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琳;彭国光;夏炜;吴美珍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刀砍状硬皮病的应用效果,探讨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就诊的刀砍状硬皮病患者20例,在其萎缩凹陷处行自体脂肪填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手术特点等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20例患者术后随访8~18个月,填充后皮损部位形态改善良好,病变区皮肤色泽有所改善,均无并发症发生,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姚建军;李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前,随着对增生性瘢痕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揭示其部分发病机制,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实践中也未见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标准,现有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西药及一些辅助治疗为主,但因其有创性、复发率高等原因,治疗效果差强人意.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增生性瘢痕做了大量的关于中医药防治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就当前中医药防治增生性瘢痕的基础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明;柯友辉;柯晨;赖敏;苏文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皮瓣转位修复对四肢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20例四肢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行常规对症治疗、骨折内固定术,根据缺损类型选择不同的皮瓣转位修复,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4d,有2例出现皮瓣水肿,1例出现局部张力性水疱,治疗后痊愈,皮瓣存活率为100%.术后10d,皮瓣肿胀Ⅰ度者91例,肿胀Ⅱ度者19例,肿胀Ⅲ度者10例,无肿胀Ⅳ度者.患者术后10d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皮瓣均全部存活,色泽、外形较好,患者对皮瓣美容修复效果均较满意,总体满意率为82.50%(99/12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9.46±5.27)d;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瓣转位修复治疗四肢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显著,皮瓣存活率高,术后恢复较快,创面美容效果较好.
作者:张军;陈万军;刘晓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行调节式口腔矫治器治疗儿童下颌后缩伴OSAHS患者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的变化.方法:32例儿童下颌后缩伴OSAHS患者,戴用自行调解式口腔矫治器前和戴用后进行多导睡眠仪监测(polysommography,PSG)、头颅侧位定位片X线头影测量.结果:治疗前后PSG监测:AHI、AI、低SaO2均发生显著变化;X线头影测量值变化结果:SNA角无明显改善,SNB角明显增大,LL-H线距明显减小;PNS-R、PNS-UPW无明显改善,SPP-SPPW、U-MPW、TB-TPPW、V-LPW测量值均有增大.结论:自行调解式口腔矫治器治疗儿童下颌后缩伴OSAHS患者,可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增加上气道体积(特别是口咽部),有效治疗睡眠中呼吸暂停的发生.
作者:赵燕玲;赵秀玲;封净;张佐;范俊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埋线填充法矫正面颊部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本院整形外科就诊的48例面颊部凹陷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应用埋线填充法矫正面颊部凹陷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48例患者,45例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手术满意度为93.75%(45/48).8例出现局部轻度瘀青、肿胀,予以48h内间断冰敷,48h后间断热敷,并配合口服云南白药,1周后患者瘀青、肿胀缓解.随访3~9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埋线填充法能有效矫正面颊部凹陷,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宁;范巨峰;钱维;张岩崑;侯莹;曹迁;李岩祺;陈永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黑色素瘤源于非色素痣或色素痣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和DNA测序法对62例非色素痣来源和22例色素痣来源的黑色素瘤标本中BRAF V600E位点是否突变进行检测.结果:非色素痣来源黑色素瘤突变率为45.2%;先天性小痣来源黑色素瘤突变率为11.1%;后天痣来源黑色素瘤突变率为15.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2,P<0.05).不同来源的黑色素瘤患者的不同性别及发病部位(肢端、非肢端、黏膜)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黑色素瘤来源于非色素痣或先天痣或后天痣关系密切,而与性别、发病部位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高正君;谢沛霖;司小强;杨国虎;薛晓东;徐靖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甘草原液和寡肽修护蚕丝面膜联合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至笔者科室就诊的40例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用组.联合组:19例,甘草原液和寡肽修护蚕丝面膜联合使用;单用组:21例,甘草原液单一使用.两组均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8.8mg,每日1次,共30d.于使用前、首次使用后第10天、第20天、第30天,采用敏感型皮肤和耐受型皮肤的比较表对患者进行敏感性评估.同时于使用前、首次使用后第10天、第20天、第30天进行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首次使用后第10天,敏感性评分降低不明显;首次使用后第20天敏感性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使用后第30天,敏感性评分继续降低,所有患者均由非常敏感性皮肤变为轻度敏感性或是耐受性皮肤.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体征都得到明显缓解,并且治疗时间越长,缓解越明显.两组患者在红斑、灼热感、瘙痒感的缓解上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干燥、鳞屑的缓解,联合组明显优于单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总体治疗效果上,两组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1个月,联合组有2例复发,单用组有3例复发.结论:甘草原液和寡肽修护蚕丝面膜联合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娟;林新瑜;邓秋;刘颖;刘伟;程石;熊梦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比较骨膜表面与真皮内注射透明质酸在面部美容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行中面部年轻化的120例就医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均采用透明质酸填充面部,观察组于骨膜表面注射,对照组于真皮内注射.对比两组就医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就医者注射1个月后,动态和静态中面部皱纹、皮肤软组织松弛状态均明显减轻;随访6个月,疗效持续维持.术后6个月观察组就医者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4,P<0.05);观察组就医者满意度为91.7%(55/60)高于对照组的75.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3/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6,P<0.05).结论:与真皮注射相比,骨膜表面注射透明质酸用于面部年轻化处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袁智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595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错位表浅性瘢痕的临床效疗.方法:选取脉冲染料激光联合点阵激光治疗错位表浅性瘢痕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末次治疗后3个月,82%患者皮损改善率超过60%,有效率为100%.结论:脉冲染料激光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错位表浅性瘢痕安全且疗效确切.
