(8.63±1.21)分、(8.95±0.9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1±1.07)分、(8.43±0.92)分(P<0.05).两组种植义齿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可以提高义齿种植成功率,改善种植义齿的修复效果,满足牙列缺损患者对咀嚼功能及外形美观的需求.
作者:熊亚芳;雷志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评估医疗网络平台在门诊日间包皮袖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门诊治疗的150例包皮过长患者,术前均加入互联网医疗平台,通过医疗网络平台进行术前评估、预约手术时间、推送手术相关注意事项;术后及时随诊、指导,预约复诊、拆线时间等.结果:本组1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医疗网络平台应用于门诊日间包皮袖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可以更好地完成医患沟通,降低日间手术的医疗风险,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作者:战立龙;姜青春;纪文;宋兆录;仇翠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钝针皮下扇形注射透明质酸矫正面颊部凹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5年1月-2016年6月,笔者科室对24例面颊部凹陷就医者,采用钝针在面颊部皮下层扇形注射透明质酸,分析术后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就医者面颊部凹陷得到明显改善,面部轮廓呈现饱满流畅外观,效果满意.随访6个月,2例出现局部瘀青,2周内恢复,均无硬结、感染、栓塞、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钝针皮下扇形注射透明质酸能安全、有效地矫正面颊部凹陷,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陈波;路会;马力;齐慧颉;齐彦文;周洋;孙诚;高占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颗粒的甘氨酸砂粉喷砂对固定矫治患者菌斑控制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行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46例,其中男21例,女25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将全口牙列分为左右半口,使用简单随机数字表纳入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25μm甘氨酸砂粉进行喷砂治疗,对照组采用65μm甘氨酸砂粉进行喷砂治疗.在基线、治疗后1周、4周及8周结合检测牙齿表面正畸菌斑指数,评估两种颗粒甘氨酸砂粉清除菌斑的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正畸菌斑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4周及8周时,两组t检验结果分别为(t=-2.557,P=0.013)、(t=-2.902,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变化,两组组内PLI-O指数有明显变化(P<0.05),整体呈降低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降低的趋势更明显.结论:25μm、65μm甘氨酸砂粉均可改善固定矫治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以25μm甘氨酸砂粉喷砂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武时谦;王丽;沈强;王琳琳;吴佩玲;刘海霞;朱亚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厚皮片游离移植矫治儿童足背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2012年-2016年本院收治30例足背瘢痕挛缩畸形患儿,术中根据瘢痕深度选择剥离层次,尽可能保留浅筋膜深层完整性,应用全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结果:27例患儿皮片高质量成活,2例有少量散在分布水疱,1例部分表皮剥脱、坏死,予加强换药后均愈合.随访6~12个月,患儿的足部功能及外观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全厚皮片游离移植矫治足背瘢痕挛缩畸形是理想的修复方法之一.
作者:李云峰;吴泽勇;黄海华;史玉仓;李佳伟;陈韶波;王绥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严重鼻畸形的序列手术矫治方法.方法:对23例单侧唇裂术后继发严重鼻畸形的患者采用六步序列修复法:①患侧鼻翼基底肋软骨移植,恢复双侧鼻翼基底对称高度;②重建鼻嵴矫正鼻中隔偏曲,恢复鼻头中心支撑结构;③鼻唇肌复位,重建患侧鼻孔基底及人中,矫正鼻小柱偏斜;④患侧鼻翼软骨黏膜瓣V-Y延长,松解黏膜对鼻翼软骨的牵拉;⑤鼻翼软骨支架重建,恢复鼻翼软骨双侧对称性;⑥患侧鼻头软三角皮肤部分切除及健侧鼻翼缩小,进一步恢复鼻孔对称性.结果:术后23例患者随访3~12个月,患侧鼻头、鼻翼、鼻孔基底塌陷矫正,鼻小柱居中,双侧鼻孔接近对称,患者满意.结论:矫正单侧唇裂继发严重鼻畸形要按照由鼻底到鼻尖,先恢复骨性支撑平衡,再调整软组织张力平衡的顺序进行,六步序列修复法可以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作者:李希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美学教育是培养当代高素质口腔正畸医生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环节.本文旨在结合当前国内口腔正畸学的发展要求和美学教育功能,探讨口腔医学生在正畸学学习过程中进行口腔医学美学教育的意义及必要性,并提出在口腔正畸学理论与临床教学实践中,通过转变教学思想,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建设等手段,将美学教育渗透到理论知识学习、临床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去.
作者:刘思颖;刘世宇;武俊杰;金钫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果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科室门诊收治的162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采用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果酸治疗;果酸组:采用单纯果酸治疗;激光组:采用单纯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三组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联合治疗组mMASI评分下降更明显(t=8.52,P<0.05),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0.74%,激光组有效率59.26%,果酸组有效率53.70%,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激光组和果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满意率88.89%,激光组患者满意率55.56%,果酸组患者满意率57.41%,三组间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5).所有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果酸治疗黄褐斑疗效优于单用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及单纯果酸治疗,且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丽娜;郑颖娜;邓丽娜;张守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