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旭;苏映军;杨宽;王建章;张娟;李杨;宋保强
目的:利用三维CBCT评价成人双颌前突患者辅助种植支抗内收后切牙牙槽骨骨开窗率和骨开裂率的变化.方法:选取笔者科室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需要减数4颗第一前磨牙、使用种植支抗内收的患者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平均年龄(22.8±3.0)岁.正畸治疗前后拍摄CBCT,观察切牙牙槽骨骨开裂、骨开窗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切牙区共80颗牙,治疗前有18颗开窗,治疗后有26颗开窗,但无统计学意义;下颌切牙区共80颗牙,治疗前有8颗开窗,治疗后有15颗开窗,但无统计学意义.切牙区的牙槽骨开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切牙区总共80颗牙,治疗前有3颗开裂,治疗后6颗开裂,上切牙区的牙槽骨开裂率卡方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切牙区总共80颗牙,治疗前10颗开裂,治疗后21颗开裂,下切牙区的牙槽骨开裂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辅助种植支抗内收后,切牙牙槽骨骨开窗无显著性变化,下切牙区牙槽骨骨开裂率有加重.提示口腔正畸医生应对下切牙的牙槽骨状况做密切关注.
作者:朱明敏;李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激光美容中心诊疗的1168例太田痣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总结1168例太田痣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性别、年龄、临床分型、皮损颜色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太田痣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3.28,女性就诊平均年龄大于男性,发病年龄两者相当,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间皮损类型、颜色深浅、诊断年份和月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太田痣在性别、发病时间、临床分型上具有分布特征.
作者:刘艳;曾维惠;李迪;甄彩娥;周俊;李蕊联;苏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颌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6月在笔者医院接受诊治的96例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固定,研究组患者采用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固定.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颌面功能、并发症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开口功能评分及咀嚼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2%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9%,高于对照组的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生物兼容性及安全性,可有效恢复患者颌面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颌面部外观美,治疗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卓为;潘巨利;王学玖;张凯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595nm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笔者科室就诊的78例婴幼儿面部血管性疾病患者,其中微静脉畸形15例,血管瘤31例,静脉畸形24例,混合型血管瘤8例,采用595nmPDL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微静脉畸形、血管瘤、静脉畸形、混合型血管瘤总有效率分别为73.3%、90.3%、87.5%、62.5%,不同性别之间采用595nm PDL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出现局部色素沉着,其余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效果良好.结论:应用595nm PDL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性疾病的近期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术后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阳;张雪英;张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甲基莲心碱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Bcl-2、Bax及Caspase-3 中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及正常皮肤组织,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甲基莲心碱低、中、高剂量组(5、10、20μg/ml).各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药物培养24h后,采用RT-PCR检测Bcl-2、Bax及Caspase-3 mRNA的表达,并运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Bcl-2、Bax及Caspase-3 mRNA表达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中、高剂量组Bcl-2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Bax及Caspase-3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Bcl-2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中、高剂量组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组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莲心碱能上调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Bax、Caspase-3的表达,同时下调Bcl-2的表达.
作者:蒋朝龙;史高峰;李虎;高凤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对种植义齿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科室2012年4月-2016年4月就诊个别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正畸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正畸组采用正畸治疗调整缺损牙列,调整完成后再行种植义齿;对照组采用单纯种植义齿修复.比较两组种植义齿的成功率,记录义齿位移与咬合力,评估主观满意度,统计种植义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正畸组种植成功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P<0.05).正畸组修复后1年,义齿左右向位移、前后向位移分别为(3.44±0.78)mm、(32.41±3.78)m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2±0.86)mm、(34.62±4.05)mm(P<0.05),咀嚼功能评分、美观程度评分分别为(8.63±1.21)分、(8.95±0.9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1±1.07)分、(8.43±0.92)分(P<0.05).两组种植义齿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可以提高义齿种植成功率,改善种植义齿的修复效果,满足牙列缺损患者对咀嚼功能及外形美观的需求.
