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虎;冯婉婉;蔡云钦;林立娜;仲爱芳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生物材料,其资源丰富,经济实用.多项研究证实其无毒,具有可降解性、可塑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多项优点.可用于组织损伤的修复和生物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等.近年来,随着对壳聚糖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将壳聚糖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发现其物理性质和生物学功能更加优良且多样化,作为支架材料在整形外科应用中具有良好前景.
作者:高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注射隆鼻术中引发的血管栓塞和动眼神经损伤的对症紧急处置及后续治疗.方法:对2例注射隆鼻术中出现血管栓塞且其中1例合并有动眼神经受损的患者紧急进行玻璃酸酶注射、抗感染、扩血管、营养神经、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和高压氧舱等多种促进局部皮肤血运、减压和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及护理.结果:患者因血管栓塞引发的血运障碍恢复正常,无明显瘢痕残留;其中1例合并有动眼神经受损患者已康复,处理后90d随诊,局部皮肤未见异常,眼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注射隆鼻术中小血管栓塞引发的皮肤血运障碍和眼部视力感觉异常,采取积极对症紧急处置和后续眼科专项特殊对症救治,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产生,获得良好愈后.
作者:徐赤宇;潘宝华;李富强;李大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假体隆乳术在哺乳后乳腺萎缩就医者胸部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于本院行胸部整形的184例哺乳后乳腺萎缩就医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行假体隆乳术,观察组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假体隆乳术.评价两组就医者手术安全性,并对比治疗6个月后两组就医者乳房美观程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就医者术后手术部位轻度感染、脂肪液化、包膜挛缩、假体移位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就医者乳房美观程度均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就医者在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哺乳后乳腺萎缩就医者胸部整形术中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假体隆乳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提高就医者乳房美观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申松;杨永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色素性毛表皮痣是以皮肤褐色斑片伴毛发生长为特点的色素性皮肤病,作为损容性皮肤病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皮肤外观及心理健康.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既往研究认为可能与雄激素及其受体相关,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染色体突变和遗传可能也参与了发病.在治疗上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后植皮、液氮、化学磨削以及近年来提出的光电治疗等,但其复发率高给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本文就色素性毛表皮痣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斯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检测痤疮患者外周血TLR-2、IL-4、IL-8、TNF-α的水平,并分析这些因素与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寻常性痤疮患者90例,轻、中、重度患者各30例,另选择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表达,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4、IL-8、TNF-α水平.结果:三组痤疮患者TLR-2、IL-4、IL-8及TNF-α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与痤疮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痤疮患者外周血TLR-2、IL-4、IL-8、TNF-α的检测可指导痤疮严重程度的客观评价和临床治疗.
作者:刘波;胡友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既往就诊病例资料,探寻软组织扩张术埋置注液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并统计西京医院整形外科2003年1月-2012年12月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比较,寻找潜在危险因素,将P<0.1的变量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Backward Conditional逐步回归分析,P<0.05视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2056人次3382枚扩张器纳入本课题,埋置注液期共439枚扩张器产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3.0%,各类并发症中以感染与扩张器外露居多,分别为177枚(5.2%)、175枚(5.2%),其后分别为血肿100枚(3.0%),皮肤坏死83枚(2.5%),切口裂开24枚(0.7%),各类扩张器原因需处理者19枚(0.6%),其他特殊类型并发症为面神经功能障碍者2例.