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淋巴瘤伴纵隔横纹肌肉瘤1例

覃邦能;戴春梅

关键词:淋巴瘤, 横纹肌肉瘤
摘要:患者男,13岁.2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咳、阵发性,无咳痰咯血、无发热及胸痛,后逐渐出现活动后易累、食欲减退、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查体:右胸饱满,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卵泡膜细胞瘤1例

    患者女,69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腹腔包块,手拳大小,不痛,未治疗,近1年来包块增大,并伴尿频、尿急来诊.查体:腹略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于中腹可扪及儿拳大小包块,边缘清,活动无触痛.

    作者:闻鹏飞;孙建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胃底及贲门区静脉曲张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

    目的探讨胃底及贲门区静脉曲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13例怀疑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内镜及经腹部超声检查,其中胃镜证实有静脉曲张78例,无静脉曲张35例.结果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65.4%(51/78),特异度为97.1%(34/35),正确率75.2%(85/113).静脉曲张组贲门前后径(1.52±0.21)cm,胃底部胃壁厚度(1.21±0.40)cm,曲张静脉内的平均流速为(15.92±3.14)cm/s.结论超声诊断对贲门胃底区静脉曲张的显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夏建国;李凤华;朱彩霞;李红丽;方华;许桂英;唐韵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脑神经胶质瘤病2例

    脑神经胶质瘤病(gliomatosis cerebri,GC)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1].1990年之前,本病的确诊依赖于尸检.近10多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使患者生前确诊成为可能.本文报告我院2例脑胶质瘤病.

    作者:周泽俊;田伟;李宗芳;孙春涛;包颜明;陈连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阻塞性通气障碍的CT肺功能成像参数

    目的建立诊断肺气肿及阻塞性通气障碍的CT肺功能参数阈值.方法对照组20例,阻塞性通气障碍组37例(包括肺气肿23例、哮喘6例、不明原因8例).肺功能检查和定量CT检查均在1周内完成.利用CT肺功能定量分析软件分析图像数据并得出相应的肺功能参数值,包括肺平均CT密度值、像素指数(PI-700~800,PI-800~-900,PI-910,PI-950),比较各组参数值的差异.结果阻塞性通气障碍组大吸气末CT值为(-834.68±29.54)Hu,大呼气末CT值为(-770.48±55.07)Hu,与正常组均存在差异.吸气末及呼气末PI-910in、PI-910ex与PFT各参数(FEV1,FEV1/FVC,DLco%)的相关性分别较其他像素指数要好.PI-910in>15%考虑患有阻塞性通气障碍,PI-950in、PI-910ex的分布代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范围,PI-950ex代表肺气肿的分布范围.结论建立CT肺功能成像参数阈值可为临床诊断相关疾病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张伟宏;牟文斌;齐冰;张云庆;王沄;马毅;王富英;王京岚;蔡柏蔷;林耀广;严洪珍;金征宇;刘玉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手术、激光椎间盘减压联合治疗胸髓受压症1例

    患者男,46岁.双下肢麻木、无力、自主功能活动明显减弱7天.查体:脊柱生理弯曲存在,颈部压痛明显,双膝腱反射亢进(+++),双踝阵挛反射(+),巴氏征(-).胸椎MRI检查:

    作者:李洪德;姜西静;王宏;王景学;王冬青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先天性多囊胰1例

    患者女,31岁.口干、多饮、多尿3年,以全身黄疸3个月入院.超声所见:肝、脾及双肾实质内未见明显的异常回声.胰腺扫查:未见正常胰腺组织回声,可见胰腺弥漫性增大,腺体内见多个大小不等互不相通的无回声区,边界清,内透声好,其间可见多个强回声斑,后方无声影(图1),CDFI显示无回声区内未见血流信号,无回声区周边可见迂曲的血流信号.

    作者:赵晓虹;李惠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胎儿水肿伴囊状淋巴瘤1例

    孕妇27岁.G1P0,孕20周.超声所见:宫内单胎,胎头光环完整,位于下方,双顶径4.0 cm,胎心四腔心存在,胎心不规律,有心律失常,胎儿脊柱连续,股骨长2.5 cm,后壁胎盘,厚度2.4 cm,羊水深度3.3 cm,胎儿头面、躯干、四肢皮肤增厚,约1.0~1.4 cm不等,于胎儿头颈部偏后方可见6.0 cm×4.7 cm×5.6 cm的无回声区,向后凸,壁厚,其内一侧可见一细带状分隔(图1).

