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肝破裂的手术诊治体会

李世刚;朱万喜

关键词:肝外伤,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处理方法。方法:对36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中34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早期正确的诊断、及时合理地选择救治方式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止血带在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运用

    目的:评估止血带在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救治的37例肌壁间子宫肌瘤,且B超提示子宫肌瘤约5cm大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A组17例采用宫壁注射缩宫素止血;研究组B组20例,采用开腹后剥除前使用止血带环绕于子宫下段,拉紧后止血钳钳夹,暂时阻断子宫血流,减少子宫出血量,促进血栓形成,达到止血目的;同时子宫血流减少,子宫肌层缺血刺激子宫收缩压迫血窦,进一步达到止血,并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在术中平均失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确把握止血带在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中使用止血效果更佳。

    作者:张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均匀性脂肪肝超声诊断中的应用

    我院2010-2012年,经彩色超声检查发现非均匀性脂肪肝病例104例。本文104例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的非典型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声像图进行分析,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翠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B 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我科38例行B超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38例肝脓肿穿刺效果,患者的一般情况,感觉,疗效、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38例患者均治愈,术后平均体温恢复时间2天,平均住院时间7天,平均置管引流时间9天;治疗过程中无出血、感染扩散、邻近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发生;B超随访,脓肿消失者35例,3例原病灶处出现强回声团但未见液性图像。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安全有效,且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李逊;李鹏;李英华;李汝红;于海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内镜在诊断上消化道憩室中的临床应用

    上消化道憩室为突出于上消化道腔外的圆形或椭圆形囊状膨出的部分,其组织结构内有完整的粘膜层、肌层、浆膜层,与憩室所在部位的组织结构一致⑴。本文回顾我院消化内镜中心2003年8月至2009年8月期间的内镜检查资料,分析上消化道憩室病的内镜下特点,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吴爱红;曹荣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避免化学感受器瘤误诊的影像学特征表现及临床鉴别

    化学感受器是感受体内化学物质刺激的神经结构,对于肌体的内环境具有调节作用。化学感受器瘤是来自化学感受器及其同类组织的肿瘤。本文介绍了化学感受器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M RI鉴别诊断及彩色多普勒诊断表现,分析了其中可能误诊的原因,避免误诊,从而保证化学感受器瘤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黄自理;黄永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唇部组织缺损的美学修复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转移对唇部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将94例患者的唇部组织缺损应用局部皮瓣进行整形修复术,并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唇部缺损,无论在形态、色泽、质地、功能上都有较好的效果。结论: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颌面部缺损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景波;陈立忠;王继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儿童心理特点分析及临床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是针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及心理状态等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进行护理以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的康复的一种临床护理方式。作为一名儿科护理工作者,在熟练掌握对患儿的护理技能的基础上,还要熟悉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针对其心理特点,采取合理的心理护理方式,促进患儿的康复。

    作者:李先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出血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胃镜曲张静脉套扎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密切观察我科收治的4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上述手术后病情,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把握护理要点。结果:此组患者,在术后早期发现胃瘘一例,再次出血一例。结论:临床护理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及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至关重要。

    作者:张香兰;黄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护士专科培训体会

    随着医学科学和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先进的医疗技术对危重病救治率的提高,以及对危重患者观察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使护理工作能够与诊疗技术水平同步提高,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发展护理的专科化已成为许多国家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策略和方向。作为我院重点科室之一的心血管内科,在心血管介入手术方面处于国内外较为领先水平。为了更好的发展优势,提高重症监护室护士素质和护理质量,我科组织对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重点培训,现介绍如下:

    作者:施青青;李平;赵彬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口服茶碱类药物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口服茶碱类药物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评价。方法:利用相关的检索词汇,获得有关口服茶碱类药物治疗小儿哮喘的相关资料,使用专用的系统分析评价软件分析口服茶碱类药物的疗效评价。结果:收集36份随机抽取的资料对比研究,将口服茶碱类药物与其他口服药物相比较,例如安慰剂和B受体激动剂,或是吸入皮质激索以及色甘酸钠等,本文主要是茶碱类药物与安慰剂使用的对比研究。结论:口服茶碱类药物在治疗小儿哮喘时,在足够疗程和剂量前提下可以缓解哮喘的症状,不易复发。

    作者:韩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非手术治疗小儿外伤性肝破裂8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肝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意义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小儿外伤性肝破裂中,非手术治疗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中7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1例因患儿腹痛加剧,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中转开腹,行肝破裂修补缝合治愈。结论:小儿外伤性肝破裂,病情重,变化快,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保守治疗中,如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出血增多,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