经统计分析发现扩张器共置数、扩张器埋置部位与扩张器容积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扩张器共置数、扩张器埋置部位与扩张器容积,单次手术扩张器埋置数越多、手术部位为面颈部及扩张器扩张容积过大时,软组织扩张术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本研究对降低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祝闽辉;张栋梁;叶祥柏;马显杰;郭树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果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科室门诊收治的162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采用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果酸治疗;果酸组:采用单纯果酸治疗;激光组:采用单纯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三组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联合治疗组mMASI评分下降更明显(t=8.52,P<0.05),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0.74%,激光组有效率59.26%,果酸组有效率53.70%,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激光组和果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满意率88.89%,激光组患者满意率55.56%,果酸组患者满意率57.41%,三组间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5).所有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果酸治疗黄褐斑疗效优于单用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及单纯果酸治疗,且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丽娜;郑颖娜;邓丽娜;张守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评估微针导入含透明质酸钠的复合溶液在面部年轻化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就医者面部皮肤采用微针注射技术导入复合溶液,治疗5次,每次间隔2周,于每次治疗前,治疗5次后第1、2个月采用单反相机拍照、VISIA皮肤检测仪检测及随访,并记录不良反应.临床医生根据色斑、纹理、毛孔、皱纹等综合评估治疗效果,同时就医者行自我满意度量表评估.结果:所有就医者经过5次治疗后,面部肤质改善明显,第3、5次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VISIA检测色斑、纹理、毛孔、皱纹等特征分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P<0.05),就医者主观满意度较高.15例就医者治疗3次后总有效率73.33%,治疗5次后总有效率86.67%,停止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93.33%.结论:微针导入含透明质酸钠的复合溶液在面部年轻化应用中安全、有效,且就医者满意度较好.
作者:赵依;戴杏;胡英姿;梁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对种植义齿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科室2012年4月-2016年4月就诊个别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正畸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正畸组采用正畸治疗调整缺损牙列,调整完成后再行种植义齿;对照组采用单纯种植义齿修复.比较两组种植义齿的成功率,记录义齿位移与咬合力,评估主观满意度,统计种植义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正畸组种植成功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P<0.05).正畸组修复后1年,义齿左右向位移、前后向位移分别为(3.44±0.78)mm、(32.41±3.78)m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2±0.86)mm、(34.62±4.05)mm(P<0.05),咀嚼功能评分、美观程度评分分别为(8.63±1.21)分、(8.95±0.9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1±1.07)分、(8.43±0.92)分(P<0.05).两组种植义齿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可以提高义齿种植成功率,改善种植义齿的修复效果,满足牙列缺损患者对咀嚼功能及外形美观的需求.
作者:熊亚芳;雷志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咪喹莫特调节Th1、Th2细胞相关趋化因子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创面愈合时间和瘢痕增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大耳实验兔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凡士林组以及咪喹莫特组,每组10只.模型组、凡士林组以及咪喹莫特组建立兔耳瘢痕模型,14d创面完全上皮化后,凡士林组涂抹凡士林软膏0.1g,1次/d;咪喹莫特组外用咪喹莫特软膏0.1g,1次/d,连续42d.观察并比较各组实验兔的大体情况,瘢痕增生指数,Th1、Th2 细胞相关趋化因子CXCL10、CXCL12、CCL2、CCL3、CCL5、CCL7、CCL13水平,完全上皮化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模型组与凡士林组28d达到增生巅峰;与模型组相比,凡士林组及咪喹莫特组的瘢痕增生指数、创面愈合时间均较低,且咪喹莫特组低于凡士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凡士林组及咪喹莫特组的CCL2、CCL3、CCL5、CCL7、CCL13水平较低,CXCL10、CXCL12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凡士林组相比,咪喹莫特组的CCL2、CCL3、CCL5、CCL7、CCL13水平降低,CXCL10、CXCL12水平较高(P<0.05).三组实验兔完全上皮化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喹莫特能够调节Th1、Th2细胞相关趋化因子,缩短兔耳增生性瘢痕创面的愈合时间.
作者:陈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美学教育是培养当代高素质口腔正畸医生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环节.本文旨在结合当前国内口腔正畸学的发展要求和美学教育功能,探讨口腔医学生在正畸学学习过程中进行口腔医学美学教育的意义及必要性,并提出在口腔正畸学理论与临床教学实践中,通过转变教学思想,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建设等手段,将美学教育渗透到理论知识学习、临床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去.
