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倩;刘运明
米非司酮用于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好,对母体的安全性较高.但是,用药对胎盘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对胎盘合成的激素和调节因子亦可能有影响.目前,尚未见对胎儿、新生儿有影响的报道.许多专家指出:在尚无统一结论的前提下,对米非司酮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应持谨慎态度.
作者:徐永萍;戴曼笙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脐带因素一直是导致分娩期急性胎儿宫内窘迫的常见而又难以防范的高危因素之一,正确预测脐带异常并准确评估其对分娩的潜在风险,是目前产科急待解决的难点之一.任何影响脐带血运通畅的因素均可导致胎儿窘迫,包括:脐带过长或过短、脐带扭曲或缠绕、脐带打结或受压、脐带脱垂或破裂以及脐带畸形等,其中以脐带缠绕及随产程进展而相对变短、狭窄或受压引起胎儿窘迫等更为常见.
作者:郑桂英;李守柔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认识前置血管破裂的症状体征,以便作出及时诊断处理.方法:回顾本院10年中发生的8例前置血管破裂,分析研究其临床经过及国产儿结局.结果:8例均为临产前后阴道持续少量新鲜出血,误诊6例,误诊率75%;国产儿死亡6例,死亡比75%,窒息2例,围产儿死亡及窒息率100%.结论:出血特征及出血后持续的胎儿监护,可帮助诊断前置血管破裂,及时终止妊娠或结束分娩,降低围产儿死亡比,减轻国产儿窒息程度.
作者:张秀兰;周夫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为了解孕妇不同碘营养水平对胎儿甲状腺功能和体格发育的影响,并对昆明市市区孕妇碘营养状况作出初步评估,以便为临床是否需针对性补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测定220例正常孕足月孕妇尿碘浓度,并对比分析孕妇相应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和体格发育状况.结果:①昆明市市区正常孕妇大部分已处于较好的碘营养状况,但仍有部分孕妇存在缺碘或碘摄入过量情况.②孕妇尿碘水平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与新生儿脐血TSH值呈明显负相关,提示孕妇碘营养越好时,胎儿、新生儿甲状腺功能越完善.③碘影响新生儿体格发育,摄入过少或过多均可使低体重儿数目增多.④与剖宫产相比,阴道产可使新生儿脐血TSH值升高.
作者:赵捷;谢辉英;毛先珍;张学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母抑郁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对206例初产妇采用自评抑郁量表评分,分成产母抑郁组和对照组,研究泌乳指标、泌乳素水平、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和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的差异.结果:产母抑郁组泌乳始动时间迟,产后24 h泌乳率仅为10.71%;泌乳量少,产后72 h泌乳量多者仅9例;产后第三天泌乳素水平低,为198.54士21.32 μg/L,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持续时间长,达76.82士4.73 h,幅度大,为138.12士21.35 g,1周体重回复率低,仅48.81%;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低,仅16.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产母抑郁对母乳喂养有不利影响,应引起重视,应加强对产妇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作者:何志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患者,25岁,因停经42+1周无产兆于1998年6月3日入院.既往身体健康,孕期无阴道出血.入院查体:T36.4C,P80/ min,BPl5/9kPa,神志清,心肺无异常,腹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产科检查:宫高39cm,胎心152/ min,先露头位,宫口未开.B超示:单胎晚妊,脐带绕颈1周,胎盘Ⅲ级,羊水正常.人院诊断:过期妊娠.于1998年6月4日8:00Am开始给5%葡萄糖液500ml加缩宫素5IU静脉滴注引产,官缩不规律,患者起床小便时突然自然破膜,流出血性羊水多量,立即复查B超排除胎盘早剥,查体宫缩不规律,腹软,宫体无压痛,胎心140/ min,阴道出血少量.
作者:胡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进入母体血循环的胎儿细胞有4种.使用有效的方法从正常与异常妊娠母血中分离富集极少量的胎儿有核红细胞、滋养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目前国外采用较多的有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法、磁活化细胞分选法、免疫磁珠分离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引入.特别是聚合酶链反应及其衍生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提供了从母血中检测胎儿细胞敏感的方法并在无创伤性产前诊断方面得到一定的应用.
