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脑表面模型膨胀的初步研究

马凌;罗述谦;周果宏

关键词:大脑表面模型, 膨胀, 直角坐标系, 球坐标系
摘要:目的通过将不规则大脑表面模型进行坐标变换,得到大脑表面的球体模型.方法利用人体脑部T1WI图像,经分割后提取大脑表面轮廓,利用三维重建的方法得到大脑表面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三角形网格剖分;通过直角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对网格的节点坐标进行转换和拉伸,并建立节点和大脑中心的距离与大脑球体表面模型的灰度的映射关系.结果得到了经坐标变换膨胀后的大脑表面球体模型.结论该方法得到的大脑表面球体模型保持了原始大脑表面各沟回的拓扑结构,并可以从中清晰看到大脑表面主要沟回的走向,同时完成了适当拉伸,为将来进一步结合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对大脑功能区进行定位和分析打下了基础.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肺淋巴瘤伴纵隔横纹肌肉瘤1例

    患者男,13岁.2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咳、阵发性,无咳痰咯血、无发热及胸痛,后逐渐出现活动后易累、食欲减退、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查体:右胸饱满,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作者:覃邦能;戴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腹主联合双髂动脉阻塞的介入方法学评价

    目的评价腹主动脉联合双髂动脉阻塞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腹主-双侧髂动脉狭窄/闭塞患者采用导丝开通、导管局部溶栓、PTA及内支架植入等方法治疗,其中15例行尿激酶50~200万U(平均130万U)溶栓,18例PTA治疗,16例(39支动脉)接受内支架植入.结果除1例主-髂动脉、2例各1支髂动脉及1例双肾动脉未获开通外,余18例腹主动脉、髂动脉和2支肾动脉均成功开通.2例发生远端股、腘动脉栓塞经溶栓获得通畅.1例因髂动脉破裂植入覆膜支架.术后平均住院8.5天.14例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4例部分好转.随访18例(1.5~78个月),1例于1.5个月后1侧髂动脉闭塞,未能开通;1例分别于25和28个月发生主-髂动脉闭塞,行PTA和再次支架植入,其余病例良好.结论多种介入手段结合可有效治疗腹主-双髂动脉狭窄/闭塞.

    作者:张曦彤;王少雷;杨松;陈春;李大勇;杨孟华;姜宏;罗英伟;张强;徐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胎儿水肿伴囊状淋巴瘤1例

    孕妇27岁.G1P0,孕20周.超声所见:宫内单胎,胎头光环完整,位于下方,双顶径4.0 cm,胎心四腔心存在,胎心不规律,有心律失常,胎儿脊柱连续,股骨长2.5 cm,后壁胎盘,厚度2.4 cm,羊水深度3.3 cm,胎儿头面、躯干、四肢皮肤增厚,约1.0~1.4 cm不等,于胎儿头颈部偏后方可见6.0 cm×4.7 cm×5.6 cm的无回声区,向后凸,壁厚,其内一侧可见一细带状分隔(图1).

    作者:康晓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男性肺癌乳腺转移1例

    患者男,89岁,发现右胸壁无痛性增大包块半月余.查体:右侧乳头凹陷,乳房外上象限可扪及一2.0 cm×2.0 cm大小包块,质硬,有压痛,表面光滑,活动度差,挤压乳头无溢液.

    作者:陈蓉;龚水根;张伟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99Tcm-ECD脑血流灌注显像评估儿童孤独症脑血流变化

    目的分析评估儿童孤独症脑血流变化.方法研究组17例,男14例,女3例;年龄2~16岁,平均(5.3±3)岁,均经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筛查并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确诊为孤独症者.对照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2~14岁,平均(7.1±3.2)岁,均通过病史和临床检查排除神经、精神科疾病且头部CT或MRI检查无异常.分别行99Tcm-ECD脑血流灌注显像,采用半定量方法分析脑内局部血流量的变化.结果孤独症患儿的颞叶、尾状核、壳核、丘脑下部、海马、枕叶的血流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99Tcm-ECD脑血流灌注显像对儿童孤独症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金常青;余永利;杜亚松;丁慈德;于建芳;刘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胎儿肺动脉瓣闭锁伴右室发育不全1例

    孕妇32岁,G2P0,孕早期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高达39℃,伴恶心、呕吐少量胃内容物7~8次,1天后自愈.孕50天少量阴道流血,肌注黄体酮等药物20天后症状消失;孕17周唐氏试验未见异常.