作者:邹平志;刘斌;姜任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经D-半乳糖诱导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探讨茯茶茶多糖(Tea Polysaccharides,TPS)的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PS低剂量组(0.5g/kg)、TPS高剂量组(1.0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5%D-半乳糖溶液(0.25ml/10g体重)致亚急性衰老.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TPS低剂量组及TPS高剂量组小鼠每日分别按0.5g/kg和1.0g/kg的剂量给予TPS溶液灌胃,每天1次;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6周后,经小鼠跳台试验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检测血清、肝、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及胸腺、脾脏指数.结果:TPS的抗衰老作用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与模型组相比,TPS高剂量组小鼠跳台学习反应时间缩短了39.26%、错误次数减少了31.88%,记忆潜伏期延长了47.34%、错误次数减少了35.29%,脾脏、胸腺指数显著增加,肝组织SOD活性及GSH-Px活性、皮肤中HYP含量均显著增加,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茯茶TPS有显著抗衰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及其代谢产物MDA、提高SOD和GSH-Px活性双向调节延缓衰老.
作者:史敏;陈雷;郭晓波;侯亚妮;孟婷婷;尚丛珊;封兴华;郑美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而空气污染物中各种颗粒物及其他物质对多种疾病患病率、致死率均有影响,其中对于皮肤的影响亦日趋受重视.本文就空气污染物与相关皮肤病的关系及防治方法的基础、临床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作者:王小燕;Juliandri;马仁燕;周炳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臀上肌肌皮瓣联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骶尾部难治性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住院的骶尾部难治性压疮患者30例,遵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15例):单纯应用臀上动脉肌皮瓣修复骶尾部难治性压疮;实验组(15例):应用臀上动脉肌皮瓣联合创面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骶尾部难治性压疮.评估两组患者入院后至行肌皮瓣手术修复治疗的天数、手术后至出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总费用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入院至手术日天数、术后至出院天数、住院总天数及治疗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术中出血量、压疮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臀上肌肌皮瓣联合创面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骶尾部难治性压疮安全有效、可缩短总住院天数、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洋;陈从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肋软骨已经发生钙化的耳缺损或先天性小耳患者应用Medpor支架行耳廓再造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5年5月于本院行耳廓再造术治疗的102例(102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3例(53耳)采用MEDPOR支架实施耳廓再造术为研究组,49例(49耳)采用自身肋软骨实施耳廓再造术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效果及术后外观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有1例出现皮瓣坏死,皮瓣存活率为98.11%,对照组未出现皮瓣坏死及支架外露,皮瓣存活率10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耳廓外形术后效果评价结果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满意率为86.79%低于对照组的93.88%,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软骨已经发生钙化的耳缺损或先天性小耳患者采用Medpor支架行耳廓再造术,疗效确切,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韵;展望;游文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美学标准中鼻部与面部各角度及相关比例进行鼻综合整形术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方法:自2012年2月至2015年6月,对78例鼻部求美者行基于美学标准的鼻综合整形术.根据鼻面比例美学标准设计手术方案,取自体软骨作鼻中隔的延伸移植、鼻小柱的支撑移植及鼻尖的轮廓移植,鼻背应用肋软骨或膨体假体,骨性轮廓整形采用自体脂肪充填额部、面中部、梨状孔.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鼻部外观佳,鼻部与面部各比例均衡,符合美学标准,无明显瘢痕,术后随访患者均满意.结论:本手术设计符合美学标准,操作方便,术后远期效果好,鼻部外形佳,面部轮廓饱满,鼻面各比例及角度协调,可作为鼻综合整形术的可行术式之一.