作者:熊亚芳;雷志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锥形束CT(CBCT)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周病正畸患者牙槽骨改建规律的作用及美观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3月前来笔者科室就诊的牙周病患者60例(共240颗患牙).分析治疗前后轴倾度、切缘中点和根尖点的位置变化,牙槽骨高度变化,牙槽骨密度变化.结果:治疗后,唇侧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CEJ-BM-La)和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舌侧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CEG-BM-Li)、轴倾度、切缘中点至PP平面的距离(Cu-PP)、切缘中点至PL平面的距离(Cu-PL)、根尖点至PP平面的距离(Aa-PP)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根尖点到PL平面的距离(Aa-PL)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唇侧、舌侧、近中、远中牙槽骨高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牙槽嵴顶区舌侧密度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牙槽嵴顶区唇侧、根中区唇侧、根中区舌侧、根尖区唇侧、根尖区舌侧密度值和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有效改建牙周病患者牙槽骨情况,增强美观效果.
作者:李莎;冯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茶叶中的茶多糖(TPS),被认为是茶叶中继茶多酚之后又一重要活性成分.TPS由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结构复杂的单糖构成,具有降糖、降脂、抗血栓、抗氧化、抗衰老、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癌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衰老、炎症、心血管病、癌症的发生与活性氧自由基的增多密切相关,而大量天然产物中的抗氧化成分能够清除自由基,阻断由它们引发的脂质过氧化,起到预防上述疾病发生的作用.本文就TPS在抗氧化延缓衰老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未来TPS的药用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作者:史敏;陈雷;郭晓波;侯亚妮;尚丛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重睑成形术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9月于本院行重睑成形术的300例就医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就医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术后满意度及并发生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就医者焦虑、抑郁及恐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就医者手术效果满意度评分及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就医者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睑成形术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提高就医者满意度,改善心理状态,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焘;边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既往就诊病例资料,探寻软组织扩张术埋置注液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并统计西京医院整形外科2003年1月-2012年12月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比较,寻找潜在危险因素,将P<0.1的变量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Backward Conditional逐步回归分析,P<0.05视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2056人次3382枚扩张器纳入本课题,埋置注液期共439枚扩张器产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3.0%,各类并发症中以感染与扩张器外露居多,分别为177枚(5.2%)、175枚(5.2%),其后分别为血肿100枚(3.0%),皮肤坏死83枚(2.5%),切口裂开24枚(0.7%),各类扩张器原因需处理者19枚(0.6%),其他特殊类型并发症为面神经功能障碍者2例.经统计分析发现扩张器共置数、扩张器埋置部位与扩张器容积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扩张器共置数、扩张器埋置部位与扩张器容积,单次手术扩张器埋置数越多、手术部位为面颈部及扩张器扩张容积过大时,软组织扩张术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本研究对降低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祝闽辉;张栋梁;叶祥柏;马显杰;郭树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美学教育是培养当代高素质口腔正畸医生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环节.本文旨在结合当前国内口腔正畸学的发展要求和美学教育功能,探讨口腔医学生在正畸学学习过程中进行口腔医学美学教育的意义及必要性,并提出在口腔正畸学理论与临床教学实践中,通过转变教学思想,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建设等手段,将美学教育渗透到理论知识学习、临床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去.
作者:刘思颖;刘世宇;武俊杰;金钫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检测痤疮患者外周血TLR-2、IL-4、IL-8、TNF-α的水平,并分析这些因素与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寻常性痤疮患者90例,轻、中、重度患者各30例,另选择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表达,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4、IL-8、TNF-α水平.结果:三组痤疮患者TLR-2、IL-4、IL-8及TNF-α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与痤疮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痤疮患者外周血TLR-2、IL-4、IL-8、TNF-α的检测可指导痤疮严重程度的客观评价和临床治疗.
作者:刘波;胡友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2940nm像束激光联合靓芙康复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2940nm像束激光联合靓芙康复贴敷料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2940nm像束激光联合红霉素软膏治疗.每4周治疗1次,治疗3次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凹陷性瘢痕的修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所有凹陷性瘢痕患者经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940nm像束激光联合靓芙康复贴敷料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选择.
