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李凤华;高玉萍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于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利用西门子1.5T磁共振机检查9例有不同临床症状的心脏病患者以进一步观察心内结构.结果在9例患者中,磁共振清晰辨别出不同部位和程度的心肌致密化不全病变,其特征性表现为显著的小梁化心肌及深入到室壁内的小梁间隙;尤其是对于累及左室前侧壁和心尖部的病变,磁共振能较超声心动图提供更明确的形态显示和更高的空间分辨率.结论磁共振提高了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断率,是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有效补充和替代方法.
作者:张岩;俞飞诚;蒋世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比较脑血流灌注显像和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观察脑葡萄糖代谢显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5例正常人的脑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99锝m-双半胱氨酸乙酯(99Tcm-ECD)脑血流灌注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葡萄糖代谢显像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1.81%、95.71%,脑血流灌注显像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7.45%(P<0.01)、92.86%(P>0.05).结论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较脑血流灌注显像更灵敏,故可用于早期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
作者:何洁;许英路;翟勇;张人玲;张顺英;孙素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男,23岁,因体检发现左上腹肿块1个月入院检查.CT示:左中上腹部占位.考虑胰腺囊腺瘤可能性.后腹膜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左肾,胰腺形态正常,回声均匀.
作者:刘东;李凤华;高玉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三维血管成像技术(3D CE-MRA)在诊断腹部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26例腹部良恶性肿瘤患者行常规MRI与3D CE-MRA,对3D CE-MRA病灶检出率、对比噪声比(CNR)进行比较,统计其肿瘤的动静脉显示率,并观察肿瘤不同增强时相的表现.结果共41个病灶,在实质脏器37个病灶中,T2WI检出29个,B超检出30个,3D CE-MRA动脉期检出34个,其病灶检出率高于T2WI和B超.肝内肿瘤CNR,T2WI为21±3.8,3D CE-MRA动脉期为13±4.6(P<0.05),静脉期为19±3.3(P>0.05),延迟期为23±2.5(P<0.05).肝外肿瘤CNR, T2WI为15±5.8,3D CE-MRA动脉期为18±4.3(P<0.05),静脉期为20±6.1(P<0.05),延迟期CNR为21±4.8(P<0.05),3D CE-MRA CNR等于或高于T2WI,其肿瘤动脉显示率为80.4%,静脉显示率为26.8%,能显示肿瘤不同时相的强化特点.结论 3D CE-MRA对腹部肿瘤检出率高,能显示肿瘤血管与组织强化特点,为诊断腹部肿瘤有价值的方法.
作者:丁荏芬;郑晓林;何惜金;郭友;陈曌;杨沛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脑受体显像是21世纪脑科学领域研究的一个开拓性的新领域,在分子医学水平上探讨受体功能及其生物学作用并用于诊断治疗与受体有关的疾病,是近年来国际上医学科学领域研究的前沿.其中受体显像剂制备、生理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核医学仪器的开发是目前发展的主要方面.
作者:王荣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SARS和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的38例SARS患儿和100例MP患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 结果 SARS组和MP组影像表现可为四种类型:间质浸润型: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紊乱、模糊及网状模糊影,部分伴肺门影增大.SARS组8例;MP组46例.小叶实质浸润型:主要表现为斑点状、斑片状或密度不均片状影.SARS组4例;MP组13例.肺段实质浸润型:病变累及一个或一个以上肺段、叶,呈大片状实变阴影.SARS组23例,MP组36例.混合型:主要表现为斑片状阴影和网状阴影混杂,肺纹理增强较明显.SARS组3例,MP组5例.结论儿童SARS以大片实变、单侧受累为主;MP以间质改变为主,常伴肺门结构紊乱.二者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且注意与相似疾病鉴别.