作者:刘思颖;刘世宇;武俊杰;金钫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奥邦骨修复材料植入下颌骨缺损后影像学灰度比的变化来评估其成骨效果.方法:选取因牙源性囊肿导致下颌后牙区骨缺损患者20例,植入奥邦骨修复材料,术前、术后第1、3、6个月拍摄CBCT,测量并计算出患侧矢状面及冠状面与健侧的灰度比,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患侧与健侧的灰度比值低,术后第1个月上升至大值,术后第3个月较术后第1个月明显下降,术后第6个月比值趋近于1.结论:奥邦骨修复材料在下颌后牙区的骨缺损修复中有良好的成骨效果;灰度比能直观地看出术前、术后患侧骨密度与健侧的差异,可作为观察成骨效果的一种客观评价依据.
作者:罗睿;王银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利用三维CBCT评价成人双颌前突患者辅助种植支抗内收后切牙牙槽骨骨开窗率和骨开裂率的变化.方法:选取笔者科室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需要减数4颗第一前磨牙、使用种植支抗内收的患者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平均年龄(22.8±3.0)岁.正畸治疗前后拍摄CBCT,观察切牙牙槽骨骨开裂、骨开窗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切牙区共80颗牙,治疗前有18颗开窗,治疗后有26颗开窗,但无统计学意义;下颌切牙区共80颗牙,治疗前有8颗开窗,治疗后有15颗开窗,但无统计学意义.切牙区的牙槽骨开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切牙区总共80颗牙,治疗前有3颗开裂,治疗后6颗开裂,上切牙区的牙槽骨开裂率卡方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切牙区总共80颗牙,治疗前10颗开裂,治疗后21颗开裂,下切牙区的牙槽骨开裂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辅助种植支抗内收后,切牙牙槽骨骨开窗无显著性变化,下切牙区牙槽骨骨开裂率有加重.提示口腔正畸医生应对下切牙的牙槽骨状况做密切关注.
作者:朱明敏;李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巨噬细胞数量以及微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114只(6只作为非烫伤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剩余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rhGM-CSF组、联合组和模型组,每组36只.制作深Ⅱ度烫伤创面模型,rhGM-CSF组大鼠创面涂抹rhGM-CSF,联合组应用纳米银抗菌凝胶和rhGM-CSF涂抹,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比较各组创面愈合率,创面巨噬细胞数量以及微血管密度数量.结果:同一时间点,rhGM-CSF组和联合组愈合率均高于模型组,且联合组愈合率显著大于rhGM-CS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第3、11、14天创面浸润巨噬细胞数量均少于模型组和rhGM-CSF组(P<0.05);第3、7、11天,联合组微血管数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和rhGM-CS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rhGM-CSF治疗深Ⅱ度烫伤效果确切,可以通过影响烫伤创面巨噬细胞数量和微血管生成促进烫伤创面愈合.
作者:张紫豪;高素玥;崔文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对比间接法Geramage聚合瓷贴面修复体和直接法光固化树脂贴面修复对牙周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共222颗患牙)行活髓前牙美容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共118颗患牙)与对照组41例(共104颗患牙).观察组采取间接法Geramage聚合瓷贴面修复,对照组采取直接法光固化树脂贴面修复.比较两组修复1年后的修复体完整度、边缘染色、与邻牙颜色匹配度、边缘适合性、牙髓状态及基牙敏感程度,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龈沟探诊深度(PD)、龈沟液量(GCF)、龈沟液中白介素-1α(IL-1α)浓度.结果:两组患者修复后1年,修复体完整度、牙髓状态及基牙敏感程度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边缘染色、与邻牙颜色匹配度、边缘适合性的成功率分别为97.46%、98.31%、97.46%,显著高于对照组91.35%、90.38%、89.42%,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牙的PI、GI评分、GCF与IL-1α分别为(1.30±0.57)分、(0.09±0.11)分、(1.87±0.57)mg、(69.32±8.17)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48±0.6)分、(0.32±0.14)、(2.35±0.69)mg、(75.03±7.65)ng/ml(P<0.05).结论:间接法Geramage聚合瓷贴面修复可较好地再现天然牙形态,表面光滑,色泽稳定,与邻牙颜色匹配、边缘适合性好,且不易发生边缘微渗透,可避免边缘染色与菌斑堆积,对牙龈及牙周组织的健康更为有利.