作者:齐彦文;曾高;孙诚;薛志强;陈波;周洋;路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正畸托槽粘结剂的种类以及喷砂、漂白对牙面粗糙程度和颜色的影响,以期为牙面美容修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8月在笔者科室因正畸治疗需求而拔除的前磨牙50颗,并将其分成A组(化学固化树脂粘结剂组)17颗、B组(光固化树脂粘结剂组)17颗、C组(空白对照组)16颗,依次进行托槽拆除去粘结、染色、去色处理后,比较三组粗糙程度及颜色参数值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不同去色处理后的效果.结果:三组托槽去粘结后的表面粗糙程度结果:A组>B组>C组;染色处理后,三组L*值均明显减小(P<0.05),a*、b*值均明显增大(P<0.05),且A组变化程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喷砂、漂白后三组的粗糙程度结果:B组>A组>C组;三组着色牙不同去色处理后的牙面粗糙程度比较:喷砂>漂白>空白对照;去色处理后,三组L*值均明显升高(P<0.05),a*、b*值均明显降低(P<0.05),且经漂白处理后各值的变化程度明显高于喷砂处理(P<0.05).结论:正畸托槽粘结材料可选用化学固化树脂粘结剂,对牙面的美容修复可采用漂白处理,同时辅以抛光技术,以巩固临床疗效.
作者:吴中华;梅国霆;王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材料学的发展促进口腔修复学的发展甚至飞跃,其中口腔传统修复材料影响口腔微生态的改变.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RPDs)基托树脂的改性做出了大量研究.纳米粒子因具有光、磁、催化以及润滑等独特性质,作为填充材料有望提高材料的韧性、刚性及硬度,并同时具备抗菌性.因此,出现了许多改性RPDs基托树脂,其中之一是在树脂基托中加入纳米粒子添加剂以增强其抗菌性及机械性能,而良好的机械性能是RPDs发挥功能作用的前提保障.本文就加入纳米粒子添加剂后的RPDs基托树脂修复材料机械性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为口腔临床医生口腔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翟羽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系统评价瘢痕疙瘩切除术后放疗分割剂量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自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5月已发表的,关于术后放射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对照研究的国内外中英文相关文献,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篇文献,两组瘢痕疙瘩的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OR=3.45[2.15,5.54].结论:瘢痕疙瘩切除术后联合大分割剂量放疗,对瘢痕疙瘩治疗是有效的.
作者:宋梦洁;潘文兴;熊钰祯;张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第三磨牙拔除联合同期牙周修复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2月于笔者医院行双侧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的52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自身对照法将两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拔牙后对其第二磨牙给予牙周修复;对照组:患者拔牙后仅给予常规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状况、血清炎性介质水平及治疗后牙颈部的疼痛状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LI、GI、BI、PD、牙槽骨嵴顶至釉牙骨质界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LI、GI、BI、PD及牙槽骨嵴顶至釉牙骨质界距离均有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牙颈部轻度疼痛所占比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颈部重度疼痛所占比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NF-α、CRP水平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CRP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三磨牙拔除联合同期牙周修复有利于牙周组织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春;郭丰源;李小双;程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诊美容护理干预在面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科室2015年8月-12月收治的150例面部外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干预;2016年8月-12月收治的150例面部外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美容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伤情评估时间、缝合准备时间、瘢痕增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伤口愈合程度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医生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美容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面部外伤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碧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随着整形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体表缺损及瘢痕的整复手段也越来越成熟.皮瓣手术,无论是修复体表缺损或是瘢痕整形,带来的创伤都较大,且操作技术要求高,存在术后创面外观臃肿.人工真皮的诞生给创面修复及瘢痕整形带来了新的方式,不仅克服了传统手术创伤大的弊端,而且手术操作简便,术后外观令人满意.随着人们对外观美学要求的不断提高,人工真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通过阅读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将人工真皮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宋德恒;刘继松;郝擎宇;陈秀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