    作者:康晓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数字人体微观研究--量子人体的时间反演

    在量子人体中,关于人体系统相互作用的时间反演不变性问题,笔者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人体系统中强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具有时间反演不变性,在人体系统弱作用中时间反演不变性不再完全成立.本文首先从人体系统的量子态描述:介绍了量子人体的时间反演态与时间反演算符;然后从人体中的时间反演不变性、量子人体中的时间反演不变性、量子人体的Schrodinger方程与时间反演不变性、量子人体的T2本征值与统计性的关系和量子人体的Kramers简并5个方面阐述了量子人体的时间反演不变性;后讨论了量子人体力学量的分类与矩阵元的计算,为数字人体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作者:毕思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肺淋巴瘤伴纵隔横纹肌肉瘤1例

    患者男,13岁.2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咳、阵发性,无咳痰咯血、无发热及胸痛,后逐渐出现活动后易累、食欲减退、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查体:右胸饱满,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作者:覃邦能;戴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脑结节性硬化CT及MRI表现

    目的分析结节性硬化在脑部的CT及MRI表现特点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分析14例确诊为结节性硬化患者的CT、MRI病灶表现形式及分布特点.结果CT表现为脑室室管膜下结节状钙化10例,3例伴有室管膜下等密度肿块,直径2~3 cm,3例表现为大脑皮层及白质钙化结节,1例小脑钙化.MRI表现为室管膜下结节,室壁呈波浪状改变者9例,12例表现为大脑皮层、白质的多发线样、球形稍长T1、稍长T2信号灶,2例小脑有异常信号.结论CT、MR表现是脑结节性硬化确诊的主要依据,二者互相结合对明确诊断及分析病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晶;魏庆堂;刘鹏飞;李晓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动态增强MR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2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DCE-MRA)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和/或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83个可比节段中,超声检查符合率为72.29%,3D DCE-MRA符合率为53.01%,而超声结合MRA符合率达到84.3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3D DCE-MRA能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强沁晨;杜湘珂;石坚;宋奕宁;李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壁运动各项指标在评价健康成人颈总动脉弹性中的作用

    目的比较壁运动时间指标、速度指标及加、减速度指标对健康成人颈总动脉(CCA)弹性的评价作用.方法测量105例健康成人血压,连接心电图,行右CCA超声检查.采用组织多普勒技术记录CCA壁运动曲线,应用MedArchive Viewer软件进行CCA壁运动的加速度前时间、加速度时间、减速度时间、峰值速度、加速度及减速度的测定,计算获得弹性参数.通过因子分析将诸项弹性参数合并生成弹性因子.将弹性因子与壁运动诸项指标进行简单直线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时间因子(T)、速度因子(Ⅴ)、加速度因子(A)、减速度因子(D)与弹性因子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132、0.680、0.735、0.485.V、A、D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757、0.401、-0.459,回归方程为:Y=0.757V+0.401A-0.459D.结论壁运动中速度指标、加速度指标与减速度指标均可用来评价CCA弹性.其中速度指标和弹性关系密切,能代表弹性,壁运动速度越快弹性越好.加速度指标与减速度指标和弹性关系其次.而时间指标与弹性无关.

    作者:葛辉玉;苗立英;王金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腹主联合双髂动脉阻塞的介入方法学评价

    目的评价腹主动脉联合双髂动脉阻塞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腹主-双侧髂动脉狭窄/闭塞患者采用导丝开通、导管局部溶栓、PTA及内支架植入等方法治疗,其中15例行尿激酶50~200万U(平均130万U)溶栓,18例PTA治疗,16例(39支动脉)接受内支架植入.结果除1例主-髂动脉、2例各1支髂动脉及1例双肾动脉未获开通外,余18例腹主动脉、髂动脉和2支肾动脉均成功开通.2例发生远端股、腘动脉栓塞经溶栓获得通畅.1例因髂动脉破裂植入覆膜支架.术后平均住院8.5天.14例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4例部分好转.随访18例(1.5~78个月),1例于1.5个月后1侧髂动脉闭塞,未能开通;1例分别于25和28个月发生主-髂动脉闭塞,行PTA和再次支架植入,其余病例良好.结论多种介入手段结合可有效治疗腹主-双髂动脉狭窄/闭塞.