作者:郑彤彤;吕时铭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08例有剖宫产指征的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新式剖宫产术组154例,与同期下腹部Pfannenstial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组154例进行多项指标的对照.结果: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快、术后病率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红瑛;李小毛;谌小卫;滕奔琦;杨越波;尹玉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8岁,因阴道流出脓血性分泌物3年入院.反复询同患者及家长发病之初是否有异物误人阴道史,均否认.3年来曾多次到县、市、省级各医院就诊,均按阴道炎处理,无效.妇科检查见外阴及阴道口周围皮肤、粘膜充血、潮湿,肛门指诊阴道深部有一类圆形硬物,直径约2 cm,不动.B超探查:阴道内探及一不均质包块,大小2.3 cm×3.0 cm.以鼻镜窥视阴道并用探针探查未发现异常,再放入导尿管以石蜡油灌注于阴道内,未见异物排出.遂用膀胱镜探查:在外阴消毒及2%的利多卡因阴道内表面麻醉下,以F-22号Olympus冷光源膀胱尿道镜插入阴道内2 cm,冲生理盐水膨撑阴道,见阴道后穹窿处一圆珠状异物,取出之,为一直径1.5 cm的塑料珠子.镜下观察阴道局部粘膜充血、水肿、肉芽生长呈米粒大小的息肉数个,取活检后报告:阴道壁炎性息肉.
作者:苏莹;张凤仪;郝锡昌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附件受侵和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1月至1998年12月间收治的13例Ⅲ.期和12例Ⅲc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Ⅲ.患者13例,平均年龄59.6岁(39~73岁),腺癌10例,腺鳞癌1例,浆乳癌2例,复发3例,死亡2例,5年生存率65.6%;Ⅲc期患者12例,平均年龄56.6岁(32~72岁),腺癌7例,腺鳞癌3例,浆乳癌1例,透明细胞癌1例,盆腔淋巴结转移6例,同时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4例,单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2例,复发转移9例,其中8例死亡,5年生存率14.5%.结论:子宫内膜癌Ⅲc期预后明显差于Ⅲ,期,宫旁淋巴管或血管有癌栓及淋巴结癌转移仍是影响Ⅲ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术中行淋巴结切除术对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和判定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建六;魏丽惠;王一丁;富琪;周蓉;屠铮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脐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分析在胎儿畸形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997年10月至1999年11月于本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发育异常59例,全部病例在出生或引产后得到证实.同期收集正常孕妇154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其脐动脉血流收缩期峰速与舒张期末期低速度之比值(S/D值).结果:胎儿畸形组的S/D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各类畸形中,多发畸形、消化系统畸形和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组脐动脉血流S/D值异常者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05);而泌尿系统畸形和胸、腹水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胎儿畸形,尤其是多发畸影、消化系统畸形和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可引起S/D值增高.
作者:杨太珠;杨志伟;张晓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患者26岁,孕1产0.因停经38+3周,先兆临产于2000年6月19日人院待产.停经40+天时确诊早孕,孕4+月自觉胎动,定期产前保健,产科无异常发现.孕5月时发现右手腕及腰部皮肤散在黄豆大小玫瑰红斑,两侧大阴唇、会阴体及肛周有湿润性丘疹,腹股沟处玫瑰色鳞屑性斑、丘疹.梅毒血清检查,RPR1:32阳性,TPPA滴度>1:80.诊断梅毒Ⅱ期.同时检测其丈夫,梅毒血清学试验亦为阳性.均给予治疗,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IU/d,肌肉注射,连续15日,停药半月,复查血清学结果:RPR降至1:8阳性,再给苄星青霉索G240万IU,每周1次,肌肉注射,共3次,复查RPR为1:2阳性,再次用苄星青霉素1诊程.
作者:周珍真;游泳;陈悦悦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选择脐带绕颈294例进行分析:①分析脐带长度与脐带绕颈的关系;(②比较脐带绕颈与不绕颈者对围产儿影响;③比较脐带绕颈周数对围产儿影响.结果:脐带过短无一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周数多于脐带正常长度组,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脐带绕颈的胎儿窘迫率为24.5%,窒息率为10.20%,死胎率为2.04%.结论: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的关系,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绕颈的基本因素.脐带绕颈周数越多,则胎儿窘迫,死胎,窒息发生机会亦越大.
