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00例改良内翻式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

亓明;白云清;李春芳;沈莹;胡祥

关键词:静脉曲张, 下肢, 剥脱术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内翻剥脱加点式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4年10月~2010年10月间,应用该手术方法治疗的700例(752条下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手术效果及对切口外观满意度、成本-效益比等.结果:本组肢体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内翻剥脱+曲张静脉点式抽剥,手术时间平均60分钟;手术后平均1.5天出院.所有患者术后下肢静脉曲张消失,临床症状缓解.隐神经损伤(小腿内踝区皮肤麻木感)20例(2.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8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4(1-48)个月,无明确的下肢静脉曲张复发;隐神经损伤的患者在术后3~8个月恢复.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成本-效益比满意.结论:改良内翻剥脱加点式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是外科方法中简单、微创、有效、成本-效益比满意的治疗方法.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对神经外科护士如何做到有效病情观察的探讨

    神经外科的患者病情变化快且危急,护理人员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还必须做到有效地的病情观察,这项护理是至关重要的.神经外科亦称为脑外科,脑部疾病分类多,临床表现和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各有不同,因此,如要做到有质量的病情观察,及时察觉病人的病情变化并予以处理,就需要护理人员对专科知识有足够的掌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作者:金楚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硝苯地平的合理应用

    硝苯地平(Nifedipine,NF),又名硝苯吡啶,由于它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在临床上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心痛定,具有抑制Ca2+内流作用,能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对缺血的耐性,同时能扩张周围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临床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和高血压的治疗.经大量实验室和临床研究.证明它不仅是治疗心血管病的良药,而且对消化、呼吸、神经系统的某些疾患也有较好的疗效,并有抗衰老的功.本文报道了硝苯地平临床应用新进展;论述了硝苯地平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综述了硝苯地平在其应用过程中的几种矛盾现象及硝苯地平与某些药的相互作用.

    作者:邬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双侧肾动脉多发性分支变异体质学观测

    解剖中发现左侧肾动脉为两支型右侧为三支型,分别起自腹主动脉.右侧肾动脉第一支距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约0.8cm,起始外径5.48mm,向外移行32.82mm延续为两终支入肾门;第二支起始外径6.62mm,长45.32mm,进入肾门后缘,同时发出两支入肾,其中一支为上极动脉(外径2.26mm长16.02mm);第三支在距肾门29.28mm处发出两支跨输尿管入肾,其中下支为肾下极动脉(外径2.89mm长13.78mm);左肾动脉第一支距肾门45.04mm起始外径为5.92mm,在10.72mm处发出肾上极动脉(外径2.89mm长13.78mm);第二支邻第一支,起始外径为6.30mm主干长25.48mm,主干延续为四支终末支,分别为上段动脉、上前段动脉、下前段动脉、下段动脉.该标本为一例双侧肾动脉多发性分支变异.

    作者:龚济钦;易一平;黄美玲;张磊;贺香莲;吴长初;江汉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肝动脉MichelsⅤ-Ⅷ混合型变异考察报告

    对该例肝动脉分支来源异常标本采用非测量性观察和体质测量法综合考察,发现肝总动脉未分出肝固有动脉,肝门也无肝动脉进入.左肝副动脉由胃十二指肠动脉发出;右肝副动脉和胆囊动脉都由肠系膜上动脉替代.综合分析,形成肝动脉MichelsⅤ-Ⅷ混合型加胆囊动脉由肠系膜上动脉替代等多元变异格局.

    作者:易一平;董丽萍;谢伦利;龚济钦;何文华;黄美玲;吴长初;赵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降钙素原对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roealcitonin,PCT) 对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同期住院符合入选条件的脓毒症患儿56例和非脓毒症患儿42例.比较两组间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脓毒症组PCT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脓毒症组CRP水平也高于非脓毒症组.PCT 比CRP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PCT对儿童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及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运璧;李建超;朱小石;李波;陈丽娜;邓俊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鼻内镜下上颌窦口处理方法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上颌窦自然开口不同的方法处理,对术后窦口开放及纤毛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配对300例双侧上颌窦病变相近,术中见双上颌窦均有病变的I、Ⅱ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研究.对比一侧上颌窦自然口开放时制作寞口区窦内侧壁粘膜瓣,将其内翻铺入中鼻道,另一侧常规开放扩大上颌窦口,术后观察不同时期窦口开放及纤毛功能情况.结果:术后6 个月发现术中制作瓣的一侧窦门开放率为96%,无闭锁发生,纤毛清除功能较对侧明显好.结论:鼻内镜术中,对有病变的上颌窦口制作瓣,不仅有防止术后窦口闭锁,亦有利于窦内粘膜纤毛功能的保留.

