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怡;王泽华
国内文献报道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为1.26‰~1.50‰~([1]),随着剖宫产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普及和近年剖宫产率的升高,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报道屡见不鲜,已成为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为多见的原因,后果严重.一旦发生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不论转归和结果怎样,患者和家属都难以理解.
作者:叶寄生;贺晶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检测孕激素受体(PR)、凋亡抑制基因Bcl-2、促凋亡基因Bax(bcl-associated x prote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中的表达,研究PR与Bcl-2、Bax的关系,探讨EMT的发病机制及选择更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PR、Bcl-2、Bax在EMT患者异位及在位内膜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一致,异位内膜PR、Bcl-2表达低于在位内膜(P<0.05),异位内膜Bax表达高于在位内膜(P<0.05),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PR、Bcl-2、Bax增殖期与分泌期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增殖期还是分泌期,EMT中在位内膜PR表达均高于异位内膜及正常内膜,使在位子宫内膜细胞持续低水平增殖,更易于迁徙和种植.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Bcl-2和Bax的表达均与子宫内膜周期性改变无关,不受卵巢激素调节,EMT细胞凋亡持续性减弱,增殖性能持续性增强.
作者:王君;李斌;范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宫颈阴道上皮组织中水通道蛋白-2(AQP2)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妇产科45例患者(月经正常女性18例,围绝经期女性14例,绝经后期女性13例)宫颈阴道组织AQP2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一元线性相关与回归进行分析.结果:AQP2mRNA在宫颈阴道上皮中均有表达,月经正常组、围绝经组及绝经组宫颈阴道组织中AQP2mRNA表达量依次降低,月经正常组AQP2mRNA表达水平强于围绝经组和绝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组和绝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发现AQP2mRNA表达与年龄呈负相关(r=-0.479,P<0.05),与血浆渗透压呈负相关(r=-0.285,P<0.05),与E2水平呈正相关(r=0.530,P<0.05).结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宫颈阴道上皮中AQP2mRNA的表达下降,可能导致阴道分泌物减少,是引起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阴道干涩等症的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赵玉荣;赖爱鸾;王丽芳;陈雯;宋梅英;朱进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病例报告例1,患者,28岁,G_1P_0.因孕40~(+3)周,羊水过少于2008年3月27日住院.末次月经:2007年6月17日,预产期:2008年3月24日.孕40~+天出现恶心等早孕反应,持续至孕2~+月好转,孕早期有鼻塞、流涕感冒症状,口服中药治疗2天后好转,孕18周出现胎动.
作者:许孝凤;曹云霞;丛林;邱林霞;刘晓军;孙美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在子宫及阴道穹隆脱垂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SLF手术,治疗32例有临床症状、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进行分期(POP-Q)、确定为子宫及阴道穹隆脱垂的患者,同时进行其他盆底修复手术.术后定期随访,对手术效果进行主观(患者主观满意率)及客观(客观治愈率)评价.结果:32例患者行SSLF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为30±0.6分钟,术中出血量50±12 ml.32例患者术后随访平均23个月(1~32个月),子宫及阴道穹隆脱垂症状改善满意,主观治愈率为100%.有2例患者术后3月下蹲时感阴道口扪及块物,经检查为膨出的阴道前壁,POP-Q分期Ⅰ期,因无不适未予处理,客观治愈率为93%.结论:SSLF对于治疗、预防子宫及阴道穹隆脱垂和改善阴道功能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唐建军;陆安伟;徐春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妊娠合并心脏疾病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疑似妊娠合并心脏疾病患者,应尽早诊断;对确诊患者,应动态观察心功能变化,及时处理各种心脏情况,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和围生儿死亡率.
作者:李儒芝;李笑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是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危害性大,及早对其做出正确诊断十分必要.结合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2007年)和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2008年)相继发布的筛查和侵入性检查指南以及国内研究现状,作者对胎儿非整倍体异常诊断相关的实验室、影像学和细胞遗传学检查以及筛查方案进行综述,以期为产妇选择适宜的检查方案提供借鉴.
作者:段赵宁;漆洪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预防性疫苗以人乳头瘤病毒(HPV)晚期结构蛋白L1、L2诱导引发特异性抗体来抵抗HPV感染,治疗性疫苗通过早期HPV基因编码蛋白的抗原表位来产生免疫反应.研发预防性HPV疫苗是防治宫颈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能对抗特定的致癌性HPV型的初感染,治疗性疫苗对治疗HPV感染相关的宫颈恶性病变带来了契机,但其安全性及远期疗效仍需深入研究.作者探讨了有关HPV感染与宫颈癌流行病学关系、HPV感染与机体免疫反应等妇科肿瘤学的基本问题,着重对HPV防治性疫苗作用机制、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现状等作一阐述.
作者:刘静;糜若然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产后出血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非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常占孕产妇死亡原因的第1位.产后出血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率是10.5%,死亡率为1%,每年引起132000例产妇死亡.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1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产后出血引起的死亡占到50%以上.