作者:刘鸿圣;张明杰;曾其毅;曾华松;于明华;刘立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的血脑屏障变化以及MRI表现.方法 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采用大鼠线栓法建立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A组、C组脑缺血2 h, B组、D组缺血6 h,A组、B组中每组10只分别于灌注前、再灌注后2 h和24 h行MRI检查,4只大鼠行组织学检查.C组、D组每组12只,分别于再灌注后2 h和24 h观察脑组织中伊文氏蓝染色情况并测量其含量. 结果 A、B两组再灌注前均无强化表现,再灌注后2 hA组10例中4例出现斑片状强化,B组10例均出现大片明显强化(P<0.05),B组中3例再灌注24 h T1WI出现高信号,相应大体标本断面可见出血灶,组织学观察显示B组脑组织损伤较A组严重.C组中8例可见右尾壳核斑片状蓝染区,而D组12例右尾壳核及额顶叶皮质区均见蓝染,测量两组右侧大脑半球伊文氏蓝含量与对侧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右侧大脑半球伊文氏蓝含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中再灌注2 h与再灌注24 h伊文氏蓝含量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中再灌注2 h与再灌注24 h伊文氏蓝含量无差异(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时血脑屏障的损伤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MRI增强扫描作为一个无创性、可重复性检查方法,有助于评价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状况.
作者:徐凯;黄海东;沈天真;陈星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应用回声跟踪技术(e-tracking)定量分析早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及肱动脉的扩张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早期高血压组19例(平均年龄57.05±7.73岁),正常对照组22例(平均年龄54.29±9.67岁),采用高频线阵探头测量双侧颈总动脉及右侧肱动脉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内中膜厚度(IMT)、内中膜厚度/收缩期内径比值(IMT/Ds)、阻力指数(RI),应用回声跟踪技术获取血管内径随心动周期的变化曲线,测量出弹性系数(Eρ)、僵硬度(β)及顺应性(AC),分析这些指标在早期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差异性.结果两组间血管Ds、Dd、IMT、IMT/Ds、RI统计学无差异性.高血压组Eρ及β增高,AC减小,三支血管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高血压患者动脉扩张性减低,应用回声跟踪技术能够准确获取颈总动脉及肱动脉性能参数,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评价动脉血管扩张性的新方法.
作者:吴成权;许迪;陆凤翔;陈广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定量分析正常成人大脑不同部位白质纤维各向异性所存在的差异.方法测量52名正常志愿者大脑白质纤维不同部位的FA值和ADC值,测量的部位有:外囊、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和胼胝体压部.结果 FA值以胼胝体压部为高是0.893±0.0645.统计分析大脑白质各部位间FA值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A值可定量分析大脑不同部位的白质纤维的各向异性程度.
作者:何光武;孟宪科;沈天真;陈星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男,72岁,尿急、尿频2年余,近期加重入院.查体:老年男性,一般状况良好.因前列腺增生症(Ⅱ度)行超声检查以排除其他疾患.
作者:姜玉波;李亚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药物携载是目前重要的研究领域,如何使得药物安全、有效、靶向性地导入体内特定器官、组织并使其释放在靶细胞内是研究的重点.微泡超声造影剂作为一种新型的体内药物载体,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有关微泡超声造影剂作为药物载体的作用原理、制备要求、制备方法、特点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作了介绍.
作者:逯敏飞;程永清;李丽君;罗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以分析为基础,以综合为手段,借鉴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的研究成果,提出视觉系统模型的实现方法,研究了由多个局部神经网络组装的复杂功能系统的设计和工作原理,从整体的定量的角度建立了视觉信息处理系统的集成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作者:韩力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靶扫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SPNs)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的57例肺内孤立性结节,先行常规平扫后即时对结节进行靶扫描,对结节的形态、密度、内部结构、边缘及周围征象进行分析,获得定性诊断,其中7例结合增强扫描.结果恶性肺结节42例(73.7%),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分叶或/和毛刺征,密度不均,有空泡征或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中征等,4例增强扫描病例明显强化.良性肺结节15例(26.3%),表现结节边缘光滑锐利,密度较高而均匀,部分结节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病例无或轻度强化.结论 MSCT靶扫描技术能够显示常规扫描不能显示的更多的肺结节的影像信息,是提高肺内孤立性结节定性诊断准确性的有效检查手段之一.
