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为;潘巨利;王学玖;张凯宇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促进手部年轻化的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6年12月12例女性就医者接受了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手部年轻化手术,其中11例为双侧注射,1例为单侧,术前、术中及术后均拍摄标准化照片,对就医者进行效果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12例就医者的手部肤质和轮廓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无感染、脂肪液化和囊肿等并发症出现,就医者对术后效果均感到满意.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可有效改善手部皮肤肤质和轮廓,效果满意.
作者:韩星;胡守舵;陈晓芳;姬东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颗粒的甘氨酸砂粉喷砂对固定矫治患者菌斑控制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行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46例,其中男21例,女25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将全口牙列分为左右半口,使用简单随机数字表纳入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25μm甘氨酸砂粉进行喷砂治疗,对照组采用65μm甘氨酸砂粉进行喷砂治疗.在基线、治疗后1周、4周及8周结合检测牙齿表面正畸菌斑指数,评估两种颗粒甘氨酸砂粉清除菌斑的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正畸菌斑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4周及8周时,两组t检验结果分别为(t=-2.557,P=0.013)、(t=-2.902,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变化,两组组内PLI-O指数有明显变化(P<0.05),整体呈降低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降低的趋势更明显.结论:25μm、65μm甘氨酸砂粉均可改善固定矫治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以25μm甘氨酸砂粉喷砂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武时谦;王丽;沈强;王琳琳;吴佩玲;刘海霞;朱亚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对比间接法Geramage聚合瓷贴面修复体和直接法光固化树脂贴面修复对牙周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共222颗患牙)行活髓前牙美容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共118颗患牙)与对照组41例(共104颗患牙).观察组采取间接法Geramage聚合瓷贴面修复,对照组采取直接法光固化树脂贴面修复.比较两组修复1年后的修复体完整度、边缘染色、与邻牙颜色匹配度、边缘适合性、牙髓状态及基牙敏感程度,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龈沟探诊深度(PD)、龈沟液量(GCF)、龈沟液中白介素-1α(IL-1α)浓度.结果:两组患者修复后1年,修复体完整度、牙髓状态及基牙敏感程度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边缘染色、与邻牙颜色匹配度、边缘适合性的成功率分别为97.46%、98.31%、97.46%,显著高于对照组91.35%、90.38%、89.42%,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牙的PI、GI评分、GCF与IL-1α分别为(1.30±0.57)分、(0.09±0.11)分、(1.87±0.57)mg、(69.32±8.17)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48±0.6)分、(0.32±0.14)、(2.35±0.69)mg、(75.03±7.65)ng/ml(P<0.05).结论:间接法Geramage聚合瓷贴面修复可较好地再现天然牙形态,表面光滑,色泽稳定,与邻牙颜色匹配、边缘适合性好,且不易发生边缘微渗透,可避免边缘染色与菌斑堆积,对牙龈及牙周组织的健康更为有利.
作者:钟香;柳志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在肋软骨隆鼻术中行多模式超前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肋软骨隆鼻就医者80例,随机双盲分为4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5min,对照组给予静注生理盐水5ml,氟比洛芬酯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地佐辛组静注地佐辛0.1mg/kg,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地佐辛0.1mg/kg.术毕记录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后1、3、5min的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 agitation score, SAS).拔管后1、3、6、24h的疼痛评定数字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及各组需要镇痛药物补救例数.结果:四组就医者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组拔管后1、3、5min的S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氟比洛芬酯组、地佐辛组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组拔管后1、3、6、24h的NRS评分均降低(P<0.05);需镇痛药物补救例数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组<氟比洛芬组、地佐辛组<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对肋软骨隆鼻就医者行多模式超前镇痛,效果确切,优于单独使用氟比洛芬酯或地佐辛.
作者:施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评估保留下颌骨下缘的成釉细胞瘤游离髂骨移植重建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采用保留下颌骨下缘,游离髂骨移植重建板固定,术后追踪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5例患者术后面型无明显改变,移植骨与下颌骨结合良好,未出现病理性骨折,下颌骨高度恢复良好;坚持追踪随访,无复发;术后采用活动义齿或种植义齿修复咬合,咀嚼功能良好.结论:保留下颌骨下缘的成釉细胞瘤游离髂骨移植重建板固定,术后患者面容畸形影响较小,利于咀嚼功能修复,不增加肿瘤的复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卢爽;佘小伟;童成慧;姜凡;邓末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对种植义齿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科室2012年4月-2016年4月就诊个别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正畸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正畸组采用正畸治疗调整缺损牙列,调整完成后再行种植义齿;对照组采用单纯种植义齿修复.比较两组种植义齿的成功率,记录义齿位移与咬合力,评估主观满意度,统计种植义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正畸组种植成功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P<0.05).正畸组修复后1年,义齿左右向位移、前后向位移分别为(3.44±0.78)mm、(32.41±3.78)m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2±0.86)mm、(34.62±4.05)mm(P<0.05),咀嚼功能评分、美观程度评分分别为(8.63±1.21)分、(8.95±0.9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1±1.07)分、(8.43±0.92)分(P<0.05).两组种植义齿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可以提高义齿种植成功率,改善种植义齿的修复效果,满足牙列缺损患者对咀嚼功能及外形美观的需求.
