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隆鼻术中引发血管栓塞和动眼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

徐赤宇;潘宝华;李富强;李大铁

关键词:透明质酸, 注射, 隆鼻术, 皮肤血运障碍, 眼科, 动眼神经
摘要:目的:探讨注射隆鼻术中引发的血管栓塞和动眼神经损伤的对症紧急处置及后续治疗.方法:对2例注射隆鼻术中出现血管栓塞且其中1例合并有动眼神经受损的患者紧急进行玻璃酸酶注射、抗感染、扩血管、营养神经、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和高压氧舱等多种促进局部皮肤血运、减压和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及护理.结果:患者因血管栓塞引发的血运障碍恢复正常,无明显瘢痕残留;其中1例合并有动眼神经受损患者已康复,处理后90d随诊,局部皮肤未见异常,眼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注射隆鼻术中小血管栓塞引发的皮肤血运障碍和眼部视力感觉异常,采取积极对症紧急处置和后续眼科专项特殊对症救治,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产生,获得良好愈后.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促进手部年轻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促进手部年轻化的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6年12月12例女性就医者接受了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手部年轻化手术,其中11例为双侧注射,1例为单侧,术前、术中及术后均拍摄标准化照片,对就医者进行效果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12例就医者的手部肤质和轮廓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无感染、脂肪液化和囊肿等并发症出现,就医者对术后效果均感到满意.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可有效改善手部皮肤肤质和轮廓,效果满意.

    作者:韩星;胡守舵;陈晓芳;姬东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注射隆鼻术中引发血管栓塞和动眼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注射隆鼻术中引发的血管栓塞和动眼神经损伤的对症紧急处置及后续治疗.方法:对2例注射隆鼻术中出现血管栓塞且其中1例合并有动眼神经受损的患者紧急进行玻璃酸酶注射、抗感染、扩血管、营养神经、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和高压氧舱等多种促进局部皮肤血运、减压和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及护理.结果:患者因血管栓塞引发的血运障碍恢复正常,无明显瘢痕残留;其中1例合并有动眼神经受损患者已康复,处理后90d随诊,局部皮肤未见异常,眼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注射隆鼻术中小血管栓塞引发的皮肤血运障碍和眼部视力感觉异常,采取积极对症紧急处置和后续眼科专项特殊对症救治,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产生,获得良好愈后.

    作者:徐赤宇;潘宝华;李富强;李大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超薄游离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超薄游离穿支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2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超薄游离胸脐穿支皮瓣修复)和研究组(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每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感觉功能、手部功能及甲襞微循环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感觉功能、手部功能及甲襞微循环指标均持续改善,且研究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效果较好,在血供、感觉及功能改善中的作用更好,因此临床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作者:曾德斌;栗鹏程;邱勋永;吴开丘;陈鹏;王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皮肤微针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改善女性面部皮肤老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皮肤微针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治疗女性面部皮肤老化的疗效.方法:选取32例面部皮肤老化的女性受试者,每3周1次微针治疗,共治疗3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周、第6周和第8周使用皮肤快速三维成像系统、皮肤显微镜及活性皮肤表面分析系统、皮肤弹性测试仪、三刺激色度计、皮肤光泽度测试探头和皮肤黑色素测试仪对受试者面部皮肤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治疗后,面部皮肤皱纹、弹性、肤色、黑素指标和亮度改善明显(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皮肤微针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可一定程度地改善女性面部皮肤老化.

    作者:王曦;舒晓红;李朝霞;邹琳;霍维;汤莹;李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皮肤移植方法在大面积烧伤瘢痕修复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复合皮移植术与反复切取后躯干瘢痕皮修复对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免疫耐受、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烧伤科就诊或住院治疗的96例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反复切取后躯干瘢痕皮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取复合皮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CD46水平、创面愈合率、创面周围炎症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ngⅡ、CD46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d、21d、28d、35d创面愈合率及创面周围炎症反应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复合皮移植术与常规皮肤移植方法相比能够降低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皮肤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加速创面愈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伟佳;陈茵;郑伟基;何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Body Tite黄金微针射频治疗腋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Body Tite黄金微针射频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150例不同程度的腋臭患者行Body Tite黄金微针射频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6个月,评价其疗效、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0例腋臭患者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其中轻、中度患者的治愈率高达90.9%,但重度患者疗效欠佳,经再次或多次诊疗后疗效满意.治疗后少数患者出现局部皮肤发红,极少数患者出现皮肤烫伤,但均在短期内康复.结论:Body Tite黄金微针射频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腋臭治疗方法,是轻、中度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重度患者需两次或多次治疗后方可达到治愈目的.