作者:潘虎;冯婉婉;蔡云钦;林立娜;仲爱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超薄游离穿支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2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超薄游离胸脐穿支皮瓣修复)和研究组(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每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感觉功能、手部功能及甲襞微循环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感觉功能、手部功能及甲襞微循环指标均持续改善,且研究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效果较好,在血供、感觉及功能改善中的作用更好,因此临床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作者:曾德斌;栗鹏程;邱勋永;吴开丘;陈鹏;王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假体隆乳术在哺乳后乳腺萎缩就医者胸部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于本院行胸部整形的184例哺乳后乳腺萎缩就医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行假体隆乳术,观察组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假体隆乳术.评价两组就医者手术安全性,并对比治疗6个月后两组就医者乳房美观程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就医者术后手术部位轻度感染、脂肪液化、包膜挛缩、假体移位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就医者乳房美观程度均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就医者在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哺乳后乳腺萎缩就医者胸部整形术中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假体隆乳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提高就医者乳房美观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申松;杨永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提(降)眉术联合眼轮匝肌悬吊术矫正上睑松弛及鱼尾纹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6年12月,对58例就医者根据眉到上睑下缘的距离及眉部形状决定行提眉(取眉上切口)、降眉(眉下切口)或切眉术以矫正上睑松弛,同时于眉外下部及眶外侧缘皮下潜行分离显露眼轮匝肌并将其向上折叠悬吊以矫正鱼尾纹.术后适当加压包扎1~2d,术后7d拆线.结果:58例就医者上睑松弛及鱼尾纹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3年,外观均较为满意.结论:提(降)眉联合眼轮匝肌悬吊术能同时矫正上睑松弛及鱼尾纹,手术操作简单.
作者:周虹;李玲巧;王德伟;王颖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先天性并指分指植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纳入的12例(16只手)并指畸形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只手.两组患儿均行并指分指、指璞重建、取皮植皮术,实验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固定,对照组采用打包缝合固定,术后10d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皮片坏死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移植皮片成活较好,皮片坏死率为1.82%;对照组移植皮片出现部分成活不良或坏死,皮片坏死率为12.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并指分指植皮手术中,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包扎固定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胜旭;苏映军;杨宽;王建章;张娟;李杨;宋保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果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科室门诊收治的162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采用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果酸治疗;果酸组:采用单纯果酸治疗;激光组:采用单纯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三组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联合治疗组mMASI评分下降更明显(t=8.52,P<0.05),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0.74%,激光组有效率59.26%,果酸组有效率53.70%,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激光组和果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满意率88.89%,激光组患者满意率55.56%,果酸组患者满意率57.41%,三组间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5).所有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果酸治疗黄褐斑疗效优于单用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及单纯果酸治疗,且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丽娜;郑颖娜;邓丽娜;张守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痤疮皮损分离的常见微生物中,非痤疮丙酸杆菌在痤疮发生中的作用.方法:评估记录及对比分析33例痤疮患者使用活性溶菌酶前(基线)、使用后第2周、第4周面部粉刺及炎性皮损的数量和严重程度.结果:基线、治疗后第2周、第4周非炎性皮损(粉刺)数量分别为(13.64±5.90)处、(13.64±5.92)处、(13.27±6.27)处,试验前、后非炎性皮损(粉刺)数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治疗后第2周、第4周炎性皮损(丘疹、脓疱)数量分别为9.48±5.14、7.45±4.27、6.06±4.50,试验前、后炎性皮损数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18例受试者使用活性溶菌酶后炎性皮损减少30%以上,有效率达54.55%.结论:除痤疮丙酸杆菌外,其它微生物在痤疮发病机制中也可能起着一定作用.
作者:滕艳;聂瑾;朱蓓蓓;宦静;杨雪源;刘毅;侯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三种过氧化物漂白剂对成人牙釉质表面形态和硬度的影响.方法:120颗成人正畸前磨牙被随机分成四组.对照A组:30例,采用0.9%生理盐水(NS);实验B组:30例,采用22%过氧化脲(CP);实验C组:30例,采用30%过氧化氢(HP);实验D组:30例,采用3%过硼酸钠(SP).分别观察研究,在设定条件下进行试验,并测得牙釉质细微结构的完整度及硬度.结果: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牙釉质有不同程度的脱矿、溶解和完整度减低,但B组情况较C组和D组好.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硬度测量值减低,但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结果显示:A组、B组、C组与D组牙釉质表面粗糙程度均有所改变,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2%过氧化脲、30%过氧化氢和3%过硼酸钠对牙釉质的完整度和硬度无显著性影响,但对牙齿的细微结构有一定影响,因此,在临床牙齿美白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
作者:蒋俊豪;杨雅;李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