    作者:张曦彤;王少雷;杨松;陈春;李大勇;杨孟华;姜宏;罗英伟;张强;徐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超声对体表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体表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体表淋巴管瘤超声声像图,分析体表淋巴管瘤声像图特点.结果淋巴管瘤超声声像图大致分三种:单纯型、分房型、混合型.单纯型无明显血流信号,分房型及混合型分隔上及壁上可见血流信号,尤其是当混有其他组织成分时.常与血管瘤、单纯囊肿、鳃裂囊肿、皮脂腺囊肿、皮样囊肿难于鉴别.结论超声对体表淋巴管瘤的诊断及辅助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郑淼;郑敏;刘春波;王俊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经颈静脉插管尿激酶溶栓治疗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插管尿激酶溶栓治疗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方法及疗效.方法47例髂股DVT患者(右侧4例,左侧43例)采用经颈静脉途径插管推注尿激酶溶栓治疗,其中13例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导管尿激酶溶栓治疗.溶栓后对髂静脉明显狭窄者采用PTA(m=26)或PTA及支架置入治疗(n=7).结果47例患者皆溶栓导管放置成功,插管成功率为100%.溶栓治疗24 h有效率为93.62%(44/47),48 h有效率为100%,血栓明显溶解率达80.85%(38/47).47例患者随访4~17个月(平均6.9个月),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者35例,部分改善者8例,复发4例.无颅内出血发生.结论经颈静脉途径行导管尿激酶溶栓治疗髂股DVT是一种可行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浩;祖茂衡;顾玉明;李国均;张庆桥;魏宁;许伟;刘洪涛;陈雪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血压病左室心肌重构与颈动脉重构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心肌重构与颈动脉重构的相关性.方法6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和22例对照者行心脏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左室质量指数(LVMI)、颈总动脉干内-中膜厚度(CCA-IMT)、分叉处内-中膜厚度(BIMT)、斑块以及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EH组中,又分为LVMI正常组和LVMI增高组.结果EH组CCA-IMT和BIMT高于对照组,其中LVMI增高组高.EH组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降低,PSV/EDV、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增高.斑块检出率及严重程度在LVMI增高组高,LVMI正常组次之,两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LVMI与IMT、BIMT、PI、RI呈正相关,与PSV、EDV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病颈动脉重构的发生早于左室心肌重构,且两者密切相关.

    作者:穆玉明;刘丽云;唐琪;韩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大鼠肝细胞癌MR信号特征及相关病理基础

    目的探讨肝癌演进过程中的MR信号特征及其相关病理基础.方法诱导法建立大鼠肝癌模型,于不同时相行MRI检查,对病灶行病理分级,并定量分析脂肪、糖原含量.结果51个病灶T2WI均呈高信号,T1WI分别呈高(10/51)、等(9/5D)低(32/51)信号.T1WI高信号以16~18周多见,等信号20~21周多见,低信号22~25周多见.T1WI高信号组癌组织脂肪含量明显高于癌周组织及低信号癌组织(P<0.01).结论肝细胞癌演进过程中TIWI信号呈由高到低的趋势;T1WI信号与癌组织病理分级和脂肪含量有关.

    作者:蔡金华;丁仕义;冯敢生;王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左室功能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对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左心功能进行评价,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测定22例健康者及临床确诊的29例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冠心病患者的左室壁各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速度(VE),舒张晚期速度(VA)和VE/VA比值.测定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的快速充盈速度(E),左房收缩充盈速度(A)和E/A值.容积法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及球形指数,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心脏左室长轴方向上心梗组前壁,侧壁,下壁各节段,后间隔心尖段Vs明显下降(P<0.01),后间隔基底段和中间段Vs无明显差异(P>0.05);心梗组几乎各节段VE、VA、VE/VA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各节段平均VS与左室射血分数,球形指数等呈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79,0.68,P<0.01),舒张期功能参数平均VE/VA与二尖瓣E/A比值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r=0.62,P<0.01).心梗组LVEDVI和LVESVI明显增大(P<0.01).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可客观定位定量的反映心肌梗死局部心肌组织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又能体现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整体功能,为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心功能的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管敏;朱阿丽;周晓东;穆新英;许光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肾脏ADC值与滤过功能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扩散加权成像(DWI)测量的肾脏ADC值与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的关系.方法55例患者同时行DWI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DWI检查采用的b值为0,500 s/mm2并测量全肾ADC值,根据GFR把110个肾脏分为正常组、肾功能轻度受损组、肾功能中度受损组和肾功能重度受损组.比较四组间肾脏ADC值的差异并分析肾脏ADC值与滤过功能的相关性.结果4组肾脏ADC值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肾脏ADC值与GFR之间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r=0.709.结论滤过功能受损的肾脏ADC值低于正常肾脏者.肾脏DWI可以用来评价肾脏滤过功能.

    作者:许玉峰;王霄英;蒋学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肾脏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在肾脏血流灌注中的应用及对比剂注射流率对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36只随机分成A、B、C三组,对比剂量为2 ml/kg(300 mgI/ml),注射流率三组分别为1 ml/s,2 ml/s,3 ml/s.对肾脏灌注扫描后获得的灌注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A组和B组之间,B组和C组之问各项灌注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C组之间各项灌注参数有显著差异(P<0.05).肾脏皮质和髓质的灌注参数明显不同(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可对肾脏组织血流灌注进行定量分析,但注射流率影响灌注数值.

    作者:孙建男;郭启勇;杨立国;幺刚;房津辉;岳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