    作者:陈娇;朱琦;杨太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CT与电子喉镜喉癌T分期诊断

    目的探讨CT和电子喉镜对喉癌T分期的价值.方法26例喉癌,术前均行电子喉镜与CT检查,将喉镜所见和CT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26例中,声门上癌7例,声门癌12例,声门下癌2例,跨声门癌5例.手术病理证实原位癌1例,T1期6例,T2期6例,T3期2例,T4期11例.对于T1、T2期,电子喉镜分期的准确率为80%,CT分期的准确率为69.2%;而对于T3、T4期,电子喉镜分期的准确率为23.1%,CT分期的准确率为84.6%;CT与电子喉镜相结合对本组喉癌的T分期准确率为88.5%.结论CT与电子喉镜相结合可使喉癌术前T分期更为准确.

    作者:陈碧敏;李恒国;王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胃底及贲门区静脉曲张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

    目的探讨胃底及贲门区静脉曲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13例怀疑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内镜及经腹部超声检查,其中胃镜证实有静脉曲张78例,无静脉曲张35例.结果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65.4%(51/78),特异度为97.1%(34/35),正确率75.2%(85/113).静脉曲张组贲门前后径(1.52±0.21)cm,胃底部胃壁厚度(1.21±0.40)cm,曲张静脉内的平均流速为(15.92±3.14)cm/s.结论超声诊断对贲门胃底区静脉曲张的显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夏建国;李凤华;朱彩霞;李红丽;方华;许桂英;唐韵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卵泡膜细胞瘤1例

    患者女,69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腹腔包块,手拳大小,不痛,未治疗,近1年来包块增大,并伴尿频、尿急来诊.查体:腹略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于中腹可扪及儿拳大小包块,边缘清,活动无触痛.

    作者:闻鹏飞;孙建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小儿先天性肝膈疝1例

    患儿女,1.5岁.因反复发热、咳嗽5个月,发现右下胸包块10+天入院.否认胸腹部外伤史,且无明显循环、消化系统症状.体检:胸背部外形无异常,呼吸运动无受限.

    作者:潘彦辰;周翔平;邓开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基于PCI总线的MRI数字频率源设计

    目的为小型磁共振成像(MRI)装置设计频率能够高速切换、相位和幅度可调的数字化频率源,同时产生成像需要的3路梯度波形.方法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件AD 9854,产生相位和幅度可调的高频信号;D/A转换器MAX527产生三路梯度信号;PCI 9052作为PCI总线到local控制端的桥;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XC 95108对数据线、地址线和控制线进行译码后控制AD 9854和MAX 527.结果对由CPLD产生的数据和控制逻辑信号用专用的Modelsim软件进行了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得到了可行的结果.结论VHDL具有强大的语言描述功能,非常适合单个模块的设计,而原理图输入方式则适合于各个模块的连接和有关时序调整的设计,采用VHDL和原理图结合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对CPLD的内部控制逻辑电路进行设计.

    作者:谷晓芳;姜忠德;俎栋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壁运动各项指标在评价健康成人颈总动脉弹性中的作用

    目的比较壁运动时间指标、速度指标及加、减速度指标对健康成人颈总动脉(CCA)弹性的评价作用.方法测量105例健康成人血压,连接心电图,行右CCA超声检查.采用组织多普勒技术记录CCA壁运动曲线,应用MedArchive Viewer软件进行CCA壁运动的加速度前时间、加速度时间、减速度时间、峰值速度、加速度及减速度的测定,计算获得弹性参数.通过因子分析将诸项弹性参数合并生成弹性因子.将弹性因子与壁运动诸项指标进行简单直线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时间因子(T)、速度因子(Ⅴ)、加速度因子(A)、减速度因子(D)与弹性因子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132、0.680、0.735、0.485.V、A、D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757、0.401、-0.459,回归方程为:Y=0.757V+0.401A-0.459D.结论壁运动中速度指标、加速度指标与减速度指标均可用来评价CCA弹性.其中速度指标和弹性关系密切,能代表弹性,壁运动速度越快弹性越好.加速度指标与减速度指标和弹性关系其次.而时间指标与弹性无关.

    作者:葛辉玉;苗立英;王金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舒缩协调性

    目的定量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及二尖瓣环不同部位各舒缩参数变化,探讨心肌梗死后左室舒缩协调性的改变.方法首次心肌梗死患者98例,于心梗后1周行二维超声以及PW-DTI检测.测定心脏收缩功能指标EF、收缩速度指标Vs、舒张速度指标Ve,Va、收缩时间指标Q-so,Q-sp、舒张时间指标Q-eo,Q-ep;对照组46例行同样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VDD、LAD即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EF明显降低(P<0.01);前壁心梗组二尖瓣内、外、后环Vs及V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下壁心梗组仅二尖瓣内环、后环V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内、外及后环V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P<0.05,P<0.01);前壁、下壁心梗组二尖瓣后环Q-so时间与内环、外环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5,P<0.01),而对照组二尖瓣内、外、后环Q-so无显著差别.结论急性心梗后左室结构及室内各瓣环舒缩协调性发生改变,这可能是导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的原因之一.