作者:李馥玫;赵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患者23岁,孕1产.因停经9月,规律性腹胀痛2h,于1999年8月10日9:00Am,急诊入院.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1998年11月7日.孕期未接受过任何药物治疗及接触有毒物质,停经4月感胎动,妊娠晚期至分娩胎动频繁.孕期从未作过产前检查.
作者:黄仁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异位妊娠行保守性手术时未将组织完全去除使得剩余滋养细胞继续生长甚至输卵管破裂,导致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 PEP).持续性异位妊娠是保守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亦是患者接受再次治疗的主要原因.随着异位妊娠发病率的增加及早期诊断技术的提高,异位妊娠的保守性手术治疗机会也增加.其出现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为5%~8%,其经腹手术为3%~5%,而腹腔镜下为3%~2O%.为此,在行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时要重视持续性异位妊娠的预防及监测.
作者:彭林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现察显微外科技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显微技术对64例输卵管阻塞的不孕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随访.结果:成功51例,成功率79.7%;失败13例,失败率20.3%,术后妊娠29例,妊娠率56.9%.输卵管阻塞部位及卵巢严重粘连是影响手术成败的主要原因,术前不孕时间、输卵管壁厚度及管内膜纤毛细胞损伤程度也是影响术后妊娠率的重要因素.结论:应用显微技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肯定,但适应症应选择适当.
作者:苑中甫;董长江;张毅;王天成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70岁,因发现右下腹肿物3+年,肿物生长迅速半年,于1996年10月19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腹有一肿物如红枣大小,不随体位改变而活动,无任何不适,肿物生长缓慢,未予治疗.近半年肿物生长迅速,明显增大如鸭蛋大小,伴右下腹坠痛,活动时加重而来我院.既往月经规则,无痛经,35年前因左卵巢囊肿(性质不详)在本地行全子宫加左附件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G1P1,无产后大出血、发热等.
作者:杨艳瑞;李萍;孙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脐带是胎儿与胎盘间联系的重要生理结构.对脐带的正确处理,涉及新生儿的安危.新近有关脐带血的研究,更进一步扩展了脐带的重要作用. 分娩时,当胎头娩出后,应以手指扪胎儿颈部,探查是否有脐带缠绕,并确定脐带绕颈圈数和松、紧程度.若脐带环绕1周,且松,则手指顺势牵下脐带,滑过胎头顶部或从胎前肩、后肩推下.大约25%的病例发生脐带绕颈,通常并无危害,但若绕颈过紧或环绕圈数多,构成脐带相对过短,将影响胎先露下降、第二产程延长、胎儿异常,强行娩胎儿可造成脐血管断裂出血、胎儿脐疝、窒息、胎盘早剥和子宫内翻等.为防止此类并发症,唯有待胎肩娩出时,立即用两钳夹闭脐带,从钳间剪断,注意勿伤及胎儿颈部,迅速松解绕颈的脐带后,协助胎儿娩出.
作者:周珍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授精(1CSI)治疗因少弱精及梗阻性无精症所致之不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GnRH-α+FSH/hMG+hCG促排卵,对成熟卵细胞(M Ⅱ)进行显微注射授精,受精卵体外培养3天后移植回子宫腔.结果:67个周期获成熟卵(M Ⅱ)586个,受精率76.28%.临床妊娠率25.37%.结论:ICSI是治疗不育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国宁;叶虹;刘红;赵妍;裴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为了更为准确地评价胎儿在宫内的状态,人们在利用各种仪器设备间接地了解胎儿是否缺氧时,于1981年人类首次用胎儿镜实施胎儿血管内输血;1986年又成功地在超声波引导下经皮肤进行了首例胎儿脐带血的穿刺.尽管才十几年的时间,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目前胎儿脐带血的采集主要用于胎儿细胞遗传学的产前诊断;胎儿缺氧的产前诊断以及胎儿贫血的产前治疗.
作者:陈倩;刘运明 刊期: 200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