    作者:姚卫君;张建文;刘林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微针导入含透明质酸钠的复合溶液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微针导入含透明质酸钠的复合溶液在面部年轻化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就医者面部皮肤采用微针注射技术导入复合溶液,治疗5次,每次间隔2周,于每次治疗前,治疗5次后第1、2个月采用单反相机拍照、VISIA皮肤检测仪检测及随访,并记录不良反应.临床医生根据色斑、纹理、毛孔、皱纹等综合评估治疗效果,同时就医者行自我满意度量表评估.结果:所有就医者经过5次治疗后,面部肤质改善明显,第3、5次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VISIA检测色斑、纹理、毛孔、皱纹等特征分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P<0.05),就医者主观满意度较高.15例就医者治疗3次后总有效率73.33%,治疗5次后总有效率86.67%,停止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93.33%.结论:微针导入含透明质酸钠的复合溶液在面部年轻化应用中安全、有效,且就医者满意度较好.

    作者:赵依;戴杏;胡英姿;梁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全厚皮片游离移植矫治儿童足背瘢痕挛缩畸形

    目的:探讨全厚皮片游离移植矫治儿童足背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2012年-2016年本院收治30例足背瘢痕挛缩畸形患儿,术中根据瘢痕深度选择剥离层次,尽可能保留浅筋膜深层完整性,应用全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结果:27例患儿皮片高质量成活,2例有少量散在分布水疱,1例部分表皮剥脱、坏死,予加强换药后均愈合.随访6~12个月,患儿的足部功能及外观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全厚皮片游离移植矫治足背瘢痕挛缩畸形是理想的修复方法之一.

    作者:李云峰;吴泽勇;黄海华;史玉仓;李佳伟;陈韶波;王绥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结膜皮样脂肪瘤显微镜下部分切除联合阻拦式缝合术美容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皮样结膜脂肪瘤显微镜下部分切除联合阻拦式缝合术的美容效果.方法:选择48例结膜皮样脂肪瘤患者,显微镜下部分切除皮样脂肪瘤,联合阻拦式缝合皮样脂肪瘤包裹膜,术后随访6个月~3年,观察其复发、伤口愈合、并发症等情况.结果:48例患者结膜伤口未见明显瘢痕,无斜视、上睑下垂等并发症.仅1例患者为瘢痕体质,结膜伤口留有显微镜下观瘢痕.结论:显微镜下皮样结膜脂肪瘤部分切除联合阻拦式缝合术方法可靠,美容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岳章显;刘钊臣;刘汉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颌间牵引钉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颌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6月在笔者医院接受诊治的96例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固定,研究组患者采用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固定.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颌面功能、并发症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开口功能评分及咀嚼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2%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9%,高于对照组的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生物兼容性及安全性,可有效恢复患者颌面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颌面部外观美,治疗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卓为;潘巨利;王学玖;张凯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严重鼻畸形六步序列修复法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严重鼻畸形的序列手术矫治方法.方法:对23例单侧唇裂术后继发严重鼻畸形的患者采用六步序列修复法:①患侧鼻翼基底肋软骨移植,恢复双侧鼻翼基底对称高度;②重建鼻嵴矫正鼻中隔偏曲,恢复鼻头中心支撑结构;③鼻唇肌复位,重建患侧鼻孔基底及人中,矫正鼻小柱偏斜;④患侧鼻翼软骨黏膜瓣V-Y延长,松解黏膜对鼻翼软骨的牵拉;⑤鼻翼软骨支架重建,恢复鼻翼软骨双侧对称性;⑥患侧鼻头软三角皮肤部分切除及健侧鼻翼缩小,进一步恢复鼻孔对称性.结果:术后23例患者随访3~12个月,患侧鼻头、鼻翼、鼻孔基底塌陷矫正,鼻小柱居中,双侧鼻孔接近对称,患者满意.结论:矫正单侧唇裂继发严重鼻畸形要按照由鼻底到鼻尖,先恢复骨性支撑平衡,再调整软组织张力平衡的顺序进行,六步序列修复法可以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作者:李希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浓度过氧化物漂白剂对成人牙釉质硬度和表面细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三种过氧化物漂白剂对成人牙釉质表面形态和硬度的影响.方法:120颗成人正畸前磨牙被随机分成四组.对照A组:30例,采用0.9%生理盐水(NS);实验B组:30例,采用22%过氧化脲(CP);实验C组:30例,采用30%过氧化氢(HP);实验D组:30例,采用3%过硼酸钠(SP).分别观察研究,在设定条件下进行试验,并测得牙釉质细微结构的完整度及硬度.结果: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牙釉质有不同程度的脱矿、溶解和完整度减低,但B组情况较C组和D组好.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硬度测量值减低,但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结果显示:A组、B组、C组与D组牙釉质表面粗糙程度均有所改变,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2%过氧化脲、30%过氧化氢和3%过硼酸钠对牙釉质的完整度和硬度无显著性影响,但对牙齿的细微结构有一定影响,因此,在临床牙齿美白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