作者:史叶峰;袁戴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外周血管动静脉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临床证实的动静脉瘘患者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灰阶血流成像对动静脉瘘及周围组织显示情况.结果 9例患者超声对瘘口均正确诊断,表现为瘘口处高速湍流、瘘口近端动脉血流为低阻型、远端为高阻型、静脉内血流动脉化;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灰阶血流成像更清晰显示动静脉瘘.结论超声对外周血管动静脉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肖静珍;肖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与左心室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0例正常人,采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扩张性、顺应性及血流参数作为颈动脉缓冲功能的指标,与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左室功能作对照研究.结果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收缩末管径、舒张末管径和血流阻力指数均有增大,颈动脉扩张性及顺应性明显降低,并且与二尖瓣血流E/A比值及二尖瓣环运动e/a比值密切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缓冲功能的改变与左室舒张功能降低密切相关.
作者:孙健;陈湘;刘海平;罗伟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病理及痰菌检查证实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胸部CT表现,总结支气管本身的异常以及肺实质、淋巴结和胸膜改变.结果 16例共发现病灶22处,表现为受累支气管管壁增厚18处,其中管腔狭窄14处, 本组13处支气管内膜结核狭窄位于肺叶、段支气管起始部或分支部,6例呈锥形狭窄、阻塞引起肺叶、段完全性肺不张.13例并存支气管播散灶;胸水3例,胸膜增厚9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结论不规则支气管壁中心性增厚为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主要表现,多数并存肺实质和胸膜病变.
作者:金松;肖永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女,68岁,两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感,终末血尿,伴下腹部酸胀感,无腰痛,无发热.自服利复星症状稍缓解.就诊我院,膀胱镜示:膀胱前臂局限性隆起,充血水肿,中心坏死.病理示:黏膜慢性炎,部分上皮增生.B超示:腹腔实性肿物(侵袭膀胱).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作者:张森;杜湘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辐照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通透性的影响以及声学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的增强作用.方法用连续多普勒超声辐照人肝癌细胞株HepG2,超声发射频率1.9 MHz,软组织热指数(TIS)为0.8,增益设定为80%,输出声强(ⅠSATA)为80.0 mW/cm2,辐照时间均持续60 s.照射时添加或不添加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荧光染色阳性的阳性率.结果荧光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率:无超声辐照组或单纯添加SonoVue组分别为(3.06±1.57)%和(1.4±0.04)%,经超声辐照后为(23.72±14.4)%,添加SonoVue辐照后显著增加至(54.78±43.6)%(均P<0.05).结论超声辐照能改变HepG2细胞膜通透性,添加超声造影剂后能显著增强这种作用,有希望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治疗的介导手段.
作者:岳殿超;徐辉雄;吕明德;汤庆;李宝金;向邦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男,36岁.一月前胸腹部外伤.查体:左腹膨隆,扪及一巨大质软包块,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45.1 U/L.CT表现:左腹腔及盆腔内见一巨大液性密度包块,大小约15 cm×12 cm×36 cm,密度均匀,CT值约10 Hu,范围上至膈下,下至髂窝,形态不规则,有一定张力,推压胰体、尾部变形向后移位,推压肝左叶向右移位(图1),MPR显示液性包块自膈顶至髂窝(图2).
作者:傅振强;刘禄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女,38岁,头痛、双下肢无力20天,左侧肢体活动受限4~5天,伴语言思维不清.既往体健.查体:精神淡漠,反应迟钝,双下肢肌力Ⅲ级,腱反射亢进,巴氏征(+).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指标正常,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心电图、胸片无异常.外院CT示双侧额叶不规则片状低密度灶,考虑脑梗死.
作者:彭琨;李剑英;冯艳林;沈伟;韩巧云;许鹏义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