    作者:叶岚;周长钰;蔡金荣;郑成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动态增强MR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2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DCE-MRA)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和/或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83个可比节段中,超声检查符合率为72.29%,3D DCE-MRA符合率为53.01%,而超声结合MRA符合率达到84.3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3D DCE-MRA能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强沁晨;杜湘珂;石坚;宋奕宁;李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多普勒超声对兔动脉硬化的血流动力学与流变学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流变学与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探求其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方法选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2组:A组为正常饲料组(6只),B组为高脂饲料喂养组(18只),各分成3个亚组,分别喂养4周、8周、12周.观察颈总动脉Vs、PI、RI及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变化,用病理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在兔AS不同阶段,B组家兔颈总动脉PI、RI逐渐增高(P<0.01或P<0.05),Vs无显著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在4周以后出现进行性增高(P<0.01或P<0.05),并与PI、RI呈正相关;红细胞变形指数逐渐降低(P<0.01或P<0.05),与PI、RI呈负相关.结论血流动力学与血液流变学变化相结合可以早期定性、定量检测AS,动态观察其病变进展情况.

    作者:孙立涛;田家玮;马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超声对体表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体表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体表淋巴管瘤超声声像图,分析体表淋巴管瘤声像图特点.结果淋巴管瘤超声声像图大致分三种:单纯型、分房型、混合型.单纯型无明显血流信号,分房型及混合型分隔上及壁上可见血流信号,尤其是当混有其他组织成分时.常与血管瘤、单纯囊肿、鳃裂囊肿、皮脂腺囊肿、皮样囊肿难于鉴别.结论超声对体表淋巴管瘤的诊断及辅助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郑淼;郑敏;刘春波;王俊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背向散射积分观察有机磷中毒兔肝脏

    目的探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观察急性有机磷中毒兔肝脏改变的价值.方法建立兔急性有机磷中毒动物模型,分别于染毒前(T0)、染毒后(T2~T7)8个时间点行二维超声及IBS检查.二维超声观察肝脏的回声,测量肝右叶前后径,IBS定量分析肝脏改变.结果肝实质回声、肝右叶前后径于给药后各时间点未见明显变化.中场、远场IBS%从T4开始(T4~T7)与T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近场IBS%从T5开始(T5~T7)与T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4~T6中、远场IBS%与近场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7时近、中、远场IBS%两两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兔肝脏IBS%的改变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有意义的信息.

    作者:曹军英;赵宝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经颈静脉插管尿激酶溶栓治疗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插管尿激酶溶栓治疗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方法及疗效.方法47例髂股DVT患者(右侧4例,左侧43例)采用经颈静脉途径插管推注尿激酶溶栓治疗,其中13例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导管尿激酶溶栓治疗.溶栓后对髂静脉明显狭窄者采用PTA(m=26)或PTA及支架置入治疗(n=7).结果47例患者皆溶栓导管放置成功,插管成功率为100%.溶栓治疗24 h有效率为93.62%(44/47),48 h有效率为100%,血栓明显溶解率达80.85%(38/47).47例患者随访4~17个月(平均6.9个月),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者35例,部分改善者8例,复发4例.无颅内出血发生.结论经颈静脉途径行导管尿激酶溶栓治疗髂股DVT是一种可行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浩;祖茂衡;顾玉明;李国均;张庆桥;魏宁;许伟;刘洪涛;陈雪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近期疗效

    目的超声心动图结合血流动力学导管监测观察二尖瓣成形术对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效果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早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成形术前麻醉诱导后及术后12 h 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术后20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返流信号完全消失,2例探及中量返流信号;所有患者二尖瓣口开放面积无明显狭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及舒张期左房、室间压差降低,E/Em无明显变化;肺循环阻力、肺动脉楔压等降低.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严重程度的评价及对病因的诊断与外科手术结果吻合,对成形术疗效及手术前后心功能的评判与血流动力学监测基本相符.

    作者:王炯;张纯;李治安;来永强;白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纳米技术应用于肝细胞癌介入治疗

    肝癌的介入治疗已成为独立于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之外的第三种治疗方法,为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附载于介入技术上的各种治疗方法层出不穷.纳米技术作为在现代物理学、化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诞生的高技术学科,也愈发在肝癌的治疗(主要是介入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本文就纳米技术应用于肝癌介入治疗作一概述.

    作者:陈晟;邓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