    作者:蒋俊豪;杨雅;李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色素性毛表皮痣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色素性毛表皮痣是以皮肤褐色斑片伴毛发生长为特点的色素性皮肤病,作为损容性皮肤病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皮肤外观及心理健康.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既往研究认为可能与雄激素及其受体相关,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染色体突变和遗传可能也参与了发病.在治疗上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后植皮、液氮、化学磨削以及近年来提出的光电治疗等,但其复发率高给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本文就色素性毛表皮痣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斯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婴儿舌错构瘤一例

    本文报道了1例6个月大男婴错构瘤病例,治疗方式采用全麻下手术切除,通过石蜡切片诊断为错构瘤,治疗后随访4年,未见复发.

    作者:吕成鹏;胡晓光;刘彦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两种甘氨酸砂粉在固定正畸过程中控制菌斑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颗粒的甘氨酸砂粉喷砂对固定矫治患者菌斑控制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行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46例,其中男21例,女25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将全口牙列分为左右半口,使用简单随机数字表纳入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25μm甘氨酸砂粉进行喷砂治疗,对照组采用65μm甘氨酸砂粉进行喷砂治疗.在基线、治疗后1周、4周及8周结合检测牙齿表面正畸菌斑指数,评估两种颗粒甘氨酸砂粉清除菌斑的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正畸菌斑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4周及8周时,两组t检验结果分别为(t=-2.557,P=0.013)、(t=-2.902,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变化,两组组内PLI-O指数有明显变化(P<0.05),整体呈降低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降低的趋势更明显.结论:25μm、65μm甘氨酸砂粉均可改善固定矫治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以25μm甘氨酸砂粉喷砂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武时谦;王丽;沈强;王琳琳;吴佩玲;刘海霞;朱亚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性疾病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595nm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笔者科室就诊的78例婴幼儿面部血管性疾病患者,其中微静脉畸形15例,血管瘤31例,静脉畸形24例,混合型血管瘤8例,采用595nmPDL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微静脉畸形、血管瘤、静脉畸形、混合型血管瘤总有效率分别为73.3%、90.3%、87.5%、62.5%,不同性别之间采用595nm PDL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出现局部色素沉着,其余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效果良好.结论:应用595nm PDL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性疾病的近期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术后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阳;张雪英;张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于本院乳腺外科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4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排序,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治疗成本和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关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应用透明质酸颏部填充联合A型肉毒毒素咬肌注射重塑面部下1/3轮廓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咬肌注射联合透明质酸颏部填充重塑下面部1/3轮廓的效果及其满意度.方法:对符合研究要求的120例就医者进行双侧A型肉毒毒素咬肌注射(50U/侧)和颏部透明质酸填充(1ml).术后评估患者双侧咬肌力量和下面部变化情况,并对就医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120例就医者随访3个月,非常满意92例,满意19例,不满意9例,总体满意度为92.50%;咬肌力量变化不明显;治疗前∠AOB为(132.4±16.2)°,治疗3个月后∠aqb为(118.7±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咬肌注射联合透明质酸颏部填充重塑下面部1/3轮廓,效果显著,就医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假体隆乳术在哺乳后乳腺萎缩整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假体隆乳术在哺乳后乳腺萎缩就医者胸部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于本院行胸部整形的184例哺乳后乳腺萎缩就医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行假体隆乳术,观察组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假体隆乳术.评价两组就医者手术安全性,并对比治疗6个月后两组就医者乳房美观程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就医者术后手术部位轻度感染、脂肪液化、包膜挛缩、假体移位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就医者乳房美观程度均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就医者在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哺乳后乳腺萎缩就医者胸部整形术中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假体隆乳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提高就医者乳房美观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申松;杨永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医疗网络平台在门诊日间包皮袖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评估医疗网络平台在门诊日间包皮袖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门诊治疗的150例包皮过长患者,术前均加入互联网医疗平台,通过医疗网络平台进行术前评估、预约手术时间、推送手术相关注意事项;术后及时随诊、指导,预约复诊、拆线时间等.结果:本组1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医疗网络平台应用于门诊日间包皮袖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可以更好地完成医患沟通,降低日间手术的医疗风险,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作者:战立龙;姜青春;纪文;宋兆录;仇翠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