作者:熊亚芳;雷志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生物材料,其资源丰富,经济实用.多项研究证实其无毒,具有可降解性、可塑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多项优点.可用于组织损伤的修复和生物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等.近年来,随着对壳聚糖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将壳聚糖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发现其物理性质和生物学功能更加优良且多样化,作为支架材料在整形外科应用中具有良好前景.
作者:高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先天性并指分指植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纳入的12例(16只手)并指畸形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只手.两组患儿均行并指分指、指璞重建、取皮植皮术,实验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固定,对照组采用打包缝合固定,术后10d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皮片坏死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移植皮片成活较好,皮片坏死率为1.82%;对照组移植皮片出现部分成活不良或坏死,皮片坏死率为12.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并指分指植皮手术中,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包扎固定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胜旭;苏映军;杨宽;王建章;张娟;李杨;宋保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皮样结膜脂肪瘤显微镜下部分切除联合阻拦式缝合术的美容效果.方法:选择48例结膜皮样脂肪瘤患者,显微镜下部分切除皮样脂肪瘤,联合阻拦式缝合皮样脂肪瘤包裹膜,术后随访6个月~3年,观察其复发、伤口愈合、并发症等情况.结果:48例患者结膜伤口未见明显瘢痕,无斜视、上睑下垂等并发症.仅1例患者为瘢痕体质,结膜伤口留有显微镜下观瘢痕.结论:显微镜下皮样结膜脂肪瘤部分切除联合阻拦式缝合术方法可靠,美容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岳章显;刘钊臣;刘汉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提(降)眉术联合眼轮匝肌悬吊术矫正上睑松弛及鱼尾纹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6年12月,对58例就医者根据眉到上睑下缘的距离及眉部形状决定行提眉(取眉上切口)、降眉(眉下切口)或切眉术以矫正上睑松弛,同时于眉外下部及眶外侧缘皮下潜行分离显露眼轮匝肌并将其向上折叠悬吊以矫正鱼尾纹.术后适当加压包扎1~2d,术后7d拆线.结果:58例就医者上睑松弛及鱼尾纹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3年,外观均较为满意.结论:提(降)眉联合眼轮匝肌悬吊术能同时矫正上睑松弛及鱼尾纹,手术操作简单.
作者:周虹;李玲巧;王德伟;王颖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咬肌注射联合透明质酸颏部填充重塑下面部1/3轮廓的效果及其满意度.方法:对符合研究要求的120例就医者进行双侧A型肉毒毒素咬肌注射(50U/侧)和颏部透明质酸填充(1ml).术后评估患者双侧咬肌力量和下面部变化情况,并对就医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120例就医者随访3个月,非常满意92例,满意19例,不满意9例,总体满意度为92.50%;咬肌力量变化不明显;治疗前∠AOB为(132.4±16.2)°,治疗3个月后∠aqb为(118.7±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咬肌注射联合透明质酸颏部填充重塑下面部1/3轮廓,效果显著,就医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评估微针导入含透明质酸钠的复合溶液在面部年轻化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就医者面部皮肤采用微针注射技术导入复合溶液,治疗5次,每次间隔2周,于每次治疗前,治疗5次后第1、2个月采用单反相机拍照、VISIA皮肤检测仪检测及随访,并记录不良反应.临床医生根据色斑、纹理、毛孔、皱纹等综合评估治疗效果,同时就医者行自我满意度量表评估.结果:所有就医者经过5次治疗后,面部肤质改善明显,第3、5次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VISIA检测色斑、纹理、毛孔、皱纹等特征分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P<0.05),就医者主观满意度较高.15例就医者治疗3次后总有效率73.33%,治疗5次后总有效率86.67%,停止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93.33%.结论:微针导入含透明质酸钠的复合溶液在面部年轻化应用中安全、有效,且就医者满意度较好.
作者:赵依;戴杏;胡英姿;梁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厚皮片游离移植矫治儿童足背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2012年-2016年本院收治30例足背瘢痕挛缩畸形患儿,术中根据瘢痕深度选择剥离层次,尽可能保留浅筋膜深层完整性,应用全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结果:27例患儿皮片高质量成活,2例有少量散在分布水疱,1例部分表皮剥脱、坏死,予加强换药后均愈合.随访6~12个月,患儿的足部功能及外观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全厚皮片游离移植矫治足背瘢痕挛缩畸形是理想的修复方法之一.