    作者:鲁广恩;陈志军;周共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50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每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等。结果5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有5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占10.2%,其中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高,年龄60岁以上、住院时间超过一个月、心功能差、以及进行过侵入性操作等为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且感染组死亡率与非感染组相比,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率相对较低,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与年龄、住院时间、患者心功能以及是否有入侵性操作等有关,临床医生要针对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情况,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防控。

    作者:梁李恒;唐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正压输液接头在复合外伤患儿治疗中应用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因其有快速、安全、方便[1-2],有利于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复合外伤后的儿童血容量不足,血管条件差,加之患儿好动、不配合,留置时间短,并存在连接留置针肝素帽的头皮针滑脱后易划伤患儿皮肤的危险,故延长儿童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护理工作人员所关心的问题。目前临床上已采用可来福密闭式输液接头应用于静脉输液治疗中,这种接头弥补了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上的不足。我科自2012年4~10月在临床输液中对66例患儿使用一次性正压输液接头,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例全身多处外伤截肢术后患者的护理

    对一例全身多处外伤截肢术后患者的护理,满足其身心需要,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及时的心理疏导及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熟练地护理技巧、细致的药物观察、做好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是本例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关键。全身多处外伤可复合各个器官脏器的损伤,不及时救治清理伤口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其他后续问题,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截肢术是破坏性较大的一种手术,是肢体骨骼、肌肉与其软组织广泛损伤者无法修复或严重无法控制的感染危及生命时,经骨或关节将肢体切除的外科手段[1]。我科与2013年5月3日收治一例严重全身外伤的患者,现经精心治疗,好转出院,处于康复阶段。

    作者:龚娟;余荣臻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外伤性肝破裂的手术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处理方法。方法:对36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中34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早期正确的诊断、及时合理地选择救治方式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世刚;朱万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起搏器术后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而病人一旦安置了心脏起搏器,起搏器就成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武器。它将终年的陪伴病人,使病人能过正常的生活。术后出现一些并发症、起搏故障以及日常生活注意、随访,这些都是病人担忧的问题。因此术后护理尤为重要。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消除顾虑,使其以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今后的生活,即使出现一些异常情况,也能尽早争取时间治疗。

    作者:范樱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断肢再植术伴人工皮覆盖术病人的护理

    目的:总结分析断肢再植术伴人工皮覆盖术患者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2007年11月到2008年11月收治的18例断肢再植术伴人工皮覆盖术患者,男性1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2岁。对其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环境,体位,基础护理,人工皮的护理。结论:严格执行执行术前术后的各项护理措施,重视并加强基础护理及康复训练等工作是断肢再植伴人工皮覆盖术病人手术成功的关键,降低手术的失败率。

    作者:胡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0例产后出血导致子宫切除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孕妇由于产后出血导致子宫切除后预防以及护理措施,以求能够正确的把握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时机,让产后出血患者能够尽快脱离生命危险。方法:选取我院10例产后出血导致子宫切除患者,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患者在产后出血导致子宫切除的预防以及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10例产后出血的患者中,胎盘因素、宫缩乏力是患者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主要因素。其中,在10例患者中患者属于阴道分娩切除3例,属于剖宫产切除7例,经过检测分析,患者由于阴道分娩导致的产后出血,进而导致子宫切除情况,与患者由于剖宫产导致产后出血,进而导致子宫切除的情况相比较是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在产后出血导致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来看,产妇剖宫分娩明显高于产妇自然阴道分娩。此外,孕妇产后出血能够危及孕妇的生命,对于孕妇的产后出血的主要治疗措施是子宫切除,要注意的是产妇进行子宫的切除手术对产妇的身心都会造成影响。因此,要加强对产妇在围生期护理保健,防止产后出血,以减少产妇的子宫切除率。

    作者:文月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阴道炎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行达克宁栓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行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38例患者痊愈,6例患者治疗有效,6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8%,8例患者复发,治疗组45例患者痊愈,4例患者治疗有效,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1例患者复发,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阴道炎患者进行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使复发率得到有效降低,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儿重症哮喘74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2011-02到2013-06,我科诊治小儿重症哮喘74例,随机将74例小儿重症哮喘者分组:1内科组(37例)和2内科组(37例)。对1内科组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诊治,对2内科组经布地奈德+舒喘灵(雾化吸入)诊治。结果:1内科组的疗效比2内科组的好,P<0.05。结论:用舒喘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诊治小儿持续哮喘重症极为有效,应予以推广。

    作者:刘跃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