作者:钟香;柳志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Body Tite黄金微针射频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150例不同程度的腋臭患者行Body Tite黄金微针射频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6个月,评价其疗效、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0例腋臭患者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其中轻、中度患者的治愈率高达90.9%,但重度患者疗效欠佳,经再次或多次诊疗后疗效满意.治疗后少数患者出现局部皮肤发红,极少数患者出现皮肤烫伤,但均在短期内康复.结论:Body Tite黄金微针射频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腋臭治疗方法,是轻、中度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重度患者需两次或多次治疗后方可达到治愈目的.
作者:姚卫君;张建文;刘林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三种过氧化物漂白剂对成人牙釉质表面形态和硬度的影响.方法:120颗成人正畸前磨牙被随机分成四组.对照A组:30例,采用0.9%生理盐水(NS);实验B组:30例,采用22%过氧化脲(CP);实验C组:30例,采用30%过氧化氢(HP);实验D组:30例,采用3%过硼酸钠(SP).分别观察研究,在设定条件下进行试验,并测得牙釉质细微结构的完整度及硬度.结果: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牙釉质有不同程度的脱矿、溶解和完整度减低,但B组情况较C组和D组好.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硬度测量值减低,但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结果显示:A组、B组、C组与D组牙釉质表面粗糙程度均有所改变,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2%过氧化脲、30%过氧化氢和3%过硼酸钠对牙釉质的完整度和硬度无显著性影响,但对牙齿的细微结构有一定影响,因此,在临床牙齿美白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
作者:蒋俊豪;杨雅;李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皮肤年轻化一直以来是美容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认识皮肤衰老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尤为重要.皮肤衰老的主要原因是胶原和血管方面的改变,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的改变与皮肤衰老有着密切联系,包括依赖年龄而发生的皮肤微血管数量的减少、血管分布和结构的改变等,从而出现干燥、无光泽等皮肤衰老表现.本文拟对皮肤衰老中血管的改变以及血管相关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并就干细胞治疗中脂肪干细胞在皮肤衰老血管方面的治疗作用进行探讨,以期为改善皮肤衰老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家琪;李甜;杨田野;王诗萌;唐中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在肋软骨隆鼻术中行多模式超前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肋软骨隆鼻就医者80例,随机双盲分为4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5min,对照组给予静注生理盐水5ml,氟比洛芬酯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地佐辛组静注地佐辛0.1mg/kg,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地佐辛0.1mg/kg.术毕记录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后1、3、5min的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 agitation score, SAS).拔管后1、3、6、24h的疼痛评定数字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及各组需要镇痛药物补救例数.结果:四组就医者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组拔管后1、3、5min的S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氟比洛芬酯组、地佐辛组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组拔管后1、3、6、24h的NRS评分均降低(P<0.05);需镇痛药物补救例数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组<氟比洛芬组、地佐辛组<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对肋软骨隆鼻就医者行多模式超前镇痛,效果确切,优于单独使用氟比洛芬酯或地佐辛.
作者:施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对比脂肪干细胞联合自体脂肪移植与单纯脂肪移植对治疗小乳症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小乳症患者20例,共计40侧乳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脂肪干细胞联合自体脂肪移植隆乳,对照组接受单纯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患者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进行乳房基本数据采集记录及MR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乳房体积改善效果及乳房形态满意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无论是乳房体积改善效果还是乳房形态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干细胞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小乳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脂肪移植,是一种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的小乳症治疗方法.
作者:叶飞轮;徐杨;邓萌;卢娅;余红;林威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