    作者:潘慧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大鼠单侧椎板开窗及半椎板切除后椎间盘退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单侧腰椎板开窗及单侧腰椎半椎板切除后同节段椎间盘的变化,研究大鼠单侧腰椎板开窗及单侧腰椎半椎板切除对同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SD大鼠42只,分为3组,单侧椎板开窗组(B)及单侧半椎板切除组(C)各18只,对照组(A)6只.单侧椎板开窗组去除L5左侧椎板的下1/2;单侧半椎板切除组去除L5左侧椎板;对照组暴露L3、L4、L5左侧椎板.术后1月、3月、5月分别对各组椎间盘行组织学HE染色观察及I、II型胶原免疫组化检测.结果:1.HE染色:A组在术后各时间点及B组和C组在术后1月时,椎间盘无明显退变.术后3月时,B组及C组出现髓核部分缺失,髄核细胞有所减少,胶原排列紊乱.术后5月时,B组及C除组髓核缺失严重,髓核细胞少见,髄核几乎被纤维组织替代.2.I、II型胶原纤维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到:B组及C组髄核组织中I型胶原含量逐渐增加(P<0.01),II型胶原含量逐渐减少(P<0.01),均与对照组在同时段有明显差异(P<0.05);I型胶原术后5月时B、C两组间无明显差别,II型胶术后3月时B、C两组间无明显差别,其余各时间点B、C两组间I、II型胶原表达均有差别(P<0.05).结论:1.单侧椎板开窗及单侧半椎板切除能促进大鼠腰椎同节段椎间盘退变.2.单侧椎板开窗及单侧半椎板切除均加速大鼠腰椎同节段椎间盘的退变,后者作用大于前者.

    作者:尹建石;芦健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先天性成人双侧腹股沟隐睾变异考察报告

    对一成人双侧睾丸对称位置异常进行观测.非测量性观察发现男性标本阴囊发育不良,内无睾丸,而双侧位腹股沟管内侧,睾丸形态较小;阴茎未见异常.经体质测量左睾丸长(mm )24(~30 mm),宽(mm )20(~25mm),厚(mm)12 (~21mm);右睾丸长(mm )33(~40mm),宽(mm)19(~24mm ),厚(mm )14(~22mm ).分析为一例成人双侧对称性腹股沟隐睾症.

    作者:杨宇翔;杨萌;曾洪波;杨佩峰;尹甜;钱华梅;吴长初;袁衡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临床意义

    目的:本文通过对健康体检超声诊断脂肪肝的统计与分析,评价其在体检中的意义.结果:超声体检金康体检人群4050例,检出脂肪肝482例,非脂肪肝3568例.结论:超声检查在体检中能及时发现脂肪肝,为脂肪肝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探讨对脂肪肝的预防措施.

    作者:黄丽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其中36例为男性,24例为女性,年龄为5个月-5.1岁之间,平均年龄(3.2±1.6)岁.设上述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设其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及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所有患者均得到治愈,未见死亡,1例患儿复发复诊;对照组中24例患儿治愈,1例死亡,2例复发.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儿体温、提高家属满意度、提升治疗成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晓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比较

    探讨免气腹与建气腹下腹腔镜阑尾切除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点与缺点.

    作者:马晓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连续硬膜外联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联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各类手术开始前进行硬膜外阻滞后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对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麻醉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变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全联合麻醉,具有镇痛完全、肌肉松弛满意、通气功能好、术毕苏醒迅速、全麻用量少等优点,已成为一种常用的复合麻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怡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已逐渐替代了以往的开放术式,该术式具有适应证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以及疗效显著等特点.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6月,对102例患者进行了此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范胜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两种不同形态纤维桩修复后根管治疗前牙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两种不同形态纤维桩修复后根管治疗前牙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拔除的上前牙32颗,随机分为两组,柱形纤维桩组和锥形纤维桩组,每组各有16颗牙.对柱形纤维桩组中的牙进行柱形纤维桩修复,而对锥形纤维桩组中的牙进行锥形纤维桩修复.对两组牙的平均抗折强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柱形纤维桩组和锥形纤维桩组的牙样本抗折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相对于柱形纤维桩组,锥形纤维桩组的不利型牙折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对前牙进行根管治疗后,选择纤维桩修复的纤维桩形态时,应选择抗折性较好,不利型牙折发生概率较小的纤维桩,而柱形纤维桩修复和锥形纤维桩修复对于根管治疗牙的抗折强度无显著差异.但相对于柱形纤维桩修复,锥形纤维桩修复的不利型牙折发生率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袁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700例改良内翻式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