作者:李云峰;吴泽勇;黄海华;史玉仓;李佳伟;陈韶波;王绥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假体隆乳术在哺乳后乳腺萎缩就医者胸部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于本院行胸部整形的184例哺乳后乳腺萎缩就医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行假体隆乳术,观察组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假体隆乳术.评价两组就医者手术安全性,并对比治疗6个月后两组就医者乳房美观程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就医者术后手术部位轻度感染、脂肪液化、包膜挛缩、假体移位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就医者乳房美观程度均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就医者在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哺乳后乳腺萎缩就医者胸部整形术中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假体隆乳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提高就医者乳房美观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申松;杨永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痤疮皮损分离的常见微生物中,非痤疮丙酸杆菌在痤疮发生中的作用.方法:评估记录及对比分析33例痤疮患者使用活性溶菌酶前(基线)、使用后第2周、第4周面部粉刺及炎性皮损的数量和严重程度.结果:基线、治疗后第2周、第4周非炎性皮损(粉刺)数量分别为(13.64±5.90)处、(13.64±5.92)处、(13.27±6.27)处,试验前、后非炎性皮损(粉刺)数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治疗后第2周、第4周炎性皮损(丘疹、脓疱)数量分别为9.48±5.14、7.45±4.27、6.06±4.50,试验前、后炎性皮损数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18例受试者使用活性溶菌酶后炎性皮损减少30%以上,有效率达54.55%.结论:除痤疮丙酸杆菌外,其它微生物在痤疮发病机制中也可能起着一定作用.
作者:滕艳;聂瑾;朱蓓蓓;宦静;杨雪源;刘毅;侯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2940nm像束激光联合靓芙康复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2940nm像束激光联合靓芙康复贴敷料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2940nm像束激光联合红霉素软膏治疗.每4周治疗1次,治疗3次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凹陷性瘢痕的修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所有凹陷性瘢痕患者经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940nm像束激光联合靓芙康复贴敷料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选择.
作者:潘虎;冯婉婉;蔡云钦;林立娜;仲爱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钝针皮下扇形注射透明质酸矫正面颊部凹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5年1月-2016年6月,笔者科室对24例面颊部凹陷就医者,采用钝针在面颊部皮下层扇形注射透明质酸,分析术后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就医者面颊部凹陷得到明显改善,面部轮廓呈现饱满流畅外观,效果满意.随访6个月,2例出现局部瘀青,2周内恢复,均无硬结、感染、栓塞、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钝针皮下扇形注射透明质酸能安全、有效地矫正面颊部凹陷,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陈波;路会;马力;齐慧颉;齐彦文;周洋;孙诚;高占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激光美容中心诊疗的1168例太田痣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总结1168例太田痣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性别、年龄、临床分型、皮损颜色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太田痣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3.28,女性就诊平均年龄大于男性,发病年龄两者相当,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间皮损类型、颜色深浅、诊断年份和月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太田痣在性别、发病时间、临床分型上具有分布特征.
作者:刘艳;曾维惠;李迪;甄彩娥;周俊;李蕊联;苏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评估医疗网络平台在门诊日间包皮袖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门诊治疗的150例包皮过长患者,术前均加入互联网医疗平台,通过医疗网络平台进行术前评估、预约手术时间、推送手术相关注意事项;术后及时随诊、指导,预约复诊、拆线时间等.结果:本组1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医疗网络平台应用于门诊日间包皮袖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可以更好地完成医患沟通,降低日间手术的医疗风险,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作者:战立龙;姜青春;纪文;宋兆录;仇翠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巨噬细胞数量以及微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114只(6只作为非烫伤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剩余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rhGM-CSF组、联合组和模型组,每组36只.制作深Ⅱ度烫伤创面模型,rhGM-CSF组大鼠创面涂抹rhGM-CSF,联合组应用纳米银抗菌凝胶和rhGM-CSF涂抹,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比较各组创面愈合率,创面巨噬细胞数量以及微血管密度数量.结果:同一时间点,rhGM-CSF组和联合组愈合率均高于模型组,且联合组愈合率显著大于rhGM-CS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第3、11、14天创面浸润巨噬细胞数量均少于模型组和rhGM-CSF组(P<0.05);第3、7、11天,联合组微血管数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和rhGM-CS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rhGM-CSF治疗深Ⅱ度烫伤效果确切,可以通过影响烫伤创面巨噬细胞数量和微血管生成促进烫伤创面愈合.
作者:张紫豪;高素玥;崔文浩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