作者:肖兵;熊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测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趋化因子白细胞诱素-1(leukotactin-1,LKN-1)及其受体CCR1和CCR3的表达,以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研究组)和32例正常足月妊娠孕妇(正常对照组)的胎盘组织;采用Western蛋白印记法进行检测LKN-1及其受体CCR1和CCR3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免疫组化法对LKN-1、CCR1和CCR3在胎盘中的表达进行定位.结果:①Western蛋白印记法:在研究组和正常对照组胎盘组织中LKN-1表达均为阴性;研究组胎盘组织中无论是CCR1还是CCR3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CR1:0.66±0.06 vs 0.88±0.03,P<0.01:CCR3:0.17±0.01 vs 0.27 ±0.01,P<0.01);②免疫组化法: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LKN-1表达均为阴性;两组孕妇胎盘血管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内均有CCR1阳性表达,绒毛滋养细胞中CCR1弱阳性表达;两组孕妇胎盘血管内皮细胞和绒毛滋养细胞内均有CCR3阳性表达.结论:LKN-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和正常足月妊娠的胎盘组织中均无阳性表达;但其受体CCR1与CCR3蛋白在研究组胎盘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与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李楠楠;刘彦霞;王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的功能层中神经纤维的分布状况.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以痛经为主诉并行子宫切除的EMT患者25例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无此疾病的行子宫切除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使用多克隆家兔抗人抗蛋白基因产物9.5染色标记子宫在位内膜的神经纤维,用数码相机照相,分析其神经纤维密度.结果:在EMT患者子宫内膜的功能层中出现神经纤维,而非EMT患者子宫内膜的功能层中未出现神经纤维(P<0.01).结论:EMT患者子宫内膜的功能层中神经纤维异常增多,可能与EMT患者的疼痛症状有关.
作者:郭广玲;张春莲;冯丽华;魏振彤;周莉;陈双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病例报告患者,50岁,因月经虽增多,月经周期缩短1年,不规则阴道流血2个月,于2008年8月5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经量中等.于2年前出现阴道坠胀,尿线变细伴性交出血,未行诊治,于1年前出现月经量增多伴周期缩短,近2个月来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入院.
作者:展艳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病例报告患者,35岁,G_2P_0,于2008年6月19日凌晨1时孕足月先兆临产入院,自然临产经阴道分娩一活婴,3610 g,Apgar评分:9分,羊水清亮,5分钟后胎盘、胎膜自娩完整.
作者:宋美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患者,31岁,G_3P_1,末次月经:2008年12月2日.因孕36~(+2)周,腹痛2天,心慌、气促半天,于2009年8月14日入院.平素月经周期规律,停经后未行正规产前检查,自诉孕期经过无特殊.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隐痛,向腰背部放射,为钝痛.自觉进食后疼痛加重,故近2天未进食,伴呕吐1次,胆汁样,无腹泻、未排便.
作者:李蓉;林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发生围生儿死亡的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40例ICP患者中12例围生儿死亡的病例资料.结果:ICP围生儿死亡率10.8‰;12例围生儿死亡均发生于妊娠晚期,多发生于孕37周左右,7例孕妇胎死宫内之前自觉胎动消失,8例孕妇NST检测有反应,多数孕妇有规律或不规律宫缩;12例死亡围生儿中11例为重型ICP.结论:ICP围生儿死亡常常突然发生,难以预测,规律或不规律宫缩可能是导致胎儿死亡的重要诱因.重型ICP发生围生儿死亡的可能性更大.对已确诊的ICP患者应加强治疗及胎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作者:林安平;王琳;常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病例报告例1,患者,28岁,G_2P_0,人工流产1次.因促排卵治疗50~0天,突发下腹痛2小时,于2006年12月9日急诊入院.腹痛呈持续性,以右下腹为重,无阴道流血,排尿、排便正常.患者人工流产后3年未避孕,未孕.既往月经不规律,周期3~6月,末次月经:2006年10月16日.10月18日始在我院门诊予尿促性素(HMG)和绒促性素(HCG)促排卵治疗,于2006年11月1日行官腔内人工授精(IUI).
作者:王建业;张亚杰;张素霞;张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原位杂交(HSH)产前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20例产前诊断孕妇的新鲜羊水进行FISH检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将结果与临床追踪确诊结果(随访的新生儿或引产的死胎脐血或外周血的染色体核型)作比较,同时根据FISH的检测效能和分析产前诊断方案,评价HSH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①HSH检测全部成功,其结果与临床追踪确诊的核型分析一致,并且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率100%;1例孕晚期羊水细胞培养失败,2例羊水培养为四倍体镶嵌体胎儿经临床追踪确诊后为正常染色体.②产前诊断指征中,高龄、多项指征及其他因素的孕妇临床上对FISH及核型分析这两种方法的选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唐氏筛查异常和超声筛查异常的孕妇分别倾向选择FISH(P=0.029)及核型分析(P=0.000).结论:HSH技术能快速准确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异常.母血清唐氏筛查异常孕妇产前诊断倾向选择FISH检测.FISH可作为孕晚期高危孕妇首选的产前诊断方法.
作者:刘柯伶;贾蓓;汪丽萍;宋兰林;肖超群;钟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羊水栓塞是指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的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衰竭或突然死亡的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1]),可发生于足月分娩,也可以发生于中期妊娠流产.
作者:陈敦金;张春芳;陈艳红;刘先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晚期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母儿结局,探讨其在围生期的处理.方法:收集我院产科分娩的99例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的孕晚期患者(畸形子宫组)及随机抽取100例正常分娩的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母儿结局.结果:畸形子宫组的不良孕产史、剖宫产率、先兆流产、胎盘植入、胎膜早破、胎位异常、早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及围生儿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中隔子宫和不全中隔子宫的剖宫产率低于残角子宫、单角子宫、双子宫、鞍状子宫、横隔子宫(P<0.05);双子宫、双角子宫、鞍状子宫和完全中隔子宫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其他类型畸形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孕妇应放宽剖宫产指征,并警惕产后出血及其他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超;边旭明;戚庆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近年来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湿疣患者逐渐增多,发病率较高.门诊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治疗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创面出血、阴道排液的情况发生.我院采用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苏肤)辅助治疗LEEP术后的宫颈创面,能缩短疗程,减轻症状,现报道如下.
作者:鄢利梅;何佳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