    目的:探讨改良内翻剥脱加点式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4年10月~2010年10月间,应用该手术方法治疗的700例(752条下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手术效果及对切口外观满意度、成本-效益比等.结果:本组肢体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内翻剥脱+曲张静脉点式抽剥,手术时间平均60分钟;手术后平均1.5天出院.所有患者术后下肢静脉曲张消失,临床症状缓解.隐神经损伤(小腿内踝区皮肤麻木感)20例(2.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8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4(1-48)个月,无明确的下肢静脉曲张复发;隐神经损伤的患者在术后3~8个月恢复.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成本-效益比满意.结论:改良内翻剥脱加点式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是外科方法中简单、微创、有效、成本-效益比满意的治疗方法.

    作者:亓明;白云清;李春芳;沈莹;胡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RP-HPLC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和大豆苷的含量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葛根中葛根素和大豆苷的含量.样品用乙醇回流法进行提取,并分别以葛根素和大豆苷为标品,采用Water Bridge柱(4.6 mm 250 mm,18.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50 nm.葛根素进样量在0.05~2.00 μg范围内(r=0.9999),大豆苷进样量在0.02~0.32 μg范围内(r=0.9997)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葛根素为94.55%(RSD=2.51%),大豆苷为96.10%(RSD=1.74%).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测定葛根中葛根素和大豆苷的含量.

    作者:宾婕;Linda Guo;张郴;邓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我国孕产妇死亡人数的49.9%,因此,如果更好的采取产后大出血的预防干预及护理是一个重要课题.这可从根本上避免给产妇及其家属带来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也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孙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微种植体与Nance托对上中切牙内收移动效果的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微型种植体及上颌Nance托治疗安氏Ⅱ1病例内收上前牙时,对上中切牙整体移动性的影响.材料及方法:选择16例Ⅱ1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微型种植体和Nance托作为支抗.通过治疗前、后X线头影的测量分析,评价两种支抗方法在内收上前牙时对上中切牙整体移动性的影响.结果:矫治结束,两组病例面型均显著改善,种植体支抗组上中切牙切缘治疗前后平均内收3.5mm,而Nance组平均内收4.2mm,差异均有显著性.种植体支抗组上中切牙治疗后转矩平均减少8.1°,而Nance组平均减少9.3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种植体支抗组上齿槽缘点内收2.6mm,而Nance组平均内收1.8mm,差异均有显著性,种植体支抗组上中切牙治疗后根尖前移平均0.6mm,而Nance组平均前移1.0 mm,差异均有极显著性.结论:内收上前牙时,微种植体对上中切牙的整体移动性优于Nance托.

    作者:潘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析浅静脉穿刺中的循证护理问题及措施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探讨浅静脉穿刺中的不良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浅静脉穿刺缺陷41例,查阅检索相关文献,循证护理措施.结果:应用循证护理可以减少浅静脉穿刺护理缺陷的发生.结论:循证护理可以促进护理人员阅读大量的专业资料,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红;程霞;陶琴;曾莉;周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额颞部凹陷塑形美容42例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额颞部塑形美容的疗效.方法:以注射器吸取大腿脂肪颗粒,纯化后用脂肪抽吸针将脂肪颗粒注射到额颞部.结果:本组42 例(165个部位)患者无明显手术后并发症.随访3~39 个月,除外1 例(4个部位)注射两次,2例(8个部位)注射三次,其余均为一次性注射.充填后面部较前丰满,质感同周围组织,形态自然.结论:采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额颞部达到丰满塑形效果,符合面部软组织的特性.

    作者:陈建军;陈彩;卢家灵;谭勇明;李文恒;黄绍贤;伍艳靖;蒋妮珊;岑德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